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24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云萝郡主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之前被人掳去,又恰巧被他给救了,现在提出亲事,由不得他不警惕。

    他若无其事地问:“但不知是谁出面,替郡主说话?”

    靖康帝道:“是崔尚书夫人在皇后面前说起。也没多说什么,大概是觉得郡主孤苦伶仃的,无人做主,所以帮着提了一句。这是怕朕偏帮誉亲王呢。”

    王亨觉得,云萝郡主一介孤女,不可能自己跑去求皇上,肯定有人替她出面。是郡主请那人出面的,还是那人主动揽事上身,替郡主出面的,这对王亨来说很重要。

    等听说是崔夫人,他再次诧异了。

    他可不认为这只是崔夫人自己的主意,若是苏夫人懵懂间干出这事还有可能,但崔夫人绝对不会冲动,她一定是先向崔渊请示了,才敢进宫对皇后说。

    他眼前浮现一张不苟言笑的长马脸,脸的主人想是怕拉长了脸,禁止脸上的胡须往下长,只上唇留了短短的一横,下巴上有一圈短须,这便是礼部尚书崔渊。

    崔渊怎么会插手这事呢?

    王亨觉得事情有点复杂了。

    他心里对左相是最警惕的。

    为何左相反倒没沾边呢?

    王亨问道:“皇后的意思是?”

    靖康帝笑道:“朕与皇后可不管。爱卿的终身大事,当然该由你家长辈做主。朕不过是白问一声。”

    王亨道:“如此,微臣放心了。”不该管的不管,圣明!

    靖康帝忙道:“你放心什么?看上谁家女儿,赶紧娶呀。”

    王亨道:“微臣不能娶妻!”

    靖康帝猛转身,正停在一棵柳树下,柔柔的柳枝拂过他明黄绣青龙的龙袍。他看着面前的年轻臣子,也有一根柳带轻轻晃动在王亨俊朗的脸颊旁,红衣绿柳,说不出的风流倜傥。他问:“这是何缘故?”

    王亨面无表情道:“皇上不是知道吗,微臣有隐疾,怎敢耽误人家女儿终身呢。此事不要提的好。”

    靖康帝一脸错愕地看着他。

    一个男人,在人前若无其事地说自己有隐疾,丝毫不觉尴尬和自卑,仿佛这不是见不得人的隐疾,而是天赋异禀,他因此感到很自豪,还真是奇哉怪哉!

    靖康帝觉得,王亨是在推脱。

    之前是因为孟清泉,现在为什么?

    他小心探问:“爱卿真有隐疾?”

    王亨道:“微臣确有隐疾。微臣不娶,并非今日才突然决定,九年来一直就是这样的。”

    靖康帝迟疑道:“可是爱卿看着不像啊。”

    王亨道:“皇上觉得,怎样才像有隐疾?”难道要脸上生疮?

    靖康帝干笑道:“总觉得王卿器宇轩昂,不像有病。”说着把王亨上下一扫,连连摇头,仿佛有隐疾的男人即便不缺胳膊少腿,也该看着孱弱,或者脸色苍白,再不然眼神也该犹疑不自信,别这么红光满面、器宇轩昂啊!

    王亨板脸道:“微臣这是心病。”

    靖康帝忙道:“孟清泉已经死了,你仇也报了,心结也该解了,怎么还不好呢?要不朕叫太医来会诊?”

    王亨轻咳一声,道:“不用。东方神医曾给微臣诊治过,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急不得。微臣的心结是解了,却也不可能一日之间就恢复。皇上知道微臣的病根。”

    这是说,还没将妻子放下。

    靖康帝叹道:“如此,随你吧。”说着转身,继续顺着林**慢行,一面惋惜地想:“这不和沈海一样了吗!”

    这做男人还有什么趣儿?

    沈海在后听了两人对话,替王亨叫屈:小王大人心里已经够苦的了,皇上还这样说。男人的隐疾,从外面如何能看出来呢?他沈海虽是太监,却也生的一表人才,若换套衣裳,别人未必看出来他是太监,何况小王大人这样的。

    沈海还觉得:皇上没看出来,是因为不能感同身受,说通俗些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在他眼里,王亨虽风流倜傥,却形影寂寥落寞,与这御花园紫月湖的明媚春光很不协,看得他很是心酸。他进宫做太监是没办法,可是小王大人天纵奇才、家世显赫,年轻轻的却有隐疾,怎不叫人惋惜?瞧这满园的花儿也伤心呢,垂柳也无精打采。

    沈公公满心感怀,眼睛湿润了。

    他完全能理解小王大人。

    他越看王亨越亲近,同病相怜!

    这时,靖康帝回头吩咐道:“沈海,你去看他们船准备好没有,朕要和爱卿去湖上钓鱼。”他这时才意识到王亨的心情,想转移话题,把刚才的事混过去。

    沈海答应一声,急忙去了。

    王亨很奇怪,沈公公经过他身边,丢给他一个安慰的笑脸,十分的亲切。他常出入皇宫,对沈海印象不错,忙也回了一个笑容。又道:“劳烦沈公公再准备炭火和铁丝网,再拿些佐料来,回头微臣烤鱼给皇上尝尝。”

    沈海忙笑道:“是,小王大人。”

    ********

    各位清理下票夹,还有月票的请投给原野哟!

