《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可能提前做好那么多准备来保护她和儿子的利益。仿佛,刽子手给肃顺准备好了斧子,给怡亲王准备好了绞索,现在都已经在两个阴谋家的头顶上等候着了。他们俩也心明如镜。但是肃顺并没有马上表示败北。慈禧拿出诏书,在一个她认为距离足够安全的地方展示给她的强劲对手。肃顺仔细查看了诏书后,得意地露出了奸笑。
  “这诏书是毫无效用的,尊敬的皇妃!”他最后说道,“这上面根本就没有皇帝的大印,所以,这诏书就只是一张废纸!”
  这完全出乎慈禧的意料,或者是她疏忽了。她把诏书转过来仔细看看,然后又看看慈安,困惑不解。但是从慈安那里她得不到任何同情。她又回望肃顺和怡亲王。肃顺自我宽慰地笑了。怡亲王擦去头上冒出的汗珠,他以为,这时候他总算九死一生,躲过了“阴谋犯”这一可怕罪名。
  慈禧气得七窍生烟,张口结舌。她用手示意,令肃顺和怡亲王退下。
  随即,荣禄不拘礼节地进来了。自从慈禧进紫禁城当了皇上的妃子以后,这是他和她相距最近的一次。他看到肃顺到这里来,并怂恿怡亲王走到他前面。荣禄听到了传言,知道咸丰死了,他料事如神,他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于是他来到慈禧跟前,双膝跪在她脚下,按常规行叩头礼,颤抖地说:“如果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为您效劳的话,我荣禄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慈禧手势略带帝王之威,示意宫眷和太监退出,退到听力所及范围之外。她告诉他可以找到皇帝放玉玺的地方。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任何人,包括她自己,都不敢擅自进入咸丰的停尸房。她告诉他,肃顺和怡亲王也知道玉玺所放之地,如果他想为她效力,就得马上行动。荣禄再次叩头后,飞奔着离开了她的房间。
  在他面前有两个人急匆匆地走着,他们鬼鬼祟祟,这就是肃顺和怡亲王,他们已经向放玉玺的地方前进了。这玉玺正是用来证明同治权力不可或缺之物。
  李莲英曾告诉荣禄有人搞阴谋诡计,现在荣禄又为了另一个任务去找李莲英。他告诉李莲英玉玺放在什么地方,并吩咐他通过一条秘密通道进入停尸房,尽快把玉玺弄到手。
  李莲英带了一名小太监,让他在秘密通道入口处把风,他自己则迅速进入了阴湿、黑暗的通道。他手里的蜡烛火焰闪烁迷离,难以驱除洞中的黑暗,他只能摸索着向停尸房迈进。
  与此同时,肃顺和怡亲王本来知道自己在做亏心事,不敢去找玉玺,也怯于进入停放咸丰遗体的禁地。但是由于“需要”,人类赖以生存的“需要”,强迫他们冒险前进。他们到达了停尸房,像往常一样,怡亲王被肃顺推向前,打开密室取玉玺。可是,玉玺不翼而飞!他们大惊失色、惊慌无措,整颗心被越来越强烈的恐惧所绞痛。翻来覆去找啊找,但还是找不到。
  他们的所有努力无果而终。
  如果他们看到躲在一闪一闪的烛光后面太监李莲英那张丑陋的面孔,那怀着满足的喜悦狂吼着急匆匆地沿秘密通道回转的情况,他们就会对玉玺失踪之谜或许稍稍有些领悟。
  李莲英手里紧握着玉玺,急匆匆地去见荣禄。他挽救了同治的皇位。
  肃顺和怡亲王意识到,他们已经完蛋了,于是匆匆离开停尸房,找个地方暂时隐蔽起来。
  “现在只有一条路能保住我们的性命,”肃顺说,“我们企图推翻慈禧,她是不会饶恕我们的。她达到目的后,会要我们的命!”
  “那我们怎么办呢?”怡亲王呜咽着问,“我们完了!这都怨你!我得想办法来保护自己。”
  “不要忘记!”肃顺说,“当我告诉慈禧,皇上临终前指定我们为摄政者的时候,你是和我在一起的。现在我们是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我没有办法逃脱,你和我一样有罪。”
  “那我们怎么办呢?”
  肃顺附在这个懦夫的耳朵旁小声说:“我们必须把慈禧和同治杀掉!”
  “那我们怎么样,在什么地方干这件事呢?再则,他们的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我们不能亲自去干。我们借他人之手去行刺,而我们将第一个检举凶手,而且要将凶手处死,以免他泄露秘密。”
  “但是,怎么进行呀!”
  肃顺沉思了一会儿。然后,他悄悄地说出他的阴谋。
  “不久,圣上遗体要回北京,”他不慌不忙地说,“慈禧和同治必须先于出殡行列到京,以便在那里迎接圣上的灵柩。这就是说,他们必须走另一条路。显然,我亲爱的怡亲王,在这样的旅途中,我们选的人就会有许多机会去做我们要他们做的事。这样,如果同治母子没有到达北京,谁也不会怀疑我们,因为我们是陪伴着先皇的灵柩一起走的!”
  怡亲王这个懦夫脸上又渗出了汗珠,他知道他已经走得太远,无法退回了。
  “去北京的路上!”他自言自语地说。
  于是,肃顺和怡亲王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他们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
  一个侍卫军的头领(不是荣禄)在那些细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他无从得知,他不能预见到未来),他的脑袋在他肩膀上待不了多久了!
