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6[1].9- 第3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真理的代号,如果它真是值得让人一世追求的意义,如果它真是一种九死不悔的存在方式的动力——人生百年,重写十遍又有什么不可呢? 
  当然,这只是一个话题,没有谁会真的再写。可惜的是当年的我没有把握好机会,如蹩脚的前锋,射门时一脚踢偏。 
  严肃总结的话,我琢磨的是——自己缺乏的一种锐利的透视力。我在一九八七年构思时,没有看见茫茫视野里的这条轨迹。只是一个起点,如火车站的铁轨,可以抵达指示的远方。如今写在这儿已然太晚,所以我不愿写得直露,不想涉及得太具体。 
  最后,我没有说,那样写小说就会获得成功。我不过想接续以前那没有结论的思索。在不肯屈服和衰老的、遍及全球的六十年代人之中,这思索不会终止。“叫兽”们终止了,是因为他们出局了。或者他们从未被纳入。这个命题牵扯着人类的命运,它将不断地与我们发生碰撞,不断挑起那些似旧还新的讨论。 
  写于2006年5月24日 
  '责任编辑 李 平' 



 
  。
  。04:24
  

恬美与刻毒
黄集伟 


  ……俗话说,话是风,字是踪。在语文里,我听见你怒放,你绝望。 
  西方出了个张艺谋 
  这句话出自一位网友的评论。说是评论,其实也就这一句。在网上,诸如此类的“一句话”点评常常融观感、杂感、灵感、伤感于一体,或像匕首,或像超短裙。如你所知,它们另外还有个洋洋自得的名字,叫“超短酷评”。 
  不过,上面这句“超短酷评”不稍加穿凿附会,并不好懂。其语境大致是,早在二○○五年夏,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完成大片《世界大战》。影片公映后,很多“伯粉”异常失望,觉得这部新片从故事到技巧,都与修成正果后专拍“豪华烂片”的张艺谋非常像。 
  于是,此语诞生。它表达失望,很失望,相当失望,却要言不烦,高度浓缩,形象地记录着一个草根(匿名网友)与一个精英(大牌导演)之间尖锐的对立却终于无奈的对话……荒唐而有趣。 
  伴随如此“效果”,还可以发现,事实上“西方出了个张艺谋”也是一句刻薄话,只是其外表委婉,波澜不惊而已。那刻毒一箭双雕,在一个平白简单的句子里,夹枪带棒,一句话扫倒两名人。另外一个网友也这副德行——看完魔幻大片《纳尼亚传奇》,他笑呵呵地发表现场点评说:“这不迪斯尼的《无极》吗?”……一样厉害。 
  诸如此类的“超短酷评”在互联网上数不胜数。它们常常直抒胸臆,锋芒毕露。这种毫不遮掩、毫不回避、立场确切、爱憎鲜明的语文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看见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有无数鸡对鸭讲的隔膜,从来就有海量发生在语法、语境、思维习惯层面的“格式”冲突,另一方面,它也意外构建出一个稀少的童话世界——在那个以网络为平台的“童话”里,看见一丝不挂的光屁股国王,很多小朋友敢说实话。 
   
  欢迎到搜狐来开新浪博客 
   
  这话猛一看上去,挺别扭,需要解释——其“母版”脱胎于二○○五年非常著名的一句流行语:“我到百度上去Google一下”。百度是一家企业,Google也是一家企业。两家都是“搜索引擎”,关系微妙。化解那重重微妙,简单说,二者的关系不是萝卜与西红柿的关系,而是一个西红柿与另一个西红柿的关系。 
  所以,事实上,“我到百度上去Google一下”这句流行语俭省而精当地传递出了两个西红柿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与对立。而“欢迎到搜狐来开新浪博客”这句则不过照葫芦画瓢——它模拟一个现成的句式,轻而易举将两家著名西红柿之间长期回避、难以启齿、纷繁无比的“焦点时刻”和盘托出……语文真好。 
  自二○○五年下半年开始,围绕“博客”平台的商业运作,江湖传言甚嚣尘上。有说搜狐网策划在先实施迟疑,有说新浪网创意在后开发迅猛,还有说种桃树的没看住果实,摘桃子的道德缺乏……终于说不清。 
  正因为说不清,语文,尤其那种别具慧眼的语文忽然成为他山之石:化解尴尬,将纷纷扰扰万千纠缠付诸一笑。很难说那两枚西红柿之间的恩恩怨怨是“阿庆嫂和沙奶奶打起来啦”吧?那也太高谱了;也很难说那一定就是商战吧?哪有那么没规没矩的商业竞争?那好,我们索性将两枚NB烘烘的西红柿排排坐吃果果似的并置一处,让它们一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而且我发现,至少到目前为止,无论“百度”还是“Google”,无论“新浪”还是“搜狐”,都尚无针对这句玩笑抓狂起诉、拍案而起、愤怒声讨乃至当街撒泼打滚寻死觅活的蛛丝马迹。这很好。既然位列世界级著名西红柿主流位置,理应拿出与“世界”、与“著名”相称的气度与胸襟。就算“我到百度上去Coogle一下”或“欢迎到搜狐来开新浪博客”确为环保式骂人,确为指桑骂槐,暗箭伤人,那也得忍——因为如上这些奇妙语文不仅是在考验一个著名西红柿的情商,而且,它也确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提示说,或许只有从自嘲起步,聪明的西红柿才更容易找到自省? 
   
