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和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和鸣- 第16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身形高挑、两鬓带着一抹斑白,面色红润的男人不满的道。

    姜元羲赶紧小跑上前,舔着脸乖乖认错,“哎哟,这不是我上次想要帮您,差点被您一棍子打着了么,这次怕又伤了您的宝贝儿,哪敢动手啊。”

    男人想起之前那事,仍然心有余悸,“那是我好不容易伺候出来的飞鸭兰、鸽子兰、白鹭兰,珍贵着呢,你上次毛手毛脚的,差点毁了它们。”

    姜元羲顿时一个头大,恨不得自打嘴巴,就不该提起跟这事有关的一星半点,赶紧打断,“段公,段公,我错了,您可别再提了,您这一提,我脑仁儿就疼。”

    这个男人,正是姜元羲曾跟祖父说过的,集儒、黄老、名、法为一身的大儒段正则,若是看他面容和矫健的身手,如何都看不出他已经六十有二。

    段正则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招呼她道:“那还不快点来帮忙。”

    姜元羲上前,拿起一旁放着的小锄头,跟着段正则一起挖坑,挖一个小坑,就埋一颗种子。

    “幸好这些是菜种,由着你折腾都没事。”段正则一边撒种一边道。

    姜元羲讪笑一声,勤劳的挥舞着小锄头,见段正则终于不再念叨这事,她问起了心中一个疑惑。

    她将孟广茂投卷的文章背诵了一遍,问道:“段公,这篇文章您怎么会遗漏出去?”

    段正则不以为意,“前头几年,我带着夫人外出游山玩水,这篇文章是借助在一户人家家里头写的,不过写好的第二天,我们外出回来,就听那户人家的户主与我道歉,说是门窗没关紧,风大了点,吹走了好几张纸。

    我一看,就是一篇文章和几张我练字的纸不见了,索性也没管。回来之后,又把那篇文章默写看一遍,你不是看过么。怎么着,听你的话,似乎在其他地方见过我这篇文章?”

    段正则一下子就听出了姜元羲的言外之意,他问起这话的时候,语气中并不见生气愤怒。

    姜元羲也知他性子,耸了耸肩,将孟广茂假用他文章上门投卷,被她无意中看到,想了个折子,祖父婉拒了他的事说了。

    段正则记忆力很好,并没有一般老人印象模糊,一听孟广茂这名字,他就“哦”了声,“原来是那小子啊,当时我们借住的那户人家,就是那小子家里,那篇文章是被盗了,不是被风吹走的。”

    段正则没有当一回事,他年纪这么大了,走过不少地方,见过形形色色不少人,到他这个年纪,对后生晚辈盗用他的文章来走捷径这事,生不出愤怒。

    “这世上啊,阳光大道永远都比羊肠小径好走,有些人总以为走条捷径就能比别人快,可却不知道别人走的道,又大又宽,只要昂首挺胸就能快步前行,不用提心吊胆守着秘密,生怕别人看出异样。”

    段正则这就这般感慨了一番,心术不正之人,他是懒得理会的,他从前有教无类,结果教出了不少野心蓬勃之辈,十几年来他隐居于此,如今只对那些他看得入眼的人肯指点一二了。

    姜元羲打量他的神色,因看不出其他,只得将早就打好的腹稿忐忑不安的说出,“段公,我得了科举的头筹,蒙圣上恩典,要去丹阳县赴任这事,您听说了吧?”

    端正则淡淡的“嗯”了一声,“整个都城有谁不知道这事。”

    姜太傅曾问过姜元羲,在哪里得见段公的,整个都城,除了姜元羲,竟无人知道名满天下的大儒段正则,就住在都城。

    大隐隐于市,莫不如是。

    “段公,可能饭否?”

    姜元羲深吸一口气,终是问了出来。

    段正则手中的动作一顿,他侧头看着姜元羲,直把姜元羲看得提心吊胆,“老夫每顿两三碗饭,很多小年轻的身子骨兴许还比不过老夫呢。”

    这也是说的真话,姜元羲无法反驳,若不是知道他年纪跟祖父差不多,只看容貌,以为他才人过不惑呢。

    不过姜元羲听了他的话,嘴角抽了抽,对段正则“歪曲”她的意思很无奈。

    “段公,五娘是想问,您如今可还能出山教书育人?”

    段正则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她从认识至今,早就垂涎不已,顾以丹弄的那个育才书苑她觉得很好,看和尚念经嘛,她对自己要去丹阳县要做的事有自己的计划,其中兴教化是其中一项。

    她想来想去,能让她放心的将此事托付的人,只有段公了,若是能把段公拐走,简直是丹阳县天大的福气。

    段正则眸光平静如水的看着姜元羲,看得她快撑不住脸上的笑容了,“教书育人?你倒是想的挺好,丹阳县距都城千里之遥,你竟让一个七老八十的老人家爬山涉水去那么远的地方,真是好狠的心。”

    姜元羲又一次嘴角抽搐,无语的看着段正则,“方才是谁说小年轻的身子骨都比不过他的?”

