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 第1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暴。”
    琴唐笑容略僵,眼里掠过一丝惊色。他在晋阳已经见识过了宝鼎的厉害,假若给宝鼎一个足以摧毁咸阳的风暴,那咸阳十有**会被其摧毁,但这显然不符合蜀系的利益需求。
    “公子,此案牵扯之大,内情之复杂,恐怕远远超过了你的想像。”琴唐踌躇良久。还是决定提醒一下宝鼎,不要因为一时冲动。给咸阳带来一场灾难,“吕不韦为大秦相国期间,推崇计然之策,主张以商富国。六国巨商富贾因此看到关西商机,蜂拥而至。私盐泛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算起来也有十几年时间了。如果公子想彻查此案,那么受到重创的不仅仅是楚系。其它各方势力也会被卷进去,大秦必遭沉重一击。”
    计然之策?以商富国?宝鼎不禁好奇起来,“先生能否解释一下计然之策?”
    琴唐知道他自小在北疆蛮荒长大,虽然天赋异禀,但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于是便向宝鼎介绍计然其人。
    计然是越王勾践的谋臣,越国大夫范蠢的师傅,曾授予范蠢治国十八策,其后范蠢仅用其中五策便帮助越国称霸于天下。勾践灭吴之后。范蠢离去,隐于齐国陶邑,自以计然户策致富。成为历史的商贾鼻祖陶朱惧心策一直流传于吴越,吕不韦偶尔得之,视为无价之宝。吕不韦做了大秦相国后。效仿范蠢强吴之事,也以计然之策治国强秦。
    计然之策中,最著名的就是以商富国的“积著之理”琴唐对此了解有限,也仅仅是略知一二。泛泛而言。宝鼎倒是非常好奇,但看到琴唐也是不甚了了,只好断了追问的念头,继续询问私盐大案一事。
    “那先生认为,风暴控制在多大范围内为好?”
    琴唐也不客气,实话实说,“这场风暴的起因是权力之争,那么公子只要把风暴范围控制在咸阳即可,千万不要无限制扩大,那最后必定会牵连到商贾,由此影响到大秦国策,一旦大秦闭关锁国,大秦的赋税必将锐减,大秦国力会遭到难以估量的打击。”
    这句话让宝鼎骇然心惊,他蓦然意识到了一个严重问题,想到了楚系在被逼无奈之下极有可能发动凌厉一击,把打击的对象扩大到商贾。那结果可想而知。自己引起的这场大风暴不但重创了大秦国力,还让自己和老秦人成为众矢之的,最后没有打击到楚系,反而给楚系打击了,反而被这场由自己引发的大风暴给吞噬了。
    宝鼎越想越是害怕。俗话说糊涂胆大,自己啥都不懂。还自以为是,到处横冲直撞,以为凭借一身蛮力就能打遍天下,现在给琴唐这么一提醒。方才霍然惊醒,楚系的实力的确太过强悍,眼下他们不是没有反击之力,更不是束手无策,而是有意示弱。在咸阳挖一个大大的陷阱,等着自己跳进去,然后连皮带肉一口吃得干干净净,连渣子都不剩,一劳永逸,彻底消除隐患。
    宝鼎陷入沉思。琴唐看到自己的劝说起了作用,也就不再多说废话了,坐在一边耐心等待。
    “先生,请代我征询一下院氏大兄的意见,看着他怎么说,如何?”
    琴唐满口答应,随即与宝鼎聊起了殃进唐弩的事,直到深夜才告辞离去。
    过了几天,咸阳又来诏书,果然如琴唐所说,大王重赏宝鼎,归还了他家的所有财产,并督请宝鼎带着私盐大案尽快返回咸阳。
    宝鼎在咸阳有了落脚的地方小随即决定把母亲从乌氏接回京都,于是他把此半托付给了乌重,请他日夜兼程返回乌氏。
    “乌氏除了我母亲外,还有一位小妹。”宝鼎郑重嘱咐道,“你告诉我母亲,一定要把小妹带上。”
    宝鼎念念不忘记忆中的那个小女孩。死去兄弟最为挂念的只有两介。人,一个是母亲,一个就是那个小女孩。本来宝鼎以为那个小女孩是自己的亲妹妹,后来听说自己是遗腹子,他就疑惑了。本想找个机会问问从乌氏来的人,但事情一多就忘记了,这一刻他又想了起来。
    乌重愣了一下,“什么小妹?公子哪来的妹妹?”
