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23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王亨再次提起梁心铭在桐柏山被雪崩阻隔、受伤差点丧命的事,让皇上自己去推想。

    果然,靖康帝脸色沉了。

    他给王亨下一道密旨,令他暗中追查裴刚和孟远翔背后主使,以及在桐柏山刺杀梁心铭的人。

    王亨领旨,又说起别事。

    正在这时,人回左相求见。

    王亨无声笑了。

    靖康帝微微皱眉,还是道:“宣。”

    左相急忙进宫,就是怕靖康帝支持王亨。

    虽然很多人都质疑王亨,但王亨的反推并非胡言乱语,更何况还有彩儿的证词佐证,只是缺少直接的证据证明她谋害了林馨儿;再者,左相从皇后那得知吴贵人的事,深知皇上厌恶孟清泉,加上宠爱王亨,准了他的判决也不一定,因此不等明日早朝,就匆忙赶来阻拦。

    他还带了两名御史来。

    他在宫门口遇见曾大人和公孙大人,得知皇上果然准了王亨的判决,很是恼怒,决心抗争,要皇上收回成命。

    见面后,左端阳便直言上谏。

    他奏道,孟清泉的确有嫌疑,王侍郎应该仔细审问,无证判决孟清泉斩立决,窃以为不妥,请皇上明察。

    靖康帝听后,脸色不好了。

    他对孟清泉印象恶劣,偏偏这女子狡诈的很,行事不留把柄,无法定罪。想想王亨,追查林馨儿之死多少年了?至今不能揭发真相。这次,若是循着正途慢慢审问,谁知要审多久,又能不能审出口供?倘若用刑,若不能问出口供,最后还让王亨背一个屈打成招的恶名。

    若问不出口供,难道就放过她?

    王亨愿意,皇帝也不乐意!

    一想起吴贵人的事他就生气。

    因此,他很赞成王亨剑走偏锋,以孟清泉刺杀梁心铭为证,反证她当年谋害了林馨儿,所以心虚灭口。

    靖康帝看着左相,淡声道:“她刺杀梁心铭不就是证据?不心虚为何要派人刺杀?早不刺杀晚不刺杀,就在她见了梁心铭后就派人刺杀,说她无辜左相信吗?”

    左相恭声道:“皇上圣明。微臣并未说她无辜,只是要有证据证实才好,不然无法让人信服。”

    靖康帝道:“左相不服?”

    他口气很是不悦。

    梁心铭在桐柏山再次遭遇刺杀,且受伤了,两名刺客尸体已被王亨带了回来,身份尚未查明;还有,云萝郡主遭人绑架,目的不明。但可以想见,这都是冲着王家和王亨去的。孟远翔关在狱中,谁有这么大胆量和能力?

    靖康帝想不怀疑左相都难。

    现在左端阳又为孟清泉说话。

    这不是针对王亨是什么?

    左端阳察觉皇上不悦,却并没有退缩,正色道:“皇上,微臣阻拦此事,不为别的,乃是为了朝廷纲纪。

    “其一,王侍郎断案如神,这次却无证判决孟清泉,容易被人诟病,说他无能审出真相,对他名声有损。

    “其二,此例若开,怕将来有人效仿,胡乱以推论判决人犯,给别有用心者可趁之机,造成冤案。

    “其三,也是为了安抚功臣。孟远翔罪该万死,然不能否认他在溟州做出的功绩。海盗之患,从先帝时期就一直存在,几十年不断。孟远翔上任后,会同当地水军、禁军,一举将海盗清剿干净,功不可没。

    “因此几点,微臣以为:纵不能对孟清泉网开一面,也要给她一个公正的判决,让人心服口服。”

    两名御史也跟着附和。

    靖康帝听后,半晌无言。

    左端阳字字在理,他无法驳回。

    他便看向王亨,期待王亨反驳。

    左端阳也看向王亨,皮笑肉不笑道:“王大人以为呢?”

    王亨一直未发言,毫不焦躁。

    这时他点头道:“左相言之有理。”

    左端阳很意外他的镇定,面上却赞道:“王大人果然公正。如此还要辛苦王大人,再审孟清泉。”

    王亨很诚恳地问道:“左相为何对孟清泉如此情有独钟,不惜御前顶撞皇上,也要保她一命?”

    靖康帝一个没绷住,差点笑出声来,悄悄瞪了王亨一眼,知道他今儿被左端阳搅了好事,气坏了,所以出言讥讽左相。但是,靖康帝没有呵斥他。

第361章 再判孟清泉

    靖康帝知道左端阳有私心,却不信他和海盗案有关,更不信他和孟清泉有私情。左相的私心,不过是想给王亨添堵而已。留下孟清泉对付王亨,让王亨不好过,才是他的目的。这是臣子间的相互倾轧,皇帝见惯了的。

    对于这种倾轧,一般情况下,皇上会秉公处置;特殊情况下,他会有所偏袒。今天这事,他就偏向王亨了。现在被左相谏言,他很期待王亨反击回去。

    左端阳羞恼之色一闪,随即平静下来,语重心长道:“老夫是就事论事。王大人能得皇上重用,才能自不用说,就是年纪太轻,性子急躁了些,还需多磨砺,莫做无谓的口舌之争,惹人非议,辜负了皇上对大人的厚望。”

    王亨笑道:“下官谢左相大人教诲。老大人也要谨慎,以免晚节不保,辜负了皇上对老大人的重用。”

    左端阳见他寸步不让,摇头失笑,不肯再还嘴,表现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不跟年轻人一般见识。

    靖康帝咳嗽一声,问:“王爱卿要重审孟清泉?”

