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3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袁绍,面对北方强兵公孙瓒的大军,可谓是竭尽全力,才保持了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若非公孙瓒野心太大,在与袁绍大军对峙的时候,居然还派出大将田楷突入青州。意图掌控青州,袁绍都还真有些吃不住劲了。
    对于公孙瓒分兵攻略青州的决定。袁绍是极为欢迎的。无能到家的青州刺史焦和,自从屡败于青州黄巾军以后,居然还有一些羞耻之心,忧愤成疾,不久前病死在淄博。公孙瓒想要趁这个机会入主青州,却不知袁绍因此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派出长子袁谭进入青州。美其名曰帮助青州抵御黄巾。而两大军阀间的战斗,也就再次拉长了战线。
    其实,公孙瓒与袁绍之间,已经打到了快要打不动的地步。由于兵力和粮秣的巨大消耗,让双方都陷入了。或者即将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当中。自初平三年【192年】十一月到初平四年一月,三个月内,双方总共才死伤了十余人。可以说,双方这段时间虽然没停战,却也与停战差不多。
    初平四年【193年】的一月,无疑是个让天下人都无心过节的不幸月份。这一个月里,掌控长安天子的镇西将军韩遂,正式向天下宣布,改元为安定元年。2
    安定元年一点儿都不安定。正月还没有过完,袁术亲自统帅的八万大军,已经踏上了司隶的土地。
    与此同时,在冀州,公孙瓒收集起了手头最后的粮食,准备在安平国的饶阳城下,对袁绍发动最后一次大战。
    此战过后,无论是胜是败,公孙瓒在短期内,都不会再有主动进攻的能力了。因为,连绵的战斗,让幽州牧刘虞再也难以容忍公孙瓒对钱粮的消耗。没有刘虞的后勤支援,公孙瓒也没有能力筹措到足够的军粮用于进攻。
    在兖州,曹操同样在准备战斗。他虽然幸运的免去了与南方霸主袁术的直接交锋,可是来自东边徐州的威胁依然存在。陶谦部下头号大将曹豹,已经得到了两万大军的指挥权,正想要乘着兖州历经战乱,府库空虚的时候,抢下几个郡的地盘。徐州刺史陶谦可不会嫌自己管辖的范围太小,而另一方面,曹豹也很有兼任一个太守职位的兴趣。
    在青州,随着原青州刺史焦和的病死,公孙瓒派出田楷,袁绍派出袁谭,纷纷进入青州,谋求控制这样一个大州。田楷兵力强劲,袁谭却名望高涨。以北海太守孔融为首的青州官吏,虽然暂时保持着中立,却大部分都倾向于袁谭。
    如此一来,田楷、袁谭、孔融三方,外加一个黄巾势力,四方势力于青州相互对峙,居然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几乎在同一时间,神州大地上的四个战场,都发生了激烈的拼斗。这对于期盼安定的天下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而“安定元年”这个纪年,显然由此被挂上了几分讽刺意味。
    不过,要说最快分出胜负的,却是冀州战场。(未完待续。。)
    ps:  ps:1本纪,为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
    2安定元年,历史并无此纪年。此为笔者杜撰,象征着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与原本时空大不相同的轨道。



第2节 二将城头议
    麹义站在不算高大的饶阳城头上,看着城外成片的幽州兵营地,脸上却不见半点儿忧色,反而显得斗志昂扬。
    去年的冬天,冀州没有降下多少雪。这让当地的农夫们在想到来年春耕时,心中极为担心。不过,不下雪的天气,对于大军的动员和作战来说,倒是相当的便利。如果地面上的积雪太深,无论是公孙瓒还是袁绍,都不会有兴趣在行动艰难的雪地里,打上一场乱糟糟的“雪战”。
    积雪很薄,白天被太阳一晒,不少地方的雪都融化了。但是到了夜里,渗入地面泥土的雪水又会被刺骨的寒风给冻结住。如此坚硬的地面,倒是给大军的行动提供了少许便利。
    当然,一不小心踩在冰霜上,滑到摔伤的倒霉蛋也不少。
    麹义的部曲,出自西凉战场,对如何面对骑兵的骑射突击战法,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袁绍之所以在此前的四场大战中保持着胜败相抵的局面,其中多有麹义与他的“先登营”的功劳。
    有麹义参加的两场大战,袁绍军都得到了小胜。而麹义缺席的那两场大战,袁绍方则迎来了两场大败。若非有两场大败拖累,想必公孙瓒此刻也不能继续呆在冀州地界上耀武扬威,而是早就被赶回幽州,灰溜溜的去老窝里舔伤口了。
    ——所谓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崔巨业之流的儒士,就该去县城里做他的治民官,到战场上来凑什么数?
    被麹义所鄙视的崔巨业,大名崔嵩,清河东武城人,是出身望族冀州的名士之一。此人在巨鹿郡下曲阳之战中。被公孙瓒的骑兵迂回战术大败,不但主将崔嵩被阵斩,部下士卒也损失了高达万人。光是被公孙瓒斩首的,就有六千!
