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身的少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纹身的少年- 第10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梓杨仰起头来看着天上的蓝天白云,湛蓝如洗,深深吸了一口气,有点眩晕……嗯,这空气挺清新。

    “嗳,苏睿,商量个事呗,你开我的吉普,我开你的陆地巡洋舰呗。”老王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车上了。看看这辆霸气的陆地巡洋舰,再看看门口停着的那辆自己的破吉普,差别太大了!简直是白马王子跟灰驴不,跟灰老鼠的区别。

    这辆吉普自己也开半年了,第一次觉得这车有这么丑。

    苏睿笑着点头同意。下车做了个请的手势。老王兴奋的蹿上驾驶座,在里面东看看,西瞅瞅,嘴里啧啧啧感叹个不停。“这仪表盘真他妈帅!”、“这方向盘握着真他妈爽!”、“这椅子坐着怎么这么舒服?”

    梓杨摇摇头,书读的少真可怕,连句像样的形容词都说不出来。

    看看小黑,小黑也瞅瞅他,把行李往车后座一扔,也爬上了陆地巡洋舰。

    真是一群见异思迁、忘恩负义、狼心狗肺、见色忘义……不知感恩的混账东西啊,他们忘了这一路上你是多么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了,现在看你车老色衰,都不要你了!梓杨叹息着拍打着吉普车篷,在那感叹着人心不古。

    苏瑞打开车门坐上驾驶座。“怎么样?李大少爷?咱们上车出发吧?”

    梓杨又长长叹了一口气,爬上了副驾驶,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淡定女杨青文走过来,毫不客气地打开车门,一屁股坐在后座上。连声招呼也不打。

    梓杨心里暗骂,电灯泡!

    他隐隐地觉得,这个杨青文似乎对阿冲相当畏惧。不管行坐都跟阿冲保持一段距离。似乎刻意避免跟阿冲在一起。

    因为赛亚的关系,梓杨也感觉接近阿冲的时候身上有种不自在,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

    虽然赛亚关闭了自己,进入深度休眠状态,理论上阿冲不会感应到,但是对于阿冲的能力他也没有底,所以打定主意,尽量跟阿冲保持一点距离。

    今天天非常蓝,空气也很新鲜,是个出行的好日子。

    苏睿戴上墨镜,在步话机里对老王道,“出发!”

    “收到,遵命,over!~呦吼~!”步话机里传来老王一声大吼,白色的陆地巡洋舰轰鸣着蹿了出去。

    苏睿笑着摇摇头,发动吉普,也缓缓地跟了上去。

第一一七章:神族使者

    喜马拉雅山脉,梵语读作:himaalaya,意为雪域。藏语“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的南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拥有上百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整个山脉全长3000多公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8848米,据说每年还在以1cm的速度增长。

    这里,因为环境太过恶劣,生物几乎绝迹,被誉为荒原,人类无法立足之地。

    但是在绵延数千公里的山脉附近,却分布着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多个部族。

    不得不承认,人类的生命是顽强的,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都会有族群生存下来繁衍生息。

    生活在这里的部族历史悠久,大多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为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能一代又一代的把传统保持下来,至今这里的很多部族仍保持着一些古老、神秘的习俗。

    1939年,喜马拉雅山脉脚下的一支藏族部落里,出现了五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身影。

    祖祖辈辈在这里的生长的藏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人皮肤是白色的,眼睛是黄色、蓝色的。头发是金色的,手上的汗毛又粗又长,个子长得高高大大,叽里咕噜说着当地人听不懂的语言。

    当地人看得出,这些金发碧眼的“外人”对他们充满了尊敬和善意。通过简单的手势和丰富地表情,他们了解到,这些外国人来这里,是要帮助这里的藏民。

    这些人外国人友善地送给当地人一些从来没见过的食物,咖啡、方糖、巧克力,还有用铁罐包着的肉。除了咖啡以外,其他的食物都很受藏民的欢迎。

    部族的老者遵循当地好客的礼仪,向来者送上了雪白的哈达。

    领头一个身材高大的外国人恭敬地接过了哈达,跟身后的几个人竖起了大拇指。

    接下来,这几个人就在附近扎起了帐篷,住了下来。

    藏民也有游牧的传统,对于这群人的居住方式倒也并不感到惊奇。

    这五个人住在这里,每天跟族里的人聊天、喝茶、吃饭,观察他们的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和风俗。

    他们还用自己带着的仪器帮当地人看病。用奇形怪状的铁杆在头上比划,测量他们的身高,摸他们的骨骼,还跟他们合影、拍照那个铁盒子会把他们的样子印出来,而且跟他们本来的样子毫无区别!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当地人对这几个总是带着笑容的外来者消除了戒意,很温顺的任由他们地摆布自己的身体,对于他们奇怪的举动充满了好奇。

