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御山河- 第6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不止是文道的损失,而且整个平川县也会颜面扫地。

    对于众人来说,这成千上万的文章里面,只要有一个能让“史师”满意,大家都会如释重负,压力少上很多。

    “温桐,我好像有些印象……”

    “这不是那个七岁做诗的小神童吗?”

    “这字写得很隽秀啊,卷面也很整洁。”

    “‘自助者天助之……’,立意虽然并不见独出心裁,但是文章确实写得很秀气。”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暗暗点头。和其他的文章相比,这个叫“温桐”的文章明显要高出一截。别的不说,至少以“童生试”的标准,这是完全具备竞争最后那三个名额的资格。

    “童生试毕竟是最低级的考试,这些孩子又是初次朝廷的科举,能有这种水平已经不错了。”

    这次文考的主考官之一拿着手中的卷子,微微颔首。十多天的时间,休息的时候,他偶尔也会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史师的关系,对这些孩子要求太高了。

    “史师”在皇朝帝都做了几十年“文师”,接触的都是一些皇家子弟,周围的文士水平也极高。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免不了眼界极高,一般人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想要平川县这种边陲小地找到一个能够符合大汉皇朝皇室“文师”眼光水平的人,谈何容易?!

    “把这个温桐的试卷放到优生里面。其他人大家就不要多管了,时间紧迫,大家加油,抓紧时间,尽管把这次文考的最后三个名额确定下来。至于史师那里……,我们到时把文章送过去,就知道能不能过关了。”

    孟珣道。在平川城做了十几年的文官,他早已颇具威望,这一开口,众人立即纷纷应是。

    不管怎么样,这个叫“温桐”的考生确实给了大家不少底气。很快,众人静下心来,投入了批卷之中。

    这次文试淘汰的卷子越来越多,到了后来,有了“温桐”这个“榜样”,后面发掘的优良的卷子越来越多,其中还不少高水平之作,就算“孟珣”也不禁暗暗赞赏。

    同时,为了避免个人偏好的过失,后面的卷子开始越来越多的交叉审阅,只有同时获得多名主考官颔首的卷子,才能顺利过关。

    不知不觉,几天过去,剩下的还没批改的卷子只不过六七百份而已。而前面遴选出来的优秀试卷也达到了二三十份之多。

    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多,但是考虑到都是经过几个主考官交叉审阅,点头同意的,这个数量已经相当不错了。

    毕竟,最后的“文童生”只取三名而已。

    除了三名主考官,其他文吏已经完全轻松下来。照这样的进展,再过几天,这次的审阅就要基本上结束了。

    砰!

    就在大殿中所有人埋头批阅的时候,突然之间,砰的一响,大门洞开,一道皂吏出现在门口。紧接着,便是一阵烈烈的狂风跟着席卷而入。

    “呼!~”

    狂风呼号,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满殿的试卷哗啦啦的作响。堆放在大殿石柱下积压起来的试卷被狂风一吹,飞得满殿都是。

    许多文官、文吏正在批阅卷子,反应不及,手上的许多卷子立即被大风吹走,瞬间就卷入其他的试卷海中了。

    原本井井有条的大殿,瞬间一片混乱。十几天的辛苦,眼看就要打做水漂,又得重新审阅。

    满殿的文官、文吏都呆住了,被这突然的意外打了个措手不及。

    “你在干什么?难得不知道没有我们的命令,不能随便进来吗!——”

    一名文试主考官气得怒发冲冠,砰的一卷狠狠的砸在桌上,整个人都要疯了。朝廷有朝廷的章程、形制,特别是这种文武科考,更是严格规定了批阅的时间,只能提前,不能延后!

    十几天的辛苦不但打了水漂,而且还要延误文科考中榜童生的发布时间,这可是大罪!

    “!!!”

    门口的皂吏早就吓得呆了,满脸惊恐的表情,连道歉的话都说不出来。他只想着辛苦了这么久,所有的文官文吏应该都饿了,所以准时的带了人,带上了食盒推门进来,哪里想得到,惹下这样的涛天大祸!

    按道理六月天气,正是夏季,应该是天高气爽,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哪怕是夏季也不可能天天晴空万里。

    这段时间天气渐渐转冷,昨天更是下了一场大雨。他们几人只是按照平常一样,准时给所有文官文吏送饭送菜,半个多月都没出过差错,哪里想得到就碰到了这一场大风!

    一行跟在后面挎着食盒的皂吏看到这一幕,早就吓傻了,一个个呆若木鸡。这种责任他们可负不起责任。

    终于,几名反应快的皂吏,快步上前,连忙伸手拉门,想要把大殿门重新关上。

    “等一等!”

