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御山河- 第69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琅琊郡中有许多的崇山峻岭,还有许多的野兽凶横,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人试图绘制过琅琊郡的地图。

    ——朝廷里面或许有,但杨纪不是朝廷的官员,也没有达到那个级别。从来没有看过。

    杨纪以前活动最大也就是个晋安城,第一次看到完整的琅琊郡地图。而且还是在农桑司衙门里面,想想实在是不可思议。

    “……原来琅琊郡就是这个样子的!”

    杨纪心中惊叹不已。

    他从天水郡回来。也只是凭借星辰、星象,以及去时的记忆,以及各种官道,才能粗略的判断平川城的位置。

    但是详细的地形图,杨纪还没有看过。万坟岭的骷髅鬼王也曾经在他的地下地宫里做了一个沙盘。

    但哪怕骷髅鬼王也没有这种耐性,将所有的山川河流标示在上面。他做的沙盘。最多也就是个象征意义,精细程度有如天壤之别,根本不可以道理计数。

    而这,还是他仗着自己可以飞天遁地的能力才做出来的。

    “或许以后,我也应该像他一样。每到一个地方。就先堪探出一个地方的地形,画出详细的地形图。”

    看着这位前任农桑司丞的作品,杨纪心中福至心灵,也产生出一种冲动和感觉。在此之前,杨纪其实是并不觉得这种地图有什么大用的。

    ——费时费力,又不能增长实力。

    不过,当杨纪真正的以一种直观的方式看到的时候,才明白自己的想法太想当然了。看着眼前这幅不断拼凑起来的巨大地图,杨纪就像一尊神祇一样俯瞰大地,整个琅琊城地形完全浮诸眼前,真正的是了如指掌。

    那些简单干净的线条,波浪状的坟路……,在杨纪眼前不断的变化成对应的高山、河流,官道,甚至连高度、形状、落差、悬崖,都标示的极其清楚。

    有了这些标示,杨纪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另一个琅琊郡,一个真正切切,却微缩了无数的琅琊来:

    连绵的群山,苍翠的树林,蜿蜒清澈的河流……,这就像一个世界的缩影。

    “真是不可思议,有多少人能够相信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居然堪绘出了如此详细的琅琊郡来。”

    杨纪喃喃自语。

    武者可以摔碑裂石,断河击裂,扛鼎拔山……,和武者的这种浩瀚的力量相比,普通的百姓就宛如蝼蚁一般的渺小。

    但是同样是一个琅琊郡的渺小人类,却收获了杨纪深深的尊敬!

    “咝!”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杨纪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眼前地形图上。这副地图还是有些不完整,有些地方还是一片空白。普通人的能力终究还是有限的。

    不过至少九成以上的部分,那位前任的农桑司丞已经完成了。

    “农桑古库,农桑古库……,前任农桑司丞花这么大的精力和时间来堪绘琅琊郡的地形地图,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农桑古库。但是怎么样才能确定农桑古库?单单是画一张地形图肯定是不行的。”

    杨纪看着意识中拼凑出来的巨幅地图,深深的皱起了眉头,心中迷雾重重。那位陈大人并没有做出任何的任务交接,就连他身边亲近的那位官员,也只是对他的计划知道个名字,了解个只鳞片爪。

    毫无疑问,他肯定没想到自己会病死。在他的计划中,必定是要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这个疯狂的,注定不会被人认可的计划的。但是这种定位,也给杨纪制造了许多的麻烦。

    杨纪到现在为止,也仅仅只是对他当年的工作啄磨出一点皮毛。对于他的详细计划和步骤,目前还一无所知。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个人天天研究这个,花费巨大心力堪探出数百张地形图,这么大的工程,他不可能什么都保守得住,一定会在上面留下什么线索。”

    杨纪心中暗暗道。

    所有的图纸一张张的详细端详过去。乍一看,这些图纸雪白雪白,除了那些线条什么也没有,就是一副琅琊郡的地形图。

    不过杨纪仔细察看了几遍之后,终于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17……18……24……36……,这是什么意思?”

    在其中几张图纸底端中间,杨纪赫然发现了几个特殊的数字。这些数字,在其他图纸上都是没有的。

    前任农桑司丞非常的小心,他堪绘画出的图纸都相当干净。这上面留下的数字肯定不是乱写的。

    杨纪皱着眉头,冥思苦想。这样数字出现的次数并不多,总共不超过七张。这看起来并不像是表示山峦高度的数字,山峦不会这么低。

    但不是山峦的高度又会是什么?而且又为什么标志在图纸的底部?

    杨纪的眉头拧成了川字形。

    上任的农桑司丞留下的线索太少了,甚至连向他的属下官员都没有交接。这让杨纪实在难以揣度他留下的这些东西到底是做什么,有什么用?

