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7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罢,又转头吩咐祺妈妈:“从今儿起,你就跟在少奶奶身边教导她。一应的规矩,都跟咱们家姑娘是一样。”

    祺妈妈应道:“是,老太太。”

    王夫人见这样,只好答应。

    林馨儿忙起身道:“多谢母亲。”

    又对老太太道:“多谢祖母。”

    老太太拉她在身边坐下,用手指头点着她鼻子戏谑道:“野马套上笼头了。当年可是你怂恿他考科举的,现在有没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想法?”

    林馨儿轻轻摇晃她手臂,道:“哎呀祖母,孙媳是那样的人吗?我巴不得他有青云之志。祖母和母亲放心,馨儿绝不会拖他的后腿,只会鼓励他上进。”

    老太太喜悦地和王夫人交换了个目光,道:“瞧这小嘴甜的,跟抹了蜜似得。也不知道将来怎么样。”

    说笑一会,众人散去,棋妈妈便随着林馨儿去了。

    王亨见棋妈妈来了,忙问:“妈妈来有什么吩咐?”

    棋妈妈将老太太的话说了一遍。

    王亨道:“这有什么好学的?以前不是没学……”

    林馨儿急忙道:“以前是以前,现在能一样吗!你去,我今天不陪你了。”一面推他去书房。

    王亨还不放心,问:“你不怕烦?”

    林馨儿道:“我不怕。”

    王亨道:“到时候别哭。”

    林馨儿抿嘴一笑,推他走了。

    棋妈妈见她这样,暗自点头。

    王亨治病期间,她在这边住了有两年多,对这小少奶奶的脾气和性子都很了解,看着鬼精灵,其实很明事理,又对王亨情真意切,因此心里很喜欢她。

    她先郑重道:“学规矩,并非长辈刻意约束,乃是为了你自己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走到哪里都要讲规矩。越是身份地位高,要遵循的规矩越多。所以,皇宫里规矩最大!从前,少爷既不出仕为官,也不继承家业,你们可以自由自在;现在少爷要出仕为官了,一切自然不同。少爷在朝为官,少奶奶在内当家理事,对外还要与世家官宦交结来往,离了规矩礼法是万万行不通的……”

    林馨儿道:“妈妈放心,我一定好好学。”

    棋妈妈越发喜欢,便细细为她讲解起来:从言行举止,到穿戴打扮,到吃饭喝茶饮酒;在家对长辈该遵守怎样的规矩,和兄弟姐妹妯娌如何相处;外出遇见比自己身份尊贵的人该如何,遇见比自己身份低下的人又怎样……

    林馨儿一丝不苟地认真听讲学习。

    正如棋妈妈所说,哪里都要讲规矩。前世林馨儿是新时代白领精英,同样也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只不过与这古代的规矩不同而已。她就当游戏的规则变了,面对的老板和客户都变了,交际圈……其实大同小异。她能踩着高跟鞋、迈着优雅的猫步在酒会上与客户周旋,当然也能逼自己学习这古代的礼仪,以后跟官家太太奶奶姑娘们周旋。

    有过去的底子,她进步很快。

    棋妈妈赞道:“少奶奶真聪敏!”

    林馨儿谦虚道:“是妈妈教得好。”

    棋妈妈是老太太心腹,连姑娘少爷们见了她都很尊敬客气,她却从不倚老卖老,是极有涵养和耐性的人。

    棋妈妈笑道:“再教的好,也要少奶奶肯上心。没想到少奶奶跟少爷散漫了这些年,说收心就收心了。有些大家闺秀从小就被教导,也教不出这么样呢。”

    林馨儿想,自己能跟那些娇娇女比吗!

    林馨儿的进步,连老太太和王夫人也感到吃惊。

    规矩礼法并不难,花些心思都能学会,难的是言谈举止从容自然,而不是端着架子。少年男女因为阅历浅,少有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能做到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从小便见惯世面;另一种是天性纯粹,不大受外物影响。

    老太太和王夫人都是有眼光的人,看得出林馨儿不是后一种人,倒好像历练了多少年一样,很是纳罕。

    不论如何,这样的馨儿她们更喜欢了。

    老太太常把馨儿叫过去帮自己抄经。

    她笑道:“你年轻,抄经能让你心静,磨磨你的性子。再者,多抄些经文,也能为你攒些功德和福气。”

    馨儿道:“孙媳一定使劲磨。”

    老太太呵呵笑道:“你这鬼精灵,总能逗笑我。”

    她留林馨儿在这,一是爱她讨喜,再就是想亲自教导她,第三个原因却是为了吸引王亨。这招十分灵验,只要林馨儿在老太太这边,王亨必定赶过来吃饭。

    每到吃饭时,老太太都笑声不断。

    林馨儿与王梦雪等姐妹的相处也十分和谐。

第116章 分床睡

    某日,林馨儿没去老太太那边。

    棋妈妈被丫鬟叫过去了,很快回来,并传达老太太吩咐:要她和王亨分房睡,理由是他们还没圆房。原来王亨有隐疾,当初成亲,亲戚多是不知道的;现在情形不同了,王家想等几年后为他们举办圆房礼,并知会亲友。

    接着,王夫人也过来,亲自说起此事。

    他们都知道林馨儿来月信的事了。

    林馨儿心头涌出异样感觉,嘴上却答应了。

    没理由不答应啊,她当时嫁过来就觉得两人不该同床共枕,何况现在都长大了,又是半大不大,还不能圆房,睡在一起实在不像话。前天她还在跟王亨商量呢,说她晚上去外间的美人榻上去睡呢。王亨不答应,说等过些日子再说,到时候他去外间榻上睡。可是,她自己和王亨分开睡,与长辈让他们分开完全是两回事,这感觉跟棒打鸳鸯似得!

