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2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莫琳跺脚,羞怒道:“梁青云,你怎帮他不帮我?”

    梁心铭眨眨眼道:“在下是帮你们两个。苏小妹,珍惜吧!人生没有多少个十年可供你挥霍,你也不会每次都好运地碰上任何情形下都对你不离不弃的人。不过世子也有可恨之处,姑娘难他一难也是应该的。世子纵横北疆,不会就此退缩吧?苏姑娘这是在考你呢。”

    她已经想明白苏莫琳前两个难题的谜底,却没打算告诉赵寅,这要靠他自己去努力争取了。

    赵寅急忙道:“当然不会!”仿佛捍卫大靖疆土般坚定不移地表明自己的决心,说完脸就红透了,又尴尬,心中却十分感激梁心铭帮他扭转局面。

    王妃更是心怀大畅,越看梁心铭越喜欢。

    陆君如都看痴了: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不论说什么做什么都让人如沐春风,再没有比他更优雅的君子了。

    苏莫琳羞得不行,要再说狠话呢,不但没威力,反而显得她矫情,但就这么留下来脸上又挂不住,正在为难,嬷嬷就带着沈海走来,说皇上宣梁县令进宫。

    苏莫琳急忙道:“我跟你一起走。”

    梁心铭道:“在下进宫去!”

    苏莫琳道:“没关系,可以同一段路。”她得意地对梁心铭眨眨眼,一副要黏着他、看他怎么办的神情。

    梁心铭道:“本官没问题,就怕苏相会介意。”又对王妃等人道:“昨天,晚辈替贱内捎些土产送给苏姑娘,与苏姑娘说了几句话,苏相生气,当着苏姑娘面说留下官吃饭,苏姑娘一转身他就让下官滚……”

    众人先是一楞,接着都哄笑起来,女眷们掩口笑,周昌等人呵呵大笑。

    苏夫人母女很尴尬,苏莫琳指着梁心铭道:“你……你……”那件事怎们能说出来呢?

    梁心铭也意味深长地笑了。

    她借此机会说出此事,当然是表明她和苏莫琳之间清清白白;再者,也是为她昨天去苏相府上作个说明,省得让人误会,看她进京后先去王家,后去苏家,再来朱雀王府,奔走于权贵世家,以为她到处钻营呢;最后嘛,她想让苏相丢个脸。她也不怕苏相给她穿小鞋。

    梁心铭上前对王妃等告辞:“皇上召见,晚辈告辞了。”

    王妃和颜悦色道:“青云快去,别让皇上等。晚上再来。”

    梁心铭道:“是。”又朝左右躬身一揖,然后从容转身。

    一屋子倒有一半人起身相送。

    左夫人和两位左姑娘神色淡淡的。原来,左相也想和朱雀王府结亲,选赵寅做孙女婿。因赵寅钟情于孟清泉,大家便掩藏了真实心思,来探虚实。好容易孟清泉败走,苏莫琳也和赵寅闹翻了,姑娘们喜不自胜,结果被梁心铭三言两语又将那两人扯在一块,绝了众人希望。

    梁心铭无形中拉了一批粉红色的仇恨而不自知。

    这仇恨不仅来自于左家姑娘,还有玄武王府、白虎王府、誉亲王府的姑娘们,她们出身高贵,等闲人家看不上,挑选夫婿的范围比一般官宦女儿要窄许多。

    出身高贵的世家子多的很,谁能比得上赵寅十四岁上疆场,十年来立下汗马功劳?他如今的成就并非单靠家世,还有他自己的出色能力,乃武将世家第一等的少年!

    他和王亨并称京城文武公子,是闺阁女儿择婿的首选。现在,姑娘们的希望生生被毁了,能不怪梁心铭吗?

    左夫人觉得,这个梁心铭简直是左家的克星,讨厌的很!

    梁心铭告辞,苏莫琳也急忙和母亲告辞。

    王妃没挽留,等她们一转身,就命赵寅:“寅儿你代我送送青云和苏夫人。伯远,你们别忙着走。”

    苏莫琳脚下一顿她能说,她又不想走了吗?那也太任性了。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走。身后长眼睛般,好似看见赵寅盯着自己,浑身不得劲,都走不好了。

    张世子等人看完了戏,也都起身告退,王妃让他们回去东偏殿,几人先赶过来送梁心铭,也不知谁带的头。

    张伯远暗自打量梁心铭,心中奇怪,不知梁心铭在今天的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为何赵寅要拖着她来花厅,苏莫琳也对她不一般,孟清泉看见她恐慌,王妃对她十分亲切,王老太太待她如同家人,皇上又来召见……

    这不过是个县令而已!

    面上,他随口问道:“青云,出宫了还过来吗?”

    梁心铭道:“下官不知皇上召见为何事,尚不能定。”

    赵寅眼望着前面苏姑娘的身影,嘴里道:“不管什么事,总要吃饭睡觉。过来吧,我们等你。”他要好好感谢她,一面又想,待会送苏姑娘回家,天寒路滑,须得跟着。

    张伯远笑道:“对,咱们还没喝痛快呢。顺之说是不是?”

    周昌正中下怀,道:“是。小弟正要与青云兄痛饮!”

