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养成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雍正养成计划-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慈宁宫中亦陈设皇太后仪驾。谒皇太后毕,皇帝回太和殿、登宝座。

    其时鼓乐齐鸣。乐毕,皇帝命宣制官宣制:“皇帝钦奉皇太后懿旨,纳某氏

    为皇后。兹当吉日良辰,备物典册,命卿等以礼奉迎”,等等。奉迎正副使

    听宣后,即率队携皇后金册、金宝、仪驾、冠服出太和门,赴皇后府邸奉迎

    皇后。此日皇后府邸亦披红挂彩,粉饰一新。奉迎使至皇后府邸时,后父率

    子弟家人跪迎于门外,内务府官员派女官将冠服进奉皇后。皇后在内堂穿戴

    毕,由二女官引导至前厅拜见奉迎使,并跪受金册、金宝,然后登凤舆,随

    仪驾入宫。皇后凤舆中上下均铺有大红金绣云凤纹“囍”字铺垫,颇似民间

    的喜轿。凤舆后是浩浩荡荡的抬送嫁妆的队伍。嫁妆有金银珠翠、服装、家

    具等,常有数百抬之多。凤舆经大清门(今)、午门、太和门至太和

    殿阶下止,皇后降舆,再由命妇迎入坤宁宫与皇帝行合卺礼。

    (5)合卺礼

    卺即瓢。汉族古代婚礼中,将一瓠对剖为两瓢,各盛以酒,令新人各饮其一,叫做“合卺”,寓夫妻一体、相互敬爱之意。清宫合卺礼于大婚当天在坤宁宫举行。届时坤宁宫东暖阁被装饰为临时洞房,内设龙凤囍炕,炕上悬挂五彩百子帐,铺大红缎绣龙凤囍字炕褥和朱红彩百子被,象征帝后多子多福。行合卺宴时,皇后在福晋四人服侍下净面、穿戴礼服,乘礼轿先入坤宁宫等候,皇帝著吉服后至。帝后对面坐炕上,皇帝居左,皇后居右,四名福晋夫人在旁恭侍。宴用黄地龙凤囍字膳桌;食品有“子孙饽饽”和以“龙”、“凤”、“呈”、“祥”、“乾”、“坤”、“和”、“泰”、“囍”等字

    为名的菜点;碗盘餐具多为金、红色并饰百子、囍字纹样。帝后进合卺宴时,还有结发侍卫夫妇于室外念“交祝歌”。这些都是为祝福帝后大婚吉祥、子孙满堂、夫妻美满而设。是夜,帝后同寝于坤宁宫洞房中,正式结为夫妻。

    (6)朝见礼及其它

    大婚第二天一早,皇后要向太后行朝见礼,即民间的拜见公婆礼。因皇帝即位和大婚多是在前代皇帝死后,故皇后朝见的通常只有婆(皇太后)而

    无公(太上皇)。这天早晨,皇后着礼服出坤宁宫,乘舆至慈宁宫,先向太

    后行三跪九叩礼,然后亲自服侍太后盥洗和用早膳。礼毕,皇后乘舆回坤宁

    宫。第三天行庆贺礼。皇帝率群臣至慈宁宫向太后行礼。礼毕,皇帝御太和

    殿,王公百官上表庆贺皇帝大婚。皇帝颁诏,将大婚盛典晓喻天下。女眷如

    公主、福晋、命妇等则至坤宁宫向皇后行礼,以示祝贺。这天,皇帝在太和

    殿举行盛大筵宴,宴赏皇后之父及其男性族人,王公百官均与宴;皇太后在

    慈宁宫赐皇后之母及其女性亲属宴,公主、福晋、夫人和大臣命妇等与宴。

    至此大婚礼成。以后,皇后由坤宁宫东暖阁迁至东、西六宫中的某宫居住,

    是为“本宫”。

    皇帝大婚也是民间的喜庆日子。册迎皇后前后,京城及外省官民均须穿

    红戴绿、张灯结彩,以示举国同庆。

    3。皇子成婚

    清皇子之妃称“福晋”(按:清宗室之妻均称“福晋”。福晋,满语妻子和贵妇之意。福晋等级依其丈夫爵位、身份的高低而定。如有皇子福晋、亲王福晋、郡王福晋等。又因其本身的嫡庶关系,有福晋和侧福晋之分)。

    皇子婚礼主要有指婚、纳采(早期称“初定”)、奉迎、合卺、朝见、归宁等程序。指婚之日,宗人府主管大臣与皇子福晋之父至乾清门东阶下,大臣宣旨:“今以某氏某女作配与皇子某为福晋”。福晋之父承旨,行三跪九叩礼谢恩。此后,皇子择吉日、身着彩服去福晋家拜见其父母。

