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之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兴之主-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此时胡人使者尚未到来,而皇帝赵勋也是为了将计就计麻痹对方,所以今日密议并未通报朝中众臣,只有皇帝赵勋亲点了几位大臣一同参与。本来皇帝赵勋想让太子赵毅一同前来议事,不过想到昨日遇刺之事,终于还是作罢。

    等到赵凯与玄悲赶到之时,皇帝赵勋点名的几位大臣已经全部到了,由于此时赵勋尚未到场,所以众人也只是各自品着香茗,相互之间低语数据。

    看到赵凯与玄悲走了进来,丞相范志带着几位大臣一起向赵凯见礼。赵凯点点头,然后四周打量一番,此番议事除了丞相范志之外,还有兵部尚书李世明,以及户部尚书徐长文,工部尚书此时空缺,所以只有左侍郎周德威在此。老将军苏泰也赫然在列,在赵凯看过去之时,对着赵凯略一点头。至于剩下的几个,赵凯倒是不怎么认识了。

    除了苏泰之外,赵凯与在座的诸位大臣并无深交,所以跟苏泰打了一声招呼便坐在其旁边闭目养神,而玄悲便立在赵凯身后。

    不一时,众人听到门外脚步声渐近,赶紧起身准备迎接皇帝赵勋。由于此番议事参与的都是众位大臣,所以赵勋只是摆摆手让众人无需多礼,然后再在作为上坐了下来。

    看到众人已经到齐,赵勋对着身旁一名中等身材,面容略显瘦削之人开口道:“既然大家都已经到了,赵和年你先说最近汇总的一些情况。”

    听到皇帝赵勋叫此人名字,赵凯才忽然想起来,原来此人就是掌握朝廷密探明鉴司的司座赵和年。不要小看此人官阶只有五品,掌中全力却是不小,不但掌握着朝廷手中的全部密探,而且可以直达天听,随时向着皇帝赵勋禀报。

    虽然官职上略有差异,不过此人倒是与明朝的锦衣卫头头有些相似。而且从其姓赵不难猜出,想必此人也是大夏朝宗室中人。不过这也难怪,这么一股暗中力量,如果放给外人赵勋倒也未必放心,所幸就从自己宗室之中找个人选,且不论此人能力如何,至少忠心方面不用担心了。

    听到皇帝赵勋的吩咐,赵和年躬身应是,然后对着诸位大臣开口道:“诸位,根据明鉴司从北方传来的消息,胡人大汗此番南下一共有三十万骑兵,其中先锋部队五千人已经到达雁门关外,由胡人大皇子率领,而胡人大汗率领二十万大军为中军,正在缓缓前往冀州方向。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预计最迟半个月左右二十万大军就能全部开到雁门关外。除了这两路大军之外,胡人四皇子率领十万大军为右翼,已经直扑凉州和并州方向而去。”

    顿了顿,赵和年接着沉声道:“除了胡人之外,已经查探到北方幽州、冀州和并州等地共有数十个家族和道脉佛寺通敌,按照陛下的谕令,明鉴司正在配合地方进行清理。不过这些通敌的家族有不少重要人物和家产都已经偷偷送往关外去了,留下来的大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家仆,所以就算此时把他们留下来的基业全部清除,对于此番战事也已经是影响不大了。”

    听到赵和年如此一说,除了丞相范志和兵部尚书李世明之外,其余众人忍不住有些窃窃私语起来。对于此次胡人入侵之事,皇帝赵勋虽然重视,却是并未透露太多的消息,此番听到赵和年亲口说出胡人大汗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下,众官一时之间倒也有些应接不暇。

    看到众人似乎有些骚乱,立在皇帝赵勋身后的邪影冷哼一声道:“陛下面前如此喧哗,成何体统!”因为玄悲也算是一名高手,赵勋担忧邪影继续潜伏在晋王府窥视会引起他的注意,所以干脆将邪影又调了回来,毕竟从眼下的局势来看,玄悲很可能会效忠赵凯。再加上此时赵凯又身在长安城中,所以赵勋对其安全问题倒也不必太过于担忧。

    果然,众人虽然一时有些失措,不过听到邪影一声冷哼,再加上此时皇帝赵勋仍在安坐,倒也不敢放肆,赶紧各自收声。

    丞相范志环顾一周,然后沉声道:“诸位,蜀中战乱尚未平息,胡人此番又来势滔滔,眼下正是国难当头之时。今天陛下召见我等,就是为了商讨如何完善一下对付胡人的方法。”

    顿了顿,范志接着道:“本相今日把丑话先说前面,诸位都是我大夏朝的栋梁之才,只要此番能够击退胡人南侵,皇上自然不吝赏赐。不过谁要是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起了别的心思,不用陛下动手,本相就将他抄家灭族绝不姑息!”