    梁心铭道:“多谢各位。若无事下官一定来。”

    她心里防备着孟清泉,正有件事要问赵寅呢,现在人多不方便,且赵寅的心思都在苏莫琳身上,等从皇宫回来,时机应该差不多了,才好和他商议。

    ********

    今天是七夕,祝天下有情人都幸福美满。话说,你们都去过七夕了,想来也没人看书,不如咱们停更可好?

第312章 吴贵人的心思

    出了王府,梁心铭和众人作别,带着赵子仪跟随沈海往皇宫去了,而赵寅则送苏家母女回家。

    路上天寒地冻的,骑在马上也不便说话,梁心铭只和沈海客气了两句,便一心赶路,顺带想自己的心思。

    梁心铭觉得,不论孟清泉是否认出她,她都要先下手为强,首先要把今天朱雀王府发生的事让皇上知道,但是这件事不能从她嘴里说出来,得让别人来说。

    一路思谋进入皇宫,来到御书房,原以为皇上找她什么大事,谁知不是公务,不过是叫她来陪着下棋。

    皇帝案牍劳形之余,也想放松身心,下下棋、听听曲什么的,这就要人相陪了。无奈尚书宰相的脸上写满公务,看到就累;后宫妃子的脸也看腻味了,梁心铭久别重逢,脸面还算新鲜,看着也赏心悦目,于是就传她进宫。

    靖康帝坐在炕上,上身套着水獭皮褂子,闲闲地倚着拐枕,对梁心铭笑道:“把帽子去了,上炕来坐。”

    梁心铭道:“微臣还是在下边坐着吧。微臣是南方人,坐不惯炕,久了腿麻得起不来。”

    靖康帝笑道:“也好。沈海,给梁卿家搬椅子。”

    沈海笑嘻嘻道:“是,皇上。”

    很快搬了椅子来,摆在炕边。

    梁心铭先道了谢,才坐下。

    靖康帝先不急着下棋,先把她上下一打量,问:“爱卿这是从哪来呢?朕可等了好长时候了。”

    梁心铭道:“从朱雀王府来。”

    靖康帝忙问:“去王府做什么?”

    心里疑惑她怎么和赵寅好上了。

    梁心铭见他起疑,便说她曾经救过赵寅表妹,又说今日是太妃的寿辰,王妃下帖子请她去的。

    梁心铭救陆君如京城有不少人知道,靖康帝日理万机,还真没听说过,忙让她详细说来听听。

    梁心铭便将唐家的事说了。

    靖康帝赞道:“爱卿这父母官真是尽心!能从是非流言中窥察虚实,救弱女出火坑,难怪王妃感激。”想想又笑道:“赵寅这杀神也有被骗的时候,他岂不恼怒?”

    梁心铭笑道:“世子赏了唐大少爷和那丫鬟一剑。”

    靖康帝道:“可想而知。没当场杀了他们,说明赵世子还没气疯,知道不在战场上,不能胡来。”顿了下忽又问道:“爱卿既知唐家的事,为何事先不告诉世子?”

    梁心铭道:“微臣并不知世子和唐家是亲戚,他去唐家也没告诉微臣,等他回来才知道。”

    靖康帝盯着她,神情有些异样,身子虽还懒散地靠着,却没了懒散的味道,不动声色地全神贯注,嘴里问道:“可是世子和王爱卿起争执了?朕听说了一些事。”

    梁心铭道:“是争了几句。”

    皇上问,她不能不说。

    不说,就是欺君!

    靖康帝道:“都争些什么?”

    梁心铭道:“恩师责怪世子不分是非黑白,世子要恩师拿出证据才能给人定罪,最后不欢而散,世子才去了唐家。”

    靖康帝又问:“梁爱卿怎么说?”

    梁心铭道:“微臣劝世子等恩师查明真相,既可以还孟姑娘一个清白,又可以免使朱雀王府被人非议。”

    靖康帝听后沉默,半晌才道:“没想到朕最看重的文臣和武将都是情种。”竟为了一个女子反目!

    梁心铭觉得皇帝的目光有些沉,不如刚见到自己时笑容明朗,暗想他该把孟清泉归为祸水,心生不满了。她见好就收,并不乘胜追击、诋毁孟清泉,而是从瓷罐里摸出几枚棋子,问道:“皇上还让微臣三个子?”

    靖康帝立即坐正了,笑道:“胡说!哪有一上来就要让的。朕先试试你有没有长进,再酌情考虑是否让你。”

    说笑间,君臣摆开棋盘,对弈起来。

    沈海则悄没声地上茶果,一切准备停当后,拢着双手站在炕边,笑嘻嘻地看皇上和梁县令下棋。

    冬日天黑的早,不知不觉就到了掌灯时分,梁心铭记挂着出宫,见沈海带着小太监点灯,忙起身告退。

    靖康帝兴致正高,哪肯放她走。

    梁心铭只得继续陪他下。

    沈海心里掂掇,皇上恐怕要留梁县令在宫中用晚膳,便悄悄走到外间吩咐预备着,免得临时忙乱。刚走出去,就有永福宫的吴贵人遣宫女来问,皇上何时起驾。

    沈海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一事。

    靖康帝好些日子没去永福宫了,前晚和昨晚又歇在董贵妃的月华宫,吴贵人不免有些着急了。

    她是凭着书法和皇帝结的缘,在皇帝心中营造了一个贞静、恬淡的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