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儿不为奴- 第7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兴凳悄厦鞔笱抗媸窒碌娜寺恚褂兄苯铀凳窃莆砩嚼镒瓿隼吹耐练耍芏灾慵阶鼙那楸ê芏啵擅灰淮κ怯萌肥档目谖抢幢ǖ模蠖嗍呛磺澹眯矶源舐钜话锓衔铩

    骂完手下废物之后,许尔显却还是得打起精神来调兵部署,要不然让这支不明身份的人马杀到府城下或是在府内烧杀抢掠,他许尔显虽是汉军旗人,又是平南王的亲信,可也架不住总督府那边的压力,要是那位总督大人在往北京的奏折上捎上几句他许尔显的坏话,他许大人仕途怕就要到头了。

    。。。。。。。。。。

    许尔显真是忌惮如今的两广总督李率泰,因为这位大人的身份并不比那两位王爷差,不仅是汉军正蓝旗出身,当年更是蒙太祖皇帝青睐,将宗室女儿许与他做妻,因此算起来,这位李总督可是皇亲国戚。

    不仅聚了宗室女儿,李率泰更是战功赫赫,早年就跟从太宗皇太极征讨察哈尔、朝鲜,攻打明朝的锦州,又从贝勒阿巴泰攻打关内山东,因战功被提拔为汉军正蓝旗梅勒额真。顺治元年又兼任刑部参政,率领军队驻防锦州。四月,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大破李自成;又率兵攻略山东、河南,斩李自成的大将赵应元,迫使大顺军万人归顺清朝。顺治二年,跟从豫亲王多铎在潼关大破李自成,随后率大军南下,攻克扬州、南京,然后分兵平定苏州、松江等地,在此过程中,李率泰可谓是双手沾满汉人鲜血。

    顺治三年,李率泰跟从端重亲王博洛攻入浙江、福建,因功被封为二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顺治五年,郑彩进犯福建漳州、泉州等地,清廷命李率泰与靖南将军陈泰一起剿郑彩,克复长乐、连江二县。郑彩败走时,李率泰又斩获郑彩所任命的总督顾世臣等人。顺治六年,李率泰又北上征讨大同的叛将姜瓖,攻下保德,擒拿姜瓖的党羽牛化麟等人,因功再次加官拖沙喇哈番。

    顺治八年,李率泰被调到吏部,官拜弘文院大学士。顺治十年,清廷听从大学士洪承畴的推荐,授李率泰两广总督之职。如今距这位总督大人上任不过数月,上任以后,李率泰相继参劾了一帮在李定国进攻广东时作战不利的文武官员,并且时有和平南、靖南二王抗衡姿势,因其身份,尚可喜和耿继茂都不敢得罪于他。

    王爷都这样了,况许尔显这个总兵呢。纵然他也是辽东人,也为大清立了汗马功劳,可和李率泰这位皇亲比起来,简直就是奴才的奴才,在此情形下,许尔显又如何敢让那支不明身份的兵马逼近肇庆府城,在他的调派下,先后有新兴、四会、阳江等县的驻防绿营向太平军前营杀过来。

    然而在周士相的指挥下,前营依靠长途急行军和上下一心的凝聚力,硬是将这几支驻防绿营远远甩在后头,并且在四会县境内成功伏击了四会绿营,全歼把总以下380名营兵,取得了自罗定出发以后的第二场胜仗。

    四会之战也令太平营的军心士气大大提高,俘虏的绿营兵也壮大了太平营的实力,眼下,太平营总军力已经达到2000人之多,除非肇庆总兵许尔显亲率主力前来,否则肇庆府内各县的驻防绿营单独前来已然不是太平营对手。

    。。。。。。。。。。

    “葛兄弟说得不错,咱们这些日子仗打得是顺,可却从来没有攻占过一座城池,清军很可能会因此小看咱们,所以要我看,高要城不仅要打,且要打得狠些,争取一鼓作气就拿下它,如此,肇庆的清军才会感到害怕,不知道咱们有多少人,会不会再打肇庆府,如此一来,他们才会缩在城里不敢出来,要不然,今天这支清狗撵在咱们屁股后面,明天那支清狗堵在咱们前头,如何是个头?弟兄们又不是神仙,撑到现在已是难得,任谁看了都要夸一声精锐,再拖下去,弟兄们怕也撑不住了。”一直以来参加军议都不大说话的总旗秦智生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提醒众人经这半个月的行军作战,前营将士的神经和体力其实已经绷到了极限,若不能适当补充休养一下,只怕就撑不下去了。

    秃子蒋和听了秦智生的话,拍了拍了大腿,道:“弟兄们这些日子确是苦了,咱们也的确需要一个地方休整几日,再者,后营那边也要断粮了,咱们再不能筹到粮草,人心怕就要不稳了。”

    葛正一听,忙道:“既然如此,那咱们这就出发去打高要城,要不然后营真断了粮,老子手下那帮兵还不反了?”

    “弟兄们拼死拼活都是为了老婆孩子,只要告诉大伙后营的情况,弟兄们怎么也能再撑上一会,千户,下令吧!”