    “线索还是太少啊。知道了琅琊郡的地形图,但是还不知道这些地形图和前朝的农桑古库之间有什么关系啊。”

    杨纪皱眉不语,只觉得棘手重重。只凭这些,他是很难知道那位陈大人想做什么的。杨纪把全部上百张图纸再次一一看了一遍,这次看得时间很长,每张图纸都是翻来覆去的,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当一路翻到第三百多张的时候,杨纪终于再次有了发现:

    “这里有东西,好像……好像是个‘页’字!”

    杨纪瞳孔收缩,仔细的看着第三百二十张图纸。这张图纸的底部相同的位置,有一些凹下去的细痕,没有墨迹,像是某些尖锐的东西在上面画出来的,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嗖!”

    杨纪突然睁开眼来,食中二指一伸,嗖,数丈之外,地面上一张图纸嗖的一声如有生命般疾射而出,落入杨纪二指之间。

    杨纪仔细的察看,又用指腹去感受。

    ——没错!上面确实是一个页字!(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  完成老司丞的遗愿(三)

    一瞬间,就像激发了一道灵光,杨纪整个人兴奋起来。虽然不知道那位陈大人是怎么留下了这个印迹,但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个页字。

    之前的数字杨纪还判断不出什么,但是这个页字却突然激发出了杨纪的灵感。

    “17?页?……这些东西莫非是表示书页?没错,那位陈大人做出这些图纸肯定是有所依据。而最大的依据,很可能就是那些书。不,应该是那些古书!”

    杨纪激动起来。

    上任农桑司丞是什么人?完全是个普通人。他又没经历过前朝,那他是怎么知道前朝有一个农桑古库,而且还知道古库里可能有前朝的异谷的?

    那还用想?当然是书了。

    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靠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书。想到这里,杨纪醍醐灌顶。虽然还不知道正不正确,但杨纪内心深处已经相信自己很可能是对的了。

    砰!

    手掌在地面一按,杨纪霍的站起身来,急不可待。农桑司衙门说小不小,但说大也不大。

    转过身从大堂后面穿门而入,走过一条弄堂,到了深处的一间古香古色的房间杨纪停了下来。

    眼前是一排排的书架,上面全是农桑水利方面的书籍,还有许多的档案。有些线装的松散了,夹着的纸片还露了出来。

    “所有的书都在这里了。”

    杨纪心中暗暗道。这么多书找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这些东西非常重要,所以他一定是经常翻阅。所以,如果有什么线索的话,一定是在这一块。”

    杨纪首先排除了档案,档案都是记载今年的农田水利、收成、旱涝、农具折损以及受灾情况的。不可能是在这面。

    杨纪很快把目光锁定在了那些把书页被翻的卷起来的书藉上。

    唰!

    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杨纪翻开书页开始查找起来。

    “17……24……17……24……”

    杨纪喃喃自语。从左到右,一本一本的查看,看完了又插回去,“不是这本,不是这本……也不是这本。”

    尽管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指向的是什么,不过杨纪心中已经隐隐有些预感了。一本一本的排查。大约半个时辰,当杨纪再次抽出一本书的时候,手指突然停了下来。

    这是一本非常老旧的书藉,但和杨纪想像的不同。除了某些地方有些翘外,大部分地方相当都保持的相当平整。

    如果不是长期的阅读没有办法避免一些卷翘外,杨纪都差点把这本书排除在外了。看得出来,读这本书的人对这本书非常的看重,保养的特别细心。

    “17页,17页……”

    杨纪将书本摊开。托在左掌上,眼睛望着书本的第17页,只是看了几眼,目光便变得凝滞起来。

    这是大汉皇朝一位很老的农桑司丞留下来的怀念性的笔记。从书藉的老旧程度来看,这位农桑司丞很可能是上上任,上上上任,甚至更久远之前的。

    书本的内容其实也很简单,其实就是老农桑司丞关爱自己年轻的后任。叮嘱他们一些农田水利方面的事情,把自己在农桑水利方面几十年的一些心得告诉后继者。

    这是东西都是非常繁琐而且细碎的。没有太多陈述的价值。

    整个第17页唯一特别的,是这位老农桑司丞在不厌其烦的叮嘱之余,感慨的说起的一件从某个不知名的,更早的,可能是大汉皇朝立国之初听来的关于农桑司的一件逸事。

    说是琅琊郡的农桑洞库并不是现在这个。而是另外还有一个。一千多年前,大汉皇朝初创霸业的时候。琅琊郡的最初几位农桑司丞管理农桑水利的用具都不是在现在这个地方。而是另有其所。

    那个地方据说是深山深处,而且是属于前朝的。

    当时的那位农桑司丞曾经感慨,说那个前朝的洞库离得太远,搬运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