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分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皇帝分身- 第24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中华文明几乎和同期的古罗马一样。被蛮族人任意欺辱。数百年黑暗沉沦,到了隋唐时期,中华文明再次从谷底,攀升到了世界巅峰。

    一个文明的伟大。并不仅仅体现在短短几百年时间跨度中的得失。而是在人类整体历史长河中。这个文明的起伏、发展的能量。

    中国文明的内在特质。决定了,跌落谷底后,不会永远沉沦。而是雌伏一段时间。又一次会展现王者归来,登顶世界之巅的能力。

    这可能,就是“中庸”文化中,隐含的力量。

    当然了,肖图白本身是不愿意看着满清入中原,开历史倒车,将中华文明的国势压到历史最低点,黑暗百年,再来个触底反弹。

    那……个过程,实在太苦了,太艰难了!

    知道后世历史上的艰难崛起路,肖图白不愿意,再走这条艰巨的路!

    “对于流民,要进行登记注册。登记号称后,提供三个月免费住宿和临时居住证。三个月内,如果他们选择了工作,就由他们自食其力。没有能力在特区自己找工作的,要给他们进行必要的工作培训,以及安置好工作。”

    “卫生问题要注意,大量的流民涌入,要注意好卫生、疫情的防治工作。我可没有能力画出符水,去救治疫情。关于预防和救治瘟疫,我们古代有一些医术上,给出了不少的好办法,但是对于瘟疫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要参照欧洲人最近对于医学的认识……”

    流民涌入,除了造成社会问题之外,还造成卫生问题。

    肖图白自是知道,乱世中,杀人的并不仅仅是刀兵、饥饿,还有社会秩序发生大变,带来的疾病问题。

    比如,瘟疫……

    历史上崇祯十一年和十二年,北方直隶地区,是爆发过瘟疫的。

    瘟疫的形成,主要是卫生环境恶劣所造成。

    即使崇祯十一年,没有像历史上一样爆发死伤百万人的瘟疫。也需要非常提防,谨慎的预防!

    哪怕不是乱世,就是普通的和平岁月,也需要注重防疫工作。

    因为,瘟疫一次性可以杀伤几万、甚至几百万人口,在古代的杀伤力,甚至是超过原子弹直接的杀伤!

    关于瘟疫的认识,中国古代的医生,一直在研究。并且,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比如《黄帝内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干金方》、《外台秘要》都有瘟疫相关的研究。

    而明朝崇祯年间,多次由于自然灾害和兵灾引发瘟疫,也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比如,历史上的北京城,在被农民军和满清包围过程中,多次发生了惨绝人寰的瘟疫。甚至,有一次清军入关烧杀劫掠,尸体腐烂,引发瘟疫,使得满清的八旗兵染病后死伤几万人,甚至几个王爷、贝勒级的将领,都有感染瘟疫去世,迫使多尔衮仓皇率军撤退……

    后世的哪些小小的流感,偌大的国家感染流感病逝几十人数百人的,举国人都被吓得战战兢兢。

    而放在古代,一场瘟疫,少则杀伤几万人,多则让数百万人不治身亡。可以说,古代的一场普通的疫情,放在后世,都足以震惊全国,举国哀悼了。

    由于瘟疫的破坏力,甚至不下于满清、流寇造成的兵灾。崇祯年间医学家们,非常重视瘟疫的预防和救治工作。

    尤其是,一名叫做吴有性的医学家,在崇祯十五年出版了《瘟疫论》,是中医史上最全面的瘟疫专科书籍,书籍分为上下卷。上卷载论文50篇,阐述瘟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并从多方面论述温疫与伤寒的不同。下卷载文36篇,着重论述温疫的兼证,有数篇论述温疫名实和疫疬证治。

    吴有性的许多理论,后来震动了整个世界医学界。后世许多预防疫情的措施,很多都是从明末吴有性的书中借鉴、发展出来的。

    暂时而言,肖图白还没有找到吴有性这位中医瘟疫防治专家。不过,特区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完善的医疗体制——医院!(未完待续。)

    ps:  ps:第一更,感谢“愿强”书友慷慨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我和我的小伙伴震惊了一整天,成了天然呆。

第二八三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

    中国文明对于世界的贡献,可不仅仅是一些文官制度、四大发明之类的。浩瀚璀璨的中国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并不比欧洲的工业革命逊色。哪怕是欧洲的工业革命,若是缺了中国文明成果的贡献,也不可能成功。

    比如,肖图白就发现,医院并非自己独创,中国汉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医院制度。西汉年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就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这是最早的官府开设的医院。

