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儿不为奴- 第9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随着清兵逐渐集中,太平军的人数优势渐渐被抵消,毕竟他们手中的武器比不过清军,他们的作战技巧更是不如这帮成年累月都在杀人的畜生。

    倒下的人越来越多,围绕在宋襄公周围的太平军人数已然不到百人,但包括宋襄公在内。他们仍然没有后退,而是死死的钉在那里。男人们这会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他们只求自己的奋战能够多拖住这些畜生一会,能够坚持到天明。

    很多人临死前都在想同样一个问题:千户大人的援军到底何时能赶过来。他们的老婆孩子还能不能撑到援军到来的那刻。

    。。。。。。。。。。。

    “干你老子的,想要小爷的命,下辈子吧!”

    厮杀的人群中,一个手中紧握着一把柴刀的少年人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耀眼。这少年人便是因失手伤了主人家儿子而被送到大牢等死的潘猛子,当日其被从德庆大牢交换出来后,因为年纪小。身子太过瘦弱,周士相便没有让其呆在陈默手下的死士队伍中,而是送到了后营交给宋襄公安置。

    在太平军的后营中,潘猛子第一次将肚子吃得饱圆饱圆,也因此愿意死心塌地跟着太平军走。后营南下的路上,潘猛子报名参加了保安队员,这么做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想出人头地,而是想报恩。报答太平军给他的饱饭之恩。

    原来发给潘猛子的那杆木枪早在几天前的突围战斗中折毁,这把柴刀是他在玉台寺的柴房中找到的,为了让这把已经生了锈的柴刀变得锋利些,潘猛子足足在石头上磨了半天,直到刀身发出精光为止。此时,这把柴刀上满是血迹,木柄更是因为几次用力过猛而变得松动,刀身似随时都会突然飞离木柄。

    潘猛子从来没有杀过来,几天前的突围战斗中他见过死人,可却没有杀人,木枪的折断还是因为倒地摔在地上导致。今夜,是他第一次真正的战斗,也是第一次杀人。

    杀人的感觉是什么,潘猛子早已忘却,他只知道自己的的确确用柴刀劈中了一个清兵的下巴,也清清楚楚听到了那名清兵的惨叫声,可是现在任他怎么感受,他也无法说出杀人到底是种什么滋味。形势也容不得他静下心来去体会杀人的滋味,更不会让他有时间去回忆。四下到处都是蜂涌而来的的清兵,他得不断将柴刀挥起再劈下,虽然这个动作并没有让他再次杀死第二个清兵,却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

    挥刀、劈下、挥刀、劈下。。。。

    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动作让潘猛子的手臂变得酸麻,也让他的心神变得麻木,直到又一次挥刀臂下时感到手臂猛的一沉,虎口也被震得生疼时,他的眼睛之中有了光茫。

    我杀了两个鞑子,我杀了两个鞑子!

    潘猛子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喉咙里发出不知名的狂呼声音。他的脸上、身上无一不被鲜血溅到,浑身上下如同从血水中爬起一样。而在他的前方,一个身材魁梧的清兵正抱着脑袋在那哀号惨叫,火光的照映下,所有人都看得清楚,那清兵的脑袋已然被开了瓢,鲜血和着乳白的脑浆流了他一脸。

    战斗还在继续,厮杀也还在继续,一个清兵的死亡并不会影响其余清兵进攻的步伐。山下面的号角声越来越近,山下传来的喊杀声也越来越响。(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线

    后山鏖战之时,前山圭峰阁、千手堂、水月宫等处山门前清军和太平军也正在厮杀一片。

    与后山薄弱的守卫力量相比,前山集中了后营几乎所有的能战之兵,几处险要据点的人手加起来有一千五六百人之多。这当中,除了赵四海手下残余的百多名战兵,便是400多人的保安队员和200多人的库军,余下是从各营征发的老弱男丁。

    为了有效抵御并杀伤清军,赵四海将兵力做了分配,沿玉台寺山门至大雄殿部署了三条防线,第一条防线以战兵和保安队员为主;第二条防线则以库军为主;余下人手都集中在第三条防线,也是最后一条防线,一旦大雄殿前广场失守,后营在玉台寺的抵抗便算崩溃,残存的数千老弱妇孺也将尽陷敌手。

    连续几日,赵四海和宋襄公调集了寺中所有能动的人手,分别对三条防线做了加固,凡是能通人的道路都被山石遮挡,两侧还安放了无数滚木和石块,为此拆除了寺中本就不多的几座残破大殿,气得栖林老和尚连着数天都没咽得下一口水,左右僧人时常能听他念叨什么浩劫不浩劫的。

    因第一道防线是依玉台寺前上下山的台阶所建,也是进出玉台寺的唯一通道,此防线一旦失守,清军便无须再仰攻山上,而是直接可以破开山门攻入寺中,因此赵四海在第一道防线上配备的兵力最多,这些兵力也是后营目前能拿出来的最为精锐的人手。

    后山大乱时,部署在第一道防线的太平军士兵虽然也感到慌乱,但比起后山那些老弱妇孺的恐惧和惊慌,他们明显要镇定许多。经历了数天前突围大战的生与死,经历了数次击败清军进攻的战斗,这会无论是战兵还是保安队员,又或是那些库兵。对于包围的清军已然没有先前那么恐惧和紧张,面对山下蜂涌而上的清军也没有半分胆怯。

    紧张命令赵武带一队人赶到后山增援宋襄公后,赵四海便做好了战斗准备,第一道防线上的所有后营将士也都做好了战斗准备,这个时候不用任何人提醒,他们也知道山下的清军一定会趁着后山大乱攻上来。

    “熄掉山上的火堆!”

