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1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副总统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在美国的历史上。每一次小规模的加息通常意味着一轮加息周期的到来,而市场也因此形成了这样一个预期。如果这个预期最终实现,那么长期利率就会因此而大幅上涨。最终的一个结果就是债券市场崩溃,到时候势必形成经济“硬着陆”的局面。

    经济学意义上的硬着陆是指在控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因为信用、流动性等因素的紧缩而发生停滞,甚至是呈现出一个衰退的局面。与之相对应的是软着陆,即在控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经济的增长仍然能保持一个适度的增长。

    对于副总统的质疑,格林斯潘在来特区之前就已经充分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事实上在他看来,当前首要考虑的问题并不是债券市场,而是股市的表现。如今标普500指数已经达到创造历史的470点左右,是时候该对它进行调整了。

    “副总统先生,你可能有所不知,长期利率主要受到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进行加息,市场就会明白我们是对物价变动保持了足够的警惕,这样一来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势必会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长期利率就会下降。我个人认为,这次加息对债券市场是个较好的消息。”格林斯潘侃侃而谈道。

    他自然有资格说出这番话,要知道他在就任联储主席之前就一直在纽约储备银行做经济顾问,浸淫在市场上的时间远远比那些经济幕僚长,考虑市场的反应也自然比这些人更全面。

    长期利率即融资期限在一年期以上的金融资产的利率,资本市场长短期的分别通常以一年为限。由于国债的流动性较强,因此通常把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作为长期利率的标识,其中十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是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风向标,也决定长期利率的走向。

    必须要说明一点的是,美联储在做出经济方面决策的时候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就好像这一次格里斯潘来到白宫,他的任务就是向政府的相关人员通知美联储即将做出加息的决定以及说出加息的缘由来说服政府。即便是政府人员对此有异议,但最终美联储还是会加息的。

    “但愿如此!”戈尔回头望了他的经济顾问一眼,见这个来自伯克利大学的女经济学家泰森微微地摇了摇头后,转过头深深地望了格林斯潘一眼,“希望市场不要对此做出太过敏感的反应。”

    格林斯潘满是皱纹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微笑,对于能这样说服政府,他自然是非常满意的,剩下的事情就是美联储自己的事情了。

    两个星期后,在1994年2月4日,在主持了公开市场委员会后,格林斯潘建议进行小幅的加息以抑制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至于加息的幅度定在了25个基点,即0。25%。

    需要说明的是,美联储调整利息的方式是通过对联邦基金利率的调整来实现的,这个基金是由美联储成员银行为调整准备金头寸和日常票据交换轧差而形成的,里面的资金由会员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票据交换轧差的盈余组成。由于联邦基金拆借无需担保。利率低于官方的贴现率,因此这个基金的资金拆借量很大。久而久之,这个基金上的同业拆借利率就成了美国同业拆借利率。

    由于银行经营有风险,因此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律中都规定银行在吸纳储户的资金后必须向中央银行上缴其中的一部分,这部分资金就叫做存款准备金,以备未来破产时赔偿储户所用。而商业银行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还预留一部分的资金,这部分的资金叫做超额准备金。

    因为银行的存贷资金每天都在变化,因此在法定准备金方面每天都可能有多余或者缺少,这个时候就可以向其他银行借入或借出资金,就形成了同业拆借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拆借的利率。即便是一天(隔夜)也都是有利率的,也就是同业拆借利率。

    当美联储在联邦基金中提高拆借利率,向美联储拆借的商业银行可能会转向其他商业银行拆借资金,但是美联储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抛出国债。吸纳其他的商业银行过剩的超额准备金。通过这样反复的操作。最终将市场上的利率拉到他们想要的位置。

    华夏则是大大不同,基本上中央银行监测市场时,发现有必要上调或者下降利率的时候。往往一纸公文就解决了问题。这种非市场化的行为危害极大,因为不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资金的成本,往往在调整前后对实体经济伤害特别大。

    话说回来,之所以美联储这次加息25个基点,就是想通过比较“温柔”的幅度来修正市场,因为对一个上千亿美元的市场而言,这样一个幅度的加息已经有足够的力度来影响市场了。

    只不过这一次格林斯潘错在了对债券市场的估计上,事实上当美联储宣布加息的时候,标普500的指数从480点下降到469点,重挫2。27%,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开始进入调整通道,曾经一度下挫到435点,至少从股市上来看,他的逻辑很成功。