    宋朝时,有官府运营的“安济坊”医院制度,民营的“养济院”、“寿安院”,和慈善机构“慈幼局”。

    明朝初年,也有类似的官营医疗机构,但是由于是慈善性质,随着国库无法支撑这种行为,明朝中期已经名存实亡。

    肖图白主持下,医院制度自负盈亏,劫富济贫!简单说,就是对富人征收更贵的医疗服务,对穷人提供免费和廉价的医疗服务。

    免费和收费的服务,区别仅仅在于医生的资历、水平上。有名的神医,自是高收费。但是,普通的医生,费用是比较低廉的。

    相对于而言,特区医院中,最普通的医生,也是经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属于比较靠谱的。比之大明常见的乡下赤脚医生,平均水平要高几个档次。因为,大明乡村活跃的一些赤脚医生,大多数并不精通医术。仅是记住少数一些药方,照猫画虎,碰运气的开药方。

    特区的医院,此时已经拥有6座,注册的医生有1400多人。此外,还有护理、学徒等等相关的人员5000多人。

    天津的医院打破成规,不以门户之见,除了继承和发展本国的中医之外,也强调翻译、研究西方人的医学出版物。

    其实,17世纪的欧洲医术。还远远比不上中医先进。但是。自然科学的兴起,同样也开始使得欧洲的医学,在解剖学、医学统计等等领域,形成了优势。而逻辑、数学方法。应用在医学研究上。让西医打下了严谨化、标准化的基础。

    简单说。此时的中医底子厚。但是靠着自身的理论研究,发展已经很迟缓、乏力。只有走和自然科学融合,吸取更多养分。从能从老树上焕发新枝。在于吸取自然科学研究成功方面,西方的医学已经走在东方的前面。

    天津此时早就翻译了西方的《人体结构》、《医学统计方法》等等著作,这些风格迥然有异中国医学的观点,在天津的医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体结构》的理论,这可不是解剖一两具尸体就能完成,而是要解剖成百上千的尸体啊。西方的解剖学,最开始是靠偷窃尸体,后来是军队提供战场敌人的死尸,顶着重重压力,发展了大约三百多年,到了16~17世纪,解剖学已经非常先进了。

    中国也存在解剖,但是主要是破案验尸,根据尸体的特征,调查死因,但是并没有侧重与医学理论研究。所以,中国的解剖学,相对于西方是落后不少。

    《医学统计方法》这部西方书籍的意义,主要是用统计学的方法,更精确的研究病因、病例。这种做法,使得医学研究更加量化。增加了确诊概率和治愈概率。比如,一门医学,西方医生能给出统计——治愈率35。7%,而中医就不能给出具体的确诊率、治愈率的数据。一方面,中医不讲究具体,不讲究详尽统计。本质上,中医在数学上,就有巨大的缺陷。因为,没有养成用详尽数据去总结分析的好习惯,使得中医自我优化的能力,也显得偏弱。

    在天津的医学界,《人体结构》很多的中医们感觉难以接受,并不是这门理论的谬误之处,主要是道德上的问题,这年代的医生,还难以接受解剖人体,哪怕是解剖尸体,也是道德所不能容忍的。当然了,也有一些思想开阔的医生,非常赞赏解剖学,提出将这种学术,融入中华医学系统中。

    而《医学统计方法》用数学统计,来研究医学,本质上也是肖图白一再提倡的。

    这个年代中华文化,包括医学方面,有着巨大的优越性,所以也是具备“海纳百川”的气度。在认为“蛮夷的学术虽然粗鄙,但也有可取之处”的前提下,以中医为本,但是消化吸收外来的理论。

    除了吸收西方此时已经有了医学理论之外,对于前沿的“微生物”、“细菌”等等方面的研究,特区也处于领先地位。

    这要得益于显微镜的引进。

    显微镜这种17世纪刚刚发明没多久的光学仪器,天津已经完成了从引进到仿制,当然,还是需要进口无色透明的玻璃。

    由于能自产显微镜,所以这种工具在天津已经很普及。医院、学校等等场合,提供了2000多具显微镜,供其研究。

    研究的成果虽仅限于,证明了水里面、粪便中,以及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能是导致瘟疫等等传染病的主要原因,逐渐也开始被认知。

    而为了令特区的普通百姓特见识水中的微生物,特区的医院组织了宣传科普活动,带着显微镜走村串乡,让许多百姓亲自用显微镜去看水里面的微生物。

    于是,很多的百姓纷纷震惊说道:“原来,佛祖说的一杯水中,八万四千虫,是真有其事啊!”

    真正的见识到了水里面的微生物后,防疫工作提倡的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知识,也开始深入人心了。

    按照17世纪的医疗水平,大多数的传染病。确诊分清,对症下药,其实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任务。所以,疫情应该以讲究卫生,预防、杜绝为主。至于普通人生病,也是早发现、早治疗。一部分怀疑是传染疫病者,则是隔离治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