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三帝国- 第10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时候,就更加显示出来了斜角甲板的好处。

    利用舰首的空间,足足有五十多架舰载机都可以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与此同时,斜角甲板的跑道上依旧是空置状态,随时都可以起飞战斗机。

    出动效率是相当高的,如果碰到需要快速起飞的情况,那只要在斜角甲板不断放飞,很快就能把舰首也腾出来,再一起起飞。

    现在,在斜角甲板上,待命飞机的一架是特殊的飞机。

    这架飞机外表上看,和德国海军专门的hs129大改款的攻击机很相似,这种专门的对地攻击机,在舰载之后,也会让航母的攻击力有很强的进步,尤其是对付防空火力强大的敌人舰队,使用fw190的时候,会面临很多危险,而hs129就可以靠着厚重的装甲来保护了。

    但是,现在的这架正准备起飞的hs129,和以前的并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两侧的起落架包围的机身中部,多出来一个圆鼓鼓的东西,放在机身的下面,就仿佛是一个锅盖一样,又像是飞机自己怀孕一般。

    同时,这架hs129攻击机,也不再是单座的飞机,前后串列,两个座位。

    从这点上看,又好像是一架鱼雷机一样,只有复杂操作的鱼雷才需要多人的设置。

    由于拆除掉了装甲防护,让这架飞机的机体重量大大减轻,加上两具大功率的螺旋桨发动机,此时,飞机的起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以起飞。注意搜索路线。”耳机里面传来了舰桥的声音。

    “海眼1号收到。”飞行员说着,将自己左侧的油门杆推到最大,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这架造型奇特的飞机,开始在甲板上滑跑起来。

    优秀的动力,让它对军舰的依赖程度并不大,航母并没有因为放飞他这一架飞机而转入逆风,仅仅是保持最大航速而已,就在甲板的末端,海眼1号已经轻松地拉起来了。

    “雷达预热。”此时,后舱的人员,也开始了紧张地忙碌,在起飞的时候,发动机要全功率地工作,他不能去索求更多的电力,现在,随着飞机已经起飞,他也开始操作自己面前的各种仪器了。

    随着拨动一个个的开关,发动机的轰鸣声更大了,一股股的黑烟向外冒,与此同时,飞机的爬升性能开始下降。

    两侧的发动机,除了要给飞机提供动力之外,还带动了大功率的发电机,此时,源源不断的电力,正在通过粗粗的电缆,流到两人脚下的那个巨型锅盖里面。

    德国已经实现了电路的晶体管化,但是,在某些领域里面,电子管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比如他们脚下的这台雷达。

    不错,现在在他们脚下的,就是一款凝结了无数科技工作者智慧结晶的设备,一台工作在s波段的预警雷达。

    希瑞克元首明确指出,以后的海战,将是以舰载机为主,敌我双方在视距之外的作战,战列舰对轰的时代,很快就会过去了。

    所以,必须要重视舰载机的发展,也要重视到如何发现敌人。

    笨重的水上飞机,是不方便舰队携带的,而利用航母舰载机的目视搜索,效率很低,所以,把雷达搬上舰载机,成为舰载预警机,就是迫不及待的了。

    在经过了艰难的努力之后,这种第一款的舰载机,已经具有了实战能力,现在,就在跟随着整个舰队一起行动,一方面继续进行实战测试,一方面提供更多的更远的预警能力。

    航母上是有雷达的,但是,由于地球曲率的原因,雷达只能探测到高空飞来的目标,几乎二三十海里之外,海平面上的就很难看清了。

    如果随船出海的话就知道,远远望见对面的船只的话,首先是桅杆,然后才是船身,就是因为地球是圆的。来自后世的希瑞克,更知道以后对航母编队的进攻,几乎都是掠海超低空飞行的,而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能力了。

    在历史上,美国人在1944年的时候,就把自己的tbm鱼雷机上安装an/aps一20雷达和数据传送装置,由飞机和简单的搜索雷达组合而成警戒雷达系统。

    这套系统,一直工作到了二战之后,而且还出口到了一些国家,可见已经成熟了。

    现在,德国靠着自己先进的电子能力,提前几年把它实现,也是很正常的。

    此时,海眼1号已经艰难地爬升到了三千米的空中,而雷达的预热也进行得差不多了,后舱的雷达操作员说道:“预热已经完成,雷达启动。”

    随着他拨动开关,高达30千瓦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下面的雷达中去,整个座舱似乎都感觉到瞬间一热,电流流过各种电路,然后从下面的直径超过2米的天线上,辐射出去,辐射功率1千瓦。

    不错,这个时代的雷达的能量转换效率是很低的,大部分的电能,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挥发出去,座舱里就仿佛是蒸笼一样。

