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枭士- 第5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前李延庆被封为权雄州刺史,那只是一个临时官职,因为他品阶不够才暂任此职,对李延庆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而承宣使是正四品官衔,属于李延庆的正式官职,虽然它也一个虚衔,只是一种名誉官职,不过这个承宣使头衔对李延庆却有另一层含义,代表他可以以文官身份单独统兵出征了,而不再以副将或下属身份出征。

    这一点对李延庆至关重要,如果他能早几个月封为承宣使之职,那么封郡王的幸运就是他而不是种师道了。

    朝廷之所以认定李延庆的右军统制不是主将,关键就是他没有正式的承宣使、节度使、宣抚使等等职务,他只是副将任正职。

    这也是官场的微妙之处,种师道没有让张叔夜、宗泽、种师中三个具有节度使头衔的人出任偷袭燕京的主将,而是让李延庆担当重任,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一点深层次的考虑。

    当然,这也不能说种师道自私,都是官场中人,谁不渴望自己能封王,童贯对此梦寐以求了十年,何况是年事已高,即将彻底退仕的种师道,他也想给自己身后留一点名啊!

    不管是朝廷相国还是天子赵佶,一个个都是人精,他们很清楚朝中大臣的长处和短处,象李延庆这个和郡王爵位失之交臂的大将,赵佶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缺少什么呢?

    虽然是事后再补给他承宣使之职,但也算是一种补偿,至少打开了李延庆向上走的通道。

    不过郡王这种东西说白了也是一种虚荣,大宋从不授予在世官,可它就像少女的贞操一样,一旦破了例,在帝王的眼中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谁说李延庆将来就没有机会?

    九月初八,朝廷旨意送达燕京府,将燕京府改名为燕山府,正式任命王安中为燕山知府,郭药师为燕山府同知节度使事,两人一正一副,一个主政,一个主军,共同负责燕山府的军政诸事。

    种师道和郭药师交接了军权,随即率领八万大军班师回京,押送缴获的全部财富以及数千名工匠,连同数十名抓获的辽国重臣一起向京城浩浩荡荡而去。

    。。。。。。。

    童贯在八月中旬便被天子召回了京城,一顿狠狠斥骂当然是免不了,不过东路军攻破了燕京城,着实令赵佶心情大好,加上他对燕京得失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不幸的阵亡将士,所以童贯虽被斥骂,却没有被罢官免职,而是被勒令在家面壁思过一个月。

    面壁思过是对宦官独有的惩罚,就像老子对儿子的惩罚一样,赵佶从骨子里将童贯当做自己人,自己人就是可骂可打,但就不会动真格严惩,十万将士的冤魂就在赵佶轻描淡写的一句面壁思过中消散了。

    不过对朝廷的交代还是有的,主将辛兴宗被下狱问罪,最后被发配岭南充军的结局也就不可避免了。

    童贯所谓的面壁思过不过就是呆在家中不出门罢了,西夏战役失利,他还被面壁思过一年,现在不过才一个月,看得出官家根本就没有惩罚自己的念头。

    虽然明白这一点,童贯心中还是觉得异常疼痛,官家对自己的宽容是因为种师道的大胜,而种师道已经被封为广阳郡王,童贯日思夜想了十年,不遗余力地准备了十年,最终却给别人做了嫁衣,让童贯心中怎么不痛得流血,恨得入骨。

    书房内,童贯坐在宽大桌子后面沉似水地对养子童延嗣道:“这件事看起来小,但做砸了后果却很严重,我之所以要你做,是因为你的稳重和精细,当然,也是因为你让我信得过,可别让我失望了。”

    童贯是成年后才净身为太监,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对传宗接代格外看重,而且他不像其他宦官那样随便找一个人改姓,童贯很看重血统,童延嗣既是他的养子,同时也是他的嫡亲侄子,是他大哥的儿子过继给自己。

    两人血管里流着同样的血液,童贯也对他也格外器重,所以童延嗣尽管从未打过仗,却已经做到了从四品的左骁卫将军一职,官阶为宣威将军,比王贵他们用性命搏来的官职还要高。

    童延嗣连忙躬身道:“请父亲放心,这件事孩儿全程操控,但也不会出面,孩儿会让心腹安排一个不相关的人来办妥此事。”

    童贯满意地点点头,“这样最好,事后你再去找张恽谈一谈。”

    张恽是开封府少尹,是童贯的心腹,有他在,就不怕事情闹大。

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赃陷害

    这几天,种师道府门前门庭若市,虽然种师道还没有凯旋归来,但慕名而来的各种‘亲朋故友’,几乎要将种家的门槛踏烂,让种师道的侄子种霖心烦意乱。

    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都拎来了礼物,不要人家会说你傲慢,封王了就不理故旧,可若收下了,这些人都是另有意图,天下哪有白送礼的道理。

