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御山河- 第4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科举不考文字笔法,但卷面工整是必须的。这就和墨有关了。

    将墨条研匀,研细,又将毛笔、纸张检查了一遍,大约一盏茶功夫之后,钟声一响,武科举的文试部分正式开始。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能不能考中武秀才,就看这一关了。”

    杨纪将毛笔挂回笔架,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暗暗道。

    武科举从开始到现在,除了第一天报名的时候刁难了一下外,杨玄览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一个方面自然是因为杨纪的实力过高,其他的考生和他差距很大。而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可供下手的机会不多。

    但是现在不同,现在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天赋过人的武道高手。而不论是以后的擂台比武,还是现在的武略文试,都提供给了杨玄览巨大的操作空间。

    “虽然已经拜访过王泰将军,不过,难保他会联想到杨玄览身上去。朝廷的将军拥有巨大的信誉,如果杨玄览把我的名次划掉,出于军伍之间的信任,王将军说不定还真的就接受了。还以为是我自身的问题。”

    杨纪一根手指敲着桌面,脑海中此起彼伏,闪过一个个念头:

    “不行!我还必须得想点其他的办法。武略部分,我还不能可以就行。还必须做的极好,引起他的注意才行。”

    杨纪心知肚明,对付杨玄览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大多的办法。做为武科举的主考官,这是他的主场,自己先天就处于防守地位。

    如果冒冒失失的找王泰,把自己和杨玄览之间的恩怨说出去,王泰说不定还以为自己诽谤长官,连对自己的那点好感都没有了。

    杨纪不能攻击杨玄览,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

    只是要想在武略部分力压群雄,可远不像想像中的那么容易啊!

    “哒哒哒!”

    一阵踩在金属上的清脆脚步声传来,一名名皮肤粗糙的校尉抱着一沓沓墨香的试卷走了过来。

    “0058杨纪。”

    一叠试卷落在杨纪的桌上。

    “所有人听好了,时间最多只有三个时辰。所有人加紧了。”

    一名黑眉戟须的都尉腰挎长刀,声音粗犷,来回巡视。

    杨纪提过笔,醮了醮墨,一只手翻开了试卷。白光一闪,一行行文字迎面扑来。

    “果然是地理、后勤、装甲、阵法、阵形……”

    杨纪看着上面的内容,点了点头。

    他看过《武经》,又看过王泰的《武略》,这些东西虽然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没有机会实践,但是应付武科举的文试还是绰绰有余的。

    杨纪仔细思忖片刻,然后提起笔,在试卷上应答起来,只一会儿就沉浸其中,物我两忘。

    整个考场里安安静静的,只余下沙沙的书写声音。

    “不错。神情镇定,笔法从容。一看就是胸有成竹,最起码不是不学无术之徒。这八十个淘汰出来学生还是有些学问。”

    考场的南端,王泰搬一张太师红木倚,两腿分开,大马金刀的坐在上方,脸上一丝不苟,毫无表情。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武科举守卫森严,文试部分想要作弊,是完全没有可能。

    这些考生哪些人肚内有货,哪些人徒有其表,有勇无谋,王泰一辨就知。

    “……不过,纸上谈兵人人都会。这开头部分只是考的理论。只要看过书,记一遍完全不成问题,根本看不出水平。哪底是良玉,还是朽木,就看最后的一部分了。”

    王泰心中淡淡道,将镇木压回一旁的宣纸上,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时间慢慢的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

    唰的一响,地字号考房里,隋一丘手指一伸,翻开了最后试卷的最后一页。

    “呵!来得好!”

    看到最后策论部分的内容,隋一丘眼睛一亮,笑了起来。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武略考的好,完全可以加分,让名次再进一步。

    这次的武科举高手如云,连白头山、黑水崖这些圣地的弟子都参和进来了。隋一丘心知肚明,要和这些五大圣地的弟子比,自己胜率不大,唯一的希望就在武略的关节。

    只要文章做的好,自己完全可以挤进最后的武秀才的名单。(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武略(中)

    “三年一届,我绝对不可能等上三年。无论如何,这次的武秀才名单,我一定要进去。”

    隋一丘想了想,提笔在试卷上写下一行字来:

    “兵者,诡道也,上党伐谋,下党谋兵……”

    刹那间,一股杀伐的气息冲天而起。

    几乎是同时,玄字号的考房中,来历神秘的周群想了想,同样提起了笔,写下一行字来:

    “乱世当用重典,慈不掌兵,义不养财……”

    这行字一落,周群整个人气息一变,透露出一股锋芒毕露的气息。

    “嗡!”

