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5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徐急忙向张狂赔礼。张狂心中虽然有些不爽,却也无法怪罪别人。毕竟,在一个时辰之前,双方还在兵戎相见。对方何尝不是有十数人,死伤在己方手下?
    臧霸见张狂接受了小徐的道歉,有心拉近双方的关系,接过话头说道:
    “这位小徐,名盛,是琅邪莒县人。别看他长得高大,年纪却小着呢。要算起来,今年实岁才十五岁。这么小的年纪,就有一身好武艺,以后的成就,只怕不在俺之下呢!”
    “那里那里,不敢和臧大哥相比。”
    ——徐盛?
    张狂暗暗念起这个名字,不由得心中一动。
    ——以后的东吴,有一员大将,就叫做徐盛,是不是眼前这个有些手足无措的少年呢?
    张狂决定问一问。
    “徐兄弟,你可曾取字?”
    臧霸听了,笑道:
    “徐兄弟今年才十五、六岁,何来取字?”
    按照汉时的风俗,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才举行加冠之礼,代表他已经成年了。同时,在冠礼上,由长辈或者贵人为男子取“字”。
    当然,这只是正常情况。实际上,若是有什么意外,“冠礼”和取“字”往往都会被提前。尤其是取“字”,如果男子需要远行或者出来做事,通常会提前一、两年就取好“字”。
    就像臧霸,自从发生截囚事件之后,臧戒就给他取了“宣高”的字。那时候,臧霸的年纪也不过十八岁而已。不过,徐盛现在实岁才十五岁,确实不太可能取“字”。
    不过,徐盛本人却有些扭捏的说道:
    “其实,俺这次出门,已经自己取了一个字……”
    张狂不等徐盛说完,问道:
    “可是取字为‘文向’?”
    徐盛吓了一跳,就像见到了鬼似的,后退一步,尖叫道:
    “你怎么知道?!俺可是谁都没有说……”
    张狂仰天大笑,状极开怀。看起来,神棍流诱拐法,又要建功立业了!
    “你乃上应天星,我何得不知!”
    这个消息,让周围的人听得都是一愣一愣的。又来一个“上应天星”的人?
    “啊?难道说,俺,俺也能成为‘万人敌’?”
    徐盛先是一惊,后来却突然大喜,说出这么一句来了。
    旁边的典韦听了,不屑的说道:
    “小子,你以为‘万人敌’是土里的莱菔(萝卜的古称),一提一大把吗?”
    张狂心中想了想,在东吴系统的武将中,只想到了孙坚、孙策、太史慈、甘宁这几个猛男,应当够得上“万人敌”的头衔。至于眼前的这个徐盛,武力不错,但是好像离“万人敌”还是差了些。
    他也不想打击徐盛的积极性,温和的说:
    “天星之中,也有强弱之分。强者‘万人敌’,弱者‘千人破’。能不能成为‘万人敌’,却要看你的造化了。”
    这话一说,惹得周围的诸多轻侠羡慕不已,议论纷纷。即使成不了“万人敌”,一个“千人破”,已经足以称霸一方了。君不见,偌大一个徐州,号称“第一高手”的曹豹,也才不过是一个“千人破”强者罢了。
    “徐兄弟,你可愿意加入我天平军,与我等共谋大业?”
    趁着徐盛激动之际,张狂赶快开始拉人。如果徐盛不从,张狂可是绑也要将他绑在自己身边的。
    徐盛年纪虽然幼小,反应倒很快,立刻拜倒在地,大声叫道:
    “徐盛拜见主公。”
    一举一动,全然模仿臧霸。不过,徐盛很快又想到一个问题。
    “俺的父母弟妹,可还是都在家乡……”
    一旁的典韦插了一句嘴:
    “这有何难?将他们都接到这里来就是了。”
    如今的天平军中,包括太史慈母子在内,已经有百余人的妇孺老弱,多半都是军中将士的家属。这些老弱妇孺,被单独编制成一个百人队,时刻处于军阵的最严密保护之下。
    徐盛想了一想,毕竟是年轻人,对故土没有太深的眷恋,反而总想着到外边去闯一闯。于是,张狂让臧霸帮徐盛托人取回家眷,以安定徐盛的心。
    由于徐盛的突然被看重,那些轻侠们再次被激起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过来报上姓名,询问自己是否“上应天星”。而张狂为了给周围留下一个“礼贤下士”的印象,不得不耐着性子,一个一个的接待。



第63节 暂留基未立
    由于徐盛的突然被看重,那些轻侠们再次被激起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过来报上姓名,询问自己是否“上应天星”。而张狂为了给周围留下一个“礼贤下士”的印象,不得不耐着性子,一个一个的接待。
    这番折腾,直到傍晚时分,才算是结束。纵然张狂有天下第一品的“太平真气”护身,事后也对周仓暗中抱怨说吃不消。但是,这点儿辛苦,却换得了徐、兖两个大州的乡间轻侠们,对张狂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算是涨了不少名望。
    至于派出去侦查四周的“飞天道人”何曼,直到第二天才返回坞堡,向张狂请罪。还好,由于随着臧霸一起投靠天平军的轻侠,多达二十多人。这一次冲突过后,天平军不但补充了全部损失,还多出了十多名武技精湛的好手。
