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鼓魔-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无论众人如何努力,这些江湖血案仍是渺无头绪。死的人固已死了,杀手则如风如烟消弥于无形。
这些震动武林的大事,引起了百万大山中一位高人的注意。这位高人,已隐居在这五凌大山中二十余年,自入山之日起便再也没有涉足过江湖之事。
然而,近日来,家人突然发现这位金盆洗手的高人开始练起功夫来,而且常常神秘地外出,往往数日不归。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这位高人就是那个顶着五月的骄阳练武的老者。他叫司马越,是位内外兼修的武学大家,他的功夫只能用“深不可测”四字来形容,是当年在江湖上人人敬重的泰山北斗。
没人知道,十三年前,正是他,发现了那驼子魔头的蛛丝马迹。在对那凶残的驼子进行秘密跟踪时,他救下了令狐玉和莫小娟这两个孤儿。
他将这两个苦大仇深的孤儿收为他的关门弟子,教给他们武艺,让他们有朝一日出山为他们的父母报仇,也为整个武林受害者讨个公道。他虽已发誓永不涉足江湖,但却没有谁规定他的弟子不可以涉足江湖。
十三年里,令狐玉已经十六岁,是一个苗条而健壮的少年:而莫小娟已经十八,出落得亭亭玉立,是一个美貌惊人的少女。这一对孤儿在师父司马越的指教下,武功已经大有长进。
十三年里,这深山的庄院中只有他们六个居民:除了他们师徒三人,还有一个九岁的小书僮,一个七十余岁的老仆人,再有就是教他们姐弟二人读书写字的侯老先生,也已经七十开外了。令狐玉、莫小娟姐弟二人都知道自己的身世,也知道他们习武的目的。莫小娟知道的还不止这些。
她已被很含蓄地告知:令狐玉是他的小师弟,今后却是他的小丈夫。
这是师父的安排,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除了这个聪明活泼的小师弟,她绝不会嫁给任何别的男人。
但令狐玉才十六岁,师父决定过一两年才把这一点告诉他。不过告不告诉他也并没有什么关系:少年令狐玉情窦初开,一直对这个美丽的师姐倾心地崇拜,言听计从。在这个少年人的心目中:除了这个温柔机警的师姐,他不可能设想和任何其他女子一起的生活。
这简直就是天作之合的一对儿,根本用不着什么人为的撮合。
这一天,司马越很早就把两个徒儿叫到了练功场,声音低沉,神色严竣,告诉了他们江湖上最近发生的惨剧。
司马越道:“为师的思之再三,邪魔为祸江湖,竟至如此惨烈,我若蒙在鼓里,倒也罢了,而今知道而置之不顾,天下焉有此理,岂不有违我侠义道本份?我于二十余年前发誓,再不踏入江湖一步,这个誓言,今天我也不打算废除,因而——”少年抢着道:“师父,你若不废除这誓言,却怎么去插手江湖中事?”
少女道:“师弟,不要打断师父说话”
司马越沉着脸望着少年,继续道:“我虽不再介入江湖是非,但可由你们代我——”
听到这里,少年发出了一声欢呼,兴奋地和师姐交换了一下眼色:长了这么大,他们下山的回数屈指可数,而且都是由先生或老仆人领着。此番师父却惠然首肯,竟主动提出让他们自己出去闯荡江湖!
司马越浇了他们一盆冷水:“徒儿,先别高兴得太早”
“为什么?”姐弟二人同声问道。“玉儿这几年虽然功业修为大进,但即使再加上娟儿帮助,仍然远远不是那几个魔头的对手。”师父沉声道。
少女莫小娟听了眨眨眼,她虽然武功不及师弟,却远比师弟有机心。她知道师父所说非谬,但也有一点疑问:既知如此,为什么又要他们姐弟此时下山?她知道师父足智多谋,对此一定早有安排,所以她什么也不问。
令狐五少年气盛,听了师父之言有些不高兴,道:“照师父的说法,这魔头岂不是永远也没人对付得下了?”他生怕师父又收回让他们出山的成命。
司马越道:“除非你们能得到魔鼓。”
“什么魔鼓?”两个徒弟一齐问。
“你们跟我来。”师父说,转身回到庄院的前厅,在一榻凉椅上半躺下来,眼睛怔怔望着屋外的群山,似乎在回想一桩十分遥远之事。
两个徒弟乖乖地跟着进来,坐在师父身旁。您阅读的小说来至ωωω;87book;còm
小娟拿起扇子,轻轻为师父打扇。
师父没有开口说话,谁也不敢吭一声。
司马越将双眼闭上,半晌才睁开,望了两个徒弟一眼,终于说话了:“这都是很早以前的旧事了。为师的还在当孩子的时候,曾听你们的太师父说过,很多年以前,云南有一个名叫南世玉的鼓王曾制出过一种魔鼓。此鼓威力无边,前辈有言:谁能拥有魔鼓,必为武林至尊。”
“那后来谁拥有了魔鼓呢?”少年忍不住又插嘴问道。
师父捋了捋长须,慢慢说道:“由于为魔鼓威力太大,鼓王南世玉一直慎谨地保守着魔鼓的秘密,不愿将它传给任何人,生怕有朝一日落到坏人手里,杀戳无辜生灵,为祸江湖。连他的亲生儿子,在鼓王生前,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这魔鼓。
就这样,天下最可怕的杀人武器虽然造出来了,却从来没有用过一次。老鼓王想,也许他可以将这魔鼓的秘密就这样带到坟墓里去了。谁知有一天,这魔鼓竟莫名其妙地被窃走了……”
