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18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大概说了几句,都是外面公开了的事实。

    两人说着话,已经到了后院上房,在东次间窗前坐了,樱桃过来回道,饭好了,问什么时候开饭。

    惠娘道:“现在吧。”

    樱桃忙道:“是。”转身出去了。

    惠娘对陆君如道:“我叫人给姐姐炖了鸽子汤,是神医配的药膳方子,最是滋阴补气的。姐姐把身子调养好了,就凭这副花容月貌,又有王妃做主……”

    陆君如爱听惠娘的鼓励,自来到梁家后,时时都爱和惠娘在一起。惠娘性情爽快、热心,那些不堪的往事经她一说,都不算事了。在她口中,人生充满希望,未来都是美好的,可以预期的。跟她聊天,不知不觉会被她感染,被她带动,心情轻松,甚至激情满怀。

    可是眼下,陆君如却没心情听惠娘“展望未来”,她惦记刚才说的赵寅要捡王亨退亲的未婚妻一事。

    女人有心情关注八卦,也是精力旺盛的一种表现。

    陆君如刚从自己人生的沼泽中挣扎出来,听见这桩奇事,立即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者她也关心赵寅,生怕他被人骗了,之前他不就被唐家人骗过吗。

    她和惠娘敷衍了几句,再问道:“到底孟姑娘有没有害了王大人的小妻子呢?还是被人冤枉的?”

    惠娘道:“这个妹妹不晓得,也没人能说的清。就好像唐家这事,外人哪能清楚呢?没有证据,连夫君也无法为你做主。你世子表哥不也被骗了么!”

    陆君如被触动心肠,激动道:“可不就是!妹妹,听你这么一说,姐姐敢肯定,那姓孟的贱人不是好东西!”

    惠娘忙问道:“妹妹有什么根据?”

    陆君如道:“姐姐有经验的。这女人哪,心狠起来你都想不到的,表面还装的比谁都正经。像我那弟妹,就是唐家二少奶奶,那个贱人,又无耻又狠毒,谋害亲夫啊!”

    惠娘连连点头,又道:“可是孟姑娘很深情的……”

    陆君如急道:“妹妹,你就是太善良了!你想想,那王家的小媳妇当年才多大?好好的怎么会晚上跑出去,被虎咬死了呢?这边人一死,那边王家就要和孟家结亲,要说这里面没文章,打死我也是不信的!”

    惠娘道:“可是王大人也没查出来呀。”

    陆君如痛恨道:“那是贱人狡猾!”

    她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被人冤枉了几年,差点连命都搭上了,赵寅来也没能解救她,辛亏有梁心铭。

    她对林馨儿同病相怜,还没见面就把孟清泉给恨上了。

    惠娘故意道:“姐姐,没有证据,咱们不能乱说。”

    陆君如道:“这是王家的事,表哥跟着掺和什么?姨妈怎么也不阻止呢?不行,我不能再让表哥被骗了。”

    她也不顾自己的事了,急切要进京,告诉王妃。

    惠娘急忙劝她,说这事王妃肯定有主张,让她别冲动,又兴致勃勃地说起在京城的朋友,“苏相的女儿苏姑娘,人很聪明大方的,也没架子。还有许多姑娘,你这一进京,肯定能交许多朋友,渐渐的心情就开朗了……”

    送陆君如上京的事,都是惠娘一手操办的,梁心铭从那天后,就没有再见陆君如。她是县令,又是男人,若是太过关注陆君如,会被误认为别有用心。

    陆君如后悔了,不想走。

    她私心里想着,若是能和惠娘一块伺候梁心铭,做妾她也甘愿的。可是,梁心铭根本不见她,显然看不上她;惠娘对她又好,她怎能给惠娘添堵呢?

    唉,她残花败柳之身,哪配得上梁县令!

    陆君如走的那天,梁心铭和惠娘送到城门外。

    回来后,惠娘问她:“你觉得她能帮到我们吗?”

    梁心铭道:“多少总能起点作用。”

第275章 进宫

    陆君如此去京城,是否能助她促成一些事,她没有绝对把握。若能,可算是意外之喜。

    转眼几个月过去,到了年底。

    朱雀王府派人送来年礼和陆君如的书信,一是感谢梁心铭的救命之恩,二是接应赵寅。

    陆君如的信是写给惠娘的,她让惠娘转告梁心铭:说王妃听了她的事后,也很触动。世子这样容易被女人骗了,王妃很警惕,对孟清泉戒心加重。她还说,暂没见到孟清泉,不然大耳刮子扇那贱人。

    惠娘看后,噗嗤一声笑了。

    她亲自将信送给梁心铭看。

    梁心铭询问赵家来人,得知王亨和赵寅一月前断了音讯,王家和赵家都派人南下接应,担心警惕不已。

    溟州路途遥远,她除了等待,别无办法。

    非常时期,她更要保护好自己。

    梁心铭高声叫:“赵护卫。”

    赵子仪忙进来:“大人有何吩咐?”

    梁心铭吩咐道:“即日起,全县戒备,外松内紧!”