    不知道什么时候,整个武殿二楼的考场之中,一股金铁之音冲天而起,空气蒙蒙,虚空扭曲,到处弥漫着一股金戈铁马的味道。

    几乎是同时,一点寒光冲霄而出。

    红木太师倚上,大汉将军王泰斑白的双鬓一抖,猛的睁开眼睛。他的耳朵抖动,眼中现出一股凝重的神色。

    “三十七……,总共有三十七个人!”

    王泰心中动若烛火。

    武道和文道不同,文道的文章做到极致,会产生文气,瑞气千条,祥云簇簇。文圣时代更有“花团锦簇”的说法,这说的就是文章。

    但是武道不同,武道讲究杀伐,凶煞,和儒家的内敛、谦逊、仁礼完全不同。

    武道的文章做到极致,迸发出来的就是金铁之音,杀伐之气。这种文章普通人碰都碰不得。碰一下就是皮开肉绽,鲜血横流。

    所以武科举的文试,连半个文吏都没有。连发试卷。都是军伍的人来做。

    “八十个考生,能有三十七个产生杀伐之音。倒也确实是精英。”

    王泰微微颔首。

    武科举文章的评判,首先是听音,然后才是看文章。没有意外,最后的武秀才名单,就是从那三十七个考生中产生的。

    “轰!”

    突然之间,整个武殿二层的地面微微一震。王泰还没反应过来。耳中就听到了一阵高亢激烈,犹如金铁的虎啸之音。

    “白虎初啼!”

    王泰耳朵一抖,微微有些意外:“这种级别的文章。居然有人能够发出白虎之音?”

    白虎主杀!

    武道科举,文章做得好,杀伐之气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凝聚出白虎之音。凡是这个级别。不用看。文章必然也是做的极好。

    是潜在的将帅之材。

    大汉皇朝武科举中能凝练出白虎之音的,基本上都是数一数二之数。而且,武科举中结束之后,按律他们的文章必须封存,还得上奏朝廷。

    日后,封将封帅,为王为候,朝廷做传。这些就是证据,是要写进历史的。

    王泰目光一转。隐隐分辨出,好像是宇字号考房中传出来的。思忖片刻,王泰立即了然:

    “原来是白头山的弟子。武道圣地,将帅满野,也难怪能做白虎初啼的文章。”

    白头山是武道圣地,武尊、武圣都出过不少,势力更是遍及朝野和军中。有这样的底蕴在,做出厉害的武略文章也就不其怪了。

    “吼!”

    又是一声虎啸传出,冥冥中,又有一股白虎杀伐之意从一间考房中传出,和之前的白虎气息隐隐有争鸣之意。

    “不错,杀伐之意倒也浓烈。只是多了一股桀骜不驯的味道。”

    王泰宽厚的手掌按在抚手上,听着声音,微微皱了皱眉。虽然争锋的味道很明显,但第二道气息明显要稍微一些。

    “不知道是谁家的弟子?”

    王泰脑海中闪过一道念头。他毕竟是初次到琅琊郡,除了白头山是朝廷关注的目标,就算是普通弟子也要报备上去,其他人他并不知晓。

    “此事倒也不急。等到擂台比试过后,再行阅卷,此事自然分晓。”

    王泰这般想着,随即放下心来。

    ……

    与此同时,二楼考场的北端,杨玄览大红袍,金玉冠,身体向后微微躺着,显示出一股强烈的权势的味道。

    “听这声音,桀骜不驯,应该是石氏豪门的那个石中野吧。”

    杨玄览慢慢的睁开眼来,目光洞察秋毫。

    武科举的规矩,文试的时候,正副主考官分别坐镇南北镇。王泰在南,杨玄览是本地武将,自然也就在北了。

    目光一转,杨玄览望向不远处的一名目光凶悍的带甲侍卫,招了招手。

    “大人?”

    侍卫低下头颅,驼背躬身,一脸尊敬。

    “杨纪呢?他在做什么?”

    杨玄览淡淡道。

    今天是武科举中举足轻重的一天,不止是因为要监考武略,更是因为涉及到了杨纪。杨玄览身为主考官,不方便全场走动。

    不过,这不妨碍他派谴手下,全场关注杨纪。

    “大人。杨纪还没有动笔。”

    侍卫压低声音道。

    他已经往杨纪的考房转过几次了,看得清清楚楚。

    “哦?”

    杨玄览目光一闪,随即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

    “知道了,下去吧。”

    杨玄览挥了挥手,淡淡道。

    文试的前面部分,不管是地形、地理,风俗、人情,还是排兵布阵。只要买几本书,花上心思,都能答得妥妥当当。

    只要最后一部分的武略,那是真正的考验功夫。

    杨纪一没从过军,对于军伍的构造不清楚。二没出过关,整个琅琊郡怕是他现在到过最远的地方了。

    仅仅凭借几本武经,就想指点江山,谈何容易?

    “还真以为你有通天之能。这一次,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本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