    铁毅起身看向周士相。

第一百零四章 夺城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并加关注,给《汉儿不为奴》更多支持!

    军官们都赞同打高要城,前营的休整和后营的粮草问题也逼着周士相必须去打高要城,因此在没有任何异议的情况下,打高要城的命令很快传达下去。

    同以前一样,军官、士兵对攻打高要城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对此,周士相也无可奈何,虽然他很想统一将士们的思想,给太平营来一次“三湾整编”,让太平营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但现实却容不得他这么做。一来军官成份复杂,二来时间也不容许,三来军中的读书人太少。

    自罗定出发以来,无论是前营还是后营,都是处在极度紧张和长途跋涉之中,周士相根本就没有可能将脚步停留下来对军队做一次思想工作,也没有可能对太平营的军官进行清洗。

    毕竟,太平营严格意义上是一支封建军队,将之视为后世军队不现实,而且统一思想可不是周士相一个嘴皮子动动就行了的,得有一帮专门的人来干这事,要不然就是把他累成猪样也不可能完成这事。再说,打生打死的都是那些土匪、绿营出身的老弟兄,这才刚有点眉目你就嫌人家匪气重,想要清洗他们,这他娘的算怎么回事?

    况且,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将太平营这支由土匪组成,通过裹挟百姓而壮大的军队成功带到未来的根据地香山,和这件事相比,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

    只要能完成战略转移这个大目标,周士相可以容忍手下的思想混乱,可以容忍一些军官存在土匪思想,甚至可以容忍一些混帐行径。正如他在新兴镇处置纵兵抢掠的陈默一般,板子要打,头绝不能砍,至少在没有获得稳定地盘从而由“流寇”向“官军”转变前,除非罪大恶极,否则周士相都没有将人阵法的念头,反而要允许他们将功赎罪,让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用处。

    。。。。。。。。

    军官们想着到高要城发财休整,士兵们则想着到高要城为老婆孩子抢粮食,作战动力有了,精神自然就有,随着周士相一声令下,前营迅速集结由宋英带领向着高要城进发。

    为了达成突袭的效果,沿途所遇到的每一个百姓都被强行捆进了军中,免得这些百姓当中有人会向高要绿营报信,从而使得城中绿营有所准备。虽然并没有将高要的驻防绿营放在眼里,但能少一些伤亡总是好的,真要是硬刀硬枪的强攻,难免会有人战死。

    行军速度很快,结果赶到高要城外时,有一百多名士兵因为不堪急行军而掉队。到了地方后,剩下的士兵也好不到哪里去,要么倚着林子喘粗气,要么撑着长矛扑通心跳,要么一屁股坐在地上怎么也不肯动,上千号人躲在林子里谁也懒得说话,若不是偶有咳嗽声,只怕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这些汉子都已经死了一般。

    也亏得在罗定的时候周士相刻意将拉练做为士兵的训练项目,否则这些日子也不知要有多少人累倒在行军路上。尽管路上有一百多士兵掉队,但周士相已然很满意了。

    “弟兄们,准备攻城!”

    短暂休息了约摸半柱香时间,周士相命令各队准备投入战斗,听到准备战斗的命令后,有些老军忍不住欢呼起来,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远处的高要处就如脱光了衣服的娘们一样等着他们上,根本不考虑这娘们会不会反抗,只要冲上去,他们就能好生快活。

    经历了德庆之战、新兴之战、四会之战的士兵们也大多对夺取高要城抱有信心,恢复了稍许体力的他们脸上都挂着轻松的笑容,战前的准备也已完成,只等一声令下便可以向高要城发起进攻。

    不过那些在新兴以后被太平营强行裹挟进来的青壮却是高兴不起来,一个个面色发苦的看着前方的高要城,这些青壮大多是太平营占领新兴以后强行拉进军中的。

    不久之前还是普通百姓的这些青壮新兵虽然参加前营也有半个月了,但毕竟没有参加过战斗,只在军中负责后勤和打扫战场之类的杂事,且还是头一回进攻有绿营兵驻守的城池,他们心中的忐忑可想而知。很多人本能的想到等会攻城后,太平营是不是会拿他们充当首批攻城的炮灰,真要是那样,只怕这条小命多半就要葬送在这高要城了。

    。。。。。。。。。

    攻城前,周士相又找来宋英,再次详细询问了高要城中绿营的情况,宋英一一说了后,并且建议等到天黑后再进攻,这样把握更大些。

    大白天夺城难度是很大,若是没有工兵营,周士相自然不敢考虑白天攻城,因为他可没有多少兵力可供消耗,然而有了工兵营的这些矿工和爆破的经验,他自然不用等到晚上再行攻城,相反已是按捺不住想要一睹工兵营首次实战爆破的效果。

    进攻命令发布后,各队开始集合,由总旗、小旗们领着朝高要城走去。望着二三里外并不算大的高要城墙,前营上下都秉住了呼吸,尤其那些新加入的青壮更是紧张得不行。

    太平营从林子里冒出来后,很快就有出城砍柴的百姓发现了他们,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