    种霖实在招架不住,索性逃离种府,让管家去应对,记下名字和礼物,以后再说。

    黄昏时分,种霖骑马从城外归来,准备返回种府了,种霖年约三十岁,原是种师道最小族弟种承志的儿子。

    种承志在对西夏战役中阵亡,丢下孤儿寡母,最后妻子改嫁,年仅两岁儿子种霖被种师道收养,种师道视为己出,异常疼爱,抚育他长大成人,又送他去太学读书,最后出仕为文官,目前官任从八品承奉郎。

    种霖这次没有随同大伯出征,是因为他上个月正好生病,所以一直留在京城。

    种师道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为官,加之老妻多病,府中之事基本上都是由种霖负责处理。

    不多时,种霖便催马来到陈州门前,此时正好是黄昏时分,在城中做了一天生意的小贩正纷纷离开京城回家。

    城门口一群孩子正在放炮仗,不时传来‘嘭!嘭!’的爆炸声,种霖不由拉紧了缰绳缓慢行走,唯恐自己的马受惊。

    就在这时,一只炮仗不知从哪里飞来,正好在种霖马匹的眼睛旁爆炸,迸出了火光,战马受惊,稀溜溜一声暴叫,向城门冲去。

    种霖大惊,急忙大喊道:“前面闪开,马受惊了!”

    城门前面的百姓吓得纷纷向两边逃开,种霖拼命拉扯缰绳,终于稳住了自己的马匹,可就在这时,一个男子忽然出现在马匹面前,只听‘砰!’一声,男子被撞翻在地。

    男子立刻躺在大喊:“哎呀!我被要被撞死了。”

    种霖一怔,他看得清楚,这人分明是故意撞上来的,而且自己的马也没有怎么碰到他,旁边忽然冲出五六个大汉,“乔三,你又在诈人了,睁开你狗眼看看,这可是广阳郡王的衙内!”

    男子却躺在地上撒泼大喊:“我要死了,杀人啦!”

    四周立刻围满了百姓,这时,一人上前对种霖道:“衙内快走吧!这人是出了名的无赖,被他缠住了,损失钱还是小事,坏了广阳郡王的名声可是大事。”

    种霖也一时有点懵了,他没有想通为什么会毁大伯的名声,但对方既然这样说,他也担心起来,而且他看得很清楚,自己的马根本没有撞到这个人,显然是个无赖。

    种霖重重哼了一声,“我并没有撞到你,你耍无赖也没有用!”

    他催马便走,直接进了城门,这时,那五六个汉子忽然变了脸,大吼道:“老子们是广阳郡王的家人,你敢惹我家衙内,看我们怎么教训你这个混蛋!”

    五六名大汉一拥而上,拳打脚踢,招招致人死命,地上的无赖本来就是被人花了钱来碰种霖的瓷,但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最后要付出性命的代价。

    这时,大汉中忽然有人抽出匕首向他胸口猛刺几刀,无赖惨叫一声,当即气绝身亡。

    周围百姓顿时吓得大喊起来,“杀人啦!”

    五名大汉向周围百姓凶狠地怒吼道:“老子们是广阳郡王的家人,杀一个小民算什么,惹毛了,老子连皇帝都杀,有本事告官去。”

    五名大汉推开众人,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

    四周百姓愤怒地大喊起来,“快去报官,种师道的衙内放纵家丁杀人!”

    这时,躲在人群中观望的童延嗣冷笑一声,这就是他要的效果,他转身便离开了城门。

    。。。。。。。

    种霖回到府中,他心中还是有点不安,虽然那无赖是想敲诈自己,可是自己这样一走,万一那无赖自伤一臂,然后跑去告自己一状,自己也说不清楚啊!

    种霖越想越不妥,便让管家去陈州门看一看,那无赖若还在闹事,就给他几两银子让他闭嘴。

    管家匆匆去了,种师道离陈州门不远,不多时,管家便骑着一匹毛驴飞奔而来,远远大喊:“小官人,不好了!”

    种霖就站在大门内等消息,他心中一惊,连忙迎了出去,“怎么回事?”

    “出人命了!那个无赖死了。”

    种霖头脑里‘嗡!’的一声,难道真被自己的马撞死了?他急问道:“怎么死了?”

    “被人杀死了,被几个大汉杀死了,城门处的人都在说是被我们种家的家丁杀死了。”

    种霖一下子愣住了,他一时没有发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他压根就没有想到对方的冷箭并不是射向他,而是他的大伯种师道。

    管家也急了,连忙问道:“小官人,你今天是带谁出去了?”

    种师道府中确实有十几个家仆,但不是什么随从,都是马夫、园丁、车夫、账房之类。

    种霖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知道我从来不带家丁,或许是误会了。”

    管家想想也对,小官人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再说府中也没有什么家丁可带,估计是误会了,他点了点头,“要不再看看吧!估计是什么仇杀,误会成我们种家了。”

    虽然种霖觉得自己清白无辜,但人毕竟死了,他只觉得心中沉甸甸的,仿佛一块大石压在心中,他站在门口犹豫不决,这件事要不要去官府说一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