    若是没有崔嵩和另一位冀州名士田丰,带兵在公孙瓒的铁骑面前所吃的败仗,麹义相信。此刻的公孙瓒多半已经没有信心再继续战斗下去了。而冀州的各处郡县大吏,也不至于表现得如此首鼠两端,左右摇摆了。
    当然,田丰作为一介文士,在公孙瓒的铁骑面前只是损失千余人,倒也不是无能之辈。但是,这位名士若是肯将兵权交给真正的武将,显然才是最好的结果。
    ——战斗,就应该交给武将来打!
    这便是麹义对袁绍用兵的一点儿小怨念。不过除此之外。麹义对袁绍这个新任的主公,大体上还是满意的。只要能打胜仗,要兵给兵,要粮给粮,战后的赏赐也颇为丰厚。能够做到这些,麹义就觉得自己给袁车骑卖命,不算亏本。
    有了之前田丰与崔嵩的教训,这次的饶阳大战。袁绍算是放手让麹义来打了。袁绍本人带着一万新兵和数万民夫,呆在后方下博城。为饶阳的两万袁军主力提供后勤支持。前方饶阳城内的两万大军,则交由麹义这位被临时任命的“前部都督”统一指挥。
    有淳于琼的万人大军在东侧的观津城,颜良、文丑的一万大军在西侧的下曲阳,除非是公孙瓒疯了,愿意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突入袁绍的后方,否则公孙瓒此次大战。只能在饶阳来一场正面的硬碰硬。
    不过,公孙瓒也不是傻子。他要进攻饶阳,必然会最大程度的集结兵力。根据斥候刚才的回报,敌人的数量已经突破三万人的规模,恐怕会达到四、五万人。反正。公孙瓒名下比较有名的营头,除掉跑到青州去搅浑水的田楷,其余的都出现了。
    正对着绕阳城下,被麹义细细观察的那个营头,便是前年公孙瓒军击破黄巾二十万的过程中,充作先锋的刘备军。据说刘备此人虽然出身卑微,因为是公孙瓒的同门小师弟,在公孙瓒手下也颇为受重用。此次进攻饶阳,刘备也依靠他的骁勇敢战,顺利成为公孙瓒军的先锋。
    麹义没有与刘备军正式交过手。根据与刘备苦战过一次的校尉张颌所说,刘备军不擅长阵地战斗,却极为擅长乱战。尤其是刘备手下一员名叫张飞的副将,一支长矛使得是威风无比,堪称拥有“万人敌”的实力。
    张颌统帅的“大戟士”曾经在行军中,一不小心被张飞冲散了阵型,便损失了不下百人。好在当张颌重新组织起阵型以后,刘备见占不到什么便宜,立刻果断的带兵撤退。两下里算起来,双方的死伤人数还是大体相等的。
    在刘备东边的营寨,是公孙军另外一员悍将单经。单经能够被公孙瓒任命为兖州刺史,其被看重的程度可见一斑。单经的部下多骑兵,但他最强的一支部队,却是招募自东北蛮族“肃慎”的一群重甲武士。
    “肃慎”蛮子的装束很是奇怪,以兽皮为衣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们的头发。肃慎人发辫款式为:将头发剃光,只留下脑门中央的一小撮长发,编织成一条长长的小辫子,望之犹如猪尾巴。
    不过,这些家伙丑陋归丑陋,却很是敢战而不畏死。外加上他们生活在多山林的地带,多以狩猎为生,往往射术极为高明。在装备上大汉精工制造的重甲、强弓、大刀、长斧以后,这些“肃慎”蛮子的战斗力决不可被小视。
    至于刘备西边的营寨,却是公孙瓒部下另一员大将邹丹。邹丹出自幽州辽东大族,家中有仆僮数千,牲畜成群。早在公孙瓒担任辽东属国长史之时,邹丹便与他相友善。后来公孙瓒成为北地知名的将军,邹丹便带着家中部曲千人,加入了公孙瓒的麾下。
    由于辽东邹氏世代以耕牧为生,常年与东胡各族的部落保持联系,邹丹的部下拥有大量的胡族战士。公孙瓒虽然对胡人极为仇视,倒也不至于拿归附到自己部下的胡人开刀。而邹丹作为公孙军中胡人比重最高的一名大将,兵力也是公孙瓒麾下诸将最雄厚的。
    廉价好用的胡人,以骑兵为主。他们不但战斗力不错,而且死起来不心痛。所以公孙瓒每次大战,都会让邹丹率军出战。
    ——刘备三千人。单经五千人,邹丹八千人,还有后面的王门四千人,严纲的白马义从两千人,公孙范四千人,公孙瓒本部九千人。加起来,可就是近四万人了……
    麹义心里暗暗计算着公孙军的数量,与己方的兵力进行对比。
    麹义本部有七千人,其中有三千人是他训练多年的精锐部曲,其余四千人则为袁绍拨给他的新兵。副将张郃有五千步卒,其中含精锐的“大戟士”一千三百人。高览部下四千人,也多是打过两年仗的老兵。
    另有校尉蒋奇三千人,司马韩猛两千人,司马马延两千人。虽然是新兵为主,也都有一批经历过战火的老兵作为骨干。这些总计相加达到两万多人的大军在手,麹义就有信心,从正面击退公孙瓒的进攻。
    “夫战,勇气也。”
    麹义轻声的念着这句兵家格言。在旁边陪同的一位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的英武武将,听到麹义的话,极为感兴趣的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