    电磁波在向下面辐射,扫描到海面上,然后再反射回来,首先看到的一些亮点,就是海面上的己方的编队。预警机在向下扫描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地面的杂波,会造成严重的干扰,后世一直有了脉冲多普勒技术,固定木延迟技术,将杂波滤除出去,才算是有了下视能力。

    而在海面上,就不用担心这么多了,因为海面是平的,所以,预警机几乎都是首先从海上预警开始的。

    这款先进的雷达,对海面上的大型舰艇,可以拥有超过300公里的探测距离,对低空飞行的飞机,探测距离也超过了100公里,可以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确保航母舰队的安全。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大量目标(加更2)

    威胁来自西部,加拿大的航空兵基地和格林兰岛的航空兵基地,所以,海眼1号在起飞之后,就向前飞行,沿着己方航路的前方,在距离航母编队一百海里之外,来回飞一条巡逻的航线。

    hs129的机体,其实并不是最完美的,如果有更大型的机体,可以提供更多的燃油的话,留空时间应该更长,而现在,他们只能在起飞之后,在航母编队前方一百海里之外,巡逻一个小时,就该返航了。

    最近几天的气象条件不错,海面浪高不到一米,不会干扰到雷达的回波,雷达操作员的眼睛,一直都注视着自己前面的屏幕。

    他的座舱本来就狭小,而在打开了雷达之后,他就将顶部的遮光板遮住,整个座舱内部几乎都变成黑色的了,只有屏幕在闪烁着绿油油的光芒。

    时间,在一点点地过去。

    “准备最后一次折返飞行。”前面的飞行员说道:“我们的燃油不多了,快该返航了。”

    他抬头,看着己方的四周,两架fw190战斗机,在一旁高速掠过。

    预警机毕竟是新鲜事物,还可能会出故障,如果把所有的预警都寄托在预警机上是绝对不现实的,所以,舰队的周围,还有护航的战斗机,在不间断地进行战斗巡逻。

    现在已经处于高纬度地带,这里的阳光相当刺眼,这给飞行员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向下面看,到处都是波光粼粼,很难分辨出来远处的飞机的。

    埃米尔…朗格中校驾驶着自己的fw190战机,用特殊的眼光望着从身边飞过的预警机,那东西,看起来臃肿不堪,带来了飞行性能的急速下降,慢吞吞的,简直就像是一个小丑。

    那东西,真的很神奇吗?回去之后,可以和伙伴们聊聊,自我感觉,给它个孕妇的绰号不错。

    想着,朗格中校晃动了一下机翼,示意自己的僚机,这片空域没发现什么问题,换个方向寻找吧。

    就在这时,突然间,雷达操作员看到了自己的屏幕上,出现了无数的亮点,正在从屏幕的最前面,向着屏幕的中心靠近。

    是浮冰吗?

    在北大西洋,经常出现从北极飘过来的浮冰,由于浮冰的体积巨大,所以会在雷达的屏幕上出现,造成错误的判断。

    不对,不是浮冰,如果是浮冰的话,移动的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想到这里,他按动了自己前胸的无线电通话开关:“海眼1号报告,海眼1号报告,距离我舰队200海里远处,航线正前方,出现大量机群,重复,六点钟方向,二百海里,大量不明飞行机群。”

    海眼1号,发现了大批飞来的目标,对方居然是超低空飞来的!

    而且,随着对方继续飞行,出现在雷达的扫描范围内,屏幕上的亮点越来越多,很快就密密麻麻,在屏幕上都分辨不清了。

    对雷达来说,除了能看得见之外,更重要的是雷达的数据处理能力。后世很多国家研制预警机失败,就是因为数据处理能力不够强大。

    而这个时代的预警机,根本就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它其实并不该叫做预警机,而是空中雷达警戒机,就是把雷达搬上天空而已,没有任何管制的能力。

    现在,海军的数据链系统还在开发之中,如果有了数据链,可以把通过uhf波段的数据链传至水面军舰的情报处理中心,再由舰上的指挥人员读取雷达资料并引导飞机拦截目标,这样明显就更快了,可惜,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

    同时,这种雷达只有二维的探测能力,无法获得目标的高度信息,它只看到了大批的目标正在飞过来的,这样明显的目标,如果是高空飞来的话,肯定已经被舰队探测到了,现在既然舰队没有反应,那绝对是低空飞过来的。

    只要不是浮冰,那就绝对是敌机!

    通过无线电,海眼1号的预警信息,迅速地被传回了舰队,同时,舰队也很快就做出了反应。

    立刻派附近正在巡逻的战斗机前去进行目视判别,同时,航母做好放飞舰载机的准备!

    犀利的警报声,在一艘艘的航母上响起,当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所有的飞行员都莫名地兴奋起来,他们在舰桥里,早就穿好了飞行装具,随着警报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