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忙都客气地道谢。

    王亨刚才对梁心铭的关切并未让众人忽视,大家依然留心他二人。果然,吃了几杯酒后,他又转向梁心铭。

    他问道:“盘缠筹够了,你打算何时动身上京?”

    梁心铭道:“学生还要回家与拙荆商议。”

    王亨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沉吟道:“你拖儿带女的,路上多有不便,不如随为师一道走,彼此也有个照应。为师别的帮不了你,到京城为你寻个落脚处还是能的。也免了你为俗事烦心,可以专心应考。”

    洪飞忙笑道:“如此甚好。青云你可趁此机会在路上多向王大人请教。这可是天赐良机!”

    梁心铭果断应道:“学生遵从恩师安排。”

    心中却想:你要回家见未婚妻?

    那得过我这关!

    我才是你的妻!

    嫡妻还活着,你想另娶他人?

    你丫的想犯重婚罪?!

    巡抚大人道:“如此老夫也就放心了。青云,你只管安心温书,等来年蟾宫折桂,方不负王翰林一番关心。”

    他的口气,也将梁心铭当自己人叮嘱了。

    梁心铭也诚恳道:“学生多谢大人关切。”

    王亨又吩咐她道:“你今日回家便收拾准备。至多两三日,咱们便动身启程。到时我命人去接你们。”

    梁心铭应道:“是。”

    鹿鸣宴散后,梁心铭微醺,面色如搽了胭脂般,脚步有些踉跄,王亨见了皱眉,命一安送她回家。

    众人更确定了他提携梁心铭之意。

    孟无澜却看着王亨,神情有些不快。

    一安送梁心铭回到竹竿巷,李惠娘忙将梁心铭接过去,扶进门,一面忙着打水给她洗脸,一面问宴会情形。

    梁心铭夸张地挥手道:“很热闹!很圆满!”

    李惠娘道:“那你这是怎么了?”

    梁心铭笑道:“我怎么了?我很好!画都卖掉了。上京的盘缠有了。你快收拾准备,过两天咱们就动身。”

    李惠娘吃惊道:“这就动身?”

    梁心铭道:“是。跟恩师一道走。”

    李惠娘惊叫道:“跟他一道走?”

    那不是与狼同行?!

    惠娘的反应取悦了梁心铭,匆匆洗了一把,擦干了脸,然后把洗脸的毛巾往木盆里一扔,凑近她面前,戏谑地耳语道:“对,就是跟他一道走!”

    刺激吧!?

    李惠娘樱桃小口张大到极限。

    梁心铭笑着,扑到床上呼呼大睡。

    李惠娘倒也没把他的话当成儿戏,真收拾起行囊来。刚才觉得行程有些急,等收拾东西才发现:实在是没什么东西好收拾的,马上动身上路都可以。

    她想去街上置办点东西,手里又没银子。

    她回身看了看床上的梁心铭,叹了口气,想:“画卖了,银子呢?该不会是被那些人骗了,没拿到银子吧?”

    按说不会,就梁心铭那性子,她不骗人就算那人运气了;谁骗了她,都别想有好下场。王亨骗了,而且骗了梁心铭最珍贵的东西,已被她列为追杀对象,这辈子都不会放过他的。

    梁心铭这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才醒。

    吃过早饭,就有人上门来了。

    是送银子来的。

    第一个来的是一安,送来了两千三百两银子:两千两是王亨的,三百两是洪飞的,还带了王亨几句话。

    李惠娘又惊又喜,竭力忍住,才没失态。

    梁心铭却一派平静,心中甚至想:“太亏了。将来那画肯定要升值。”

    一安交了银子,又对梁心铭道:“我们大人说,明早出发,请梁解元于辰时在渔梁渡头会齐。解元只需带上要紧东西,其他一概不用准备。船上什么都齐全的。”

    梁心铭应了,又问道:“为何这样急迫?”

    一安笑道:“我们老太太想趁这机会给大人完婚呢,所以催他早回去。”

    李惠娘心中一惊,忙看向梁心铭。

    梁心铭笑道:“原来如此。那我们岂不赶上吃喜酒了?”

    一安道:“还没定呢。老太太派人来叫大人回家商议。若议定了,办起来也容易,家里样样都是预备齐的。”

    他见王亨对梁心铭颇为看重,才把内情告诉梁心铭;再者,梁心铭与他们同行,若王亨真要成亲,梁心铭定会参加婚礼,事先说与梁心铭知道,也不算他多嘴多舌。

    梁心铭道:“哦!”

    交代完毕,一安告辞了。

    梁心铭送他出去。

    等转回来,李惠娘问:“我们还要跟他们走吗?”

    梁心铭道:“为什么不?”

    李惠娘心想:“跟去添堵吗?”嘴上却说道:“我待会上街去。你有什么要买的?”

