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过关- 第37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冯也不说话,牛阑珊喝了一口水说:“处里一再强调,无论现在是居住在五陵地区的老干部,还是不在五陵居住的老干部,都要完全的统计,你怎么不按照领导的意图做事?这样很危险!这样是要出纰漏的,你这样,处里接下来的工作,怎么能进行?”

    今年开人大政协会议的时候,梁志国批示了几项对司法局老干部的政策,比如说给老干部们体检,比如说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局里负责组织老干部们到天门山旅游一次。其他的几条都兑现了,但是由于种种的客观原因和条件约束,这条旅游的工作任务一直就没有落实下去,而且原本答应老干部们是春游,如今已经到了夏季,局里还没有动静,有些老干部们意见就很大,说局里是过河拆桥,两会开过了,老干部们就没用处了,就不再重视老干部的作用了,怨声载道,负面情绪很大。

    对于组织老干部旅游的事情,是政治部主导,老干部处负责落实的,可是过完年到现在,司法局老年干部处的事情层出不穷,主要几个领导先是牛阑珊被跳楼、住院、病了,下来花满勤被停职反省、请病假,后来吕操也病了、神经了、出院后再次病入膏肓大闹司法局,三个领导就像是争先恐后比赛看谁会折腾一样,所以实际上老干处真正在工作的,也只有冯和尚静两个人,老干部们旅游的事情,就无法实施下去。

    “小冯啊,工作中马马虎虎的态度,是要不得的,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的事项嘛,你三心两意,得陇望蜀,想要两全其美,那怎么能够?”

    牛阑珊说话的暗示性太明显了,意思就是冯不能即对自己服务,又去讨好花满勤,你想左右逢源,那不成!

    冯点头说:“处长批评的对,我一定虚心认识错误,认真改正错误,接受领导正确的高瞻远瞩说服教育,今后将工作做好。”

    牛阑珊的脸色缓和了一下,问:“总体来说,名单没大错,但是,这两人是怎么回事?”

    冯过去一看,见牛阑珊在老干部的名单上划了两个框框。

    一看名字,冯就知道了缘由,刚才牛阑珊说的那些话南辕北辙,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正准备解释,有人在敲门。

    冯就看了牛阑珊一眼,牛阑珊问谁呀,进来。

    推门进来的是一个女人,冯一看,认识,这女的叫小娜,就是梅山县企业家马光华的专职秘书。

    小娜一进门看到冯,脸上生动起来,就带着笑,说:“小冯哥哥,好长时间没见了,你工作顺利啊。”

    小娜一张口,冯就想人的秉性是改变了的,“小冯哥哥”这样的称唿怎么能在机关里随便的叫,再说自己和她很熟吗?怎么一进门不称唿牛阑珊,反而叫自己,自己比牛阑珊的职务大吗?这可是牛阑珊的办公室,也许小娜性格率真,可是这样做真的不好。

    冯对着小娜一点头,说了一声:“你好,”继续的将牛阑珊桌上的名单拿在了手里。

    牛阑珊这时问:“有事吗,小娜,大早上的来。”

    小娜身上散发着一股香味,冯记得上一次在吃饭的时候闻到小娜身上的味道特别浓,这会倒是清淡了些,像是月季花香,心说这一点上这个女人倒是会审时度势,大夏天的搞得香气四溢闻风十里,谁能受得了,看来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不用教都有因地制宜的随机应变的天赋。

    小娜笑着甩了一下头发,说:“大姐,昨天闲逛,在大世界那里看到有一款帽子,我一看就喜欢了,可是怎么戴,都觉得不适合我,怎么说呢,这帽子的气质是我驽驾不了的,可是我又实在喜欢,舍不得错过,想来想去的,就想到了大姐你。”

    小娜说着从手提的袋里掏出一顶女士帽子,笑着说:“所以呢,我就买回来专程的送给大姐你了,咱们不能让别人将美给独占了,那我可真是要气得不行……你戴上我瞧瞧。”

    原来小娜和牛阑珊已经这样熟悉了,都叫上大姐了,这个小娜虽然有时候说话粗俗,可是办事的方式却很合牛阑珊的意。

    牛阑珊看到小娜大早上的一上班就给自己送东西,心里美滋滋的,嘴上说着不要吧,人却已经站了起来,冯就退后一步,小娜将帽子戴到牛阑珊头顶,左右的摆弄,牛阑珊就说:“可惜没有镜子。”(未完待续。。)

第360章永不妥协(一)

    情况比冯预想的还要糟糕。

    的士车不能往前开了,冯只有步行,找了个人相对少的地方给严守一易本初几个县里主要领导打电话,但无一例外的不是对方无法接通就是已经关机,越往县城里走发现乱哄哄的人聚集的越来越多,而且大家都像是吃了呛药似的个个嘴里骂骂咧咧,脸上都带着悲愤和愤慨的表情,都在说着县里的一群狗官如何如何愚弄百姓,如何将人不当人,如何说话不算话,整个似一点就炸的火药桶,而且但凡有小轿车往县政府方向行驶,就会被人拦截下来进行盘问,这些人仿佛比经过专门训练的警察都专业三分,面目狰狞的就像是寻仇吃人的夜叉,直到车上的人证明自己不是公务员,才被放行,但是那车没走多远又会被另一伙人拦住,更有甚者,数不清的农用三轮、拖拉机装载着满满的一车车香菇堵在去往县里几个政府单位的主要街道上,让人寸步难行,好像就是香菇开会。

