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强迫症 找回美丽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出强迫症 找回美丽的日子- 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情绪并没有因为自己明白了道理而有什么好转。我仍不敢去完成这个暴露练习。一想到要从洗头房门口走过,我心里就开始别扭和紧张,根本没有勇气去尝试,我害怕那种被‘难受’吞噬的感觉,所以迟迟不肯开始这个练习。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而我却没有取得任何进步。我很清楚这是在逃避,但这种逃避让我感觉更舒服一些。这样我也很矛盾,但我喜欢这种逃避带来的暂时舒服。虽然理智知道应该去练习,但仍然无法克服情绪上的恐惧。这时东老师让我看已经取得的成果。之前的暴露练习对我来说也存在着一定困难,在做练习之前也存在着恐惧情绪,但事实证明当我真的去做了之后,恐惧也跟着消退了。他说我现在要做的练习和以前并没有本质上发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恐惧程度现在的比以前的更高一些,但恐惧的消退仍然遵循着相同的原理,因此只要我们去做,反复的去做,这种恐惧会最终消退的。矛盾犹豫了两个星期之后,我终于鼓足了勇气去尝试。首先是和东老师一起做一次。然后在爱人的陪伴下,我又从洗头房门口走了一次,并且看了几眼里面的女性。我感觉非常的难受,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就是想马上回到家里,脱掉衣服,冲进浴室洗个澡。但是和互助小组有协议,我不能这样做,只能就这样躺在床上,把床单弄‘脏’,还不能换床单。每天坚持在这个已经很‘脏’的床上睡觉。第一天晚上,我几乎整夜都无法入睡,躺在床上不敢乱动,害怕床单把我的身体弄脏。不仅心里很焦虑,甚至整个人的肢体都很紧张,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过了一夜,有时困极了就浅睡一会,马上又恐惧地醒过来,时间在煎熬中缓慢的流过,我恐惧着等待着天亮。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我一直都处于这种焦虑之中,多少次我都想把床单换掉,甚至是扔掉,但我一直在坚持,告诉自己不能这么做,这么做就前功尽弃了,这么做就真的好不了了,再坚持一下,会过去的。就这样我一天又一天的坚持着,焦虑虽然持续着,但每天仍有轻微的缓解,就这样两个星期之后才慢慢的适应了。当我再去做这个练习时,焦虑又重新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东老师说这一切都是正常的,还让我增加练习的密度。让我接下来每天都做这个练习。并回家‘污染’自己的床,直到恐惧和焦虑降低到可以忍受的程度。但由于床已经被我弄“脏”了,所以接下来的练习就容易了很多,因为已经这样了。东老师发现这点之后又要求我把床单换成干净的,再让我去做练习。这样我的焦虑又会很高。这样几个星期之后我对从“洗头房”门口走过基本适应了,最高分数不超过40分了。好转的路是艰苦的,但我始终坚定的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付出最终会有回报的,用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的焦虑换取未来几十年的平静和安宁是非常值得的,信念不能滑坡,既然选择了克服强迫就不要中途放弃。东老师反复的给我解释其中的道理,指出我逻辑推理不合理的地方。他说,按照我们的推理:床被‘污染’了,就不能睡觉了。很多这样的强迫朋友有着如下的推理:我接触我认为“脏”的东西,所以我被‘污染’了,我又接触了家里的其它东西,所以其它东西也被污染了,所以这个环境就不能生活了。强迫症朋友的很多推理是不可辩驳的,比如认为公交车的扶手是脏的,我们无法证明扶手是干净的,因为毕竟有很多人摸过这个扶手,我们也无法证明那么多双手都是干净的,就等于默认扶手是脏的。既然是脏的,那么我摸了之后,我的手就肯定也被弄脏了。然后我又摸了床,床就也肯定被弄脏了。以上这一系列的推理都是无法反驳,虽然看起来无法理解,但推理的严密性又无懈可击。很多人为此感到无能为力。这时要知道就算上面的这样推理是正确的,但根据这个推理得出的最后结论是不正确的。“这个环境就不能生活”这个结论是不合适的,就算这个环境真的被“污染”了,但仍然是可以生活。因为前面的推理可以应用于任何人,按照我们的理论,任何人摸了公交车的扶手,手都会被污染,但最后的结论不能应用于任何人,只能使用于我们自己,以及那些和我自己有着相同问题的强迫症朋友。所以这个时候要改变最后这个结论。要告诉自己:“虽然环境被污染了,但仍可以继续在这个环境里生活。别人都在这个环境生活,也没有发生什么。”想到别人的时候很多朋友存在着一种普遍模式,那就是“为什么别人都不怕呢?是不是别人都太粗心大意了?为什么只有我会想这么多,而别人不想呢?为什么上天对我这么不公平?等等。”这个思考方向对我们没有好处,只会使我们更迷茫,更委屈或者更愤怒,这样就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我以前也是这么想。通过咨询我知道了应该简单而直接地告诉自己:“既然别人这样生活没有发生什么,那我也可以这样生活,也不会发生什么。”一些强迫症朋友会认为别人太马虎了,太不小心了,太粗心大意了,这时需要坚定的认为我们自己是有强迫症的,别人是正常的。就算别人真的是太马虎了,但别人的生活比我们正常,没有我们这么多苦恼,而且别人也没有因此而受到伤害,所以就算是别人马虎,这种马虎也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也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