    但是族里有个老者却对这些人充满敌意,他说这群人是西方来的魔鬼,他们是来吸取当地人的灵魂。他们那个会闪光的机器,就是专门吸取灵魂的法器。

    但是族长认为他们是远方来的客人,“对于客人我们要尊敬,这是祖辈的传统。”

    好在跟外国人接触过的人灵魂都还在,被法器闪过的人也没有什么异样,而且他们带过来的方糖和巧克力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所以双方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本地居民也把珍藏的虫草、天麻、麝香、蜂蜡等特产作为礼物回赠给对方。

    跟当地人接触久了之后,慢慢的这些人也学会了当地的一些语言。向当地的藏民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并表达了他们的来意。

    “我们是远方神灵派来的使者。”

    “我们的祖先,跟你们的祖先是同一族人。”

    这几个人正是希姆莱派来西藏的探险家,他们分别是探险队长恩斯特。沙费尔,一位博物学家。布鲁诺。贝格尔,人类学家。恩斯特。克劳泽,植物学家和昆虫学家,同时也是探险队的摄影师。卡尔。维内特,一位地球物理学者。还有艾德蒙。格尔,探险队的医疗专家。

    这几个外国人在这边一直住了半年多,这段时间里,他们给当地的三百多人做了身体测量,记下了指纹和手印,并且用生石膏、水和消毒剂制作了17个人的头部、脸部、手和耳朵的模型。

    他们用照相机拍下了大量的照片,卡尔。维内特还绘制了4套当地的地理地貌资料。恩斯特。克劳泽用摄像机录制了3万多米的电影胶卷。

    到了1939年8月份,这5个友好的“外来使者”向族长辞行。满载资料和特产,辗转回到了德国。

    这五个异族人离去之后。小小的部落又恢复了往日波澜不惊的状态。

    1943年,又一批外国人出现在了藏区,他们人数众多,跟上一批人外貌看起来一样,都是金发碧眼、高高大大,而且队伍里有几个人还会简单的藏语,想必上次的“探亲队”把当地的文字和语言资料带回去仔细研究过。

    这批人向当地人表达了他们的来意:

    他们是远方来的使者,他们之前的同事带回去的资料证明,双方的祖先具有很深的渊源,这次他们来,是希望更好的研究和学习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礼仪,为了表达诚意,他们给当地人献上了丰厚的礼物。

    跟上次不同,这群人并没有跟当地的老百姓同吃同住拉家常,而是通过当地人,联系到了当地的土司。

    拉孜土司是这一带的最高长官,握有无数人的生杀大权。

    拉孜土司家族是一个具有古老血统的贵族,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在当地具有相当大的势力,威望很高。可以说这一块地区连土地跟人都是拉孜老爷家的财产。

    拉孜土司在自己的城堡里接见了这批远方的来客。

    领头的几个人做自我介绍,那个身材健壮的年轻人,叫做海因里希。哈勒,他的另外一个留着络腮胡、表情严肃、神情倨傲的同伴,叫做彼得。奥夫施奈特,拉孜土司弄了半天才搞清楚他们名字的发音。

    看到拉孜土司高高在上,对他们不理不睬的样子,哈勒心领神会,命随从把带给土司的礼物搬上来一个沉重的大箱子。

    随从打开箱子,里面金光闪闪,看到箱子里的东西,连见多识广的土司也眯起了眼。

    跟送给普通藏民的咖啡、方糖、巧克力不同,这些外国人献给土司的礼物自然也高档了很多纯金制作的精致钟表,雕饰着精美花纹的金盘、银器,还有一根根沉重的金条……

    看到客人这么懂事,拉孜土司也是笑逐颜开金银珠宝是跨越了种族和语言、在全世界都通用的“诚意”。

    对于这批有诚意的外国人,土司也展示了足够的敬意,特地命人把一处规模很大的碉房清理出来供客人居住。

    碉房是藏区特有的一种建筑,是一种用大石块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四层,墙体下厚上薄,建筑平面较为简洁,一般是多方形平面,门窗都四四方方,因为外观像碉堡,所以称为碉房。一般是大户人家才有实力建造的建筑。

    而土司家的碉房,比普通的更加气派壮观一些。这十几个远方来客跟他们大箱小包的行李安置下来之后,空间还绰绰有余。

    是夜,拉孜土司摆开宴席招待远方来客,主宾把酒言欢,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

    但是角落里,有一个阴冷的眼神却在暗暗地注视着这帮神秘来客。

    这个眼神的主人是一个干瘦的中年人,尖尖的脸上长着一个醒目的鹰钩鼻子,眼睛虽然细小,但是像秃鹫一样炯炯有神。

    他的名字叫做彭措扎西,人们一般称呼他为彭扎,彭扎是拉孜土司的大管家。

    彭扎的家族在当地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土司统治的年代有多长,他们当管家的年代就有多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