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8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17章朱聿键,登坛拜天

    奉行“连虏平寇”之策的弘光朝廷,在南下的清军铁骑冲击之下,土崩瓦解,以及浙中潞藩的降清,对唐王的冲击可谓巨大,使他不得不总结弘光覆亡,潞王降清的教训,彻底改变国朝之策。

    这时他听完王彦四策,心中不禁一阵赞叹,“卿家四策,都乃救时之策,一旦施行,于国朝有大益,可解今后危机,但四策都乃长策,无论招抚还是开源,或是去党争,惩罚贪腐,都须一定时间,才能看见成效。如今阿济格大军顿于浙中,随时可能追杀而来,卿家当有一策,解眼下燃眉之急也!”

    王彦之策,唐王几乎全部采纳,即便其中多有为朝臣反对者,唐王也想法徐徐图之,使得王彦心中大为振动,心中赞叹唐王颇有中兴之主的气概。

    这时王彦闻其言,心头微微思索,便道:“殿下心中之忧,臣细度之,闽粤之地,不比北方可任意驰驱,殿下若凭高恃险,设伏以御,北虏虽有百万,也难以飞跃闽粤之地的重重大山。且今时正是夏日,北虏久战,不耐酷热,当会休兵以避酷暑,殿下只要趁着此段时间,行臣四策,收拾人心,以固其本,大开海道,以足其饷,而后招抚闯部,选将练兵,号召天下,进取不难矣!”

    “听完卿家之语,本王之心以安矣!”唐王笑着点点头道。

    当下君臣二人,又对四策进行具体商议,直谈到第二日天明,方觉疲乏,才各自洗漱休息。

    唐王命左懋第、黄道周操办监国大典,而如今局势紧迫,自然不能等候太久,二人便以易经演算,就近选择吉日,正好后天便大吉之日,宜祭祀拜天,随将大典之日确定下来。

    时间紧迫,左懋第要安排人少于城外筑坛,又要准备其它礼仪事务,人手便显得不足。

    正当左懋第担心无法于后日完成大典的准备时,王威领着诸将,以及五千兵马赶来温州。

    王彦与众人相见,又引着他们拜见唐王,而后便让诸人带领士卒,协助左懋第准备大典事宜。

    乙酉年八月二十日,温州城外旌旗招展,战鼓雷鸣,五千忠义营的士卒肃然而立,唐王朱聿键在王彦等二十余位文武的簇拥下,登上高坛,杀六畜以祭拜上天,告谓祖庙,“汉室不幸,神器易手,衣冠南渡。今北虏极恶,污我宗庙,害我子民,夺我财物,掳我妻女,使天下如在水火,四海兆民,犹如倒悬。本王痛念祖陵,痛惜百姓,今临监国之宝,必然解救万民,恭行天讨,以光复帝室,驱除鞑虏,以缵我太祖之业。皇天后土,列祖列宗之灵,当佑本王,荡平北虏,光复两京,中兴大明!”

    “荡平北虏,光复两京,中兴大明!”

    “荡平北虏,光复两京,中兴大明!”

    ??

    坛下五千士卒,随着唐王念完檄文,顿时高声齐呼,声震霄汉。

    监国大典之后,唐王随让左懋第起草谕旨,命快马传往福建、两广、湖南,西南等地,令各地忠于明朝的势力,向他效忠。

    王彦为广东总镇,首先向唐王臣服,湖南何腾蛟旧时乃南阳县令,而唐王封地便在南阳,是为旧人,因而在不久后也立马表示拥护。

    唐王于温州监国两日后,福建郑芝龙的大军,亦赶来温州,当其得知唐王已经在王彦、左懋第等人的拥护下重办监国大典,心中不由得有些不快。

    这时扬州三十万军民已经齐聚温州,而温州却无法容下突然来到各路人马,唐王随听从郑芝龙之言,入闽登基。

    北方,清庭。

    自乙酉年夏以来,北虏在军事上取得的胜利可谓十分惊人,不仅占领大顺朝的全部版图,大顺皇帝李自成也在北虏英亲王阿济格的追击下,逃入湖北通山县,被乡绅团练打死。

    几个月后,南京弘光朝廷也在北虏豫亲王多铎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南明四镇和左梦庚之军,先后投降清庭。

    北虏小族,区区二十余万人,却如此轻易的征服了如此广阔的土地和万万汉民。

    这种离奇的现象,对各个势力,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顺军从此元气大伤,只剩几支余部盘踞两湖一带,从此不再扮演逐鹿中原的主角,再次沦为流贼。

    忠于大明的官绅,亦震惊不已,偏安江左的美梦,被无情击碎,而对于北虏的最高统治多尔衮来说,胜利却来得太过容易,太过简单。

    在得知杭州潞藩也投降清庭后,多尔衮以为清庭的两大敌手,大顺、南明都已经被彻底打垮,剩下的事不过是接管地方,享受征服带来的利益。

    乙酉年八月,几乎就在王彦拥护唐王于温州监国之时,多尔衮亦传谕兵部道:“江南地方,南直隶、赣北、湖北、浙北已经归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尚未报到,应速遣官员招抚,凡有意效中者,可于兵部报名,朝廷赐给路费、马匹前去。事俊,有功重赏。”

