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25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不好,就是倾族之祸!

    他一想到二人的未来,便忧心忡忡,然他除了一身武功,对这些勾心斗角的计谋并不擅长,也不知如何帮她。

    梁心铭轻笑道:“他们想的好,可惜本官不会让他们称心如意。倘若这软肋不软,竟成为刺杀他们的一柄利刃,大哥你说,那个结果是不是很精彩?”

    赵子仪眼一亮,“大人有主意了?”声音都振奋了。

    梁心铭温柔道:“本官是女人没错,可本官是个难缠的女人!本官就喜欢挖坑埋人。让他们都冲本官来吧!”

    赵子仪忍不住就笑了。

    浓眉下的大眼异常明亮。

    麦色的脸颊烨烨生辉。

    他喜欢梁心铭自信的模样。

    他知道她是女子,在生活上,他总情不自禁地当她是弱女子呵护;处置公务时,他却无法将她当做弱女子,她外表文质彬彬、优雅从容,处事却冷静、果断,比那些真正的男人不知强多少,对此,他只有钦佩。

    梁心铭道:“大哥别笑了。欢喜呢?叫她弄点宵夜来,本官肚子饿了。吃了还要见乌先生他们呢。看样子,今晚要熬通宵了,这些人脸上写满了问题。”

    赵子仪忙道:“属下这就去吩咐。”

    ……

    梁心铭吃了些东西,漱了口,才吩咐带乌先生等人过来。

    唐知府也简单梳洗了一番,也带着孙子匆匆赶来。

    堂上灯火通明,上方,梁心铭和唐知府分宾主端坐;下方,是乌先生等六个匠人,一边坐了三个。各人手边桌上或几案上,稿纸、笔墨和算盘等无不齐全。

    梁锦云在大门口肃立。

    赵子仪站在梁心铭身后。

    璎珞托着盘子,脚下没有一点声音,进进出出给众人上茶果和点心。上完,再悄没声地走到梁心铭身边,在矮几后坐了,对着算盘和纸笔,静待梁心铭吩咐。

    乌先生等工匠也都看着梁心铭。

    梁心铭正低头在纸上写写画画。

    写完一张纸,就交给璎珞计算。

    璎珞接过去,就听“噼啪”算盘珠儿响个不停,小女孩那小手在算盘上上下翻飞,打的飞快。

    梁心铭要强大自己,靠她一个人是不行的,她将身边每一个人的能力都发挥到极致,文武都没落下。梁县令的丫鬟,可不仅仅是丫鬟,她根据她们各人的资质和天赋,让她们选择不同的技艺,学成后辅佐她办事。

    璎珞心细敏感,擅长计数,梁心铭让她学习算账记账,结果才几个月工夫,那一手算盘打的,左右都能开弓。从此,她除了带朝云,还充当梁心铭的小师爷。

    像这样的场合,梁心铭都叫璎珞出来,一来因为她能写会算,二来她身形娇小,看着像是孩子,安全。不像樱桃和思思,身形高挑,是大姑娘了,梁心铭便不肯让她们抛头露面,以免惹了麻烦,她也未必能护得住她们。

    这种议事,在座的人已不是第一次经历了,常有的。

    议事就是议事,不是梁心铭摆官架子,非要以外行插手具体工程项目;当然,她也不是内行,并不懂造桥修路那些事,每次议事,她都虚心听工匠们阐述,从不乱插嘴。

    众人都只当她读圣贤书的,不懂工巧之道,然等她开口,却能切中要害,准确指出工程优点和不足,甚至提出一些看法建议,让工匠们豁然开朗,改进和完善方案。

    比如,她关注路基的坚固度,提出雇佣牛马拉动大石碾子碾压路基,不然靠行人车马踩踏,耗费数年也不能成。

    比如,她对道路两边泄水排洪采取防范措施。

    比如,她对道路两边山坡的塌方采取防范措施。

    再比如,乌先生设计的桥梁,她能根据图纸,计算出桥梁承重部位的受力大小、建造桥梁所需的材料人工等费用,所做的预算,等工程完工后,上下误差很少。

    凡此种种,无人敢当她是外行糊弄她,乌先生等人先对她奉命行事,后来见了她,眼中充满恭敬和期待。

    闲言少述,且说眼前。

    这次的议题是:如何打通黑狗岭。徽州多山,遇山开路,遇水架桥,这都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半个时辰后,梁心铭才看完图纸,抬起头,俊颜在灯火的照耀下,泛起一层如玉般的光泽;杏眼格外黝黑,折射出的光芒像碎玉疾迸,眉宇间一片专注,威而不露。

    她环视众人道:“这山太大了,若要修隧道,太长,里面不见天光,如何通行?开山也不切实际,还是修盘山路。宁可多绕远些,贵在安全,不然将来容易出危险。”

    隧道是梁心铭最先规划的。

    之前他们也开过隧道,但那些都是小山,隧道不长,在隧道内可见两端天光,自然没事。

    这次,她却否定了开隧道。

    这次的黑狗岭绵延数里,若要开隧道,技术方面倒是没有问题这些工匠远比她预料的更厉害问题是这么长的隧道,里面没有照明,如何通行呢?像她前世,隧道里面都装了照明灯,不然非出车祸不可。

    ********

    出去玩的朋友也该回来了吧,有保底月票的火速投给原野,盯着你们不眨眼!

