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5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辉肯定是不介意再当这个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没错,要是曙光公司真的不打算参与这次项目,以后过了这村可就没有这个店儿了,反正我肯定是不可能在这种项目中以行政命令去解决问题,所以,这就应该是你们最后考虑出结果的时候了。不管怎么样,剥离非航空类业务是必须要进行下去的,至于错过了这次的机会之后,你们怎么解决问题,那就是你们的事了。”

    当最后的一根稻草也压上去之后,一切终于解决了,还是洪都方面首先开口。

    “好,我们愿意接受这次的改制方案,将我们旗下的所有非航空类业务打包,按照曙光公司百分八的股份进行对等入股,从此以后洪都只做航空类相关业务,并专精于这方面。”

    多米诺骨牌的倒下都是有连锁反应的,随着洪都第一个妥协并倒下,昌飞就更顶不住压力了,之后也还是老老实实地将公司旗下的非航空类业务选择清空,不过他们的选择和洪都却有些不一样。

    也就是这一点,就充分地显示出了洪都和昌飞两方的本质性不同:“我们也同意,可以将公司旗下的非航空类业务全部清空,不过和洪都不同的一点则是:我们要求把百分十二的曙光公司股份换成现金,分别以百分之七十的人民币,百分之三十的美元为支付形式,直接支付到我们公司的账上。”

    这话简直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而作为之前还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洪都当然不能看到昌飞犯糊涂啊,也是小声地提醒着:“老哥,现在的曙光公司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都清楚,那绝对是前途远大啊!每年两位数的资产增长,三年时间就能够总资产翻一番,这样优质公司的百分十二股份,你们现在可真舍得?”

    “没有什么舍不得的,昌飞等不了曙光公司每年的那些分红,我们现在就需要现金。昌飞没有了汽车业务之后,就只有********地做直升飞机,但我们到现在都只有直八这一款飞机,而且还没有最后的定型。光是这样的一个型号绝对没法养活公司,所以我们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要开拓更多的直升飞机市场,而用这笔资金来提升昌飞的技术实力,开发新的直升机型号则是必须的,我们别无选择。”(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三章:来一个五年计划

    昌飞的表现很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这是让包括杨辉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而最后的曙光公司方面自然也是爽快地同意了这个要求,百分十二的股份,这已经是一笔颇为不小的数字了。

    得知昌飞的直升机业务可以七千万人民币,并且还有600万美元的形式到账,这就足以让昌飞公司方面笑逐颜开,有这样的一笔资金到位,再加上之前国家承诺的五千万人民币,至少完成直11项目可以是绰绰有余。

    洪都、昌飞都选择了清空自己手中的非航空类业务,成飞、西飞,以及一大票其它的的研究所、公司自然也是全部一一清点了自己单位旗下的非航空制造类业务,虽然这些业务好多都和曙光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没有关系,但通过对社会出售资产、并提供挂靠的一条龙服务之后,这些单位还是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资金。

    有些出人意料的则是,这些单位全部都准备把这些出售得来的资金投入到了曙光公司,少的能换取到百分之二的股份,而多的则是能够拿到百分之四左右,多多少少加起来之后,这些中航西南总公司旗下的单位居然认购了曙光公司百分三十八的股份。

    这也就是说,这一次曙光公司不仅没有因为昌飞那边的要求而支出大量的现金,反而是因为其它单位的现金注入,而增加了大约两亿人民币的现金,这样就可算是不少了。

    两亿人民币,这都差不多可以用来支持开发一款小型飞机了,当然,这仅限于共和国,比如直11这种飞机,研发它的研发资金也就是这样了,由此可见,这笔资金在九十年代初期,还是非常有购买力的。

    “既然这次所有股东们都齐聚一堂,那我就宣布一个项目,曙光公司将会以这次各位股东入股的资金,以及前期公司内部准备的1。5亿人民币,共计3。5亿,全部投入到我们公司的第一款轿车的研发中。从此,曙光公司不仅提供各个型号、系列的小型活塞发动机,我们还将要进入到新的领域之中。”

    曙光,这是中航西南旗下的子公司在地面交通工具领域的一次重大行动,而几乎中航西南旗下的每一个单位都对此期待着,这次曙光公司狂砸三亿人民币进军汽车制造业,或许这就是航空品质级别的汽车制造。

    也别说航空制造业的技术没法辐射到汽车制造业,这完全就是大错特错。

    首先,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不仅在航空工业有需要,汽车工业同样也离不开它,就拿西南科工旗下多家飞机设计研究所使用最普遍的CATIA软件来说,这东西在引进之后就不仅仅是飞机制造业可以用,对汽车制造来说,这就是如虎添翼一般。