    因前几次在清军攻山时动用了箭手,甚至还有铳手抵近射击,给后营造成了一些损失,因此在听到山下清军号声响起后,赵四海立即命人熄掉山上的篝火。以免士兵被清军借助火光用弓箭射杀。

    相较宋襄公,曾在李成栋军中效命的赵四海战场经验和指挥能力要强得许多,他一边趴在那观察上山的清军距离,一边喝令手下:“把清狗放近一点再放滚木,别急着推下去!”

    滚木是赵四海手中仅次于震天雷的利器,狭窄的山道上,从高处抛落的滚木绝对是一件杀敌阻敌的利器,在前几次的战斗中,滚木便为后营成功守住玉台寺立下了大功。不过前几次的战斗中因为士兵太过紧张。导致滚木的消耗太大,而寺中能够拆掉的建筑又没有多少,因此滚木数量已经不多。

    负责施放滚木的士兵在听到百户的命令后,忙调整了呼吸。静静的看着由远及近的清军。

    依如前几次,清军冲在最前面的仍是绿营兵,在后的则是汉军旗,不过和前几次不同。这一回冲在前面的绿营兵身上赫然都披了棉甲,几个把总身上更是套了铁甲。

    “放箭!”

    在距离太平军不到百步距离时,清军的弓手便向着山上射出了箭枝。几乎每前进十步,都会有清军的一轮箭雨伴随。

    为了彻底夺取玉台寺,吴进忠从新会城调来了200名弓手,加上军中原有的150名弓手,足足350名弓手同时对山上射箭,虽然因为仰攻和黑夜的原因,大多数箭枝并没有射中人,但不时落下的箭枝还是压得上面的后营将士抬不起头来,更有二十多名士兵被箭枝射中发出惨叫。

    “狗日的清狗!”

    赵四海骂了一句,却只能趴在那里不敢乱动,没办法,他的部下休说是铁甲了,就是连一件棉甲都没有。没有甲衣的防护,无论是弓箭还是火铳,都会对后营造成致命的威胁。唯今的应对办法就是尽量将身子缩到最小保持不动,或是躲在木板建成的简单掩体之下。

    在弓箭的掩护下,清军已经接近后营的防线,若不是今夜没有月亮,而太平营和清军出于防范对手的考虑都没有打火把,恐怕上面的太平军能够将那些清兵的面庞看得一清二楚。

    默默盘算了清军的步伐后,赵四海终是向那些早就等得鼻子冒汗的士兵们下令:“扔滚木!”

    “扔!”

    瞬间,十数根大木从半山腰向下滚落。

    “避木,避木!”

    饶是清军对太平营的滚木早有防备,可在如此短的距离内,这些带着无数力道的滚木还是让他们避无可避。一根根滚木从清军身体上滚过,直砸得这些清兵哭爹叫娘。被大木砸中可不是披了棉甲就能承受得住的,就是套了铁甲也是吃不消,不止一个清兵是当场就被砸了吐血的。

    一轮滚木之后,倒在山道上的清兵足有上百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死去,而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伤势无法再行动,趴在那里哀叫一片。

    清军的惨状让上面的后营将士发出欢呼,赵四海也大为高兴,原以为清军在付出这么大的伤亡后会选择退兵,可是没想到,清军不仅没有退兵,反而派了更多的兵力冲上来。

    二轮、三轮滚木后,倒在山道上的清军越来越多,人叠人,人挨人,已经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伤亡,可清军的进攻依旧没有停止,反而在继续,这一回出现在前面的更是多了不少汉军旗兵。

    山上的滚木已经被用光,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石头。不过在清军那一面面举在头顶的木板掩护下,石块并未对他们造成多大杀亡。随着清军的越来越近,山上所有的后营将士知道,真正的血战即将开始。

    前方传来的消息让吴进忠咬牙切齿,伤亡了数百人却没有攻破贼兵的防线,这让他很是不甘,但他却没有任何退兵的打算,反而传令将汉军旗尽数压上去,他就不信山上的贼军在前后夹攻之下还能撑得住!(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

    滚木耗尽!

    石头耗尽!

    清军距离防线不到三十步!二十步!十步!。。。。

    没有远程攻击武器可以阻挡清军的后营将士,终是在清军不顾伤亡的猛攻下迎来了正面厮杀。

    极度缺乏武器的后果在这个时候突现出来,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清兵,仅有少量铁制兵器的后营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