    而在长期利率市场,原本格林斯潘的设想是通过加息来打消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即由于预期的降低导致长期利率的下降,最终投资长期国债的收益会上升。但是由于对冲基金这几年的迅猛发展以及在长短期利率之间做了大量杠杆而形成的影子银行系统的影响下,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不像他想的那样去运行了。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对冲基金远远不能满足投资债券所取得的那一点点收益,因此他们大规模地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建仓,由于国债价格的波动性很小,因此这些对冲基金能运用的杠杆极其高,普遍有100倍之多。即一张面额100万美元的长期国债,在期货市场上只需要1万美元就可以买卖,而贪婪的对冲基金甚至连这1万美元都不愿意出,而是通过经纪人借出这1万美元。

    在做对市场的时候,这种借贷关系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方向和市场完全相反,那么经纪人为了规避风险,必然要求加入更多的保证金,如此一来,对冲基金们为了回避通胀的风险和维持保证金,必然要将手中的头寸轻减。

    问题来了,没有哪个市场能像债券市场一样容纳这么多的资金量(货币市场除外),要是对冲基金们一窝蜂地抛售债券,又有谁来接盘呢?如此一来,接盘的人少于抛盘的人,那么卖出的一方为了成交势必将价格一再压缩,最终债券期货甚至是债券的价格都将跌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甚至会引起整个市场的大崩盘。到时候,这些对冲基金就可能输得精光!

    这一切,都源自于美联储一次超乎预期的加息!(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napoleon的月票支持!感谢让我在想想、魔龙战鬼的继续打赏!作者正在为设计新的情节而努力加油,非常感谢大家对本书的关注~~

第六十六章 成立基金

    在将原油期货市场上仓位全部出清之后,钟石就一直在香港马不停蹄地忙碌关于新基金的事情。在原油市场上共收获了4。5亿美元后,按照先前的约定,安德鲁、李名扬、钟意和廖小化四人平分了450万美元,平均每人拿到超过一百万美元的酬劳费。

    对于这么一笔天降横财,最高兴的自然是李名扬。他原本是被渣打的交易部门强留在美国的,当时还很不情愿,不过他现在很是庆幸,幸亏当时自己留了下来,否则就白白地错失了这么一大笔财富,要知道他要在渣打赚上那么多的钱,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

    钟石对他的操盘也非常满意,在即将成立新基金的时候也需要几个经验丰富的操盘手和交易员,因此在成立新的基金公司的时候就想到了他。

    “你真的想要我加入基金公司?”尽管都是买方市场,但是李名扬之前的所有工作都是纯粹的买卖,所依据的是来自投行或者自己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他们只是每天观察市场的走向和成交量,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投资顾问的角色。对于进入基金公司,他不确定能否胜任。

    他不明白的是,现在成立的这个基金只是对外交代的手段,实质上这个基金的大部分研究和策略都由钟石一个人来完成。自然,为了分散风险,这个基金的资金将分成若干部分投到不同的市场上,香港金融市场异常发达。除却本港的资本市场外,全球市场都可以随意参与。

    钟石自然不会去解释这一切:“你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应该没人反对。不过你要是不舍弃在渣打的工作我也不勉强,现在就看你的选择了。”

    除了钟石外,几个在原油期货市场上一起打拼的人都在。这里是中环的一家高级写字楼,钟石和廖小化等人一起来到这里看地址,既然要成立基金公司,自然需要一个办公的场所,这几天他们跑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将办公场所确定下来。

    李名扬朝着安德鲁看去。他们两个在原油期货市场的战役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毕竟两人都是操盘手出身,彼此之间颇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安德鲁见李名扬看过来,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李名扬于是心一横。就答应了下来:“既然这样。那我回去就打辞职报告。”

    “我们即将成立多支对冲基金。除了在全球宏观方面外,也关注相关的衍生品市场。只要是有盈利的地方,就应该有我们的声影。”钟石看了看李名扬。然后继续说道:“在我的规划中,除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市场外,本港市场也会充分地参与。”

    他这一番话说得几个人热血沸腾,他们都算是跟随钟石打拼天下的“老臣”,对钟石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很熟悉,自然知道钟石所说的不是大话。

    李名扬虽然没有参与之前的一系列投资活动,但是在原油期货市场上投资的时候可亲眼看见过十亿美元的资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