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儿不为奴- 第5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勇跑的太快,将旗也倒的太突然,提督大人跑出老远后,陕甘营兵们才发现他们已经被抛弃。大部分陕甘营兵一直和当面太平军厮杀在一起,以致他们想跑都来不及。将旗代表军心,没了军心,再能战的兵马也不过是帮乌合之众。失去指挥,也失去主心骨的陕甘营兵们再也提不起勇气反抗,一团乱麻之下纷纷弃械投降。两百多太平军骑兵冲了过来,对着那些不肯降的陕甘绿营狠狠挥刀手中马刀。将旗一倒,陕甘绿营最后的一口心气也没了,那些不肯降的陕甘营兵只想逃命,哪里挡得住这些骑兵,大溃之下便是伏尸一片。

    于世忠赶到后,对那些被张勇抛弃的营兵理都不理,直接命令自己的亲兵卫队向着正在拼命撤退的张勇追了过去。在太平军的进逼下,张勇部清军要么投降,要么受死。面对如狼似虎的太平军,那些撒腿狂奔的清军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逃跑。

    骑兵乘势而出,驱赶着败兵,把恐慌无限放大,压得清兵除了逃跑,就没时间去想其他的。两条腿的清兵如何能够跑得过四条腿的骑兵,不过,对于那些在逃跑的清军而言,他们只要跑的比后面的人快就行。哪怕是张勇本人,现在也是这个念头,他在拔刀砍断将旗那刻就认命了。而在那刻,便注定张勇那些尚在坚持的部下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他只要跑得比部下快就行!

    张勇一点也不妇人之仁,为了逃命,他将所有人都舍弃了。然而,他最终也没有逃出去。张勇被一队太平军骑兵追上,为了逃出去,张勇在乱军之中趁人不注意时躺在地上装死,原以为追兵直接越过他而去,哪曾想那些追兵却拿着刀对经过的每一具清兵尸体都补了刀。当补刀的太平军士兵来到自己身边时,张勇从地上爬了起来,喊道:“别杀我,我是大清左标提督张勇,我愿降!”

    张勇就这么降了,消息传到于世忠耳中时,他还有些不敢相信,大帅亲自看重的两员清将就这么不堪?

    然而事实不容改变,张勇的确降了。

    张勇降的干净利索,且见到于世忠后的第一句话便是:“我愿为将军下河池!”

    。。。。。。。。。

    张勇装死都没能逃脱被俘命运,罗托和他比起来却是运气好多了。马鹞子王。辅臣一路狂追,竟是让他逃了了来。不过,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的罗托没想到河池州城中的那些绿营兵却反了水。带着河城绿营兵和城中贵州青壮反水的就是罗托曾敲打过的总兵石天。

    石天没有随大军一起向庆远进军,而是留在河池主持防务。说是主持河池防务,实则石天手下也没几个兵,城中留下的大多是贵州征发来的青壮民夫。

    身处后方,石天却对前线的战事无比关切。他派了好几拨人马往前线探察,最后一拨派去的人马给他带来了大军惨败的消息,因此石天没有任何迟疑就决定反水。

    罗托带着几个亲信戈什哈跑到城下时,石天原是想将对方诓进城中逮起来,把罗托做为自己投靠太平军的垫脚石,升官石,不曾想手下一些营兵因为过于激动露出了马脚,令得准备进城的罗托产生警惕退了出去。事到如今,石天也用不着掩饰什么了,于是直接命人朝罗托他们放箭。

    听到石天的命令,他的嫡系亲信自然二话不说就放箭,可不知情的营兵却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城外的毕竟是满州大兵,他们心中对于满州大兵的畏惧令得他们在放箭时很是颤颤悠悠。

    罗托察觉到了城中不对,可已经迟了。城头上一通乱箭射来,他挡都挡不住。

    罗托死的很不值,一个根本算不上神箭手的营兵瞎猫碰死耗子般射中了他。

    罗托死后,石天亲自带着他的尸体向太平军投降。

    至此,持续近两月的广西战事终告结束,于世忠在确认了罗托尸体后,也是长出了一口气,旋即命人往广东发去正式报捷文书。

    此战,斩杀清军固山额真以下大小将校48人,歼灭满州兵2502人,蒙古兵2350人,汉军3870余人,绿营7420人。俘虏清军将佐39人,兵9520余。另缴获战马1600余匹,铠甲1200余幅,其余军械不计可数。

    。。。。。。。。。。。

    酒多了,被嫡叔伯小舅子给灌了,郁闷,阴沟里翻船了。连续几天拼搏,今天少点当不会被骂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一章 灾情如军情

    从柳州回广东后,周士相在肇庆停留了两天,处理潮惠受灾的事。

    惠州知府马安民、潮州知府宋宪往广东布政使司发来潮惠受灾的急报,言称境内受了风灾,死伤百姓近千人,另有数万百姓屋舍被大风吹毁,流离居所无处容身。风灾虽已减弱,但却又有水灾,过境大风带来瓢泼大雨,潮汕、惠东等地雨量尤大,一些乡镇甚至都被淹没,惠东城也被大水淹没。很多地方官道被洪水淹没,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下游一些河流上每天都有尸体冲下,一些村庄整座整座的被山上冲下的泥石流埋没,很多睡梦中的百姓就此被活埋。