    丞相范志乃是赵勋身边的老人了,从赵勋还是太子之时就在其麾下效命,等到赵勋登基之后自然不吝奖赏,眼下已经稳居相位四五年之久,在百官之中自有其威势。

    果然,范志一番话说完之后,在场的众人更是显得有些小心翼翼起来。毕竟胡人入侵虽然势大,不过此时尚在险关之外,而皇帝手中的明鉴司谁知道有多少人?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差错,自然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看到范志敲打已经敲打完毕,赵勋缓缓开口道:“数千年来,胡人对于我神州大地向来是不曾放弃。前朝末年,各方义军四起,胡人同样想趁机作乱,虽然仅仅踏破雁门关不到三个月,不过北方各州伤亡了多少无辜百姓?幸得我太祖皇帝奋*而扫八方,倾举国之力才将其重新赶到关外。眼下胡人又来势滔滔,若是果真被其叩关而入,这北方数州又免不了一方劫难,朕既为天下之主,自当效仿太祖皇帝举全国之力以安万民,只要朕还有一口气在,就决不允许胡人在北方数州撒野!”

    “陛下万岁,我等自当誓死一报!”听罢皇帝赵勋一番话,众人赶紧高呼万岁。

    凭心而论,当今皇帝赵勋登基数年以来,虽然距离史书上的明君还有差距,不过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皇帝。自从赵勋登基以来,除了蜀地和东南等地因为地势所限实在难以有力发展,其余地区的百姓至少比以前生活水平又好了不少。

    而且赵勋虽然强势,却有自己的底线,只要不是真犯下重罪,赵勋也很少大开杀戒。除了其登基之时为了对付其余几位皇子不择手段之外,等到坐稳了皇位之后,对于朝中百官确实不错。

    不过胡人因为地处漠北,数千年来又一直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大部分朝中百官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所以总体来说朝廷诸位大臣对于胡人入侵同样深恶痛绝。除了北方那些与胡人有勾连的家族,大部分夏朝百姓对于胡人也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看到众人已经各自表态,赵勋略一点头,然后示意兵部尚书李世明说一下此番应对之策。
第一卷初临大夏第十章 虚则实之
    看到皇帝赵勋示意,李世明躬身应是,然后开口道:“诸位,从胡人的布置来看,此番胡人南侵乃是密谋已久之事。胡人此番虽然只有三十万正军,不过若是战事吃紧,胡人大汗全力发动之下,至少还能凑出二十万骑兵没问题。根据明鉴司密报,三十万大军并不是胡人大汗能够动用的全部兵力,只不过胡人大汗仍需在草原上留守一些兵力以防不测。所以此番不到战事吃紧,胡人大汗轻易不会动用这一股后备力量。”

    胡人大汗虽然已经同意草原,不过却是靠着武力征服,所以草原上个各个部落之间倒不是完全没有异心,只不过眼下胡人大汗势力强大,他们无法反抗罢了。不过若是胡人大汗与大夏朝一旦动起手来,这些被武力征服的部落难免会动些心思,所以胡人大汗干脆在草原上留下一部分大军,一方面是为了此番南征做后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压制那些想要谋反的势力。

    “由于冀州和幽州并州等地有不少世家和道观佛寺暗中通敌,所以胡人此番对于铁器并没有欠缺太多,虽然大部分胡人骑兵都没有披甲,不过他们手中的马刀却仍是利器。而且胡人善射,披甲会影响到他们的准确度,所以这些未曾披甲的胡骑同样不好对付。”

    这个世界的胡人由于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所以大部分骑兵同样善于骑射。不要小看了这一个简单的骑射,由于胡人骑兵机动性很高,除了地形所限之外,在一马平川的大草原上若是碰上劲敌,就算打不过同样能够仗着马力逃走。而夏朝骑兵的骑术比起这些胡人有所不如了,如果不追击,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逃走。若是全力追击,又难免在追击的过程中吃了胡人骑射的大亏。

    想要对付长弓手,必须是要厚重的板甲,可是这些板甲时分耗费铁器,就算是大夏朝占领全部中原地区,同样没有配备多少。而且骑兵装备了厚重的板甲之后,机动性又明显下降了不少,若是用这些重骑兵前去追去,必然是追不上的。

    李世明作为兵部尚书,对于胡人战术同样颇为精研,所以说到胡人善射之时难免有些眉头紧皱。

    看到众人还在继续消化这些消息,李世明继续道:“根据以往的惯例,胡人入侵基本上都是从冀州、并州和凉州等地南下。此番胡人先锋部队已经到了雁门关外,想必同样是打算从此地强攻入关。经过数年的修缮,眼下雁门关与宁武关和偏关乃是我等防御胡人的外三关,雁门关于宁武关相近,两处关隘相辅相成胡人若是想要强攻必然要付出代价。”

    “不过偏关尚在宁武关以西,又距离这两处关隘有些遥远,而且胡人四皇子率领十万大军直扑并州,想必是冲着偏关而去。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胡人大汗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倒未必是主攻,毕竟想要强攻雁门关的代价太大,所以本官与诸位同僚分析之后认为,胡人大汗亲自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很可能只是疑兵罢了,之所以大摇大摆的前往雁门关,就是为了将我朝的兵力牵制在雁门关河宁武关一线,只要我等大军在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