    梁心铭道:“你看着办吧。”说完便进房去了。

第22章 我们陪你回家

    李惠娘气得想骂人,可是想想梁心铭若无其事的样子,又不敢骂。梁心铭遇事冷静沉着,她若在一旁咋咋呼呼的,岂不让梁心铭心烦意乱?为了不打扰梁心铭,她便揣了些银子,拿了个篮子,牵着小朝云上街去了。

    第二个来的是巡抚府的管家,送了五百两来。

    梁心铭也收了,另外取出一幅画给管家。画的也是黄山松,树下大石上坐了个捧桃的白胡子老寿星,说是赠给老太太的。管家笑着收了,回去向巡抚大人复命。

    林巡抚很明显想笼络梁心铭,故而借着买画,送盘缠给梁心铭;梁心铭也要经营人脉,觉得这人还算可交,领受了他这份心意,又另送一幅福寿双全的画给老太太,表明自己感激和答谢之意,为将来见面留个余地。

    第三个来的是布政使家的下人,送了两百两。

    看着三千两银子,梁心铭心中踏实多了。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她在窗下书桌上铺开一张空白横幅,一端用镇纸压住,另一端拿本书压住,然后慢慢研墨,一面出神。

    好一会才自语道:“成亲吗?那我可要恭贺你!”

    说完低头,凝神贯注,在纸上写下“百年好合”四个字。一气呵成,字体优美之极。写好,将笔放下,将横幅拿起来举着,端正了观看。似乎很满意,眼中溢笑。

    看了一会,她捏住条幅中间,毫无预兆的,“嗤”一声撕成两半;再把两半叠在一起,又“嗤”一声,撕成两半;再叠加,再撕……撕成碎片后,手一松,纸片如雪花般从指间纷纷飘落,落得满地都是。

    她笑道:“百年好合?做梦!”

    ……

    次日清晨,梁心铭夫妻领着小朝云离开了租住的小院。

    一打开院门,发现外面站了许多街坊邻居,有张奶奶、豆腐西施司马彩云等人,七嘴八舌说着恭贺的话。

    司马彩云上前一步,给梁心铭跪下,一是谢他关心,才使她免除一场灾难;二是赔罪,说都是因为她,才害得梁心铭惹上官司,差点毁了前程;三是送别梁家人。

    梁心铭瞅了李惠娘一眼。

    惠娘赶紧上前扶起司马彩云,拉着她手笑道:“彩云妹子,别说那些见外话。你也不容易。毒老虎死了,妹子人品相貌都是上上等的,找个好人家嫁了,安心过日子吧。”

    司马彩云含泪点头,鼓起勇气道:“希望梁老爷高中进士,梁奶奶诰命加身。”她难受得很,强撑着说祝福的话。

    今日一别,这辈子恐怕都没有机会再见梁心铭了。

    李慧娘忙谢她,又诚恳地安慰了她一番。

    梁心铭对周围抱拳道:“多谢街坊父老照应,后会有期!”

    ……

    渔梁渡头,巡抚大人带领一干官员来送行。

    梁心铭见许多箱篓堆在渡头,王亨正问都是什么,众人回说是徽州土产,不成敬意,望翰林大人笑纳。王亨上前看了看,确是些山珍野味、茶叶药材等,随口道:“既如此盛情,就收了。”于是一抬抬都抬上了船。

    当然,洪飞等人都有一份。

    众官员见王亨这样好说话,都十分欢喜。

    巡抚大人转向梁心铭,肃然道:“青云,此去京城,定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莫要辜负了徽州父老的期盼!”真诚的口气,俨然徽州父老的希望都压在梁心铭肩上。

    梁心铭躬身拜道:“学生谢大人教诲!”

    巡抚大人冲旁边一挥手,一个体面的媳妇带着几个女人抬了两个箱子走来,放在梁心铭一家人面前。

    那媳妇先对李惠娘屈膝施礼,然后道:“奴婢是夫人身边的管事娘子,受夫人所托,特来送梁奶奶和姑娘。这些点心果子,给奶奶姑娘在路上吃的,一点心意,还望梁奶奶不要推拒。”

    梁心铭急忙携李惠娘拜谢,也收了。

    巡抚大人又拿出两封书信和一张名帖,交给梁心铭,道:“这是两封荐书,你到了京城,持本官名帖去徽州会馆找一位姓严的老爷。有什么要帮衬的,只管跟严老爷说。都是同乡,大凡徽州的举子进京应试,他们一般都尽力照拂。虽说你有王翰林照应,本官此举有些画蛇添足,但你初上京城,多认识些人,总有好处。再者王翰林公务繁忙,兴许有照顾不过来的地方,这些人就能帮上了。”

    这话不仅体贴,也有提醒王亨的意思:别进京就把梁心铭丢在一旁,谁让他在鹿鸣宴上承诺照应人家呢。

    王亨笑道:“巡抚大人放心,本官会照应青云。”

    林巡抚笑道:“翰林大人自是一言九鼎。”

    梁心铭心领了这情义,接了书信和名帖,再三感谢。

    谢罢,又向其他人告辞。

    其中,黄县令对她十分热情,拉着她的手说了好一会话,俨然同她是患难之交。她一边悄悄使劲把手夺回来,一边意味深长道:“学生祝大人官运亨通,直上青云。大人,后会有期!”她可不是讽刺,像黄县令这种官,是官场不倒翁。没准将来哪一天,他们就又碰上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