    至于其他的轻侠豪杰,在坞堡外呆了一天,便四散回家了。倒是糜竺,趁着夜色,偷偷的拜访了张狂,并与天平军达成了默契。
    糜氏会定期输送一批军需粮草给天平军,而天平军,则需要保证糜氏贩运私盐的队伍,在周围数十里内的安全。这种坐在家中数钞票的好事情,张狂当然是求之不得了,爽快的一口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是张狂到达这个乱世以来,最为轻松的日子。以坞堡为据点,天平军又驱逐了周围的几个豪强大户,占据了费县、南武阳两县的部分地区,依托蒙山,准备潜伏下来,迎接即将到来的黄巾军大失败。
    对于这种布局,张狂手下诸将自然是无法理解,明里暗里询问过不少次。张狂可不想被人说他诅咒尊长,背叛黄巾军,对此并不多说,只推是“南华老仙”的指点。好在诸将多半受过张狂的“点化”,对张狂和“南华老仙”盲目崇拜,这才算是压下了骚动的军心。
    而为了让手下这些精力十足、野心勃勃的家伙们,能够安下心来,免得天天在暗中起小心思,张狂命王果制定了一个,全面的军事操练计划。
    等到军师王果将操练计划拿出来之后,由于嫌王果的操练计划太轻松,张狂又规定,每天早上操练之前,先要全副武装的在周围的山间小路上,跑上十里地。
    反正,在他的印象里,军队的机动力,是决定战斗胜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君不见,当年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愣是让在军力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光头兄,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消灭他们?
    这一手,却是为了以后天平军与汉军,在山区打游击所做的准备。
    当然,张狂在后世好歹也是在网上看过《窃明》的人,知道大运动量的训练,需要大量的补充营养。所以,虽然将一帮手下操练得怨声载道,对军师王果满腹怨言。不过,既然军中每天都有米饭管饱和大块肉食,也就将军中由于艰苦训练产生的怨气,化解消散了大半。
    随之而来的,这样做的后果,是张狂手中的钱粮消耗得极快。为了囤积一批米粮,以便熬过以后的艰苦岁月,张狂还主动参与了糜氏所组织的私盐贩运,从中获利不少,算是稍稍补贴了一些开销。
    顺便,在带领手下熟悉蒙山和泰山地形的时候,张狂还歼灭了几支盘踞在山中险要处的正宗山贼。这样做,不但为军队提供了山地作战的经验,还缴获了一笔为数不少的钱粮。就连周围深受山贼袭扰的豪强大户们,也由此对天平军的感观,有了些变化。
    当然,这点儿好处,还是比不上张狂带队上门,勒索粮草所带来的恶感。不过,由于张狂在勒索时很有分寸,并没有狮子大开口,周围的豪强们,知道天平军的厉害,对于这点不算太多的勒索,也就捏着鼻子忍受了下来。
    而泰山郡的官兵,也不知是力量不足,还是看不上天平军的规模,抑或害怕天平军的战斗力,在天平军落足郡内的过程中,居然毫无反应。连带的周围的诸多豪强,也由于天平军行事很有原则,而慢慢的接收了天平军存在的事实。
    在形势粗略的安定下来之后,张狂不由得仔细的考虑起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来。
    既然是要蛰伏数年,那么,头顶上裹着的那片黄巾,就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去除。这个暂且不急。但是,如果想在未来复起的黄巾军起义大潮之中,打下一块安定的地盘,并且进行有效的统治和发展,就必须提前储备好足够的人才。
    军事人才,目前倒不是太缺乏。天平军转战数月,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精锐之师的架子。由于从汉军的军事制度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军队的战斗力达到了一般郡国兵的水准。未来只要稍微培养一下,就可以满足扩充到数万人的需求。
    但是,在行政这一块的人才,却是极其稀缺。
    目前,天平军中,曾经有过在担任官吏经验的人,极其缺稀。不,严格的来讲,当过官的人,是一个也没有。职位最高的,也不过是个俸禄二百石的小吏。
    汉时,官吏的品级,并非后世所流行的九品十八级官阶。这套东西的萌芽,还要再等上几十年,等到陈群制定出“九品中·正制”以后。汉时的官阶,直接就是以官吏的收入来标明。
    不入流,斗食,二百石、三百石、四百石,六百石,一千石,比二千石,二千石,真二千石、中二千石,万石……
    据说朝廷中最详细的阶等,曾经达到了二十二级。而上边列举的,则是当前汉室比较常见的俸禄等级。
    通常俸禄在六百石及其以上的人,才算是官。而这些当了官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属于当时的既得利益者,自然对黄巾军这个现有秩序的破坏者避之不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