    两人都不想分房,又没脸说不分开。

    王亨看馨儿的目光不舍又缠绵。

    馨儿不敢在王夫人面前表露心思,努力装无事。

    好在两人还住一个院子里,没有另外安排院子:馨儿还住他们的新房,把王亨挪去了东厢住。

    当晚,小夫妻各自睡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王亨就等在馨儿房外,等馨儿起床一起吃饭。看见馨儿,他眼睛一亮,上前拉起她手坐到自己身边,到吃饭也不愿松开。

    馨儿也欢喜,问他昨晚睡得可好。

    王亨嘀咕道:“睡不着。”

    馨儿不在他身边,他很不习惯,翻来覆去到半夜也没睡着,总觉得怀里空空的,抱个枕头感觉又不对,若不是怕馨儿被长辈责怪,他差点半夜就摸回来了。

    馨儿故意道:“我睡得可香了。”

    王亨捏着她鼻子道:“没良心!”

    棋妈妈看着他们说笑,并不阻止。

    馨儿总觉得她的笑容有些不对,连昨日婆婆的笑容也不对,比不上以前纯粹,仿佛多了些隐晦的内容。

    又过了几日,林馨儿随王亨去了徽州。

    王亨这几年虽然在治病,也没落下学业,唯恐治不好身子,也要给林馨儿赚一副凤冠霞帔回来,让她下半生衣食无忧,因此乡试毫无悬念,没什么可说的。

    他下场去后,林馨儿就在家待着。

    王夫人去拜访了王家几位故交亲友,没有带林馨儿去。她不说带,林馨儿也不好主动要求去。但有人来王家拜访,却让林馨儿去见了,这便是孟家母女。

    这是林馨儿第一次见孟清泉。

    孟清泉与王亨一般年纪,那年十六。在林馨儿眼里,这是个典型的古典美人:瓜子脸,柳叶眉,水杏眼,樱桃口。性格乖巧又温柔,举止娴雅又不失灵动。

    对孟清泉,林馨儿是怀着戒备之心的。

    一般人对情敌的评价都很挑剔,鸡蛋里也要挑出骨头来,可是林馨儿挑不出孟清泉的缺陷,若硬要睁眼说瞎话贬低人家,以她的心理年纪则显得太幼稚了。

    她中肯地评价,孟清泉很完美:不骄纵任性,也不八面玲珑、虚伪造作,当然也没有这个年纪女孩子的天真烂漫,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都恰到好处。

    王夫人吩咐她:“馨儿,来见过孟夫人。”

    林馨儿忙上前恭敬见礼。

    孟夫人把她上下一打量,微微颔首。

    接着,林馨儿又与孟清泉彼此见过。

    王夫人并没有特别介绍林馨儿的身份,好像对方知道似得,林馨儿也没在意,只陪着孟清泉说话。

    馨儿虽然才十二岁,却没有装天真,在王亨面前撒撒娇就算了,在这些人精面前还是别装了吧。

    她和孟清泉聊些小姑娘们的话题,譬如平日读什么书、做什么女红,以及梳妆穿衣等等,这类话题安全可靠嘛,若对方问及她不想回答的事,她便避重就轻。

    她觉得,孟清泉也是如此。

    察觉这点,馨儿反松了口气。

    用饭时,若彤在馨儿身边伺候,叫她“林姑娘”。

    馨儿不禁疑惑,当着客人,却不好问的。

    孟家母女告辞后,馨儿回房,私下问若彤,好好的怎么改口了,不是一直叫她“少奶奶”的吗。

    若彤嗫嚅道,是棋妈妈吩咐她的。

    林馨儿心一沉,命她请棋妈妈来。

    棋妈妈来了,笑着告诉馨儿:“是太太吩咐的。说这门亲知道的人少,若还像在家时一样叫少奶奶,少奶奶又是未嫁女儿的装扮,别人难免觉得奇怪,问起来要解释许多,不如改口。等圆房时,大家就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解释也算合情合理。

    林馨儿却没有被说服。

    她微笑道:“我知道了。”

    棋妈妈见她这样,欲言又止。

    馨儿便眼含期待地看着她。

    棋妈妈微微一叹,道:“我伺候少奶奶歇息吧。”

    次日,王亨第一场出来,与林馨儿有说不完的话,林馨儿怕他劳累,催他早些休息,当然不会告诉他那件事。

    三场考完,孟家派人来请他们过府作客。

    王夫人便带着王亨和林馨儿一起去了。

    那年,孟无澜正在外地书院读书,并不在家。

    王亨再见孟清泉,十分开心。

    他笑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