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我的199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行我的1997- 第18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好歹总算是把原声唱给录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很简单。

    假期一过。

    东财很快就恢复往日的喧嚣。

    这天早上。

    整个东财,所有的外放设备都突然响起了一曲很陌生,但是又异常好听的旋律。

    在东财待过几年的学生都知道,这是学校的广播站在开始播报了。

    但是很快。

    他们就发现有些不一样。

    一阵很低沉的声音突然响起来,内容还是李文秀的那段旁白:仅以这首歌献给那些……

    顿时。

    整个东财,不管是在教室里的学生,还是在操场上晨跑的学生,或者在小树林里背单词,以及躺在床上的学生,顿时一个个都有些愕然地愣在那里。

    然后就看到不少人尖叫起来。

    “快听快听,是那首歌。”

    旋律响起。

    李文秀录了整整一个假期的歌声总算是完整地被播放出来了,而且跟那天晚上的清唱不同,这一次算是完整版了。

    效果也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一遍播完。

    很多人还没回味过来,立马又是第二遍。

    一直单曲重播了三遍才结束。

    等最后一遍播完,几乎整个学校里都知道了。

    管理学院男生宿舍。

    404室内。

    李文秀还没起床,但是门突然就被人推开,赵海突然冲进来。

    “老三,你牛逼啊,现在全校都在听你的歌。”

    李文秀跟宿舍里的三个兄弟接触其实并不多。

    倒不是几个人之间不和睦。

    而是他实在是太难见到一面了。

    开学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不是一头扎进图书馆里,就是早出晚归,所以如果硬要说他懒,其实也是不成立的。

    但是总之除了晚上睡觉以外,三个人呆在一起的时间真不长。

    不过同一个宿舍里的兄弟,关系总是比较亲密的。

    对于赵海的大惊小怪,李文秀也早就习惯了。

    “这就牛逼了?赶明儿我写首歌给你唱,让你也牛逼牛逼。”

    一句话说完就懒得搭理这家伙。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赶紧的,外面有人找你。”

    听到有人找。

    李文秀只好从床上爬起来。

    找他的也是熟人。

    计算机社团的李世鹏,也就是当初招新的时候最活跃的那个家伙。

    李文秀在东财接触的人其实并不多,反倒是知名度很高,对比一下,李文秀才发现自己的确是低调过头了。

    难怪张波最近一直在怂恿他多参加点活动,将来毕业也可以运作一下留校工作。

    对于张波的好意,李文秀自然是一笑而过。

    留校对他而言,如果是上辈子说不定真的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但是这辈子还是算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对计算机社团,李文秀还是十分慎重的。

    “找我有事?”

    李世鹏这家伙倒是没有跟赵海一个德性,开口就提那首歌的事情,不过脸上也有些雀跃,显然也是那首歌的粉丝。

    两人随便聊了两句就说到了正题上。

    “你今晚有空不,社团里想搞一个见面会。”

    李文秀也知道计算机社团的人其实不多,加起来也就是小猫两三只,总共还不到十个人的样子。

    而且里面有一半人是打酱油的角色。

    不过李文秀也不介意,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团队而已,人数不要太多,有两三个骨干就行。

    据他了解,目前计算机社团里面有两个大三的学生,技术还算是可以,编程什么的也不在话下。

    这两个人也是李文秀主要想拉拢的目标,至于其他人,他是真的不在乎,但是像李少鹏这种人,李文秀其实也有兴趣。

    别的不说,将来搞互联网也好,搞工作室也好,都需要这种能说会道的角色。

    所以一听是这个事,李文秀也没怎么拒绝就答应了。

    约定好晚上见面的时间地点之后,李世鹏就走了,李文秀也没有去图书馆,而是打车去了金和实业在上海这边的临时办公室。

    新选的总部目前还没有搬进去,不过李红梅那里已经开始准备搬迁的事情,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十月份就会开始往这边迁移。

    剩下的主要是一些布置性的工作,但是这种事情现在基本上已经不需要李文秀亲自去做了。

    前段时间李文秀刚刚提拔杨彪做公司的业务副总,这家伙新官上任三把火,头一件事情就是负责公司的搬迁。

    有杨彪在,李文秀还是很放心的,别的方面不说,在做事情上,杨彪还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这一点即使是王有来也无法否认。

