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界- 第2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也说老实话吧!如果,班子里的人都进县城住,十户人,你们两人是轮不到的。”
  自己人资历最浅,张建中还没有结婚。
  “所以,从各方面说,在县城建宿舍楼对你们都非常有利。”
  这又是一次改变,高书记会把你与自己人等同起来吗?高书记有考虑过你的切身利益吗?
  当领导向你抛媚眼的时候,不管是真是假,没有哪个人不想趁势而上,何况,对自己又那么有利?老爸老妈住在葫芦巷那个小屋子大半辈子,有机会,张建中不可能不争取让他们住新房。
  张建中提出一个新方案,先征求大家意见,弄清多少人愿意在县城或边陲镇要房屋?愿意县城要的人虽然人数少,不能独立盖建,却可以与住房局协商,他们建居住楼时,按成本价,转买给边陲镇几个套间。
  那时候,还没有商品房,居住房都是由政府或单位盖建的。
  “这是第一步,争取年底前完成。第二步在边陲镇盖宿舍,满足那些愿意在边陲镇要房屋的人。这一步明年再实现。”
  自己人连连说:“好。好。分步实施。住县城的人少,资金也不用太多。”
  那时候,城乡盖房子都差不多,相反,由于乡村交通不便,造价可能比城里还要高。
  高书记不知张建中是真想分步实施,还是想用这个方案迫使那些人同意在县城建宿舍楼?想如果是后者,张建中的城府就有点深了,不可小看他了。不过,他很快就认为,张建中未必能有那个水平。
  “明天,我们召开班子会,你在会上提出这个方案。”高书记对张建中说。他要看看大家的反应,看看你们是愿意等到明年,还是现在就想要?他要张建中提出来,还有一个目的,如果情况不妙,他可以否定张建中。
  此方案一提出,马上就得到了大家的同意,镇长也弃县城留在边陲镇了,于是,愿意在县城要房屋的只有高书记、自己人和张建中。目前,以调动的资金基本够了。
  一个临退休的老同志说:“这事必须写进会议纪要,明年开春就走第二步。
  马上就有人附和,继而,愿意在边陲镇要房的人都支持,开春就动工。
  高书记当然知道他们是怕自己赖账。
  镇长说:“这是我来抓吧!”
  高书记说:“我没意见。”
  会议结束后,张建中和自己人就开始运作县城住房的事,也凑巧,住房局正有几幢即将竣工的居住房,自己人刻不容缓,当下谈妥了转让四个套间。高书记要两个套间打通合一,自己人与张建中各一个套间。
  老爸老妈得知此事,偷偷跑去看了那未竣工的套间,高兴得几个晚上没睡。
  
277 不务正业
  好事还有一桩。
  前阵还不让宣传,把高书记狠狠了一顿,这阵上面有政策了,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创新,红旗县向市里汇报了边陲镇的海水养殖,市里下来调查,很快就成了特色农业的典型。市委书记带队,组织全市八个县委书记县长到边陲镇参加现场会,把高书记很是表扬了一番。这也是常事,你的成绩也是高书记的成绩,没有高书记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你怎么可能取得这一成绩的?
  红旗县的县委书记很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参观海水养殖的现场时,说了一句话,高书记手下有一名副镇长,原来是县委办的干部,还差点当了我的秘书,这海水养殖就是他具体抓的。
  “是吗?”市委书记左右张望,像是在找县委书记说的那个人。
  像每次上面有人来一样,高书记总怕被人抢功似的,班子里,只带上自己人。因此,张建中也不在场。
  “是个小青年,二十五岁不到,很有闯劲。”
  市委书记笑着问:“是你把他放到这里来的吧?”
  县委书记笑而不答,有时候,不承认比承认更有味道。
  高书记还是第一次听说张建中差点当了县委书记的秘书,心里便打起鼓来。官场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也是非常猜不透的。
  领导们走后,他就试探似地问张建中当县委书记的事。张建中已经不是以前的张建中了,见他问这事,也懂得夸大其词了。
  他说:“县委书记嫌我太年青,还嫌我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最后,组织部就叫我到边陲镇来锻炼了。”
  高书记问:“你经常向县委书记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吧?”
  张建中没有下面回答,只是说:“县委书记很忙,要找到他不容易。”
  这里便隐藏了一层意思。
  “你怎么不早说呢?”高书记装着很不满意他的隐瞒,说,“你应该早告诉我嘛!”
  张建中笑了笑,说:“我怎么好意思说呢?”