第395章 梁心铭的通衢大道

    开峡谷通道也不行,硬生生将一座大山劈开两半,光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也不行,太耗费人力物力了。

    梁心铭反复权衡后,决定还是走保守路线修盘山路,虽然将道路绕远拉长了,但是安全可靠。

    她将这几个方案都做了简单的预算,用数据说明问题,再辅以图纸,向众人直观形象地解释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她亲自分析给众人听,并证明修盘山路并不比修隧道和开峡谷通道困难和耗费大,但安全却是第一的。

    众人听后,无不信服。

    乌先生道:“小人同意大人决定。”

    众工匠都道:“同意大人决定。”

    梁心铭微笑道:“那就这么定了。”

    唐知府催孙子:“都记下来!”

    他听了这些,回去可参照执行。

    黑狗岭的道路修建解决后,进入下一个议题,入夏后,是雨水旺季,给施工造成了很多不便,还要担心发洪水。

    梁心铭略一思忖,便果断道:“明天开始浇路面。本官会和有经验的村老们商议,及时对天气做出预测,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为这工程,她做了万全和充足的准备,在潜县和六安府都请了有经验的、会看天的老人,对天气做出“预报”,以免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众人大喜,看着梁心铭目光都热切起来。

    他们已经多次听梁心铭说“浇路面”了,开始并未当回事,等见识到梁心铭的能力后,确信她不会无的放矢,便都期望她能给大家惊喜,给这条路浇上神秘的路面。

    唐知府急忙叫道:“本官也要浇!本官那里的路基修了好几十里了,要是不浇,回头被暴雨冲坏了,岂不前功尽弃?梁大人,只要你一声令下,老夫无不听命!”

    梁心铭含笑道:“老大人莫急。这路要以陈桥为中心,分别往六安和潜县方向浇。等路面浇好,方便马车行走,运输材料物资也方便了,才能将工程继续向前推进。老大人不妨多住一天,看了浇路再回去。”

    水泥厂建在陈桥附近的山中,从这里开始铺路,用水泥方便;等路铺成,物资运输便捷了,再往远处推进工程。

    散后,梁心铭留下唐知府。

    她和唐知府商议:要拨出一笔工程款来购买粮食,预防洪灾。若六安府发大水,到时便让灾民以工代赈,将赈灾和修路结合起来,一并进行;若没有发生水灾,这粮食也可用来支付雇工的口粮和工钱,两不耽误。

    唐知府忙道:“此计甚好,可未雨绸缪。”说他回去便安排人,去湖州等地买米粮,预备灾害。

    他觉得,和梁心铭共事浑身充满干劲,忙到这么晚,一点不觉疲倦,反而兴奋不已,巴不得天赶紧亮,好看浇路。

    梁心铭见说妥了,请他去安歇。

    她自己还不能休息,明天浇路是她临时决定的,有许多工作要准备;还有牛将军灭门案、那几个来历不明的雇工到底为何混入工地等等,她都要做出应对。

    她和赵子仪连夜安排。

    姚刚睡着,被梁锦云拖了起来,带到梁心铭面前。

    梁心铭对他道:“本官有件事要派你去办。赵护卫和梁锦云一向跟着本官,若突然不见了,容易让人起疑。你是恩师派来的,明日假装返京,别人不会怀疑。”

    姚急忙道:“大人尽管吩咐。我们大爷派属下来徽州,就是要助大人一臂之力。属下一切听命于大人。”

    梁心铭点头,如此这般交代了他一番话。

    姚领命下去了。

    都安排完毕,东方天光已经发亮了,梁心铭只洗了把脸,在书房床榻上眯了一会,便又起来了。

    早饭后,姚带人告辞返京,梁心铭送他们到大门外,看着一行人马消失在榆柳树荫内,才返回。

    上午,陈桥镇外的工地上。

    梁心铭和唐知府、属下官员、各工程人员汇集,水泥运来了,梁心铭亲自铲出第一锹水泥,倒在一堆细沙上,混合搅拌,然后才将铁锹递给旁边的民工。

    接下来,无数双眼睛盯着汉子们将那灰色粉末和细沙按一定的比例掺在一起,加水搅拌均匀;搅拌后的混凝土被人用桶装走,铺在垫好的路基上,再用滚筒推平整。

    开始大家都看着,不吭声。

    因为不了解,不知如何评价。

    这条路宽三丈,约十米,路面比较粗糙,梁心铭想先铺这一层试试各方反应,后期还要再铺一层,把这条路的规格提高,往她前世二级公路标准靠拢。

    就算还粗糙,也足以引起轰动了。

    随着道路往前推进,那最先铺的地方变硬了,众人才震惊起来。唐知府趴在地上,两手抚着路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