    纳采礼品由内务府派员筹备并送至福晋家,有:金约领1副、大小金簪

    各3支、金珥6个、金钏4个、金衣钮100粒、银衣钮200粒、制衣用貂皮

    104张、制帽用貂皮3张、制被褥用狐皮250张、水獭皮7张等。此外,赐

    福晋父金、银、狐皮、貂帽、金带、佩饰、靴袜及马1匹;赐福晋母金珥、

    狐皮袍、獭皮和马1匹。福晋家设宴款待送礼官员。

    成婚前一日,福晋家将嫁妆送到皇中预先布置。嫁妆规格虽较皇后

    入宫要低,但也奢华非常,远非一般百姓可比。又有所谓“开箱礼”。此系

    满洲旧俗,即在嫁妆开箱之后,福晋要先向皇帝、皇后进奉衣服各9套,以

    示孝敬公婆。此礼曾长期遵行。道光二年(1822年),为示“黜华崇实之意”,

    清宣宗旻宁下谕禁止,此礼遂停。

    婚礼这天,皇子以蟒袍、补服为吉服,先去皇太后、皇帝、皇后处依次

    行礼;如果是妃嫔所出,还要再给亲生母亲行礼。同时,内务府大臣率属官

    20员、护军40名至福晋家奉迎。福晋入宫后至皇与皇子行合卺礼。命

    妇唱“交祝歌”、进合卺酒。饮毕,诸人皆退。是日皇张幕结彩,设宴

    招待福晋父母及亲族,文武二品以上大臣及命妇均须与宴祝贺。

    第二天一早,皇子偕福晋依次去叩见太后、皇帝、皇后等,谓之“朝见

    礼”。

    婚礼后的第9天行“归宁礼”(民间俗称“回门”)。皇子偕福晋至福

    晋家拜望福晋父母;福晋家则设宴款待一对新人。一般于午时(中午12点)

    以前宴毕,皇子偕福晋还宫。至此,皇子婚礼结束。

    4。公主出降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公主出嫁又称“出降”、“下嫁”或“厘降”;额

    驸娶公主则称“尚”某公主。因为公主是“金枝玉叶”,地位比其夫(额驸)

    要高。

    公主婚礼主要由指婚、纳彩、出降、合卺、归宁等礼仪组成。

    指婚之日,宗人府管理大臣将所选额驸带至乾清门东阶下,宣旨:“今

    以某公主择配某人。”额驸跪拜接旨。指婚后,额驸家择吉日向皇家行纳采

    礼(又称“一九礼”)。届时额驸送彩礼至午门外恭进。据《大清会典事例》

    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前,彩礼为“驮一、马八”;后改为“羊九

    只”。纳采次日,皇帝于中和殿、保和殿悬彩设宴,款待额驸及其男性族人。

    额驸等先至慈宁宫外向太后行礼,再至保和殿向皇帝行礼,然后入宴。席间

    演奏吉祥乐曲。宴毕,额驸等还要到皇外向皇后行礼。同日,太后在慈

    宁宫宴请额驸族中女眷,皇后率皇贵妃、妃嫔等与宴。

    出降前一日,内务府官员率銮仪校抬送公主嫁妆至额驸家,额驸要率族

    人于乾清门外行三跪九叩礼迎接。嫁妆送到后,由内务府管领命妇负责陈

    设。随同嫁妆送至额驸家的还有一名“试婚格格”(格格,满语小姐之意)。

    试婚格格由皇太后或皇后于宫女中选择精明貌美者充当,任务是在公主出降

    前先行与额驸同床试婚,以查验额驸有无隐疾和性生活情况等;试婚后即遣

    人将查验结果回报宫中。如无异常,公主出降便按期举行;反之,则另议。

    试婚格格在公主出降后一般留作额驸的侧室,少数也有做公主女侍的。试婚

    之仪是清宫特有的习俗。此举仅限于皇家公主下嫁,其他王公贵族禁行。

    公主出降这天,额驸家将准备好的“九九礼”抬至午门恭纳。礼品为鞍

    马18匹、甲胄18副、马21匹、驮6匹、宴桌90席、羊81只、乳酒和黄

    酒45瓶。受礼后,皇帝、皇太后分别于太和殿和慈宁宫宴请额驸家男女族

    人。但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起,出降日的九九礼及筵宴均被废止。

    准备出降的公主身穿吉服;吉时到,先至皇太后、皇帝、皇后前依次行

    告别礼;如系妃嫔所出,再向生身妃嫔行礼。然后,公主在命妇引导下升舆

    出宫,赴额驸府邸。公主乘舆由内务府校尉抬行。其前有仪仗开道;其后,

    送亲福晋、夫人、命妇等乘舆随行;最后是护送的骑马军校。送亲队伍浩浩

    荡荡。至额驸府邸后,额驸父礼男宾于外厅,额驸母礼女宾于中堂,公主与

    额驸于洞房行合卺礼。礼毕众退。

    归宁是婚礼的最后一项仪式。婚后第9日,公主偕额驸入宫拜见太后、

    皇帝、皇后等,依次行谢恩礼。其日宫中少不得还要大张筵宴,热闹一番。

    (三)清代民间丧葬习俗

    民间对死亡的重视不亚于对诞生、成年、婚姻的重视程度。它的重要性

    不仅表现在它是人生历程的终结,而且更表现在它是人的信仰意念中新生的

    开始。死亡不过是的终结,人的灵魂是永生的,灵魂离开了旧有的,

    寻求新的生命载体。这一载体或许是物,或许是新生婴儿,或许是鬼,或许

    是天上的精灵,所以,为了使灵魂重获新生,人们对丧葬投注了更隆重的礼

    仪,更神圣的祈祷,更奇异的爱。

    清代,流行的主要丧葬方式为土葬,因此土葬礼仪习俗更具代表性。

    1。丧葬俗制

    清代民间丧葬习俗已十分繁缛,并形成了相应的礼节。整个程序包括:候夜、送终、落地、报丧、戴孝、落材、封材、立孝堂、做道场、做七、出殡、安葬、点主等等。各地区又因地而有些差异,但大体内容基本一致。在这里,我们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浙江杭州地区流行的丧葬习俗做一详细描述①:

    ①参见《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