    再看下去,在一些先进的制造、装配技术方面,虽然飞机制造是小批量的装配线,而并非是汽车制造业的流水线生产。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很难想到的是,上一位面不管是昌飞也好,冰城那边也罢,他们生产汽车的时候,用的就是飞机制造的那种小批量装配生产,这样的生产硬件设备再加上共和国国有企业的通病:低效率,实在不敢想最后会搞成什么样的结果。

    但现在不同了,西南科工已经开始建立脉动生产线了,这家伙至少要比以往的小批量装配线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而且只要有需求,开发脉动生产线的技术团队,完全可以帮助设计汽车的流水生产线。

    诸如此类,航空制造业虽然和汽车制造业大有不同,但只要航空制造业做的够好,还是能够有很多的方面可以辐射到汽车工业,这一点毋庸置疑

    当第一次中航西南旗下的子公司大会顺利闭幕之后,还留在帝都的也就只剩下了昌飞、602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当然,还有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方面,特别是608动研所以及311厂。

    这一次就是要特意把这几个单位一起留下来,而目的也是十分地明确,要准备布局中航西南以后在直升机行业的路线。‘

    当几方面的人员都共聚一堂的时候,一看大家都是直升机行业的单位,那肯定是十分的熟悉,相互打了招呼之后,这才发现周边居然没有一人和直升机行业是没有关系的。

    “杨总,您这是要准备”

    “没错,如你们所看到的这样,我这次就是要听听你们这些相关单位的具体想法,要不然我之前让你们带上各自单位的总师一起来,那还能干什么,这次就是要顺便解决了我们在直升机领域的未来发展计划,我觉得应该说成制定我们直升机行业的五年计划更贴切一些。

    直升机行业的五年计划,这真的是够带劲儿!

    环视了几人的表情之后,杨辉就知道这次是有戏了:“很好,那我们这次就先说说现在的直升机行业现状吧,之前昌飞方面不要曙光公司的股份,而是选择了要现金,用于在航空制造业务的生产设备升级以及技术研发,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像这样有魄力的单位已经非常少了,就冲这一点,我们国家的直升机行业也有望了。”

    这话可算是把昌飞那边夸了好大的一通,真是给搞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把话题引到一边去,又给说起了昌飞的现状。

    “杨总,我们这不也是没有办法了啊,现在就是急需要资金,才能尽快研发出我们的拳头产品来。直8这款直升飞机实在是订单太少,就只有海军方面有一些订单,但这飞机又没法上驱逐舰或者护卫舰,所以我们昌飞要是打算就靠这一款飞机过活,那肯定会比西飞之前光靠轰油六项目更惨。”

    这话说的那可真的算是一个惨,可还真就是一针见血,要是直8这款飞机真的仅仅是只在是海军服役,就那么点儿的订单,昌飞还真就不用活了,虽然海军型的直八定型了之后,上一位面很快就有陆军跟进,要求研发陆军型号,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四章:放弃才能有更广的路

    杨辉倒是比较清楚,一眼就看出了昌飞心里面的小九九,并且还正面揭穿了昌飞的想法:“所以,你们就准备把这笔资金拿出来,用来开发另外的一款直升机飞机,对吧?”

    杨辉的话很明确,是在和昌飞那边谈问题,但还没有等到那边的昌飞说话,602直升机机设计研究所那边的技术负责人就先说话了。

    “是的,杨总你肯定也知道直11项目,这款飞机虽然已经立项足足两年,但立项时给我们的项目资金简直就是少的可怜,5000万完全就不够用。两年前立项的时候拨发给我们资金,到现在已经用的差不多了,所以现在急需要更多的资金用来满足直11的研发所需,而这就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笔资金,相信这7000万到位之后,我们就能够完成这个项目了。”

    所谓夫唱妇随,用在这里虽然有些不太恰当,但随后昌飞又在602之后补上的一句,还真的就有这种意思。

    “朱总设计师说的非常对,只要我们有了这7000万之后,就再也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直11的进度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下去。两年前立项的时候,因为资金的原因迟迟没有开始详细设计,那就是因为我们当时的资金不足,不过我们也参考测绘并消化了很多**********的相关技术,现在资金全部都到位了,我们只需要最多五年时间就能够定型。”

    看着这位比自己要大上接近三十岁的朱总设计师:“朱总设计,您好。你真的就认为直11的订单会比直8的订单更多吗?我就记得之前立项这款飞机的时候,是因为采购了小羚羊武装直升机之后,才要求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