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 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锒杂⑿鄣幕队!xt小说上传分享

奉命退租界,壮士失自由(18)
谢晋元乘坐的小轿车刚一出大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大门外密密麻麻的人群使汽车根本无法开动,拥挤向前的人流很快便将汽车围住。极目望去,长长的南京路上都是密密层层的人群,连沿街的墙上、楼上的窗口以至屋顶上,凡能站人的地方都挤满了人。一看见谢团副坐着小车带领着长长一队卡车开出来,呼啦一下子不约而同地都热烈的鼓掌欢呼,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小国旗,高呼“抗战英雄万岁”“中华民族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必胜”等口号。一时间掌声、口号声、锣鼓声直冲云霄。汽车在人群中只能极其缓慢地前进,谢晋元眼见上海民众以如此巨大的热情,像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般地迎接八百壮士,感动得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热泪,面对人群频频举手敬礼致意。同坐在车上的马飞和郑侠飞,明知道人群不是冲着他们欢呼,但为当时的热烈气氛感染,也连连举手敬礼。
  后面十几辆卡车上的战士,手拉着手整齐地排列着,以笔挺的姿势、整齐的军容接受上海民众的夹道欢迎,所有的战士都齐刷刷地举手敬礼,向民众表示感谢。欢迎的民众想象不到这些战士竟是四昼夜不睡觉,除了杀敌就是做工事,经历了生死搏斗的人。有的不由暗自赞叹,不愧是88师的精锐,中国军人都像这几百人一样,英姿焕发、斗志昂扬、誓死抗敌,何愁小鬼子不能消灭。许多民众把带来的糖果、饼干、香烟、罐头、鲜花纷纷投到缓缓开行的卡车上。路旁一些商店主、做光饼和食品的摊贩,还叫人将店摊上的食物送给卡车上的战士们吃,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壮士的心情。热情的场面感动得车上的战士和车下的民众都热泪盈眶,车上车下的口号声也响成了一片。
  从跑马厅到胶州路不长的路却开了一个多小时,马飞说请谢将军等先休息几天,实际上八百壮士从此便失去了自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军”了。但是,上海民众却表现出无比的爱国热情,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照顾和慰问自己的军队,使壮士们暂时忘却了被迫撤出战斗和交卸武器的悲痛心情。
  卡车将孤军送到胶州路口一块面积15亩(现实测为4666亩)的空地,当时该处是沪西较为荒凉的地段,房屋很少,人们只是以对面新加坡路(今余姚路)40号来说明其所处位置。空地四周以铁丝网围着,地上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曾经是万国商团苏格兰队的营房,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作过临时收容难民的场所。由于有些时间没住人,所以垃圾遍地,四处长着的蒿草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着枯黄的枝叶。租界当局为了安置这些战士,临时搭起一批大小帐篷,小帐篷在中间,供谢晋元住宿及会客用,大帐篷在四周,供各连战士居住。
  上海滩是一个五方杂处、消息灵通的地方,沿途欢迎的人群很快就知道八百壮士要在胶州路暂住,所以运送孤军的卡车刚一到达营地,还没等战士们安顿下来,跟随前来采访的记者就一批批地来到了。送慰问品的人群也川流不息,络绎不绝。有三三两两结伴前来的,也有抗敌后援会、工会、青年团体、商会等各行各业组织和发动的;有的踏三轮车(上海人把它和自行车后面拖个挂车的四轮车混称为黄鱼车),还有开着卡车来的。
  上海民众不管八百壮士暂时住下是待几天,在深秋天气里防寒保暖,穿的、盖的、吃的、用的统统都考虑到,可以说应有尽有,一应俱全。按照八百壮士的需用,单各种毯子就送来一千多条,还有许多食品和各类药品。谢晋元指定军医官汤聘辛负责点收,救护班的战士集中力量进行分配和保管。万国商团中华队也派郑侠飞等四、五名队员协助接受和登记慰劳品的工作,并在慰问的民众进出营房时,负责与守门的白俄兵进行翻译和联络。
  慰问品点收登记以后,按照各连人数,先将急需使用的漱洗用具、被服用品、食品陆续发放。我军战士对上海民众的热情深为感动,几十年后仍未能忘怀。他们说:“汽车经过南京路时,欢迎的群众人山人海,举手高呼中华民族万岁!最后胜利是我们的!等口号。我们刚进入营地还没有坐下,慰劳的人就很快的拥进来,慰问品不断地运来。每一名战士先拿到一份报纸,上面有许多报道八百壮士战斗的内容。每人先得到绒衣两件、灰色的军毯和绒毯各一条、漱洗用具单毛巾一人就有十几条、花面的棉被一床、橡胶底的鞋子两双、饼干、糖果、罐头食品每人都有好几件。我们真为上海民众的热情所感动,至今仍念念不忘。”
  我军很多战士都来自偏僻的农村山区,绝大部分是文盲,食品罐头上的英文更看不懂,所以也出了一些好笑的事。刚进营人手一份报纸,只听说从第一版开始,整版整版的都是报道八百壮士的战况、评论,但是很多战士都是倒着拿在手里,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内容。有些战士分到罐头也不知怎么开;听装炼乳凿个洞,吃在嘴里,心里还奇怪这个牛奶怎么这样稠这样甜。
  上海市政府知道八百壮士暂时要在胶州路待几天后,便购买了西点蛋糕等食品2100件表示慰劳。雪园食品厂姚绍华、袁志莊先生闻讯后,慨然捐赠并以市府名义,31日午后即送到孤军住处。
  送了慰劳品以后的民众,都想亲眼看一看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他们围着战士帮着铺床叠被,安放物品,打扫住处的卫生。许多青年男女拉着战士们的手,问长问短,都要听坚守四行仓库英勇杀敌的故事。有人带着照相机,便拉着战士照相留念。
  我们的战士还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热情的关怀,也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的尊重和敬仰。有些人想起“八一三”抗战以来,大部分弟兄都壮烈牺牲了,自己能幸存下来也是运气。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取早日重返前线,多消灭鬼子兵,答谢上海民众的热情照顾,也可以告慰牺牲的战友。
  但是,在错综复杂的客观形势下,战士们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呢?
  