“啊,是谁窃去了?”两个徒弟一齐发出一声惊叹。
“不知道。”师父把两手一摊。“江湖上人只知道,这鼓王虽然没有追回魔鼓,却追回了鼓棒。所以,这魔鼓缺了鼓棒,也就不能为害武林。”
“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过了半晌,这少年突然问道。
司马越道:“恐怕至少有一百年了……”
“那师父为什么今天又要提起这个话头?”少年失望地问,他显然认为师父在讲一桩天方夜谭。
“这正是为师的今天要说的事情。这事好不古怪,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就应该永远过去了。
殊不知最近一向,这消失百年的魔鼓却突然出现在天山一带,并落入了一个歹人手中。更奇怪的是,最近中原武林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残酷的搏杀事件,据说都是为了争夺那只魔鼓的鼓棒。这就是说,恰好在这时,这鼓棒不知怎么也再次被人偷走,并在中原一带出现了。”
两个徒弟睁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
“很多人都为此忧心忡忡,假如持有魔鼓的人得到了鼓棒;或者持有鼓棒的人得到了魔鼓,必将极大地为害中原武林,而武林中人,也必将为争夺魔鼓引起一场血腥的惨祸。
所以,为师的才决定借此机会将你二人派出山,先到天山寻找魔鼓,然后设法找到‘佛门四凶神’,报得大仇,并拯救武林众生。徒儿们,这个担子可不轻呵!”
两个徒弟目瞪口呆。
少年想了一阵,犹犹豫豫地问道:“这天山这么大,却是从何着手去寻找这魔鼓?”
听了此言,师父微微一笑:“据为师的掌握的消息,那‘佛门四凶神’也在赶往天山途中,他们的目的显然也是为了夺取魔鼓。只要盯住这四个魔头,魔鼓即有线索可寻。汝等的大仇也可望报。”
令狐玉莫小娟师姐弟二人一听到‘佛门四凶神’的名字,早已眼圈红红,一齐道:“师父,弟子等这就下山,寻找这几个歹人,找到魔鼓,报那血海也似大仇。”
司马越微笑着点头:“孺子可教也。你二人事不宜迟,明日就可下山。不过要谨记为师的一句话:以你等目前的功夫,万万不是这四个魔头的对手,还望你等小心在意,多用心机,少用武力,设法弄到魔鼓。否则不但报仇无望,还将枉送你二人性命。”二人齐声答应了。
次日一早,师姐弟二人收拾停当了,师父早已在厅堂里等着他们了。
师父将一大包银子交给莫小娟,令狐玉道:“师父,徒儿们出山为父寻仇,追查魔鼓,不是做买卖,不要这许多银子。”
师父说:“你们这就不懂了,岂不闻‘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出门在外的人,诸事不便,全靠金钱打点,师父当年救你们姐弟二人时,代你们变卖了庄园和田产,这也是师父为你们保管起来的钱,你们就不要推辞了。”
莫小娟接过了银子。
“这里还有一样东西,”师父从桌上拿起一把折扇,交给令狐玉,“这把扇子,你们千万要好好收藏,它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许会救你们的命。”
令狐玉拿起折扇,莫小娟也凑过来细细端详。
这是一把很普通的折扇,只是比一般折扇稍大,但比一般的折扇沉得多。
打开一看,一面是金色的,上题有宋人一首小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晚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用遒劲的草书写成,没有题写入的署名和印章。
另一面是一片银色,没有任何字画。
“师父,这是什么?”令狐玉问。
“别小看了这把折扇,它是你们的识别标志,当你们有危难的时候,有识得这把扇子的好汉会挺身出来救助你们。
你们看看这扇子的制成材料,它的骨架系用纯钢制成,按动机括,可以发射暗器。”师父拿过扇子,在扇柄的机括上一按,只听得“啪”的一声,一支绣花针般的暗器射出来,没入五丈开外的柱子中。
“这扇子就交给令狐玉使用,小娟是女孩子,拿着怪惹眼的。好了,我交代的事情你们都记住了罢?”
姐弟二人齐声答道:“师父放心,弟子已经谨记在心。”
“那就去吧,夺得魔鼓,报了大仇回山,为师的再为你们庆功。”
师姐弟二人含泪拜别师父,戎装轻骑望山下而去。一路快马加鞭,三日以后就走出了十万大山,望临州方向而去。
却说西边武林中人被那魔鼓搅得天翻地复之时,远在万里之遥的南疆澜沧江畔,云南大理府三百里外的瑶山之中,也发生了一件与魔鼓有关的大窃案。事情发生在滇南的九月深秋之季。
一个月色朦胧、星光稀少之夜,只见黑衣劲装两骑,星夜疾驰在澜沧江畔蜿蜒而下的山间小路上。
深秋的冷风,象刀子一样刮在一男一女两个骑士疲乏的脸上。粼粼江水反射之下,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