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55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向靖康帝道:“皇上,微臣便是马上停了家中买卖也无不可,微臣此番进言,全是为了朝廷。”

    梁心铭也明白推行《劳动法》很艰难。

    之前,她和王亨剿反贼、办左相,他们倒了,威胁也就解除了,但触犯了这些商家和官员的利益,又不可能将他们全部抄家灭族,这些人又有钱有势,不敢对付她,还不敢对付她身边的人?甚至悄悄铲除王氏一族的势力。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她和王亨就算再多智谋,也抵不住暗中下黑手。

    因此,她绝不会主动碰触他们。

    她要等纺织商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爆发,朝廷再出面善后,那时再推行《劳动法》便水到渠成了。

    然也不能无限地等下去,就在朝廷准备引发林家安排的内线时,那些人却自己发动了。

    林家的内线有许多是工人。林子明让他们暂且忍耐,耐心等机会。现在林家谋反失败,林子明也被擒,这些人没了希望,哪里还会再忍,竟举起大旗造反了!

    靖康八年正月,西北十几万工人暴乱,林家选中的工人头领集结了几万人占山为王了。

    梁心铭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有幸见识到古代农民起义哦不,是工人起义。

    朝廷出面善后了。

    朝廷调兵镇压了。

    朝廷派人招安了。

    朝廷推出《劳动法》。

    靖康八年春闱大比后,一批新进士被派去西北和江南各县处理此事,作为观政。果如王亨所料,这些新进士初入官场便受皇帝重用,一个个锋芒毕露。

    朝廷以雷霆手段封杀了一批黑心纺织商,并处理了一批贪官污吏,《劳动法》顺利推行。

    方家和严家自行整顿作坊。

    方家主持此事的便是方磊。

    在水一方的作坊也要整顿。

    方磊让惠娘参与进来。

    惠娘跟随梁心铭几年,养成了处事果决的习惯,更不怕事,因此雷厉风行地处置了几个管事。

    这其中,有方家的世仆。

    流年一直做惠娘的帮手,顺便保护惠娘,还有思思,是随惠娘一起来的,三人同进同出。

    这日,思思听见作坊里一管事媳妇和人说闲话,说惠娘之所以如此厉害,一是仗着梁大人的势,二是仗侯府的势。

    听的人不明白了:仗着梁大人的势好说,仗侯府的势从何说起?惠娘跟侯府什么关系?

    那管事叹口气,将方磊不小心侵犯惠娘,不得不上门提亲的事说了,听得众人目瞪口呆。

    方磊在这些女工眼里,那是高不可攀的世家子弟,竟被惠娘一个寡妇赖上了,真没天理!

    “侯爷就答应了?”

    “不答应能怎么办?传出去,侯府的名声脸面要不要了?惠娘不算什么,梁大人是好应付的?”

    “对,梁大人连左相都敢办。”

    “右相也被她弹劾了。”

    “户部尚书也被她弄死了。”

    “谁碰上她都不得好。”

    “可怜我们方二爷,这样人品家世,多少名门闺秀想嫁他都不能如愿,竟要娶个寡妇,还拖个女儿。”

    ……

    思思听不下去了,转身就走。

    那管事媳妇看着她去的方向冷笑。

    ********

    抱歉,又晚了!今天先纠结从谁的番外写起,等确定了又构思,毕竟番外不是正文,是正文之外的延伸,情节一转折作者便卡了……o(□)o晚安么么哒!

番外之惠娘二

    惠娘听了思思回禀,并未生气。

    她将目光投向窗外。

    这里是城郊的渭水河畔。

    作坊建在人口密集的城内,多有不便,别的不说,走水可怎么救?成本也不合算。城里地价贵,像方氏这样的大纺织商,工坊规模很大,厂房、纺织工人住处、每日工人吃喝拉撒等要妥善安置,都不是容易的事。

    渭水河畔的方氏工坊,是几十年前郭织女与娘家共同创建的,不仅设置了走水措施,还利用了水资源驱动纺织机械,更买下了附近大片田地,米粮菜蔬都是就近取得。因此,在水一方的作坊也建在这里了。

    如今正是三月,外面桃红柳绿,一条潺潺的溪水从园中流过,溪边花草芬芳,树荫内鸟鸣婉转。

    这水是从渭水河引上来的活水,墙外河边设置了几架水车,日夜不停运作,将河水从地处调往高处,引入庄内,在各院盘旋一大圈,从东南方又注入渭水河。

    惠娘一来就喜欢上了这里。

    她起身,信步走出去,穿过后院门,来到河边,在河埂上坐下,望着咿咿呀呀不停运转的水车将清澈的水流带到高处,微微出神,杨柳丝带随风摇摆。

    闲言碎语在她意料之中。

    她没有揣测说闲话的人用意,也懒得理会那人,她在想梁心铭的话:你当仔细思量,不要有任何顾忌。

    她约莫坐了一顿饭工夫。

    再起身,已恢复平常,回到屋里处理事务,对进来出去的大小管事异样目光置若罔闻。

    方磊让她整顿这里,他自己则去奉北了。这里的工坊因离京城近,方家监督方便,问题不甚严重;奉北是方家棉花出产地,那里还有个规模更大的棉毛纺织作坊,方家族人管着,此次工人造反,奉北方氏首当其冲。

    当晚,惠娘进城去了王府。

    她对梁心铭道:“这亲事不成。”

    梁心铭道:“你想好了?”

