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强迫症 找回美丽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出强迫症 找回美丽的日子-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上根据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来看,这些方式被感染的概率都是0,根本没有必要担心的。

“我担心走路的时候钱包丢了,别人拿着我的身份证去办张手机卡,然后疯狂地打长途电话,欠费好几十万,最后电信公司找我来要钱。”
首先你走路丢钱包的概率我们按1%计算(这个概率意味着你一年将丢3次钱包,同样你并不会比别人更容易丢钱包,看看你周围的人是不是他们平均每年丢3次钱包,所以这个1%的概率已经是很大的了。)其次,根据常识和相关报道来推断,捡到或者偷钱包的人一般只拿里面的现钞,然后把钱包和其他东西一起扔掉。不难理解因为这样做他们自己的风险最小。就算有10%的人会拿我们的身份证去办手机卡,但是,这种人每个月的手机话费不会很多。想想我们自己,就算我们毫无顾忌的使用手机,一个月又能用多少话费呢?最后,如果一个人的话费能达到几万元,那这个人的地位或者经济实力肯定非同一般。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不会用你的身份证去办什么手机卡了。所以,这些人一个月话费能超过万元的概率不会超过1/1000。如此算来你这个担心最终真的能发生的可能性最多只有1%×10%×1/1000=1/1000000。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从科学的概率论角度来讲,概率等于小于万分之五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其统计学意义是小概率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不可能发生。


可能遇到的问题一:
我要是那个“万一”怎么办?
几乎所有的朋友仅仅通过这样的概率分析还是很难释怀,因为强迫症这个犯罪嫌疑人总是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向极端。没关系,只要我们足够平静,足够耐心,戳穿强迫症的本来面目并不困难。就算这么分析了,最终也发现真的发生最严重后果的可能性是一百万分之一,那如果我正好就是那一百万里的那一个怎么办?只要发生了对我来讲那不就是百分之百了吗?是的,这个逻辑也并没有错。但是这种百分之百仍然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不是肯定会发生的。这种可能性的发生需要前面满足一系列的“万一”,也就是说你要成为这个“万一”需要一系列前提,就是之前一系列的“万一”都真的发生了。根据前面的基本概率分析这个“万一”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会发生一次,而有些是根本不会发生的。也就是说你需要几千年才有机会成为一次那个“万一”,而且很多情况下你永远都不可能成为那个“万一”。
我们和其他人是一样的,如果这个“万一”真的存在,那么对我们和对其他人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没有理由我们比别人更容易发生“万一”。看看其他人是否发生过我们“担心”的这个“万一”呢?有人因为用公共厕所、住宾馆、踩到红色的液体而感染上艾滋病了吗?所以这个“万一”完全是我们自己主观虚构的。要学会把“万一”当成是强迫症的一个信号,我们之所以会经常被这个“万一”所困扰,就是因为我们有强迫症。下次再出现“万一”的时候要告诉自己:正是因为我有强迫症才想到这个“万一”,这是强迫症的症状,是虚假空的。

对于这个万一的百分之百是否需要如此的去担心,可以参考下面的审判二:成本效益分析。

可能遇到的问题二:
另外有些朋友会说:“你让我忽略“万一”的发生,生活在那“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里。那买彩票中奖也是“万一”,也是小概率事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呢?你为什么不让他们放弃对“万一”的追求,生活在那“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里,而从此不再买彩票呢?”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似乎也难以反驳。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关注这个万一对我们本身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因为买彩票,每天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上班的时候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脑子里一直想着今天买的彩票会不会中五百万,以致于工作效率下降,吃饭也不知道滋味了,脑子里整天充斥着中奖的事情。很显然,如果是这样,这个人也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了。关键的是那些买彩票的人,虽然也在关注小概率的事情,但他们的这种关注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我们强迫症朋友关注的小概率事情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我们也像买彩票的人们一样,并没有因此而有什么影响的话,那么也不需要咨询了。
附:序列事件概率分析表(把每一个概率事件写在左面,然后在右面估计出此事件发生的概率。然后算出我们担心的最可怕的后果真正发生的概率。)
序列事件 发生的概率
P1=
P2=
P3=
P4=
P5=
P6=
最终的概率= P1 ×P2 ×P3 ×P4 ×P5 ×P6×……=

