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49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请罪,根本是他父子策划好的!

    再看王亨,眼中寒光闪烁,如一柄出鞘的利剑,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气。他不是武将,杀的人却不比赵世子少。今日谁敢动他妻子,他就要跟那人拼命,不死不休!

    再看梁心铭,官帽未摘,紫袍未除,依然是那个优雅从容的梁大人,可是谁也不会被她优雅的形象所蒙蔽,更不会因为她公开了女子身份就小瞧她,逼死左相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这个女人,深不可测,定有后手!

    众人犹豫了,放弃又不甘心。

    一人不敢出头,大家联手。

    既联手,便要公推领头人。

    金尚书便对苏相道:“苏相,这如何使得?颠倒乾坤,祸乱纲常,便是玄武女将军也不敢如此行事。”

    苏相面色严峻,他正是这样想的。

    他看向梁心铭,严肃道:“梁心铭,皇上襟怀宽广,然此事太过重大,老夫奉劝你还是留在太庙外。”他说这番话毫无私心,完全是凭着一腔公心。

    不等梁心铭回答,王谏便将话头接了过去,他瞅着苏相淡淡道:“苏相此言差矣。皇上令我们进去,说等祭典完成再说;苏相却令我们留下,难道我们不听皇上的,却要听苏相的?苏相僭越了!左相前车之鉴,苏相当谨记,莫要逾越为人臣的本分。”

    这时候,他只是一个父亲。

    保护子媳,当仁不让!

    苏相顿时脸涨成猪肝色,愤怒道:“皇上若有失察,为人臣者当谏言。这也是人臣的本分!”

    王谏道:“那苏相便去对皇上谏言,却不能越过皇上直接命令梁心铭。皇上若采纳苏相谏言,自会下旨,勒令梁心铭止步于太庙前,而不是听苏相的命令!”

    二人都在宦海沉浮多年,懂得如何挑对方的字眼,以犀利的词锋,为己方争取有利形势。

    皇上已经离开,如何谏言?

    苏相怀疑皇帝是故意的,说完就走,根本不给众臣抗议和阻拦的机会。皇帝如此维护梁心铭,到底是因为梁心铭所立的功劳,还是因为她是个美丽的女子?

    苏相铩羽而归,其他人更不成气候。

    他们只好忍下一肚子的不甘,一边进入太庙追龙辇,一边彼此嘀咕“等祭典结束再说”、“本官拼死也要谏言”、“正好当着历代先帝的面问她罪”……

    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梁心铭不忿,赵世子就满眼钦佩地看着她微笑;赵衡对她赞赏地点头;张正和也冲她微微颔首;方无适……早护着皇帝走了,可梁心铭记得他之前看自己的目光很关切,也很担忧,是自己人。

    王谏父子对视,都放松不少。

    王谏冷笑想:皇上的态度再明确不过了,梁心铭既进了这太庙,再无性命之忧。

    梁心铭却感到情势更凶险了。

    王亨安慰她道:“不用担心。为夫绝不容他们对你不利。父亲也不会容人欺辱我王家。”

    正说着,王谏回头示意他们跟上。

    两人忙跟了上去。

    那些人虽然拿梁心铭没办法,但一想到堂堂丈夫队伍中混入一个女子,便浑身不自在,本能排斥梁心铭,不和她同行,然梁心铭并不被孤立,人家前有公公,后有夫君,将她夹在中间,且她还走在大多数官员前面呢。

    一些人越看越气闷,发誓等进了太庙就向皇帝谏言,阻止梁心铭参加祭典,大家群谏,皇上定会重视。

    然等进去一看,皇帝不见了!

    看着停在戟门外的龙辇,众人恍然:皇帝定是进了戟门小金殿更衣盥洗去了,只好等待。

    这一等就是老半天。

    等靖康帝再出来,誉亲王便宣告:吉时已到!

第736章 传奇女人

    霎时,钟鼓齐鸣,韶乐悠扬,佾舞翩跹,祭典开始。靖康帝神情肃然,领头进入戟门,群臣纷纷跟上。

    这时,谁敢上前谏言?

    大家只得整肃身心,专注祭典。

    梁心铭虽不怕他们,却时刻戒备着他们,此刻见他们没了发作的机会,松了口气。

    她看向前面那个明黄色的身影,暗自感激。当日在慈安寺,靖康帝就暗示过她,他不在乎她是男是女,只在乎她的忠心。她当时没有表明身份,就怕出现今日这样的局面,致使他陷入和群臣对立的僵局。她要自己破开这困境,他只要公正决断就行了。虽这样想,刚才皇帝巧弄心思、公然偏袒她,还是很令她感动,因为她知道他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哪怕是皇帝,有些事也不能自作主张。

    她心情一松,便有闲心关注祭典,并留心太庙布局。

    戟门后,便是太庙主建筑,共有前、中、后三大殿,分别是享殿、寝殿和祧庙。

    享殿也是主殿,面阔十一间,进深六间,坐落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上,庭院广阔,大殿雄伟。殿内各庙庭设金漆雕龙雕凤帝后神座,座前供香案。每逢祭祀前一天,先将历代帝后牌位从寝殿和祧殿请至享殿神座安放,祭毕奉回。

