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隋- 第2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北虏入侵;南北关系破裂;圣主应该把卫府军放在北疆镇戍;固守长城;而不是继续进行第三次东征。”韦福嗣依旧不能接受李风云的预测;随即对其提出质疑;“高句丽弹丸小国;饱受战争蹂躏;国力不堪重负;短期内根本无法对我边疆形成威胁;圣主还有什么必要发动第三次东征?”

    “第三次东征打得不是高句丽;而是高句丽的远东盟友。”李风云解释道;“高句丽的远东霸主地位遭我中土重击之后;已不复存在;再难驾驭远东诸种的奚、霄、契丹、黑水鞍羯和南北室韦;而突厥人必定乘虚而入;把牙帐势力迅速蔓延到远东。远东诸种没有选择;唯有与突厥人结盟以求生存。

    “南北关系破裂;突厥人要南下入侵;为确保抓住此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把疆土延伸至长城以南;突厥人必定要做好万全准备;倾尽全力一战。可以预见;突厥人极有可能分三路南下;西路取道灵武、朔方一线;威胁关中;以牵制我西北镇戍军;东路则以远东诸虏为主;从幽燕、辽西、辽东方向展开攻击;以牵制我幽燕、辽西、辽东镇戍军;中路则为主攻方向;以大漠北虏诸种为主力;由白道、武要北原方向南下越过长城;进入代北。”

    “我西北军实力强劲;足以将北虏阻御于贺兰山下;而我北疆诸路镇戍军的主力参加了两次东征;如果损失惨重;实力剧减;那么可以想像;长城防线已难以坚守;更可怕的是;北疆诸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一旦全线崩溃;则代晋、幽燕乃至河北;有尽数沦陷之危。”

    “圣主如果发动第三次东征;其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摧毁高句丽;更不是为了维护自己和中枢的权威和颜面;而是为即将到来的南北大战做准备;是为了震慑远东诸虏;破坏他们和突厥人的盟约;让他们在南北大战中保持中立;不敢入侵我东北边疆;如此一来我北疆镇戍军便可避免两线作战的困境;同时我中土亦能在南北大战中集中钱粮武器于代晋战场;与北虏决一死战。”

    李风云侃侃而谈;显然对南北局势非常熟悉;这使得韦福嗣想起了他自己的推测。

    李风云十有**是中土部署在大漠的秘兵;是中枢主掌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裴世矩的亲信手下;而李风云之所以在东征之前被边军抓捕并被宇文述下令押送至东都;很可能是因为他掌握了北虏南侵之机密;遭到北虏的追杀;不得已之下只能以“苦肉计”瞒天过海;试图将机密送回东都。可惜;东都高层有内奸;李风云在返回东都的过程中遭到多次追杀;安全抵达东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李风云在白马大狱“金蝉脱壳”;造反去了。至于北虏南侵的机密;从李风云与裴世矩保持私密联系来看;也早已送出;至于李风云为何继续待在叛乱者的队伍里;其中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韦福嗣相信;他终究有弄明白的一天。

    现在李风云的神秘身份是越来越有迹可循了;正因为如此;他所透露的机密大都是真实可信的;而他对东都政局、对国内外局势的推演;也基本上是有依据的;而他言辞中所含蓄隐晦表达出来的对未来的预测;实际上正是他为齐王所设计的一条独具特色的问鼎皇统之路。

    李完之后;韦福嗣沉思了很久;虽然他依旧不能接受李风云的预测;不相信中土的局势会在短短时间内恶化到如此可怕的地步;但他也找不到可以直接推翻这些危言耸听的推测的证据。李风云的推测依据;采用的都是最坏的和最为恶劣的结果;可事实却未必如此;比如东征未必会失败;会接连发动三次;比如南北战争未必会马上爆发;所以韦福嗣对中土的未来依旧抱有很大希望。

    “如果圣主发动了第三次东征;并且达到了你所说的威慑远东诸虏的作用;那么南北战争还会在近期爆发吗?”韦福嗣问道。

    李风云反问了一句;“如果阿史那咄吉世自坐上可汗位置开始;就和牙帐内的激进贵族们倾尽全力准备这场战争;你认为他们会放弃吗?”

    韦福嗣哑然无语。

    “圣主的第三次东征肯定能达到目的;但延缓不了南北战争的爆发;相反;北虏担心中土太强大;会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元气;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土一旦有个两三年的恢复时间;北虏也就失去了南侵的最佳时机;所以北虏必然要加快战争步伐;必然要以最快速度南下攻击中土。”

    韦福嗣望着神情有些激动的李风云;蓦然灵光一闪;对李风云的造反目的突然有了新的猜测;难道;他是为即将到来的南北战争做准备?从目前李风云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似乎并没有推翻圣主摧毁国祚的想法;否则他就不会主动与齐王合作;而是与东都的激进势力合作了。

    “你想去北疆;想去抵御北虏?”韦福嗣试探着问了一句。

    “若我们合作成功;待南北战争爆发;齐王北上御敌;某愿意为他冲锋陷阵;即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韦福嗣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但心里没有任何喜悦;他的整个身心都被李风云所描绘的陷入深重危机的中土未来的阴暗画面所填充;情绪低落而忧郁。

    他要冷静下来;他必须冷静下来;他不仅要为齐王设计未来;更要考虑自己的未来;虽然李风云所描绘的未来都是虚构和杜撰的;但谁敢说;那就不是中土的未来?假如中土的未来就是如此;那齐王又应该如何面对?自己又将如何谋划?