    一声如雷厉喝,震得大殿隆隆作响。那几个皂吏手掌刚刚碰到大门铁环,立即如遭电殛,连忙把手伸了回来,吃惊的看向殿内。

    只见一名青袍的文官站在殿内,仿佛木雕泥塑一样,目光看着一个方向,一动不动。若不是亲眼见到,很难想像一个文官能发出这么洪亮的声音。

    一边是厉骂,一边是住手,几名皂吏进维退谷。

    不过殿内的文官文吏却无瑕顾及他们,殿内的试卷被吹得哗哗作响,随着“孟珣”的这一声厉喝,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他的异样。

    “孟珣”是这场文科举的主考官之一,资历极深,年龄也极大。他这一开口,其他人立即也停止了说话,纷纷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

    哗啦啦!

    大殿中狂风呼啸,无数的试卷被纷纷卷起,向后飞去。然而就在这漫天飘飞的试卷中,却有十几处桌案上的试卷犹如“中流砥流”一般,抵住了狂风的吹袭,显得极为醒目。

    这些试卷尽管边角被吹得哗哗作响,但并没有像其他试卷一样被立即吹走,就好像有一个个无形的重物,压在上面一样。

    而在所有这些试卷没有被吹走的桌案中,有一处最为醒目。那是几张看起来很普通的试卷,四平八稳,就像一块磐石定格在桌上,纹丝不动。

    在大殿中所有的试卷或者被狂风吹起,或者边角翻起,哗啦哗啦响动的时候,只有这几张卷子一动不动。不止如此,就像被它压在底下的试卷也纹丝不动,似乎完全不受大风的影响。

    “这!——”

    看到这奇异的一幕,大殿内的文官、文吏们早就呆住了,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他们虽然主持过很多次的文科举,但却也没有见过这种奇异的现像!

    整个文殿之中,唯一还能保持镇定的,就只有身为主考官之一的“孟珣”了。

    “想不到……事隔十八年,居然能再次亲眼见到这一幕!”

    孟珣望着大殿中的那一沓试卷,脑海里闪过一道电光。

今天只有一章

rt,今天只有一章,理顺一下思路。

第六十一章 武科举临近

    十八年前的孟珣,还只是一名资质尚浅的文吏秘书,满脸青稚,没有参与文科举批阅的权利。当时因为一名主考官的提拔,在一旁辅佐,做些琐碎的事情。

    因为这个,孟珣当年才目睹了那惊人的一幕。时隔多年,孟珣还清楚的记得大殿中的众人无比震惊的神情。

    这件事情在当年闹得沸沸扬扬,事后孟珣才知道,这一切都和一个出自晋安城的杨姓考生有关。

    时光荏苒,相同的一幕再次重演。

    哗啦啦!

    大风袭袭,试卷哗哗的作响。十几处桌案上的试卷也渐渐支持不住,一张张的从桌上飘飞起来,被大风卷走。眨眼之间,大殿中就只剩下两三处而已,而且看样子也抵挡不了多久。

    唯一纹丝不动的,也就只有那一沓试卷而已!

    “好了,把大门关上吧!”

    孟珣挥了挥手道。

    众皂吏如梦初醒,纷纷回过神来,七手八脚的把大门关上。

    “那些卷子都记住了吧?”

    孟珣转过身,望着身后的一众文官文吏道。

    “记得,记得……”

    众人纷纷道。

    这大风这么一吹,大殿里的试卷已经完全乱了。不过,那十几处桌案上的试卷太过特殊,太多人盯着,虽然最后还是被人吹走,便飘落的地方众人却记得清清楚楚。只要花点时间,就能很快找出来。

    “那就赶快行动吧。”

    孟珣衣袖一拂,立即大步走向那一沓醒目的试卷,手掌一抄,拿在手中。

    “杨纪!!”

    看到卷首的名字,孟珣悚然一惊,目光恍惚了一下。这仅仅只是一个巧合,还是有什么其他自己不知道的隐情?

    就在孟珣沉思的时候,一个细细的声音,小心翼翼在耳边响起:

    “大,大人……,刚刚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大风怎么连一张卷子都吹不起来?”

    孟珣摇了摇头,回过神来。一转身,就看到一名年轻的文吏躬着身,站在桌案边,满脸的诚惶诚恐,却又压不住心底的好奇。

    “这种事情,你以后就知道了。”

    孟珣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

    “这样啊……”

    年轻的文吏满眼掩饰不住的失望。

    孟珣笑而不语,脑海却是思绪翩翩,此起彼伏。

    “读书成圣”的文圣时代早已消逝,现在就连读书人自己都差不多淡忘了。传说中的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一字千金”!

    那些才华横溢、文气浩荡的读书人,不只胸中的文气冲出头顶,形成浩气长河,而且写出来的字“字字珠玑”、“价值连城”。

    “一字千金”指的不止是读书的人文章“价值连城”,而且说出来的话份量极重,有“千金”之重,所以又有“惜字如金”的说法,——又何止是大风吹不动而已?

    当今的世界尊“武道”抑“文道”,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