    过往,不管明清,对于灾情能够做到的就是派员设赈灾点,给予百姓一些能够果腹的口粮,或者在城门口支上一些大锅熬粥,再派人掩埋死难者尸体,再将孤儿和老人安置。要是灾民作乱,便派官军镇压,如此便是难得的能吏善政,要写入地方志,在史书上也值得大书特书了。

    然而,这些对于首次处置灾情的周士相而言不够。潮惠的灾情引起了他的重视,传令驻防潮州的第七镇立即派兵救灾。这是太平军成立以来第一次动用军队救灾,鉴于第七镇多是从前清军绿营,缺乏救灾经验,所以周士相连夜制定了救灾手册,尽可能的将前世有关军队的救灾手段列出,以此指导第七镇救灾。除了第七镇,周士相又命广州的第三镇蒋和部调一个旅立即开往惠州。

    周士相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灾情即是军情”,救灾如救火,各部接到命令后必须无条件救灾,任何事情都要为救灾让道。

    调兵救灾同时,周士相并令广东布政使司往潮惠紧急调运粮食、棉被等物资,号召广东各地向灾区伸出援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除此之外,周士相又从刚刚从湖南回来的第二镇、第六镇、驻肇庆的第八镇调拨了900顶帐逢快速发往潮惠。另令惠州知府马安民、潮州知府宋宪组织百姓救灾,不得任由灾民流离。同时广州正在筹建的太平军野战医院全体郎中、护理人员也赶往潮惠,一方面救治伤员,另一方面开展灾后瘟疫预防。

    最后一道从肇庆发出的帅令明确要求潮惠官府必须严控民情,一旦发现谣言流出,必须立即予以辟谣,同时抓捕造谣传谣者,传谣者送入工矿充苦役一至三年,造谣者不问男女老少,不问居心,一律砍头。

    千年以来的历史和前世经历的一切告诉周士相,民智再如何开,谣言总是有市场,总能让大部分百姓信以为真,进而产生惊恐,怀疑和否定官府。而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有谣言相连,如当年陈胜李广在大泽乡弄的鱼腹丹书、狐狸叫,黄巾军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生”,元末韩山童在黄河上弄的独眼石人等。

    周士相不惧怕潮惠灾民造反暴乱,也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少,但却不能不防有心之人利用灾民,毕竟一旦乱起,太平军就要镇压,而不管取得何等的大胜,死去的都是无辜灾民和百姓。广东人口本就稀少,每一个人丁都极其宝贵,所以周士相绝不允许百姓被谣言所惑,也绝不允许任何一个百姓因此事而死。更不能让一个百姓在灾后因为无房可住,无田可种而生活困苦。

    在军队和官府组织救灾同时,广东的罗教徒也被组织起来,这件事是第二镇的镇将铁毅在主导。铁毅除了太平军镇将这个身份外,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罗教的大引。

    罗教又称无为教和罗祖教,大致在明成化年间兴起,后一直在广东和福建、江西等地发展。罗教导人向善,传至今日,已经形成自己的阶级。如广东的罗教,教徒按修行程度分为9个阶段,最高指导者叫“空空”,第二位“太空”,第三位“清虚”,第四位“书记”,第五位“大引”,第六位“小引”,第七位“三乘”,第八位“大乘”,第九位“小乘”。第八、九位授予初信者,第七位是入教后,通过诵经达到某程度的功德而获得的;第五位是授予能给予结社金钱和精神援助,且能守五戒,足以为模楷的信徒;书记担任记录、文书的工作,由“空空”任命。从“小乘”到“书记”都可娶妻,是有俗世职业的在家信徒,上三位的“空空”、“太空”和“清虚”则独身,多半由僧人出任,是专任布教师。

    广东罗教上三位的空空、太空、清虚是谁,目前军情司还没弄明白,就连铁毅这个继承乃师大引之位的高级教徒也不知道。有人猜测,罗教上三位很可能是出家人。

    周士相对于汉人的宗教没有排斥感,且一直想扶持出一支可以和当世乃至后世所有外来宗教相对抗的宗教来,罗教教义导人向善,组织又严密,加上军中罗教徒众多,故周士相一直便默认罗教在军中传教。铁毅等人又不断在教徒之中宣传周士相是罗祖化身,后来又宣传周士相是岳武穆重临人间,带着大伙杀鞑子,所以周士相这个大帅在罗教徒心目中威望很高。

    那神秘的上三位一直不露面,某种程度上周士相倒成了罗教的大首领。对于这个局面和引导,周士相也是乐见其成,但却从来没有对此做出过明确指示,持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否认,一切只看罗教自己的发展,又是否能够为自己所用。若罗教的最终发展偏离了周士相为它设定的轨道,那周士相毫不介意来一次大清洗,哪怕如铁毅这种身居高位的罗教徒,他也会毫不犹豫将其拿下。而军情司一直在秘密调查“上三位”,若是查出那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