    。。。

第两百四十九章 给我自由

    韦福嗣悄然而来;悄然而去;依旧没有对李风云做出任何承诺。

    齐王杨喃、韦云起、韦保峦;还有李善衡;都在焦急等待韦福嗣谈判归来。齐王决定在外发展;决定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这可不是他个人的事;而是以他为核心的、以关陇本土贵族为支撑力量的政治集团的大事;这一策略不仅关系到齐王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还直接影响到了关陇本土贵族集团的政治利益;所以这一大策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决定下来;可以说是匪夷所思;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齐王和关陇本土势力目前处境艰难;他们在无法预测未来的情况下;唯有以最坏最恶劣的设想去推演本集团的政治走势;于是得出最为可怕的结论;迫不得已之下;也只有让齐王逃离东都这座牢狱;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死里求生了。

    但齐王很清醒;韦氏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等重大决策;实际上对他的未来十分悲观。他们从本集团自身利益考虑;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若齐王扶不起来;便丢车保帅;以舍弃齐王来保全本集团利益;以扶植新的皇子皇孙来继续争夺皇统;反之;若齐王在外面一切顺利;迅速发展壮大;则继续支持齐王;与齐王内外呼应;里应外合;联手抗衡圣主和中央。

    为此齐王没有选择;他输不起;他唯有实现这一策略的最终目标才能绝处逢生;而韦氏和关陇本土集团亦是投入了最大力量;毕竟齐王“基础”好;是合法的唯一的第一皇统继承人;扶齐王上位可以⊥韦氏和关陇本土集团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利益;反之;若扶植其他皇子或者皇孙角逐皇统;则于情不许、于理不合、于法不容;其中难度之大难以想象;韦氏和关陇本土集团必将为此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

    然而;这一大策略源自李风云;出自一个“外人”之手;而这个“外人”经过韦氏的接触和调查后;发现非同寻常。目前这个“外人”在齐王和韦氏的眼里拥有巨大能量;他的背后不但有实力雄厚的山东人;还有高居中枢宰执之位的裴世矩;他的一举一动莫不蕴含深意;因此齐王和韦氏在具体实施这一策略的时候;必须先听听李风云的意见;然后由此做出各种分析和推演;剥茧抽丝;把对自己不利的统统摒弃;把对自己有利的则谨慎采纳;如此一来即便李风云所献之策是个惊天阴谋;齐王和韦氏也有信心将计就计;从中牟利。

    韦福嗣转眼就回来了;其速度之快;不禁让齐王和韦云起等人暗自忐忑;难道双方谈崩了?或者出了意外?

    韦福嗣详细述说了与李风云二次见面所谈的全部内容。说完之后;帐内陷入寂静;齐王和韦云起等人无不震惊;不但对李风云此人有了崭新的认识;对他背后势力尤其是裴世矩的前瞻性布局更是充满了敬畏。

    帐内诸人或位居高层;或与高层联系密切;对启明可汗死后南北关系急骤恶化的事实均一清二楚;而这种恶化不可挽救;除了南北双方世代血仇肯定要清算外;还有南北双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今突厥人再次崛起;始毕可汗和支持他的牙帐激进势力野心膨胀;已经不甘心臣服于中土;南北大战的乌云正渐渐笼罩长城上空。圣主和中枢之所以急于东征;之所以倾尽国力征伐高句丽;与日益恶化的南北关系有着直接关系。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南北大战会来得如此之早;如此之快。当然;这是李风云的推测;而推测的基础是东征失败;中土不但没有征服高句丽;威慑北虏诸虏;反而极大的消耗了国力和军力;导致南北双方在军事力量的的对比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是南北大战不期而至。

    李风云基于对未来的这种恶劣预测;推断东征要连续三年;圣主和中枢为此都把精力放在了国防和外交事务上;导致东都政局持续动荡;国内局势日益恶化;而这种局面下;圣主和中枢显然已经顾及不到以戡乱剿贼之名在外发展壮大的齐王;齐王将因此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时间。

    但齐王的最终目标是皇统;拥兵自重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如果齐王实现了拥兵自重这一阶段性目标;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当真要重蹈汉王杨谅之覆辙;以武力抗衡圣主和中央;以暴力手段来抢夺皇统;以挑起内战来重演父子相残兄弟阋墙之悲剧?

    李风云给齐王指引了一条路;在南北大战中建下盖世功勋;然后齐王的实力有了;名声有了;武功有了;入主东宫问鼎储君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然了;因为齐王的执政理念与圣主的改革思路相背离;圣主和改革派还是有可能继续阻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