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8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量的成份股票突然出现在市场上,数量之多让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受此影响,股市一路向下,从开盘的36865点一直跌到35704点,一天狂跌了1161点,跌幅达到3。15%,仅是因为一条关于美国的交易所将推出日经指数期货这一未经过证实的消息。

    市场显然对这个消息的反应有些迟钝,第二个交易日,指数略微有些上扬,但紧接着的两个交易日,市场上还是源源不断地出现抛售成份股票的现象,自然也再次引起指数的大跌,第三个交易日跌了935点,到二月二十六号周一的开盘,指数全天下跌1569点,跌幅高达4。5%,盘中一度下跌到32443点,最后报收于33321点。

    在关于美国将推出日经指数期货的消息传来到这一天,总共才过去四个交易日的时间,而日本指数已经累计下跌了3544点,跌幅接近一成。

    换句话说,那就是日本总市值的一成凭空蒸发了,几千亿美元不翼而飞。

    这些钱去了哪里?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这些钱并不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钱,而是账面上的数字。其次,这部分钱的确有一部分是真金白银,这些钱被那些在高位抛售股票的人赚去了。

    举个例子,一支总共有一亿流通股(完全流通)的股票,买入时的价格是10元,那么它的总市值是十亿元,在上涨到12元每股的时候,总市值就是十二亿元。(假设在此过程中股东结构不变化)当有个持有一成流通股的股东觉得价格已经到顶了,开始在12元、11元的位置成功出售掉手中的股票,那么这支股票的价格就从12元跌到了11元,(假设其他的股东看好未来,并不想出售)这个减持的股东获得的利润不超过二千万元,(因为价格的变动,并不可能都是在12元的价位出手)而这支股票的市值则减少了一亿。

    事实上,股票市场的指数是由千千万万个投资者在无数个决策中形成,就好像上述的例子,要是有个人以12或者13的价格买入,那么这支股票的价格可能就会上涨,从而整个市值也会跟着膨胀。

    怎样才能影响股票指数呢?第一是有非常庞大的资金量,第二是能够影响成份股的波动。

    众所周知,股票指数是由市场上某些企业特定时期的价格加权而来,并不是综合了所有股票的价格,这些被选中的企业股票就被称为成份股。

    被选中的企业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地产、钢铁、航空、船舶、电子、机械、金融、高科技等等,而且无一不是行业中的翘楚。也正因为这样,综合起来的指数才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现在,这些企业的股票被大量的抛售出来,就反映了一些投资者对日本经济未来的某些看法。

    当然,这也可能是种短期行为,高抛低吸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几种操纵股价的手段之一。

    不管怎么样,指数的的确确在下跌。

    这对于期指的空头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由于入场比较晚,吉姆和他的团队在三月份的期指合约上只有大约十万手的总仓位,借助股市这几日下跌的东风,他们再次豪赚超过十亿美元的利润。

    同样的,钟石的资金也赚到了一亿美元的利润。和重仓位的空头不同的是,钟石由于仓位较小,易于掉头,在二十六号这一天迅速将三月份的合约清空,转而在四月份的合约上压上重仓。

    在经历了几天的暴跌后,日本股市终于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在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内,日经指数强势上涨,终于在二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回升到34519点。

    关于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将推出日经指数期货的消息终于被证实,cme将在九月份推出日经指数期货和期权的消息一经公布,再次引起市场的恐慌情绪。

    应该说,在有了先前的流言后,市场已经对这个消息有了充分的准备,按理说,这时的日本股市不应该有大的波动,可事实恰恰相反。

    在经历了二月份二十个交易日的微小波动后,日经指数再次转头向下,这一次不怪流言,而是大批的日经指数期权开始发挥作用。

    在两三年以前,国际投行就开始在日本市场推销这种日经指数期权,这种期权的标的可不是虚无缥缈的指数,而是对应着约定好价格的指数期货。

    一月份,这些期权开始在otc市场上大卖,具体由古德曼公司操作,加持上了欧洲王室的光环,使其信用等级大大提升。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除去史丹利公司的看跌期权,事实上在股市飞速上涨的时候,日本本土的很多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筹资(不限于股票市场,也有很多是在债券市场上)。他们承诺,如果贷款到期时,日经指数要是下跌的话,公司将补偿相应的损失。

    这部分损失就是弥补因为购买了债券而失去投资在其他地方的机会成本。

    这个承诺的实质是日本的公司发行了一份带有看跌期权的债券。债券到底要偿还本金和利息,而这个看跌期权是否兑现,很大程度上要看日经指数的表现。

    不过在当时,日经指数气势如虹,没有多少人相信它会下跌,因此这些看跌期权的价格非常便宜,甚至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投行大量购买了这种产品,即日经指数看跌期权,那么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呢,难道是打算和日本企业对赌吗?