现在每前进一步都是艰难的,我越来越害怕接下来的练习。十几年来一直不敢碰的东西,让我现在去碰,我真的不敢相信我能做到。我想找到一个更强大的信念能支持我这么去做。我以前想到过孩子,为了孩子我应该好起来,这么多年来因为我的强迫症对孩子的限制太多了。不让他把同学带到家里来,不让他在外面随便碰那些我害怕的东西,回到家里首先就是换衣服和洗澡。又想到了爱人,因为我的关系,她已经三年没有回过娘家了,她已经被折磨得成为第二个洁癖了。这些因素都曾经是我战胜强迫的动力,可是现在想到这些,我们仍然不敢去做练习,这些因素的作用正在逐渐降低,在强大的恐惧面前一切似乎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面对。我太害怕了,所以现在不能去做这个练习,等我不这么害怕的时候再去做吧。
东老师说,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既然已经踏上了康复的道路就不要中途放弃。要坚定地相信,这种恐惧会随着暴露练习的进行而不断降低,这是已经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了的。只有前进才能最终获得光明,如果退缩了,那么我仍将继续遭受强迫症永无止境的折磨。这是一场没有平局的战争,要么赢要么输,而输赢完全取决于我选择了去做还是不去做。虽然去做很恐惧很痛苦,但终有出头之日。如果不去做也很痛苦,而且会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之中。中国有句古话叫:长痛不如短痛。克服强迫症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看我们选择长痛还是短痛。没有人强制我们一定要去做或不去做,尤其在这样一个尊重人权的社会里!但你自己一定要清楚,自由选择意味着我们必须去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所以建议大家拿出纸和笔,把去做的后果清晰地写下来,也把不去做的后果写下来。然后比较一下,我们更愿意接受哪一种后果?这样我们就会很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了。
我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多了,真的不敢相信自己能走到这一步,和以前的生活相比,我至少解放了70﹪,很多事情我可以完全没有顾忌的去做了。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根本不会想到脏不脏,会不会传染疾病之类的念头。我以前一直认为这样的念头怎么会消失呢?现在事实证明它们确实消失了。还有一些事情不能完全放开地去做,仍然有些紧张,但努力一下就能够克服,基本可以正常地完成。只是那些100分的东西我还是非常害怕,仍然不敢去接触,就算接触了也要去清洗,幸好这样的项目不是非常多,所以对生活的影响不是非常大。和以前的情况相比,现在轻松自由了很多,可以重新体会生活的乐趣了。想到接下来的练习,我想就算了不做了,维持现状我觉得也可以。东老师说我这是小富即安的心理。是因为害怕而逃避。其实我并不是真的对现状感到很满意,我们仍然会隐隐地感觉还有问题没有解决,但由于要继续好转需要面对更大的恐惧和痛苦,我不敢去面对,需要一个理由来避免这种痛苦。所以我才会觉得就算这样也不错了,这是一种逃避的借口。还有些朋友认为如果真的去做了,那样会疯掉的,或者焦虑会一直持续不可能下降的。这两种担心都是不可能发生。我们不可能疯掉,焦虑亦会最终消退的,这也是已经被无数次成功的经历所证实的。很多事情真的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可怕。要知道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可怕,而是我们觉得它可怕,是我们的感觉出了问题。既然这些东西本身并不可怕,我们就应该大胆的去接触,只有这样做了,我们这种错误的感觉才能慢慢地被修正。他还说,要坚定的追求幸福,谁阻挡我们追求幸福的脚步就砍掉他的头!既然强迫症阻碍了我们幸福的脚步,那么就不要在最后一刻向它投降。100分的项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就此放弃停止不前,成功就在于最后多坚持一步。不要有放弃的念头,信念一定要坚定!坚定的去做,就会收获更多。
这时正好遇到汶川特大地震,在表示哀悼,提供援助之余,也也想到了很多。和东老师一起探讨时;他告诉我那些在废墟下被埋了几十个小时甚至一百多个小时而获救的朋友,他们是凭借什么超越了生命的极限?是信念!是求生的信念!足见信念的伟大力量。抱着必胜的信念,我们的强迫症就完全可以康复。在这件事情的震撼和触动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把最后的练习完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