  庄严发誓,我绝对不干好事 
   
  此语出自某网友签名档。将内心的歹毒、邪念、恶意乃至卑鄙无耻直接落实为文字,自报家门后立即自报阴险,也是网络语文一大怪。不过,这样的语文果然很透明,透明得仿佛传说中真切的人性坦白的人。他(她)自己说自己“绝对不干好事儿”,还“庄严”,还“发誓”,那就躲他(她)远点儿吧——惹不起咱躲得起。 
   
  私生活不是隐私 
   
  作家尹丽川喜欢在自己的博客日记里随便写些心绪、感想之类,都是小东西。 
  那一天,小心绪、小感想之外,她顺手写下上面这个句子。与那心绪、感想之类的琐屑比,这句话平淡无奇,看过也就看过,很快就忘了。可在另外一天,我莫名其妙忽然想起了它:准确、完整、一字不落想起了它。 
  然后开始仔细想。想了会儿,发现这话其实是个近似于小真理的聪明——请允许我将作家的原话引用完整。尹丽川说:“私生活不是隐私,理想才是。” 
  如你所知,进入商业社会后,“隐私”忽然奇货可居。举凡诗歌、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广播乃至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言情小说、长篇武侠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一起大规模、超范围拿“隐私”说事儿。 
  不过,没用多久,大家开始发现,其实,无论恋爱、婚姻、家庭、事业、床笫之欢、房帏秘事乃至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一切与人相关的隐私或经验,一概苍白地相似。而前面这番似乎繁复的意思,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说,那就是:“还不就那点儿破事儿嘛!” 
  是,就那点儿破事儿。就算是说出天去,男枯柴女烈火情投意合你来我往上床后.还不就那点破事儿? 
  大概是在去年,批评家谢有顺在一篇短论中说:经验的确是恢复文学真实品格、此在关怀的重要凭借,可“经验并不能完全救文学。”我理解,谢所说的“经验”,即近三五年持续走俏的你的我的她的你们的我们的他们的所谓“隐私”吧? 
  这样看,尹丽川说人与人最大的不一样不是隐私是理想,等于是说,理想才是一个人最郑重、最关键的隐私——是你想当牙医他想当看客的隐私,是你想当作家他想当小偷的隐私,是你想当三陪小姐他想当主治大夫的隐私,是你想当汽车尾气管理处处长他想当国家野驴保护中心主任的隐私……那句俗老话说得真好:“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哦!” 
  好几年前,我曾搜集另外一句奇特语文,那句子与尹、谢两位异曲同工的感慨一样貌不惊人,也一样聪明,一样有着持续的穿透性。那话说:“其实,思想才是最性感的器官。” 
   
  偶天生就是个粉丝做偶像不是偶的追求 
   
  上面这句话出自当红电视剧《武林外传》,是句台词儿。整个句子不到二十个汉字,却出现了“偶”、“偶像”、“粉丝”三种时髦语词。在这个发生在年代不详的古代的武侠故事里出现的这句台词属于典型的“恶搞”:它刻意穿帮,刻意低调,刻意自嘲,可其实,它嘲笑的不是“偶”,是“偶像”——不过,所谓不想当“偶像”也许是真的,因为在这个貌似恬美其实刻毒的句子后面埋着另一个流行语地雷:“偶像偶像,呕吐的对象。” 
   
  精英指数超过正常警戒线 
   
  不用等到年底再将二○○六年年初那场“文化群殴”命名为“馒头门”了吧?我觉得,对此持强烈反对意见的人当然有,可不会太多。 
  从语源学的角度揣摩,用“门”为一个新闻事件命名最早源自“水门事件”。“水门事件”(Watereatescandal)又称“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丑闻之一。自水门丑闻后,每有美国政要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国际新闻界便以“门”(gate)为后缀为其冠名:从“伊朗门”到…隋报门”,从“脏血门”到“拉链门”,再去较近的“虐囚门”,已然“门”得不亦乐乎。 
  不过,这样一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仅适用于政治危机的“专署词根”到了中国,已变革为娱乐圈纷繁八卦的专用语词:从“馒头门”到“韩白门”,从“相声门”到“超女门”,一样翻天覆地不亦乐乎。 
  回放“馒头门”事件中多种语文,可以发现,简单一分,其实无非“挺”、“倒”两派。“倒”者如过江之鲫,其语文旨在宣泄为主,口水滔滔,肝火旺旺,罕见诸如“人不能无趣到这样的地步”(和菜头语)之类的当头棒喝一语破的……而在如许过江之鲫的“秽语爆炸”(朱大可语)中,挺派语文基本全军覆没,不彰其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