    目前,除了县衙的衙役们,她手上只有赵子仪等十来个护卫,还有一个赵九在暗中保护。想惜命,必须发动最底层的百姓。因此她在全县各个交通要道、大小村镇、码头都发展了眼线,归卿陌管理。有任何可疑情况,都第一时间报给赵子仪。为此,她专门拨了一笔银钱用做眼线的活动经费。

    有钱就是好办事,她也有自己的“爪牙”了,县衙对面卖馄饨的邱伯、酒馆的五嫂,都是眼线。

    年后,靖康帝接到威海大将军耿忠的奏报,确认了王亨和赵寅在一次海上行动中失踪,下落不明。

    靖康帝大惊:王亨和赵寅,一个文臣,一个武将,都是朝廷首屈一指的年少有为官员,他绝对不能失去这两个人。他一面下旨责令溟州地方官员全力寻找那二人,一面派出一队龙禁卫,赶赴溟州追查下落。

    王家和赵家更不用说,高手尽出。

    二月,左端阳还朝。

    三月,吴慈进宫,封为贵人。

    吴慈去年十月中旬去松山慈安寺借了一静室,为生病的祖母抄经、斋戒祈福,不是抄三五天,而是整整三个月。冬至那日,靖康帝在松山祭天,一切闲杂人等全部清出,吴慈也暂时回避,出城到水月庵继续抄经。

    祭天后,靖康帝在慈安寺斋戒三日。斋戒诵经期间,他发现了吴慈供在佛前的经文,乃欧阳询的欧体楷书。

    靖康帝最爱欧体书法,见那字迹甚为秀气,便问方丈,此经文是何人所抄,方丈便告诉皇帝说是吏部尚书吴的女儿吴姑娘在此为祖母祈福所抄。

    靖康帝听说吴慈斋戒三个月,暗赞她孝心可嘉,不由来了兴致,命人将她抄的所有经文拿来翻看。看后发现,吴慈的书**底很不错,且抄的极认真。若是连续看,看不出字迹变化;但若将某天的经文和几天后的对比,便能看出明显长进,由此可窥见她抄经虔诚,而非做样子。

    吴慈的字在她那个年纪的女孩子里算出类拔萃了,但靖康帝见多识广,便是每三年的殿试墨卷,哪一个字不好?他感兴趣的是这经文背后的女子。不禁浮想联翩,脑海里浮现一个贞静的少女临窗写字的画面,还有灯下抄经的剪影,心生一股冲动,想见见这个少女。

    皇帝斋戒结束,吴慈重新回到慈安寺,继续抄经祈福。

    某日,她正在窗下抄经,忽有强烈的被窥视感,抬头一看,窗外站着一贵气青年,正目光炯炯地看着她。她先是一怔,接着,脸颊不可遏制地飞红一片。

    吴慈完全符合靖康帝对她的想象:凝神抄经,心无旁骛,一切红尘俗事都不能干扰她,画面极美。一股无言的暧昧流淌在窗内和窗外,吴慈脸上腾起的红晕给这暧昧增添了旖旎的气氛。一直以来,都是别人将美人装扮好了送到靖康帝面前,让他享用。这天,他初次尝到了邂逅的美妙滋味,放下帝王的身份,去追求一个女子。

    他的追求当然不会顺利,吴慈是大家闺秀,不可能与他暗通款曲、私定终身,百般躲避。

    可是,这能难住一个皇帝吗?

    最终,吴慈被靖康帝拿下了,顺利进宫成了新宠,这当中的美妙滋味,不可对人言说,只有他二人知道。

    左相还朝后,并未有大的动作和措施,在他处理过的大大小小无数政务中,有一条很不起眼:徽州赈灾,光给潜县就拨了一百万,主要用在潜山湖水库的建造上。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左相建议:由徽州地方官员加强对潜山湖水库工程监督、检验,确保水库造福一方。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无人反对。

    因此,梁心铭的潜县热闹起来。

    二月二,梁心铭搬进新县衙。

    新县衙的格局和老县衙一样,分大堂、二堂、三堂和后花园,三堂带东西跨院,梁心铭一家依然住在东跨院。

    朝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从厢房跑到正屋,从厅堂跑到起居室、卧室,从外间跑进套间,穿过一道道门洞,洒下一串串清脆甜美的笑声,“爹爹,屋子好大哟!”

    梁心铭微笑,屋子还是和原来差不多大,朝云觉得大,是因为心理原因,新屋子总给人感觉耳目一新;况且,梁心铭也确实改动了一些地方,安装一些机关。

    三月初二上午,欢喜要上街采买,朝云要跟去玩。

    李惠娘被闹不过,便让璎珞带她一块去了。

    欢喜和璎珞牵着朝云,挽着篮子便上了街。

    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小城内也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百姓人家院内桃花开了,衙门前两棵柳树枝条如金黄丝带般飘扬;小孩子像春燕出巢,在青石巷道中飞窜;商贩们更加活跃,各种吆喝此起彼伏,朝云两个眼睛不够看了。

    她穿着粉色上衣和裙子,外罩藏青色绣粉红桃花的小比甲,梳两个包包头,戴粉色桃花环,整个人粉嫩嫩的,引得街上人纷纷侧目,两旁铺子的人也纷纷招呼。

第276章 最小的杀人嫌犯

    璎珞见街上人多,和朝云商量道:“我抱姑娘吧。街上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