第378章 敲山震虎

    靖康帝笑道:“朕可等着了。”

    王亨道:“皇上什么没吃过?微臣不过是陪皇上取乐而已。咱们今天就做一回普通人,自钓自烧。”

    靖康帝大笑,连说有趣。

    王亨看着年轻的帝王微笑。

    今天的说辞,他早已备好的。

    他想来想去,应对亲事的唯一办法只有再把隐疾之说给抛出来,才能杜绝那些人的试探。

    他豁出去了,不怕传出去被全天下人耻笑,只要那一个人知道他的心意就行了。否则的话,她听说他要娶亲,以她的脾气会如何行动?他实在无法预料。

    他做刑部侍郎很轻松,可是做某人的夫君,他觉得任重而道远。不过他不会退缩,他会“上下而求索”!

    君臣来到渡口,沈海已经恭候在那,浮桥前停着一艘龙舟,甲板和浮桥齐平。靖康帝大步走过去,沈海亲扶着皇上上去了。到王亨时,沈海也伸手虚扶,王亨刚要客气说“不劳沈公公”,却听他道:“小王大人小心脚底下,当心木板滑。”好像王亨是弱质纤纤的闺阁女儿。

    王亨本来走得好好的,闻言差点失脚真滑了。

    他瞅了沈海一眼,强笑道:“多谢沈公公。”

    沈海恍若不知,殷切地护着他上了龙舟。

    王亨心里别扭极了,因为他终于反应过来了:沈公公怕是当他“同类”了,所以格外关照他呢。他虽然已经做好了面对异样目光的准备,此时还是难受的紧,不住告诫自己“沈公公也是好心。若连这样的好心都不能坦然面对,将来如何面对别人恶意嘲笑?”反复自我宽慰,才感觉好了。

    王亨和靖康帝坐在龙舟栏杆内垂钓,微风徐徐吹来,吹皱了黛青的湖面,靖康帝笑道:“朕还传了赵世子他们。咱们先钓鱼,等他们来了,再去湖心岛上射箭。几位世子箭法都是极好的,等射了猎物,就地烤了吃。”想着让几位世子烤肉,他忍不住笑起来,恐怕都不会烤。

    王亨心一动,皇上还宣了几位世子?

    他笑道:“赵世子会烤的。在边疆征战的人,别的不会,烤肉肯定是会的,只不知味道如何。”

    靖康帝道:“爱卿溟州一行,对赵世子了解颇深?”

    王亨道:“不打不相识,微臣和赵世子也算经历了患难。”

    靖康帝微微点头,盯着湖面不语,忽然水上浮标急速下沉,忙大力扬竿,却沉沉的扯不动,赶紧叫“沈海!”一面提着那钓竿不敢松劲,怕一松鱼就跑了。

    沈海兴奋大叫“皇上钓着大鱼了!”急忙跑来帮忙。

    王亨也放下钓竿,过来帮着往后扯线,七手八脚扯到龙舟边,沈海用个大网兜探下去,托着一物出水。

    王亨定睛一看,楞住了。

    靖康帝也敛去了笑容,怔怔地盯着那东西沈海的网兜里,兜着一只小磨盘般大小的乌龟!

    沈海笑道:“哎呦,怎么把它老人家给钓上来了!”转头向皇帝请示,“可要放回去?”

    乌龟,在大靖是玄武的俗名。

    玄武,是护国四灵之一。

    这么大的玄龟,谁敢吃?

    靖康帝看向王亨,笑道:“果然是条大鱼!”

    王亨静默皇上是钓鱼,还是“钓鱼”?

    良久,也许只有一瞬间,他轻声道:“钓鱼时,常能钓到这些的。打猎也能猎到虎。”

    靖康帝不置可否,对沈海吩咐道:“别放了,找个东西养起来吧。还有,此事不可传出去!”

    沈海终于觉得不对了,大气不敢出,忙道:“是,皇上。”提着那大乌龟,疾步走进船舱。

    半个时辰后,赵寅等人陆续来到湖边。

    靖康帝和王亨在水上看见,吩咐龙舟靠岸。

    除了赵寅、张伯远、林子程外,靖康帝让人把两个小皇子也送来了,分别是大皇子和三皇子。二皇子没了。大皇子今年八岁,二皇子才五岁,都瘦弱的很。

    靖康帝给儿子引见几位年轻臣子,并特意指着赵寅等人道:“叫你们来,是向世子们学习骑射的。几位世子都是沙场勇将,回头选一个做你们师傅。朕不求你们练出绝世武功,只要能把身子骨锻炼好就行。”

    两位小皇子恭敬地应了。

    大皇子打量几位世子,只见林子程豪气威武,张伯远文质彬彬,唯独赵寅神情冷肃,看着怪怕人的。

    他不敢露出来,强撑着镇定。

    父皇正看着他呢。

    父皇说过,男儿要沉着勇敢,不可畏首畏尾。

    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怯意,壮胆问道:“父皇,为何几位世子来京城这么久了,还不回边疆?不是说北疆开战了吗?他们的责任就是替大靖镇守边疆吗?”

    几位世子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大家心知肚明,都装糊涂,现在大皇子童言无忌问出来,皇上要如何解释?

    赵寅垂眸,眼观鼻鼻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