    段正则诧异的眨了眨眼睛,“老夫说的,但这跟你想让我长途跋涉去外地有什么关系?”

    姜元羲:“。。。。。。”

    您是高人,我作为后生晚辈不好与你争论这种事,但我也有杀手锏。

    “段公,丹阳县虽然,正是因为它远,才不会有人在旁指指点点,那里是我治下,有我在,更不会有人敢对您多说半句。

    如今世道只有儒家一脉,就是法家都式微了,您身负儒、黄老、名、法四家传承,真的不想把这身本领留下来,找个继承人么?您难道要看着道统断绝?

    丹阳县太过偏僻,可不会有正道人士说黄老、名家、法家的坏话,就算真的有人说,您也该相信我的手段,您觉得呢?”

    姜元羲深知段正则身子骨虽好,年纪却大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抛出“将一身所学流传世间,不断道统”的杀手锏,就不信段公会不心动。

    段正则淡然的看着她,突然问道:“丹阳县的教化,由着我施为?”

    姜元羲含笑以对,“丹阳县是我治下,我总要掌管一二的。”

    这就是不肯全让段正则一言定之了。

    姜元羲等了片刻,只听段正则道:“你说过的,不会有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姜元羲顿时大喜,“我保证!”

    “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来接老夫吧。”

第248章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从段正则那里出来,姜元羲当真是身心舒畅,能不能把段正则拐走,她是没把握的。

    好在段公到底没有死心,想要把道统传下,真是让她欢喜。

    看着日头还早,姜元羲上马,吩咐了一声,“随我去阿娘的田庄转转。”

    话落,策马而去,身后护卫纷纷跟上。

    “朱先生,五娘冒昧来访,打扰了。”姜元羲朝朱学真见礼。

    朱学真摆摆手,还是那身朴素的衣服,裤脚还沾着泥巴,“没有打扰,倒是你好久没来过了,来这里可是有事?”

    姜元羲这次跟段正则的迂回不同,她开门见山,“朱先生,不知您研究的那个稻谷,可有进展?”

    要是换个人来问,朱学真一个字都不肯说,但问的是姜元羲,曾在他身边坐着学徒的活计,帮着他记录过不少,倒是让朱学真对她坦言。

    “倒是有了不少的进展。”

    虽然只有这么一句话,姜元羲却从朱学真带着欣喜的神色中看出,这个进展应当不算少。

    她恭贺了一声,又接着道:“朱先生,我知道有个地方的土地能一年两熟,不知您有没有兴趣?”

    朱学真猛地站了起来,神情激动,“在哪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他以为只有大晋的土地才会一年两熟,想不到北梁这里也有这种土地,如何让他不激动?

    “丹阳县。”姜元羲轻轻吐出三个字。

    朱学真郑重的点头,“五娘子何时出发,我这就收拾行李,与你一同上路。”

    姜元羲措手不及,呆呆愣愣的看着朱学真,着实是被他的果断吓了吓。

    她来意都没提出呢,这就答应了?

    “朱先生,你就不问问我告诉你这件事的意图吗?”姜元羲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总觉得自己在欺负老实人一样。

    朱学真一脸理所当然,“你告诉我丹阳县的土地可以一年两熟,不是想让我把培育出来新稻谷在那里栽种?”

    姜元羲:“。。。。。。是的,先生看得很准确。”

    “嗯,那就不得了,你想我在丹阳县栽种我培育的新稻谷,丹阳县的土地又正好符合我的要求,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朱学真语气淡然。

    姜元羲忍不住问道:“先生就不担心我不怀好意?”

    朱学真满是诧异的看着她,“我一个农家人,毕生就只跟田地种子打交道了,就算你有什么鬼心思,能从我身上得到的也不过是种子而已,若是你能把种子推广到全北梁去,就算你不怀好意,那就不坏好意吧,终归这些稻谷种出来,百姓也能过得轻松点。”

    姜元羲顿时肃然起敬,这才是一心为民的人,农家中人是最肯站在老百姓身边为他们说话的了。

    她站起身,恭恭敬敬的朝朱学真行了一个大礼,“先生一心为百姓,五娘钦佩不已。”

    朱学真坐得稳稳当当的,这个礼,他受得住。

    “先生,除了想让您在丹阳县推广您的种子之外,五娘还有一个想法还请先生劳累一些,把农家的道统在丹阳县留下传承,发扬光大如何?”

    姜元羲不舍得这些曾在历史上有过灿烂的瑰宝就此消失,特别是如朱学真这种仍然脚踏实地在田里劳作的农家中人,这样的道统消失了,是一大憾事。

    “把农家的道统留下传承、发扬光大?”朱学真呢喃了一句,继而沉默下来。

    时至今日,农家的道统还在,却已式微得厉害,连他在内,加起来都没有二十个人了。

    把农家的道统发扬光大,一直是他们这些农家中人做梦都想实现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