    一些无耻之徒,听闻此讯,纷纷向清庭自荐,不久多尔滚正式加恭顺侯吴惟华太保衔招抚广东,加孙之獬兵部尚书衔招抚江西,加黄熙胤兵部右侍郎衔招抚福建,加江禹绪兵部右侍郎衔招抚湖广,加丁之龙兵部右侍郎衔招抚云贵地方,加谢宏仪都察院副都御史衔招抚广西。

    由此可见,多尔衮心中以生骄狂,完全没有将残存的大明势力,放在眼中,认为只凭北虏兵威,便可不战而胜。

    北虏进入北地之初,一再压制其心中的恶念,以伪善面目,迷惑百姓,迷惑绅士,因而未得激励之抵抗。

    如今多尔衮错误估计了形势,骄狂的以为天下以定,以为汉人轻易就能被征服,其胡夷的本性,其凶残的面貌顿时暴露无遗,开始推行一系列的压迫和歧视政策,而大江南北的汉民,则被彻底激怒,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抗清浪潮。

    (书友shyion的龙套,衡东谢道武,作者用小本记着,不过要到主角收忠贞营,发动荆州之役时才会登场,最后谢谢大家支持!)

第118章剃发令,江南鼎沸

    乙酉年八月二十五日,郑芝龙迎唐王一行,浩浩荡荡进入福州,次日便拥唐王即皇帝位,纪元从本年九月初一起,改称隆武元年,以福州为行在,改府名为天兴府,以原福建布政使司作为行宫,成立隆武政权。

    朱聿键以疏藩即位皇帝,其血统比之桂藩,甚至鲁王都疏远太多,使其于名分上,稍显不足,加之他一年前还困于凤阳狱中,身边缺乏心腹班底,即便有王彦等人相助,实力还是显得不足,所以不得不依赖迎他入闽登基的郑氏。

    朱聿键即位后,为了收揽人心,随以拥戴之功,加封郑芝龙为平虏侯进三公,加太师衔,王彦进三公,加太保衔,郑之豹封澄济伯,郑彩封永胜伯,而左懋第、黄道周、黄鸣俊、陈子壮苏观生等文臣,皆拜为大学士,入阁人数之多,国朝历代罕有。

    这日王彦参加完大典,便往城外军民驻地而去,将行至营外时,却路遇两人,俱是衣衫褴褛,一副乞丐模样。

    两人身形消瘦,显然多日未曾饱食,披头散发的看不出本来模样,杵着木棍往军营而行,王彦视之,不禁称奇,而又觉得其中一身影,十分眼熟,因而勒住缰绳,使坐下战马急停下来。

    那两名形似乞丐之人,也注意到王彦,却不似一般之人见官退让,反而疾步迎了上来,披散的头发遮掩下,脸上满是欣喜。

    王彦的护卫见此,已经持刀上前,准备阻难,但这时却忽然见王彦翻身下马,几个健步越过护卫,疾步向那两名乞丐迎了上去,口中惊喜的呼道:“刘顺,云鹏,汝二人怎会在此?”

    这两名乞丐,正是南京城内护王彦逃脱的刘顺和锦衣卫百户王之龙。

    当日吴邦辅发动锦衣卫,于南京城内四处攻打府衙,纵火焚烧官府,引起城内混乱,使得原本以为必死的二人侥幸得脱,但此后图赖于城内四处抓捕锦衣卫残余人员,使得二人只得扮作乞丐,隐藏起来。

    不久后,二人逃出南京,却又打听不到王彦的踪迹,刘顺便提议王之龙同他一起南下,追赶扬州军民,再行商议对策。

    时清军密探遍布江南,二人不敢声张,随徒步千里,一路靠着乞讨,勉强走到浙南,而后听闻王彦拥唐王于温州监国,后又携军民进入福建,二人便匆匆追来。

    “公子!”刘顺闻王彦之声,顿时涕而拜道:“顺以为再无与公子相见之日矣!”

    “侯爷!”王之龙则作揖而拜。

    王彦疾步上前,连忙将刘顺扶起,观他这抚摸样,心头不禁一酸,不知他一路受了多少苦头,才走到福建来。

    “吾在南京时,曾托人打探你二人消息,却不曾得知,还以为你二人已经因吾而亡,心中痛惜,不想今日还能相见,实乃上天庇护,不使吾失你二人也!”王彦动情道。

    甲申年,王彦起于山东,当年的旧人在经历诸多变故之后多以不存,特别是扬州之战,以及李泰祯会同五千子弟战死吴淞口后,最初自青州便跟随王彦的老弟兄,已经所剩无几,而刘顺在这些人中的分量尤为重要,甚至比王威在王彦心中的分量,还要重上许多。

    这时王彦连忙让人带着二人,先去洗漱休息,待吃过饭食后,才于营帐内招二人相见。

    王彦随询问二人南下时的情况,却惊闻清庭再次颁布剃发令,并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野蛮手段强迫汉族百姓改变数千年之传统。

    王之龙为锦衣卫百户,南下时,虽一路逃难,躲避清军追捕,但还是能通过一些渠道,获得许多消息。

    山海关之役后,北虏入关,多尔衮曾下令沿途州县剃头留辫,但进入北京后,遭到汉族官民的激烈反对,不少官员观望不出,甚至护发南逃,北直隶百姓也似有揭竿而起之势,多尔衮才被迫收回成命,并颁布谕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