审判工具二、成本-效益分析
对于一些想法我们需要学着“实用主义”一点,或者“功利主义”一点。就是说一个想法有可能是对的,但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我们坏处,或者说带给我们的坏处远远大于带给我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想法是需要放弃的,而去选择那些能带给我们更多好处的想法。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对我们的想法或担心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通俗地说,我们选择想法就要像做生意一样,我们应该去选择那些能挣钱的生意去做,而不是选择那些赔钱的生意去做。首先把我们的想法写下来,然后分别写出这样想的好处与坏处。
比如:
如果我使用了公共厕所,我会是那个“万一”
效益(好处):
成本(坏处):

我不使用公共厕所 ,我就不会感染艾滋病





效益(好处)占10﹪ 我焦虑
我不能和别人一样在外面使用公共厕所
我自尊降低,因为我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
我孤独,因为我不能和朋友在一起吃饭或者唱歌之类的,因为我不敢用那些地方的厕所,朋友联系的越来越少
不能正常的生活
成本(坏处)占90﹪
如果好处和坏处加起来总共是一百的话,那么这个想法的好处占百分之多少,坏处占百分之多少呢?好处可能只占10%,坏处却占了90%。很显然,这是一个赔本的生意,不能再继续做下去了。

可能遇到的问题三:
当然,很多朋友会这样认为,和我的健康以及死亡相比,焦虑、孤独、自尊都算不了什么。所以,这个想法的好处是95%,坏处是5%。这样看来,这是一个挣钱的买卖,我应该继续做下去。是的,一点都没错,和我们的健康及死亡相比,焦虑、孤独和自尊都算不了什么。可问题在于,这么想的好处是一个不确定的收益,而坏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的着的付出。也就是说,我们在不断地付出,以为会有收益,但实际上我们一直看不到收益,但付出却在不断地进行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周围的人有着和我们相同的收益,但却没有付出我们这样的成本。其他的人也在正常的使用公共厕所,也没有因此而得上艾滋病。这样看来他们和我们所得到的收益是一样的。但他们并没有付出焦虑、孤独和低自尊的成本。如果我们担心大家现在虽然都没被感染,但是不代表以后不被感染啊,那就请看看现在七八十的老人,他们一辈子都在这样活,到现在不也没有感染艾滋病吗?这样看来他们和我们所得到的收益是一样的,但他们并没有付出焦虑、孤独和低自尊和无法正常生活的成本。就好像大家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一万元的收入,别人都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付出就得到了这一万元钱,而我们却付出了很多很多的成本才得到这一万元钱。这样看来,我们仍然是在做一个赔本的生意,还是不能继续做下去的,还是应该放弃这个想法的。

可能遇到的问题四:
有些朋友还会反驳我,说:“我的收益不是不确定的,也许正是因为我一直不用公共厕所,所以现在才没有得病的;如果我以前用了,可能我现在就不这么健康了,早就得病了呢?这样看来我的收益是非常确定的啊,我所付出的成本也是非常值得的啊。”这看起来又是非常得有道理,似乎又不可反驳了,强迫症总是这样会从各个角度来折磨我们,让我们永远都觉得它是真的,它是真的为我们好才这样的,所以,我们才一直无法摆脱的。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看看我们的父辈或者祖父辈,看看那些七八十岁仍然健在的老人们,他们一辈子也没有怕过公共厕所,也没有怕这怕那,至今不仍然健康地活着吗?他们也没有因此而得什么病啊!数以万计,数以亿计的人们都是这样生活的,不都没有因此而生病吗?所以,我们这种收益是确定的想法还是站不住脚的。

可能遇到的问题五:
有些朋友又会说:“他们是他们,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我和他们不一样,所以我不能用公共厕所”。是的,你是你,你是一个独立唯一的个体,你有着和别人不同的经历和思想。但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人,你和其他的称为人的动物有着无法否定的共性。你和其他人有着相同的躯体结构,有着相同的免疫系统,你并不比别人的免疫能力差,你也并不比别人抵抗能力差,你也并不比别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差,你所处的外界环境也并不比别人的危险,你用的公共厕所并不比别人用的更脏,你摸的钱并不比别人摸的钱更危险,等等等等。这些方面你和别人都是一样的。那么别人都没有问题,你也不会有问题的。别人可以这样正常地生活,那么你也可以这样正常地生活。
再看看如果我们换一个想法,我们的成本和效益又各是多少了呢?
如:如果我使用公共厕所,我可能不会感染艾滋病
效益(好处):
成本(坏处):

自尊增加,因为可以正常的生活
不再孤独,因为可以和朋友正常的交往
能做更多的事情,生活更有意义
慢慢的我会开心快乐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