    不,国际投行一般不会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境地,特别是和整个庞大的日本市场作对。这些毕业于常春藤的银行家们根据这些日经指数看跌期权的某些特点,再设计出类似于这种东西的金融产品,然后把这些东西销售出去。

    这样一来,既对冲掉了风险,又从中赚了一大笔利润丰厚的差价和手续费用。

    而且,国际投行家们是在两个不同的市场操作,所使用的货币也不相同,一种是以日元计价的日经指数看跌期权,另一种则是以美元计价的日经指数看跌期权。他们所打的如意算盘就是,一旦日本的市场下跌,那么迫于经济压力,日元很可能会贬值,这样一来国际投行就可能收到来自日本的日元,然后以美元支付给另外市场的投资者。

    这么一来,国际投行所赚取的利润可能要被迫吐出去,甚至还要倒贴很多。

    因此在设计看跌期权的时候,必须要在里面加入一个条款,就是这些权证的收益必须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某个汇率换成美元。

    一切都设定好了之后,古德曼公司又另外支付一笔费用给丹麦王国银行,由这家银行担保这些权证到期会兑现,这些期权将于九三年初到期,为期两年的时间。

    因为市场确实有这么一种可能,就是日本市场疯狂下跌,那么融资的日本公司将因此无力支付先前做出的承诺,这个时候就需要丹麦王国银行出面了。

    国际投行家们利用两个市场不同的看法,将从日本市场上低价收购来的带有看跌期权的债券加工成日经指数看跌期权,然后在美国市场上以一个较高的价格卖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金融衍生品自然是越多越好。

    现在就剩下唯一的一个风险了,就是国际投行可能会因为日元贬值而使那些在日本企业里得到的资金缩水,毕竟他们已经和那些美国市场的参与者们定下了特定的汇率兑换数字,现在他们只要在汇率期货或者期权市场上进行相应的对冲就可以了,这些难不倒他们。

    其他的投行也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其中的原理,纷纷照搬照抄,很快这些日经看跌期权就泛滥起来。

    除了古德曼公司的这种期权,还有史丹利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等直接在日本公司鼓吹的对赌期权,这些期权虽然和古德曼公司的期权有点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在国外投资者和日本本土的企业间巧妙地设立对赌协议。

    除了这些变异期权外,还有在期指市场上的打压,以及在日本股市上的抛盘。

    特别是在大阪交易所的外国资本的席位,在股市上涨的时候融资做多,在股市下跌的时候融券做空,在某些程度上也催动股市的快速变化。(为了答谢推荐票超过五千,今天两更,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作者会继续努力。最后,特别感谢书友aline艾琳的评价票。)

第五十章 奇异期权(二)

    日本的资本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在整个二月份都在顽强抵抗。

    在他们看来,现在的下跌只不过是暂时的,除去那些不利的消息,整个日本的经济还是一片大好,根本没有任何消息能够证明日本的经济在下行。

    不过只是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快,日本的股市还在继续下跌。

    这一次下跌从二月十九号开始,连续开出两条红线后,第三天日本指数再次暴跌一千点以上,跌幅高达3。15%,之后的一个交易日,多头反扑无力,结果造成后续的两个交易日继续暴跌,日本的指数继续下行,整整两个交易日下跌了2500点。之后二月的最后两个交易日虽然略微有些上涨,成功地收复了1500点,但整个三月份的基调已经定了下来。

    最残酷的三月,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和股民来说,无疑是极其惨烈和灾难性的。指数从34587点一路下跌到四月初的28002点,整整跌了超过六千点,比巅峰时期的38957点已经相差超过一万点,市值则少了三成多。

    看上去泡沫被挤得差不多了,或许现在的市值才能真正反应日本的经济状况。

    在一月份开始的时候,出于对股市现状的担心,很多资本抽身撤离,抛售了不少日本的股票,造成市场的下跌,而下跌又反过来加速市场的恐慌情绪,造成更多的股票抛售。在这种情况下,融券的情况大大改善,某些资本又可以肆无忌惮地做空,再次加速市场的下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