    惠娘道:“想好了。今日……”

    梁心铭听说了今天的事,正色道:“说闲话的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无关对错。你不是为他们活,是为自己活。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如信任方磊,哪怕忠义侯府有人反对,也不该退缩。郭织女你知道吧?”

    惠娘道:“是忠义侯母亲。”

    梁心铭点头道:“对。当年,忠义侯的父母结亲时,郭家和方家都不同意,但他们坚持不放弃:忠义侯的父亲锲而不舍地求郭家,最终打动郭家;忠义侯的母亲郭织女更是凭功劳向朝廷请旨,请赐建贞节牌坊,最终方氏一族也妥协,倾全族之力迎娶她,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

    惠娘道:“正因为这样……”

    她说了一番话,梁心铭竟哑口无言,半晌才道“罢了”,次日便委婉地回绝了忠义侯的提亲。

    忠义侯也无可奈何。

    奉北工人造反,不仅是方家的事,更是朝廷大事,并非由方磊一人处置,军方、地方官府全部介入,因为事先有规划,叛乱很快被镇压,剩下便是善后。

    善后措施也是先规划好的。

    方磊在奉北待了十几天,便待不住了,心急渭水河畔的工坊,不知惠娘处理的怎样了。三月底,他快马赶回,也不知是担心工坊呢,还是担心惠娘。

    一回来,工坊殷大管事便将梁夫人拒亲一事说了,并工坊内李二媳妇说闲话的事他也是事后才听说的都告诉了方磊,方磊霎时心情恶劣。

    他恨不能将李二媳妇拿来打死。

    可是,打死也不能以这事为名。

    他便询问工坊整顿情形。

    殷大管事忙道:“都妥了。梁夫人很厉害,不仅安抚了那些织工,惩罚闹事人也不手软;又请了神医来,给织工们把平安脉,还说今后每年都要检查一次,有病先治。那些女工们都服她,家里的烦难事也肯告诉她……”

    方磊听着他回禀,心里却思忖如何惩罚李二媳妇,很快他想出一个主意:借口查出李二媳妇盘剥织工,被反贼驱使利用,故要严惩。

    他本当先去找惠娘谈的,因实在憎恨李二媳妇,更怀疑这背后有其他人推动,干预他的终身大事,因此要先处决了她,再去见惠娘,以此向惠娘表明决心。

    李二媳妇就被拿来了。

    方磊喝命先打一百板子,再交给衙门处置,又让工坊上下大小男女管事都来观看,以儆效尤。

    李二媳妇吓得魂不附体,拼命求饶,可是方磊根本不听她辩解,她便明白二爷为何治她了。

    才打了一板子,外面便传来一声断喝“住手!”方磊抬眼,就见惠娘领着流年、思思和几个女管事走进来,脚步匆匆,丹凤眼煞气凛然,神情不悦。

    方磊忙起身叫“梁夫人。”

    一面命小厮端椅子来。

    从徽州回来后,他便再没见过她,眼下见面,却是心情复杂,尤其是她毫不犹豫地拒亲,更伤了他。

    惠娘问:“二爷为什么打她?”

    方磊便将查出的问题说了。

    惠娘道:“小妇人不同意。二爷原将这里交给我处置的,怎能忽然插手,也不跟我说一声就处置她?”

    方磊道:“现在夫人知道了。”

    惠娘坚定道:“知道也不行!小妇人查的结果和二爷不一样:这媳妇并未参与盘剥工人。二爷若不服,可将此事交与官府审查,等查清了再处置。”

    方磊:“……”

    惠娘轻笑道:“二爷怕不是因为这个打她吧?”虽然笑,眼里却没有半点笑意,只弯了下嘴角。

    方磊目光深深地看着她

    你说呢?

    惠娘道:“二爷是不是因为她前日说了小妇人闲话,要替小妇人做主出气?”

    方磊斩截道:“不是!这件事绝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她背后定有人主使。身为方家人,敢如此欺上瞒下,打死她都是轻的。爷绝不会容忍这种人!”

    他说“这件事”,众人也不知是指李二媳妇盘剥工人呢,还是说闲话,只有惠娘心里清楚:这没区别,他今天就要李二媳妇的命,以惩罚她坏了他的婚姻。

    惠娘道:“二爷不能惩罚这婆子,否则旁人还以为是小妇人在背后挑唆的呢。小妇人并未怪她,还要感谢她,因为她一席话,才让小妇人想通了。”

    方磊道:“你想通什么了?”

    惠娘道:“我不想嫁你!当日在徽州,咱们都是为了杀反贼才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