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过关- 第25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璋联系?

    说的没意思点,冯喆和何国璋彼此也不熟悉,如果明天同行,两人在一辆车上无话可谈的闷闷几个小时,就太浪费时间了,这个应该避免。

    再有一点,是对任何人都不能透露的:冯喆当时冒险去省厅找姚丽华完全是因为有王茂强这个契机,不然单凭和柴可静在功德塔上看到李博谷与姚丽华刻在一起的名字这一点,冯喆绝对不会去省里做投机的事情的,因为那样就是利用了别人隐藏起来一二十年的情感纠葛去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那太过于阴狠和不择手段,更可能让当事人之一已经身处高位的姚丽华心生反感甚至怨恨,所以要是没有王茂强因为打高岿然的老婆暴露了和李博谷是同学这一层关系,冯喆就不会带着王茂强去省厅冒雨站在大门口像卫兵一样的傻站着等待着姚丽华的检阅。

    有了王茂强这个挡箭牌,姚丽华可能只会想到一群基层的人为了办成一件事是多么的辛苦和执着,姚丽华可能想所有的一切都是巧合,毕竟李博谷当初在被授予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时候,她这个教育部门的主要领导都没有出面,别人从何猜测那悠悠的往日?

    事已至此,开弓没有回头箭,总之,起码到现在没人能想到冯喆做这件事都是有预谋的、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谋划的,柴可静提供给了冯喆关于姚丽华的资料,可是柴可静也想不到冯喆会真的将一个点晕染成了一个偌大的圆,再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在这件事里,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所有的参与者全都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好处,这些好处是荣誉也罢实际利益也好,大家都皆大欢喜,这是冯喆感到欣慰的,不然,他面对姚丽华或者李博谷的时候,会惭愧。

    第二天开了党委扩大会,冯喆就往省里去,快到省城的时候,杨树明打电话过来说发包委员会的人选初步拟定,请冯喆看看合不合适。(未完待续。)

第253章乱(三)

    杨树明初步拟定的发包小组的人有冯喆、杨树明自己、刘奋斗、王勇、胡德铨和刘一彪,也就是半间房镇党委的几个主要领导人,冯喆一听就说:“杨镇,这人选都很好,很适合,只是我就不参加了吧?你主抓就行,你看我都来省里了,教育厅这边的事千头万绪的,我正一筹莫展呢,而重新发包那么大的事,对我们镇的意义就更加重大,我也分身无术嘛,别忙中出错,所以你挑头就成。”

    “书记,你都说了重要,这么大的事情你不参与怎么行?你要是不参加,就显示不出我们镇对重新发包的重视程度,这个委员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分量不足,压不住秤杆子,大家干事的时候心里没谱呀,就是让别人看着也会有想法,再说你就是去了首都,也还是我们的书记嘛。有你在,组织就在,有了组织还怕做什么没底气?还是那样,你是委员会主任,总领大局,有了问题,我们也好再商量着办,这关于人员的事,我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所以呀,你就让我独断专行一次,也不是,这个词不恰当,是进谏一次,你得从善如流。”

    杨树明说的言辞凿凿,说着自己就笑了,冯喆嗯了一声说:“杨镇要独断专行还要我从善如流,这可给我出了个难题,杨镇有魏征的举措,我可不是什么李世民。”

    杨树明听了就说:“是不是李世民先不说,反正你要是不当头,我就让大家开会再议,就算你缺席好了,要是会议决定了,你可别再推脱。”

    半间房有镇书记绝对真理、镇长相对真理、各委员服从真理、其他班子成员没有真理一说,杨树明竟然要开书记会议重新讨论委员会人员组成这事,还现在就言明算自己缺席,冯喆也笑了,镇书记不在,开什么书记办公会议,杨树明就是和自己兜圈子:“好好好,杨镇这是一点余地都不给我留呀,我看林冲就是这样上的梁山,既然这样,杨镇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这不是六个人,那就再加一个人,七个,形成单数,这样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做表决的时候,也好形成过半数意见。”

    “好,冯书记看增加谁好?”

    “杨镇你看焦一恩怎么样?”

    “老焦?嗯好,他作为党委办主任,横的竖的联系也方便,我看好,就他了,就由老焦做统筹。”

    原本杨树明以为冯喆说增加的那个人选会是企业办的主任郝千秋,但是没想到竟然是焦一恩,不过冯喆的这个提议也能说的过去,郝千秋这几天确实够忙的,解放不出来。

    和冯喆结束了通话,杨树明心说组织是什么,组织就是人,任何的组织都是人组成的,没有了人谈什么组织,而是人就有好恶,个人的好恶就会影响到组织对你的看法,尤其是能决定你前途命运的那个人代表了组织的时候。一切的事情说穿了还不就是人和人打交道?个人之间的关系处理的不好,组织关系就不会融洽,自己经历了刘依然和冯喆两个直接的“组织领导”了。直观的、很坦白的说,冯喆已经很是不错了,搁在刘依然那会,组织是什么?“组织”就是在你遇到困难时,他说无能为力;在你遇到不公时,他说要正确对待;在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说要顾全大局;在你受到诬陷时,他说你要相信组织;在需要有人做出牺牲时,他说组织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当需要有人冲锋陷阵时,他说是你的坚强后盾;在你取得成功时,他说是组织培养的结果,因此上,杨树明比任何的时候都想让冯喆这个“组织”干出成绩,自己好取而代之,因为冯喆比刘依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多的太多。

