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24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思雨慕晨忙在旁相陪。

    王夫人四处转了一圈,东看看,西看看,仔细询问王亨起居饮食,又问众人分工伺候情况。思雨慕晨等人都一一答了,连小丫鬟也被王夫人看了一遍。最后,她在另一间屋里坐下,单独留下思雨、慕晨和若彤。

    三人静立一旁,听候吩咐。

    王夫人喝着茶,一面打量三个大丫鬟,一面问她们各自家中情况、她们本人年纪经历、什么时候开始伺候大爷的等等,看似闲话,细品却大有深意。

    她对若彤印象最深,因为若彤以前是伺候馨儿的。馨儿死后,丫鬟们都散了,有了新的去处,只有若彤去求她,说想去贺城别苑看守少爷和少奶奶住的屋子。她便觉得这丫头是个忠心有情义的。听说若彤一进京就被王亨留在德馨院,忙问:“就你一个人吗?我恍惚记得还有一个。”

    若彤道:“还有一个是橘彩。”

    王夫人问:“橘彩是谁家女儿?”

    若彤道:“就是贺城别苑管家的女儿。”

    若说姓名,王夫人未必想起是谁,然说是贺城别苑管家的女儿,王夫人便知道了,也放了心。

    她微微点头,道:“叫橘彩也来吧,正好四个大丫鬟。你们尽心伺候大爷,我必不会亏待你们。当然”说到这她垂下眼睑,轻声道“按年纪你们早该嫁人了,若是谁想出去,只管来回我,不用顾忌。想必你们大爷也不会阻拦,一定会放你们出去的。”

    慕晨等人忙道:“婢子不出去!”

    王夫人暗暗点头。

    这几个丫头就留给王亨了,以免他哪天好了,“兴致”来时,身边没合适的人伺候。虽然她们是王家的丫鬟,也要她们自愿才好。以王亨的身份和才貌,犯不着逼迫人家。再者,这是隐疾,必须自己人伺候才放心。

    另一边,王谏和王亨一盘棋结束。

    王亨看向父亲,想说“天晚了,请父亲母亲早些回去歇息吧”,却听王谏问:“东方神医现在潜县?”

    王亨怔了怔,道:“是。”

    王谏道:“那,为父修书给他,请他上京来如何?你……你这病无需心急。当年神医就说能治,急不得……”

    王亨不敢相信地看着父亲。

    若说天底下有谁是王谏最不想见的,恐怕就是东方倾墨了。现在,为了儿子的病,他却放下芥蒂和羞辱,要亲自修书去请东方倾墨进京,怎不叫王亨震惊。

    面对儿子的目光,王谏有些不自在,低头喝茶。

    王亨忙道:“茶冷了,儿子叫人换一杯。”说着叫“若彤”。若彤忙赶过来,重新泡了两盏热茶,然后退下。

    喝着茶,王亨斟酌道:“父亲不必修书。当年神医对儿子说了,此系心病,还需心药医,强求不来。父亲又何必急在一时?也许哪一天儿子就好了,还怕没媳妇?”

    王谏也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自从馨儿出事后,王亨最不愿和长辈谈论的就是亲事,说不上几句便要争吵;眼下坦然说起,半点不勉强,且神态自若,并无颓丧之感,让王谏振奋不已。

    儿子果然已经解开心结了,不但如此,对他这个父亲也比往常亲密,顾忌他感受,不想招神医进京给他添堵。只要心结解开了,隐疾痊愈指日可待,又有什么可急的?

    他眼睛有些热,轻声道:“为父不急,不急。”

    王亨见说开了,趁机请他回去歇息。

    王谏笑道:“忘了时辰。是该回去了。”说着起身。

    王亨便送父母出去,经过玫瑰花障,夜晚的花香格外浓烈,引得王夫人赞道:“这花开得真好!”

    王亨笑道:“时节到了嘛。”

    送走父母回来后,若彤找了个空,悄悄地回禀他:太太刚才把她们几个都叫去了,如此这般说了许多话,还把橘彩也升为大丫鬟,说完看着王亨,等他示下。

    王亨立即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暗想:“如此也好,正可掩人耳目。”因此吩咐若彤:“太太既看重你们,你们用心当差就是了,不必把我那天的话特意告诉太太。”

    若彤道:“婢子明白了。”

    王亨又吩咐她:“明早剪些玫瑰花,插两瓶,送给老太太和太太。”想想又道:“也给父亲书房送一瓶。”

    若彤道:“是,大爷。”

    王亨是觉得,瞒着父母馨儿的事乃情非得已,但身为人子,该孝顺的就要孝顺,不能让长辈不安。

    次日清晨,若彤送了花去,长辈们自然喜出望外。

    老太太简直热泪盈眶。

    她都不记得上一次王亨哄她开心是什么时候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馨儿还在。那时候,小两口常心血来潮,做出些新奇的举动和事物哄长辈开心。自从馨儿去后,王亨就再没心情做这类事了,对长辈面冷、心更冷。

    昨晚王谏夫妇从德馨院出来后,立即去了瑞萱堂,将王亨的话告诉了她;王夫人又说放了四个大丫头在王亨身边,都是自小伺候王亨的,老太太听后踏实多了,且升起无限希望,希望王亨哪天忽然就好了,娶妻纳妾。

    因此一节,她昨晚睡的很好。

    今天一睁眼,就看见孙子送的鲜艳玫瑰,花瓣和叶片上还带着晨露,真真是赏心悦目,还喜庆,怎不让她开怀,也真相信孙子放开了心结,痊愈指日可待。

    虽然这样,王亨的隐疾却不能传出去,亲事更要慎重,否则定了他不喜欢的姑娘,他心情一坏,影响了身体痊愈怎么办?老太太便准备向古夫人回绝亲事。

    ********

    月底了,求清仓月票哟!