    王亨赌气般道:“不用审了。”

    左端阳忙问:“不审如何判?”

    靖康帝也疑惑地看着王亨。

    王亨道:“孟吴氏说她谋害了本官妻子,与孟清泉无关,若是本官揪住不放,倒像是公报私仇了。左相大人又该说下官‘年纪太轻,性子急躁,惹人非议’。”

    靖康帝不信道:“难道就算了?”

    王亨点头,像宽大,更像是赌气。

    靖康帝和左端阳都古怪地看着他,这还是王安泰吗?

    纵然疑惑,左端阳也不会问出来,这结果他求之不得。

    靖康帝也不便问,他是堂堂天子,难道要对王亨说“你怎么能放过那贱人呢?”传出去臣子们如何看他!

    于是,大家莫名其妙地散了。

    靖康帝疑惑的很,很想留下王亨问清楚,可是王亨好像有意回避他,主动告退,一说要安排人查抄孟家;一说云萝郡主被绑架的事也需要追查,他忙的很。

    皇上只好放他走了。

    出宫后,左端阳总觉不对,又猜不出王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让人盯着王亨,防他耍花招。

    王亨并未失言,回到刑部便重新宣判:孟清泉涉及刺杀梁心铭和谋害林馨儿,因证据不足,判徒刑两年。

    这算是从轻判决了。

    他也是很大度的!

    左端阳这才相信是真的了。

    已是傍晚时分,王亨领人查抄孟家。

    他带上了爱狗墨云。

    左端阳高兴了不足一个时辰,便听说孟家四老太爷亲自上刑部,状告孟清泉不贞不孝。

    孟四太爷道,孟清泉乃闺阁女子,私慕有妇之夫王亨,是为不贞;孟清泉为嫁王亨,令其母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谋害王亨之妻林馨儿,导致吴氏被判斩刑,是为不孝;孟清泉见了梁心铭,心虚害怕,怂恿其父母派人刺杀梁心铭,以至于父母触犯律法,乃大不孝;其弟孟无波因为父母被判斩刑,绝望之下,抹脖子自杀了;公堂上,孟远翔夫妻落得如此下场,尚知维护女儿、替女儿开脱,孟清泉却不知悔改,发恶誓自称无辜,乃大不孝、恶毒之极!

    孟氏一族绝不允许这样的女儿苟活于世,原本该以族规惩治孟清泉,因为孟远翔夫妻父女涉及朝廷大案,因此他不敢擅自处置,故而到刑部告状,要求严惩逆女。

    孟四太爷还提出:孟氏一族绝不敢袒护违法子孙,但也不能看着子孙受冤枉,他主动来出首,想请主审官能对孟无澜从轻处置,因为孟无澜是无辜的。

    王亨接了状子,连夜升堂问案。

    这一次,条条证据确凿。

    半个时辰后,孟清泉再次被判斩立决,依据《大靖律法》“十恶”中的不孝罪名判决,此罪不能赦免。

    十恶不赦!

    孟无澜罢官为民,当堂释放。

    左端阳得信后赶来,已成定局。

    那时,天色已经昏暗了,大堂上点了许多枝形灯,春夜气息迷人,院中花香弥漫。黄黄的灯光下,堂上那个绯衣年轻官员气定神闲地坐在公案后。

    左端阳默默地看着他不语。

    王亨也看见了站在大堂外的左相,心中冷笑。

    本官不狠,如何做奸臣?

    事事都循规蹈矩,如何做奸臣?

    他也知道证据不足,判处孟清泉斩刑会被人诟病,于是他别出蹊径:不以谋害林馨儿来判孟清泉的罪,而以不贞不孝来判她的罪,换个罪名,殊途同归。

    自古孝道大于天!

    孟清泉便是什么都没做,却因为她一己之私害得父母丧命,根据大靖律法,只这一条她就活不成。更何况她满身嫌疑,却自称无辜,让父母顶罪,更是罪该万死!

    孟氏一族绝不会容她活!

    上次孟四太爷就要以族规处置她的,因为有孟远翔夫妇护着,才能逃脱;这次孟远翔夫妇身死,孟氏还能饶她?

    可是王亨没有当场提出。

    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与孟清泉百般周旋,然后在左相干涉下撤了判决,暗中却派人去孟家,找孟氏长辈。孟四太爷正在求孟远古,想让他出面找外甥王亨说说好话,放过孟无澜孟远翔是保不住了待听了孟清泉在公堂发的誓言,果然怒不可遏,孟无波自杀更是火上浇油,他立即到刑部告状,惩治逆女。

    孟氏一族的长辈出面告状,名正言顺!

    王亨按律法判孟清泉斩刑,证据确凿!

    孟清泉看着王亨,心寒彻骨。

    她总算明白之前的疑惑了。

    在看似紧张而混乱的审讯中,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