    “就是天天和我在一起的小妹妹啊。”宝鼎不假思索地说道。既然那个小女孩在死去兄弟的记忆里非常清晰。显然两人非常亲密。肯定天天在一起。
    乌重笑了起来,“你是说我家的那个凉浮以啊。”
    浮凉?宝鼎的脑出一丝温馨的暖意,“浮浮浮浮
    注释不计字数:
    积著之理:
    越王勾践采用计然关于经商富国的理论。
    《史记?货殖列传》:“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积著,就是积微成著。原指细微的事物积多之后,便成显著。计然的意思是要保证商品的流通,不使停滞。时鲜的货物不能保存,不能抬高价格,要利用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引起的物价涨落、不失时机地进行贱买贵卖,使商品和货币保持正常的运转,以获取厚利。
    计然的十八策:
    一、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二、价格要标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三、用度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四、除欠要认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五、货物需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六、出纳入帐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
    七、用人要公正,切勿至斜,至斜则托付难;
    八、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九、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十、期限要限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
    十一、买卖要快捷,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十二、钱财要谨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十三、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十四、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十五、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
    十六、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
    十七、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成差劣;
    十八、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第106章 又见黑鹰
    宝鼎从乌氏走出来不足半年。巳经名显天下。爵十册狱。官至大员。今大王又将其财产归还,并予以厚赐,田地财物都有了,但身边的人却廖廖无几。没有一大帮忠诚可靠的人围绕身边,如果事必躬亲,什么事都要自己身体力行。那能做成什么事?
    当夜唐仰来了,宝鼎与他通宵达旦审阅案卷。天亮后,两个人精疲力竭。宝鼎这才意识到直到如今自己还是孤家寡人一个,这样赤手空拳跑到咸阳,估计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就被对手一口吞下去了。
    唐仰也意识到了这叮,问题。但宝鼎若想公开招募部属,恐怕应募者寥寥。宝鼎虽然归为公子,其背后的三姓五氏也曾辉煌于大秦。但他们都已成为历史,时过境迁了。在普通人看来,这三大显赫家族已经败落调零,而且背负着严重的罪名,公子宝鼎即使返回了咸阳,其未来也是一片黯淡。试想他的父亲公子弘犯下了谋反大罪,做为公子弘的儿子,公子宝鼎至死都要背着这个污点。可以想像,他就是穷其一生之力也休想混出个人模人样。普通人以这样的眼光看待公子宝鼎,当然不会追随于后。
    唐仰于是提了咋,建议,说自己有不少朋友同窗如今混得不如意。他可以向公子举荐一些,不过这些人都在咸阳和巴蜀,短期内来不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宝鼎有些郁闷。他知道这个年代的官制中有个明显区别于后世的地方,那就是从属操吏都由官长将率自行招募,自行供养。从中枢到地方,从相国到乡里,从上将军到屯长,都是如此。这种制度来源于世卿世禄制,一直延续到门阀横行的两晋南北朝时代,直到隋唐以科举取士,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之后小这种制度才渐渐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在这个时代,当官一般也只有豪门子弟,一则文化知识掌握在他们手中,二则社会财富掌握在他手中。至于寒门子弟,若要出人头地。则必须攀附于豪门以寄生,一旦有了机遇,风云化龙,从此也就跨进了豪门行列。
    战国中后期,各国纷纷变革,其中以秦魏最为成功,以楚最为失败。变革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取士制度的改变,取士以贤,于是寒门中的杰出者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自此获得了一个进入豪门的捷径,但这种杰出才俊太少了,贤明的君主就更少,至于像宣太后、昭襄王这样母子贤明,权威鼎盛,而其执政时间又长达五十年以上者,历史罕见,由此才造就了一个政治清明、政权稳定。政策延续时间长的特殊时代,替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宣太后、昭襄王母子。没有张仪、魏冉、范睢、司马错、白起这些文武天才,也就不会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介,一统华夏的中央集权大帝国。
    宝鼎感慨了一番,却无益于解决问题。他急需人手,先不说忠诚不忠诚了,就这个时代而言,利益第一,忠诚第二,你不给人家好处,不把人家一家老小养活了,谁会对你忠诚?当人家是白痴啊?所以先不要谈忠诚了,对宝鼎来说,现在谈忠诚是一件奢侈的事,当务之急是先凑一帮人把架子搭起来,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了
    但这个时代人才太少,因为有钱读书的人太少,寒门读书子弟也不是一抓一大把,相对数量还是太少,而且大多集中在京师,因为那里权贵多,机会多,没有人愿意待在晋阳这种边荒之地寻找机会,这里的机会比上天的星星还难找。因此在晋阳肯定找不到人,唯有一个办法。向白氏、司马氏借人。白氏与司马氏目前与宝鼎利益一致,应该不会背叛。至于其他家族,宝鼎不好开口,即便开口了人家也未必答应。毕竟人心难测,他们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手下绝对忠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