    到处是人,到处是机动车,到处是吵闹,梅山县城已经沦为堪比省城最大的那家蔬菜批发市场的模样,偏偏还最无秩序,交通已经瘫痪。

    有人认出了冯,一人张口说这就是县里的领导,哗的几十个人过来就将冯围了起来。

    冯在半间房的时候群众对他的印象不错,到了县里之后尤其经过了省电视台在蔬菜批发市场的那次访谈,全县养殖香菇的老百姓都知道冯是为大家办了事情的,所以对他的态度竟然出人意料的好,冯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辞,知道了这些人大致分为三波,一种就是各乡镇的农民,他们是来县里要求清偿香菇养殖的钱,这一类型的占十分之四,但是另一波是县里几个企业的工人,他们要求发放拖欠了将近一年的工资,这种占了一半以上,再有一种,这些人说不清是为了什么,但是吵的更厉害,像只是为了吵闹而吵闹,就是为了发泄一种不满,而这种人也最让冯担心,有问题可以想办法解决,但是说不出为了什么目的的人,要么就是对政府积怨已深,要么就是专门趁机闹事的。

    冯对大家解释自己刚刚从外地回来,不知d县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会逐一解决大家的反映的问题的,这样走一路说一路,口干舌燥的终于到了县委,全身已经被汗水浸湿。

    县委县政府院子里里外外都是人,人影叠嶂,外面吵得闹得骂的吆喝的,但大院里的人和外面的截然不同,这些人相较之下异常的安静,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已经将县府大院给占据了,外面的群众才没能进来,冯进了院子里有几个人过来说他们是县里几个厂的工人代表,要县里解决吃饭问题,冯问他们来了多久,这几个人回答说早上到了现在,冯又问县里谁接待了他们,这几个人说就是因为没有,大家伙才越积越多,冯让他们将各自厂的厂长或者负责人喊来,这些人说厂长们不知躲在哪里了,冯冷着脸说:“梅山不大,他们不来,你们就说我等一下亲自去请他们!”

    工人们到底觉悟比外面吆喝的农民高一些,几个人犹豫着离开,冯到了办公大楼里,县委的工作人员就围上来说严书记和几位县委领导本来是去半间房开现场会解决寺洼村搬迁的事情的,没想到被寺洼村的人困在那里,接着半间房镇上养殖香菇的农民也闻讯而至,场面就有些难以收拾,而外乡镇的人也拉着卖不出去的香菇到了半间房,这样乱糟糟的,时至现在半间房镇政府大院的通讯全然中断,不知道那里现在发生了什么。

    “县长呢?”有人刚刚说的是严守一没提易本初,冯觉得这似乎有些不对劲,有人就解释县长知道书记被困,就赶了过去,结果他也被堵在了半间房出不来了。

    严守一和几个常委被困,易本初不在外解救,反而自己也陷了进去?这太不正常了,易本初能这么不成熟?和自投罗网有什么区别?

    冯想了几种可能,让人通知县直机关各部们在家的正副头头,以及没有被困的副县级以上干部立即到县委来,接着他给张秘书长打了个电话,时间离上次张秘书长的通话时间刚刚过去了一个小时。

    “郭书记问你准备怎么办?”

    “我还在了解情况。”

    “情况已经很明了了!梅山需要当机立断。你需要了解到什么时候?”

    你不在梅山比我还知道这里的情形?我才回来多久,情况有多明了?

    当机立断,你断一下试试!

    冯觉得郭中州就在那边听着自己的说辞,可能张秘书长的手机用的都是外音,于是说自己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挂了电话。

    那些接到通知匆匆赶来的干部到了会议室,冯一声不发的坐着,听着众人嗡嗡的议论纷纷,无非就是两种意见,一个是尽力派人去对老百姓做工作,将势态控制下去,再有一种就是让上级领导派武警防爆警察来强行将县委的领导们救出,有人就问发生了冲突导致流血事件怎么办,这个责任谁背负?有人问温和下去事情会越拖越久,迟了会更乱,梅山的形象就受损了,传出去影响太坏。

    多数人吵吵闹闹的,也有冷静旁观的,这时皮建斌也赶到了,就要给冯汇报工作,被冯制止了坐下,冯将已经喝了四五杯水的水杯子放下,轻声的说道:“谁主张和群众接触做工作的,请举手?”

    冯的声音不大,但足够听得清,有些人就举了手,冯又问:“哪些同志觉得派警察前去的比较好,请举手。”

    这下举手的占据了多数,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