  但是,此时此刻,玉玺已经到了慈禧手里,咸丰最后诏书的真实性已经得到充分的、合法的证明;现在它被慈禧放在完全由她本人掌握的一个安全之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二、灵柩长途返京
咸丰皇帝的灵柩,即将别离热河行宫返回紫禁城。一切准备工作都进展得有条不紊,同时,一切又是那么庄严肃穆。热河行宫豪华壮丽、金碧辉煌的大殿,是典型的满族建筑风格。几天来,先帝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这座殿堂里。蜡烛默无声息地燃烧着,烛泪滴滴,流淌着无限的哀伤。整个世界陷入了寂静之中,一切都悄然无声。轻柔的步履声里隐隐透露着阴森恐怖的气息,一切是如此静寂,一切又是那么令人哀伤。常言道逝者入土为安,但似乎入土前整个世界都会被一种令人窒息的静寂笼罩着。白天大殿外看似明朗,太监们肃立门口默然无语,不时瞪大空洞的双眼,望向停放棺木的殿堂。他们惶恐的神情中,让人觉得殿堂黑洞洞的窗后,似乎会发生一些令人始料不及的事情。九五至尊的皇帝沉默了,从今以后永远金口不开了。他双眼紧闭,垂下的眼睑苍白如蜡。他凝视着——凝视着死神在眼睑后面刻下的不朽美景。暗夜,万籁俱寂的时候,大殿里看守的身影在烛火的摇曳中来回穿梭。这些人不仅害怕这阴森的黑暗,也害怕缥缈无形的鬼魂。据说,当死人还没有下葬入土的时候,祖先的亡灵就会在他尸首附近游荡。生者虽然畏惧这些亡灵,但是却也束手无策,因为这些亡灵对他们来说是无影无形的。星星眨着眼睛,死气沉沉的,透着无尽的寒意。它们俯视着、嘲弄着那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人们——那些害怕“伟大而神秘无形的灵魂”的人们。
  热河山庄,所有的关于先帝的处理都已经了当,只等黄道吉日到来,将先帝灵柩扶送回京城安葬。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准备工作要做。
  每个人的脚步都轻缓而富有节奏。殿门徐徐开启,阳光投射到死气沉沉的大殿里。灵柩旁,残烛明灭摇曳,黄色的火焰显得十分暗淡。烛芯无声无息地缩在蜡圈中,不久之后它们将流尽最后一滴烛泪,耗尽自己的生命,归于永恒的死亡,就如同躺在它们旁边,被它们忠心耿耿地守护着、保卫着的人一样无声无息地结束。那些抬棺人有些掩饰不住的惶恐不安,他们低垂着头,眼睛里闪烁着恐惧的神色,紧张地环视大殿里每一个黑暗的角落;他们的鼻子忍不住地抽搐,因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气味,一种令人战栗不安的气味。那气味似乎要弥散到大殿的每一个空间,扩散到每一个角落。先帝龙颜苍白泛黄,胶凝似蜡。曾经的安详、肃穆、尊贵以及所有的痛苦都已经消失在永恒的宁静中,无忧无虑、无烦无恼的宁静。按照习俗,先帝的整个躯体都被小心裹进皇家丧葬专用的大氅内,而且双手用线绳固定在双腿侧边,伸直的双腿也用绳线固定在一起。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护佑逝者的亡灵和子孙后代安康无恙。
  热河行宫的庭院里,一群庞大的送灵队伍。太监们列队等候着,头上的大白帽子像老式灯罩。长鬃长尾的蒙古小马显得有些烦躁不安,但还是轻声地咬着嚼子,似乎它们也知道这是一个万分肃穆的场面;马背上满洲卫队的骑手们则一个个铁铸泥塑般挺坐着,等候出发的命令。
  一百个脚夫负责抬着皇帝的灵柩行进,其中有相貌丑陋的太监、有专门从事重体力活儿的苦力以及一向侍候皇帝的奴仆。为了顺利安全到达京城,先帝的遗体被小心放在棺椁里,脚夫们弯下身子用肩去抬那条条粗笨的黄色杠杆,缓缓架起沉重的棺椁。
  棺椁里的遗体在抬棺人颠簸的步履中缓缓前行。那一百个四肢粗壮、虎背熊腰的抬棺人始终表情木讷。纵横交错的杠杆,在一个个厚实的肩膀上有节奏地颤动。随着一声令下,整个送灵的队伍就启程了,缓慢而庄严地奔向京城。为了保证先帝的遗体完好无损,一切都必须小心谨慎,步履必须轻缓,所以用了四天四夜的时间才回到紫禁城。一百名抬棺人紧紧连在一起,两百条腿有节奏地挪动着,好像一只长满了无数腿脚的庞大甲虫,一路爬行向前。
  卫兵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保卫先帝遗体的伟大使命,他们排列在棺椁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他们努力勒住急躁不安的坐骑,笔挺地骑在马背上,保持岿然不动。前后左右的卫兵、一百名抬棺人、宫廷太监、宫女,以及其他不需要提早到达紫禁城迎接灵柩的皇族成员……整个队列浩浩荡荡犹如一条身躯巨大的长龙,它在前往北京的崎岖道路上蜿蜒起伏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