  “有什么不好意思说?你说的是实话,又不是胡编乱造。”
  张建中心里便想,如果,不是县委书记透露这个信息,你会信吗?当然,张建中也想过要利用这层关系。
  “哪一天,我们去见见县委书记吧!去向他汇报工作吧!”高书记想要张建中带路。
  张建中还不会傻到这个程度,自己暴露自己,他说:“我那够资格向县委书记汇报工作。”
  “我说你够资格就够资格。”
  “县委书记会不高兴的。”
  高书记却认为,县委书记早有嘱咐,不希望别人知道他们之间有这种特殊关系。
  张建中很清楚,自己只是利用了县委书记的一句话,因此,也不敢才接触高书记,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他觉得你张建中的某种清高,这样反而会让他对你有一种敬畏。所以,在以后的交往中,高书记也敬重张建中几分,何况,他又是能做事的人。
  有一天,镇长找张建中谈建宿舍楼的事,见高书记他们的住房解决了,心里很有些后悔没跟他们一起在县城弄一套,便希望加快边陲镇这幢宿舍楼的建设。他问,总公司赚了多少钱?问现在能不能拿出一定的资金?张建中只是随便应付了几句,事后告诉了高书记。
  “不要管他。他这镇长不能白当,他弄不到钱,别想住新房?”高书记的个人目的达到了,多少想赖账了。
  张建中说:“总得有个应付他的理由吧?”
  高书记说:“这好办,我叫他想办法弄二十万回来,他要应该弄回来,我们就盖,弄不回来,对不起,让他们找他去。不足部分,我们想办法。如果,他弄不回来,就把不能盖新房的事向他身上推。”
  过了几天,镇长又跟张建中提起这事,张建中就摇头说,高书记没跟你说吗?他说,这盖新房需要四十多万,让你想办法解决二十万。
  镇长说:“叫我怎么解决?去偷啊!去抢啊!”
  想住新房的人多,想办法的人也多,有人就给镇长出主意,要他以总公司的名义从银行货款二十万。
  高书记问:“这钱谁还?你们住的人还吗?”
  有人说:“可以由总公司慢慢还嘛!”
  高书记说:“你们问张副镇长吧!他愿意赚钱还你们的货款,我没有意见。”
  张建中以为他把问题踢给了自己,便说:“你们这不是为难我吗?”
  高书记说:“这倒不是为难你,是为难全镇的干部,以前,由总公司发给他们的补贴都扣了,用那笔钱来还。”
  自己人说:“这不合适吧?大家还不闹起来?”
  高书记便对镇长:“你谈谈你的看法。”
  镇长说:“我还有什么好说的,你们住新房了,其他人不用管了。”
  高书记就笑了笑,说:“你是镇长,你总应该分担点责任吧!货款我不反对,但得由你想办法还。”
  镇长不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何况,这宿舍楼又能是自己一个人住,他才不愿背这包袱。
  “以后大家要多想办法,不能只靠我,只能张副镇长那个总公司,钱应该是大家一起赚,大家一起花。”
  有人便提出,张建中脱产专门责任总公司的事,总公司也应该配套强兵良将。现在赚钱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其他的工作,多一个人能干,少一个人也能干!有人说,我们不但要赚小钱,还要想办法赚大钱。总公司应该像县城的部门单位那样,做水泥生意,做钢材生意,不能只是赚中介费,更要下成本,大批吃进,再大批放出,真真正正地玩贸易。
  张建中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会把自己B在这么一条路。
  “亏了怎么办?”
  “不会亏,怎么会亏。”镇长强烈支持。
  等着住新房的人也强烈一致拥护。
  高书记说:“众望所归啊!”
  张建中便想推辞也推辞不掉了。后来,他想,自己是不是太乐观了,是不是高书记故意玩的花招,让那些人B他不业正务。
  其实,张建中多心了,高书记也始料不及,但当大家提出这一建议时,他也觉得不妨一试。多一个副镇长少一个副镇长干事并不影响工作,但多一个副镇长全身心投入做生意,有什么不好呢?何况,张建中半脱产也玩得那么转。
  很明显,张建中职务没升,但在边陲镇的地位却升了,大家能不能住在新房都看他的了。
  “你有什么需要帮忙,一句话,我们绝对支持你。”
  “需要抽什么人去总公司,不管是谁,绝对放人无二话。”
  他们以为做生意就像干行政工作一样,有人帮忙就行,有人做事就行。
  高书记说:“从今以后,你去那里都行,去省城就省城,去市区就去市区,去县城就去县城,你来去自由。”
  张建中当然知道,这来去自由的前提是,你必须做成生意赚钱。省城目前是不敢去了,市区又不熟悉,张建中就跑县城吧!现在到处都在搞建筑,水泥倒是抢手货。
  看看有没有赚钱的门路?
  住房局提供了一条信息,目前,水泥有三种价格,一种是计划价,一种是出厂价,一种是市场价。
  自从,企业有了自主权,计划内的生产指标完成后,可以多生产,多生产出来那部分产品,可以以高出计划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