    这两年岭南省里“亚细亚”这个词语被用的有泛滥成灾的势头,一些饭店宾馆都冠以各式各样的亚细亚的名头,街头巷尾的连一些商场、卖家具的都打着亚细亚的字号,什么正宗亚细亚这个、东方亚细亚那个的层出不穷,岂不知亚细亚本来就是亚洲的意思,亚洲就在东方,既东方又亚细亚是重复还是着重指出,却没人在意,至于正宗亚细亚就更加的让人莫名其妙,七大洲亚细亚就一个,哪来正宗之说?连骑三轮车收破烂的都冠以亚细亚旧货回收中心的字号,国人总有一种意识,觉得凡必是“火”的东西都是好的,大家都往一个地方挤证明那个地方有凝聚力,实际上大街上人最集中密度最大的地方无非两个,一个是饭店,一个则是公共厕所,一个是为了满足需求,一个则是为了放松需要,饭店叫某某亚细亚饭店可以,公共厕所也称为亚细亚以说明卫生过关内部设施好就有些让人费解,但是人们经常是在某个正宗的亚细亚饭店吃完又到亚细亚的星级卫生间去排泄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这两个亚细亚其实唯一共同的地方就是都需要付费,这就是吃要钱,屙屎也要钱,金钱社会,无钱寸步难行,亚细亚这个词语要是有思维意识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埋怨人类真会折腾。

    冯喆到了省里是下午五点多,何国璋已经在亚细亚国际大酒店等他了,两人见面寒暄几句,何国璋说给冯喆的房间已经订好,让冯喆先休息一下。

    冯喆本来就抱着一切听从何国璋安排的念头,到了房间里洗漱的时候心里想,为什么何国璋和自己的房间之间还隔着一个房间,按说何国璋先到,他订宾馆的时候必然是为两个人同时订的房间,不应该中间被谁加塞,那是不是说,何国璋还在等一个人,那个人就住在自己和何国璋之间的屋里,自己并不是何国璋此行唯一的陪伴者?

    一会这个谜题就揭开了,何国璋按了门铃,很客气的说请冯喆过去一趟,果然何国璋就带着冯喆到了中间的那个房间,里面有两个人,一个是翟万全,另一个是一个老妇人,这妇人一看就是经常干体力活的,皮肤黑黑的,脸上有许多的皱纹,穿的衣服是新的,虽然合身,但是越加的显示出她的拘束和不安来,而且她对这身衣服似乎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排斥感,给冯喆的感觉是这衣服好像不是她的,而是由某个很有身份的人赏赐的她却不能不穿又怕将衣服弄脏弄皱。

    翟万全微笑着和冯喆打了招呼,但是并没有介绍那个老妇人是谁,何国璋对翟万全说已经安排好了宴席,翟万全就起身请那个老妇人一起去吃饭。

    翟万全竟然亲自来到了省城?是和何国璋一起来的吗?那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一个和翟万全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可是这个农妇一样的老妇人又是谁?

    这顿饭是在一间有四十平房的包间里吃的,大理石可以旋转的餐桌让十五个人一起用餐还略有宽裕,夕阳通过窗帘半遮半掩的投射进来,空调将房间的温度控制的很好,四个人吃着饭,另外还有容貌姣好的四个女服务员在一边上菜或者是夹菜端茶递水,除了碗筷勺子偶尔碰到餐具的声响外几乎再无声音,翟万全总是微笑着请那个老妇人多吃点,再对冯喆点头示意,何国璋则一直没有吭声,这顿饭吃的丰富而又沉闷,充斥着奇异的气氛,冯喆大致的猜测了一下,除去了包间及服务费外,餐费至少要在四千至五千左右。

    这个老妇人的身份就是个谜。

    本来拨款和两免一补的事情直接找秦岚就行,但是此行的目的必须要见姚丽华,不过姚丽华此时不在省里,要到明天下午才有时间接见冯喆几个,这样,从现在开始到明天下午这一段时间就是等待了,随着翟万全到了房间的楼层里,那个神秘的老妇人被请进了何国璋房间的隔壁休息,冯喆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四个人订了四个房间,翟万全和何国璋在中间,自己和那个老年妇女在最外面。

    接下来,翟万全并没有流露出要和冯喆谈话的意思,何国璋送翟万全进到房间后出来对冯喆说:“小冯先休息吧。”

    休息,就是说今天没事了?

    冯喆回到了自己的屋里,想来想去的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翟万全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