第375章 小人物的手段

    靳姑姑那边却还在为云萝郡主奔忙,竭力促成这亲事。

    她昔年在镇南侯府时,有个小姐妹叫金凤,在兵部严尚书府上为婢女,因镇南侯和严尚书关系不错,金凤也常跟着严姑娘来镇南侯府拜访世子妃。

    严姑娘后来嫁给了崔渊,即现在的礼部尚书。金凤作为陪嫁,也跟去了崔家。靳姑姑在教坊司时,金凤常暗中关照。这也是崔夫人的授意,算是对故交尽一点心意吧。

    镇南侯平反后,这来往就过了明路。

    这日,崔夫人派金姑姑来探望云萝郡主。

    金姑姑见了郡主后,送上各种补品,又将崔夫人慰问的话转达了;云萝郡主谢了长辈关心,陪着说了一会子闲话,便吩咐靳姑姑带金姑姑去吃茶果。

    靳姑姑便带着金姑姑来到自己屋里,吃茶说话。

    金姑姑坐下后,打量屋里摆设,目露赞赏,对靳姑姑道:“你也算熬出头了。瞧这屋子,比一般的主子还强呢。可见郡主待你真心,也看重你。”

    靳姑姑道:“我一个下人,怎么都行。只可怜郡主,小小年纪便命运多舛,又没个依靠。”

    金姑姑想起王家最近门庭若市,笑道:“说起来还真是巧,郡主又被小王大人救了。这是第几次了?”

    言下之意,有缘分!

    靳姑姑叹道:“再巧有什么用。郡主孤苦无依,再有缘分也无长辈做主。我们做下人的纵有心,也不能出面。多说一句都是错,多行一步都是僭越。”

    金姑姑听了,忙朝窗外瞧了瞧,见没人,才悄声道:“你怎不去找古夫人呢,请她去王家说合,不是很好?”

    靳姑姑道:“怎么没说。可誉亲王都求到皇上面前去了。郡主地位虽尊,如何能跟誉亲王府的姑娘比?”

    金姑姑想了一想,觉得也是。

    靳姑姑幽幽道:“听说皇后娘娘最公正,若能得人在皇后娘娘面前说句话,她必定不会坐视不理。”

    金姑姑楞了下,忽然明白了。

    崔夫人未出嫁时,和皇后娘娘是闺中好友,后来两人都出嫁了,依然关系不错。皇后娘娘闲暇时,也召崔夫人进宫说话,然崔夫人很本分,从不求任何事。

    靳姑姑这是想请崔夫人帮忙呢。

    金姑姑推了她一把,嗔道:“你想求我帮忙,请我们太太去皇后面前说句话,直说就是了,何必拐弯抹角?”

    靳姑姑正色道:“我是个什么东西!怎敢大喇喇地求太太出面?你在太太身边这么多年,这事若可行,我这么一说,你自然会去求你们太太;若觉得为难,你必不吭声。要是直接求你,虽然我们好,你也不好回呢。”

    金姑姑笑道:“好了,你这样体贴,我不帮着说句话,白辜负了你我这些年的交情。可是你要明白:这事也不是我家太太能左右的,结果还要看皇后娘娘。”

    靳姑姑忙道:“这我还能不明白?我刚才不明说,就是因为这个。行不行的尽到心意就成,便是你不帮着说,我也不会埋怨你。我没道理埋怨你呀!便是太太去说了,我也不敢奢望其他,只求宫里别偏帮誉亲王府就行。”

    金姑姑道:“你也知道那是誉亲王府,皇家人,咱们怎么能比呢?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靳姑姑听后很失落,半晌才叹道:“我何尝不知道这样。不是我不知天高地厚,非要和誉亲王府争这门亲,只因当初郡主流落在教坊司,我一心想帮她脱离苦海,再为侯爷一家伸冤,所以用尽心机将她推到小王大人面前。后来郡主被王家赎身,在小王大人身边做了婢女。有这一节过往,后来虽封了郡主,谁肯不当一回事地娶她?这次又被人掳去,失踪那么些天,末了又被小王大人给救了,一路相伴带回京城。我便想着,若是郡主能嫁给小王大人便最好了。我就盼着上天能成全郡主。倘若能成,侯爷和世子在天上也安心了。”

    上天会不会成全不知道,反正金姑姑是被她的忠心感动了,很愿意成全。跟身世显贵的誉亲王府姑娘相比,金姑姑更偏向云萝郡主。再说,云萝郡主做过王亨的婢女,这次又被王亨救回来,也不好嫁别人。

    金姑姑便道:“你说的也是。要说郡主和小王大人这缘分还真不浅,冲这个,我怎么也要帮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