    两侧东西配殿各十五间,享殿东配殿供奉有功皇族牌位,享殿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牌位。每逢祭祀前一天,先将功臣牌位从配殿请至享殿安放,祭毕奉回。

    鼓乐声中,众臣随靖康帝进入享殿。

    梁心铭这时很庆幸自己官职升了,离着皇帝并不远,能近距离细看神座上历代先帝先后的牌位和神像,而三品官员就离得远了,只能看到别人的背影。

    古代宗庙,每庙供一主,即每代帝王都占据一庙。大约从魏晋开始,天子宗庙仅太庙一处,一庙多室、每室供一主,功臣配享相应的天子庙庭。

    大靖太庙中,尤以圣武皇帝(英武帝)的庙庭配享的功臣多: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霸气凌天,治世能臣智谋如海,那真是文臣武将荟萃、济济一堂。虽只是牌位神像,观之令人震撼,不禁遥想当年“英武盛世”,是何等波澜壮阔!恨不能置身其中,惋惜自己生不逢时。

    这其中,有些功臣牌位经历了变动。

    白虎王族先后经历了两任。

    第一任白虎王族是郑家。

    第二任白虎王族是林家。

    两任白虎王族的后代都谋反,其祖先配享太庙的结果却处置不同:一留,一撤。

    这有几方面的缘故:

    其一,大靖设四灵护国,断不能少一灵。

    其二,四灵建立初始,几乎都是凭开疆拓土的军功封爵,郑家第一代白虎王郑昊便是携灭国之功封爵的。再者,郑昊的妹妹紫兰郡主嫁给了第一代青龙王秦霖,这桩政治联姻促成了青龙王举国归顺大靖,安国成为大靖的附属国。因此两点,郑家后代虽谋反,白虎王郑昊依然配享武皇帝庙庭。

    而林家却比不上郑家,所以林啸天父子谋反,导致他们的祖先白虎王林阳生的牌位从炎威帝的庙庭撤出。

    在圣武皇帝的神座前,靖康帝留驻的时间最长,也不知是不是他对着英武帝参悟什么。

    还有两个人最受震动。

    一个是小青龙王秦伊凡。

    秦伊凡终于见到第一代青龙王、安国的开创者秦霖的牌位和神像,激动的同时,心头掀起狂怒!

    秦霖开创了安国,他一个儿子去海外的蛮荒之地建立新安国,两国疆土合计不比大靖小,如此丰功伟绩,却只能屈居配享之位,因为在大靖,秦霖是臣!

    秦伊凡觉得,自己的祖先在安国是君,在大靖就像做人质,忍辱负重换来了子孙的荣耀。

    他为祖先感到不平!

    物不平则鸣,秦伊凡的愤怒太浓烈,立即被朱雀王和玄武王察觉。两王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个目光,大约猜到秦伊凡的心思,是为祖先鸣不平。两王对秦霖也很钦佩,钦佩他的远见卓识,然秦伊凡却不够秦霖的智慧,眼里只有功利,根本不能领会祖先的博大胸襟和气魄。

    祭典进行中,这一幕被掩盖了。

    另一个受震动的是梁心铭。

    因为圣武皇帝的庙庭内,除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众文臣的牌位,玄武女将军的牌位也霍然在座,就排在其兄玄武王牌位旁边,在一干男人中尤其醒目,凸显了圣武皇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

    梁心铭对着那面目威严、双目神光湛然的帝王神像,百感交集:这位连曾经谋反的族弟都敢用,造就了一代青龙王,也将大靖的疆域扩展到极北之地,远涉海外,其胸襟和气魄,绝非历史上任何帝王可与之比肩。

    “微臣虽然未能生在英武年间,但请圣武皇帝保佑微臣,平安度过今日这一劫。”来自文明社会的梁心铭,虔诚地在心中对英武帝神像默祷。并非她可笑,将希望寄托在死人身上,而是真正出于对这位传奇帝王的敬仰,在心中与他神交,通过祷告从他身上吸取勇气和力量。

    对玄武女将军,梁心铭既羡慕又感动。配享什么的,她并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女将军在这男权至上的社会,为女人争得的这份荣耀。不像她,兢兢业业这些年,所求也不过是保命。就这样,那些人还不肯放过她。

    生不逢时?

    未遇明主?

    靖康帝算是明君了,但不得不说,比英武帝还是差点。一个强势的君主,可遵祖制,也可创立新的制度,成为后代子孙遵循的祖制,而且子孙轻易不敢改。

    王亨也盯着玄武女将军的牌位。

    都是女人,他的馨儿凭什么被打压?

    他被激起了昂昂战意!

    靖康帝祭罢,走向下一间庙庭和神座,王亨和梁心铭脚步迟缓了一瞬间,立即被苏相等人察觉,顿时一个个如醍醐灌顶,明白了梁心铭的算计:她选择今天在太庙公开身份,是冲着配享太庙的玄武女将军来的,这可是女扮男装的先例、活生生的参照,得英武帝重用。

    众人都暗暗埋怨英武帝。

    玄武女将军是英武帝力排众议,坚决要让她配享太庙的。理由是:她与其兄玄武王张乾是孪生兄妹,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