    唯一让李文秀不放心的是,李红梅那边出了点问题。

    事情的根源也比较简单,王文辉跟李红梅在来不来上海的事情上又有分歧了。

    王文辉那边,运输公司在年初的时候获得了李文秀的第二次投资,目前正在高速扩张,业务范围除了省内已经进军省外的市场。

    两人本来就离多聚少,一旦李红梅来了上海,那更是会加剧这种情况。

    所以王文辉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自从知道李红梅要去上海之后,一气之下竟然一个月都没回去。

    结果矛盾就闹大了。

    对于这种情况,李文秀也说不上什么话。

    李红梅跟王文辉都是他的老相识,而且两人之间如果还是以往那种情况,生活虽然贫困了一些,但是肯定不会有这种矛盾。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他给两人添了麻烦。

    李文秀甚至有一种预感,如果再这么持续下去的话,两人极有可能会分道扬镳。

    对于这种结局,李文秀是不想看到的,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去调和。

    李红梅对金和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是王文辉钻牛角尖的性格,他也无法去改变。

    所以最终怎么样,也只能看天意了。

223中国的比尔盖茨

    李文秀赶到办公室的时候,杨彪正好要出门。

    最近杨彪也是麻烦不断。

    总部搬迁的事情,因为李红梅跟王文辉之间的矛盾难以在短时间之内处理好也拖了下来。

    这个李文秀倒是没有怪他。

    毕竟一时半会还不着急。

    总部什么时候搬迁其实并不重要,金和实业现在名下就两个品牌。

    一个便利店,一个格子铺。

    格子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除了早期铺开的那十几家分店,从98年下旬开始就已经停止扩张。

    这个既跟李文秀的发展思路有关,也跟市场行情有关。

    要说中国人什么东西最擅长的话。

    那绝对是复制。

    只要市场上有的,说句不好听的,几乎什么都能复制出来,无非就是质量的问题。

    但是像格子铺这种门槛并不高的经营模式。

    复制的难度不大,在格子铺成功帮助李文秀获得第一桶金之后,省内已经有好几家先后都出来了。

    利润被大大压缩。

    李文秀也就断了继续在这个方面发展的心思。

    反倒是后来重新铺开摊子的便利店,现在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国内便利店还是个新东西。

    国外的品牌诸如全家之类的还没进来,国内已经有的也基本上没什么竞争力。

    李文秀把发展的主要精力投入到这个上面,发展的速度可谓是一日千里。

    截止到2000出的时候,整个华东地区都已经铺开了摊子,现在杨彪的任务就是尽快把便利店推向全国。

    目前这个任务已经在开始上马了。

    上海新开的几十家便利店目前都还在进行人才的储备,一旦人才培训工作告一段落。

    那马上就会在全国各大城市进行占领性的扩张行动。

    看到李文秀过来,杨彪也不动了。

    “正好我要去那边看看,要不你一起去吧,有些地方还要问问你的意见。”

    原来杨彪正好要去新总部那边。

    李文秀也没什么大事,就上了车。

    这段时间曹军为了搬迁的事情已经去了李红梅那边打下手,李文秀也没有自己开车。

    不过新总部离东财其实没多远,打车过来也就四十多分钟的样子。

    等两人开车到的时候。

    正好碰到公司里另外几个业务员从里面出来。

    一看到李文秀跟杨彪,几个人马上就把情况说了一下。

    他们都是公司里的老业务员,自然认识李文秀,大老板过来,也没人敢马虎了事。

    他们说得仔细,李文秀也听得认真。

    完了之后,李文秀想了一下,还是决定上去看看再发表意见,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现在这边的情况稳定下来没有?”

    “总体上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分店之间的差距比较大,浦东那边的营收数据不是很好。”

    点了点头。

    李文秀其实也清楚。

    这才刚刚进入新世纪。

    按照浦东的发展情况,目前整体上的经济状况还不如后世庞大,营收少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是要先把牌子打响。

    品牌这个东西。

    平时其实是看不出来什么效果的,但是一旦市场膨胀起来,品牌的作用就大了。

    消费者说白了还是有需求的人,只要是人基本上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只要24小时便利店不出什么重大的质量事故或者欺客的行为,那成长为首选的便利店品牌肯定是迟早的事情。

    这就看得出来占领时机优势的重要性了。

    “影响不大,先把架子搭起来,回头等红梅姐过来,你就可以开始去北方着手扩张的事情,另外南方你已经有人选了吧?”

    光靠杨彪一个人肯定是铺不开摊子,这个李文秀心里早就有数。

    好在杨彪自己也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