英雄困孤营,热血染国旗(1)
谢晋元奉命率领八百壮士退出四行仓库之时,面对弹痕累累的最后阵地,自己暗暗地下了决心:“日后我们一定要打回来的”。全体官兵同样也抱着重返战场,消灭日寇的愿望。但是,当我军一退入租界,英军便违背诺言,一步一步加紧控制。送到胶州路空地后,周围有铁丝网,四角建有岗楼日夜监视,万国商团士兵不断在四处巡逻。大门口有士兵站岗,说是“为了保护孤军的安全”,实际上限制于营房内,不能出营门一步,像处于俘虏营一样。
  但是,我军并非俘虏,所以英军只能说:“暂住几天”,用一些借口作搪塞,尽量回避何时放孤军走的问题。战士们处于如此困苦的环境之中,但上海民众的热爱程度丝毫未受其影响,都尊称为“孤军营”。
  记 者 采 访
  壮士们一到孤军营,除了大批前来慰劳的民众外,就是众多的新闻媒体的记者了。上海的记者鼻子最灵腿最长,谢晋元刚吩咐过各连安排住宿等事情,走进小帐篷还没有坐下,大批记者跟着就来了,七嘴八舌地都提出要采访谢团副。万国商团中华队队长陈时侠(中华队队员叫他陈司令)带领着一些官员也来了。五六十平方米大小的帐篷一下子热闹起来。
  经过连续几昼夜作战和奉命忍痛撤退,谢晋元此时可以说是身心疲惫之极,所以他对记者和来访的人说:“我几天几夜未合眼了,实在太疲劳,你们下午再来吧!”记者们及来访者走后,谢晋元在帐篷的里面一间,躺在行军床上就睡着了。
  记者也是最忙碌的人,从小帐篷出来后,有的就忙着将昨天晚上敌军疯狂进攻到八百壮士奉命撤退,在租界尚未返回部队的消息发出。“我最高当局珍惜沪八百壮士,忠贞爱国不负教导之旨,危楼血战依然未损毫末。”“闸北孤军奉令撤退,入公共租界尚未归队,四行堆栈起火存粮付一炬”等、一条条电讯消息很快传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当天下午的号外及一些晚报便向国内外报道了这一消息。
  有些记者则到各连采访连排长和战士,了解当时的战斗情景。从接到命令坚守四行仓库,如何集合部队、构筑工事、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以血肉之躯同敌人拼死搏斗而牺牲的战友的事迹,最后说到忍痛撤退。可以说每一名战士都有自己一段奋勇杀敌的故事,一个个故事汇集在一起,就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八百壮士这一英雄集体的面貌,为记者们的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中国抗战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录。
  第六章英雄困孤营,热血染国旗 下午二时许,刚刚休息过的谢晋元在小帐篷的外面一间会客室接待了记者,虽然只睡了不到二小时,谢晋元已经恢复了往日神采奕奕的模样,他以军人特有的姿势,笔挺地站着,炯炯有神的目光看着房间里挤得满满的中外记者,然后以简练的语言将26日夜接受命令,率部坚守四行仓库,直到昨天(30日)晚上九时接到撤退命令,今天凌晨于敌军猛烈炮火中冲出,退入租界的经过作了介绍。接着由中外记者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提问,谢晋元均一一作了回答。
  当天的晚报及次日全国的日报,有的根据中央社、华东社等电讯稿,有的根据自己记者的专稿,都从头版开始详细报道了八百壮士奉命撤退的详细经过,有的并根据谢团副和官兵们介绍的情况,对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作了新的介绍。很多报纸还发表评论,说明命令撤退系最高当局对这几百人的爱护,目的是为长期抗战保存力量;全国军民都能像八百壮士一样,服从命令,舍身为国,抗战定能胜利……。 最好的txt下载网

英雄困孤营,热血染国旗(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