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苦难辉煌-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倨鹬埃挂ヅ阕判α乘怠ń槭静换崤懦釩P〃。   

  最终,张太雷牺牲在了蒋介石的屠刀之下。   

  共产党人曾经就这样一忍再忍。对蒋的忍让,实际是对实力的忍让,对枪杆子的忍让。〃四·一二〃政变不久,陈独秀悲痛地说:〃我们一年余的忍耐迁就让步, 不但只是一场幻想,并且变成了他屠杀共产党的代价!〃对这一如此明显的事实,连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所作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报告中也不得不被迫承认:〃共产国际武装中国军阀而没有帮助中国共产党武装工农;结果,我国无产阶级创造的子弹射进了中国工农的头颅。〃    

  缺乏实力的共产党人,不掌握武装力量、没有枪杆子,即使有再深奥的理论修养,再犀利的政治判断,再庞大的民众组织,在一个只凭实力说话、谁力量大谁就嘴巴大声音大的社会里,也难于成事。批判的武器永远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   

  所以有了1927年8月7日党的紧急会议,有了会上毛泽东激动的发言:   

  〃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这段话后来被总结为一个石破天惊的理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知道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等于就知道了武装割据,知道了农村包围城市。   

  共产党人并非不喜欢城市。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八一南昌起义,原定目标是南下广东,二次北伐。   

  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秋收起义,原定目标也是会攻长沙。   

  最先打出苏维埃旗帜的广州起义,则几乎一步不改地走十月革命城市武装暴动之路。   

  南昌起义队伍转战到广东还未立足就被打散了。秋收起义队伍则连个浏阳县城也蹲不住就被迫后退。广州起义只搞了三天,范围没有超出广州城。   

  毛泽东最早将失败的起义队伍转向罗霄山脉。这是在黑暗中面对失败思索的结果。它不是神的选择。是踏踏实实的中国革命者面对中国革命的特殊性,立足于现实的选择。   

  是人的选择。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留他在中央工作他不肯,说是要去搞〃土匪工作〃。结果秋收起义队伍没有攻打长沙而上了井冈山,国际代表罗明那兹提议开除毛泽东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负责人瞿秋白照办。消息传到根据地就变成了开除党籍,毛泽东很长时间连组织生活都不能参加。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5节:岩浆(2)         

  这些都没有阻止他在罗霄山脉扎根立足,建立农村根据地。   

  毛泽东的根基在井冈山,不在白区,更不在共产国际。不能设想他在大城市租界内外压低帽檐东躲西藏。更不能设想他像小学生一样端坐在共产国际会议厅里背诵亢长的决议。他属于那片实实在在的土地。只有在武装割据的中国农村中,他才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第一个上山搞起工农武装割据、在井冈山游刃有余的毛泽东,用武器的批判,给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最有力的批判的武器,也为世界革命开创了一条〃毛泽东道路〃。   

  仅此一点,功在千秋。   

  毛泽东不是共产国际指定的领袖。   

  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相当一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选定必须得到莫斯科批准。〃一大〃选陈独秀为书记,事先得到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同意。陈独秀以后的负责人瞿秋白,是鲍罗庭一手包办。〃六大〃总书记由向忠发出任,因为斯大林看中了他的工人身份。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掌权,则完全出于他背后的国际特派代表米夫。   

  惟毛泽东无任何国际背景。   

  共产国际很长一段时间并不了解毛泽东其人。   

  一直以为共产国际最早系统介绍毛泽东的文章,是1935年《共产国际》第33、34期合刊上发表的《勤劳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结果新近发现不是这篇,是1930年3月20日《国际新闻通讯》一篇共产国际官方公报:   

  〃据中国的消息: 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而在福建前线逝世。毛泽东同志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最害怕的仇敌。自1927年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就以重金悬赏他的头颅。毛泽东同志因病情不断恶化而去世。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   

  ………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名布尔什维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战士,毛泽东同志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工农群众将永远铭记他的业绩,并将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这篇讣告,就是共产国际最早介绍毛泽东的文章。   

  有人说,讣告表明远在莫斯科勒克斯大厦里的共产国际总部对中国革命实情隔膜之甚,否则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还不能这样简单。中国共产党也曾经为李立三开过两三次追悼会,每次都由他的战友周恩来主持。并非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不了解李立三,而是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时期,残酷的斗争环境中随时包含着这种不可预测性。   

  共产国际发表的这份官方公报也是如此。   

  但以一篇讣告作为最早介绍一位著名领导人的文章,不能不说是国际共运史上一个极大的遗憾。         

§虹§桥§书§吧§。  

第6节:岩浆(3)         

  其实共产国际1927年就注意到了毛泽东。   

  1927年5月国际执委会第八次全会上, 为反驳托洛茨基所说北伐加强了资产阶级力量、削弱了工人阶级力量,布哈林专门引用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为批驳。国际机关刊物《共产国际》在同月出版的第22期转载了毛泽东这篇报告。布哈林说,〃这是一篇非常好的、很有意义的报告〃,从中可以看出,〃北伐对于革命的最重要成果是唤醒了广大的工农群众,自己组织起来,逐渐成为一支新的巨大的社会力量。北伐中群众的力量成长壮大了,从革命发展的观点看,这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托洛茨基同志忽略了这一点。〃   

  这位共产国际总书记实用地用毛泽东去驳托洛茨基,颇像后来中国大地上对毛泽东语录的用法: 只想去驳倒对手,却并不在意毛泽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从此共产国际也便知道了中共有个毛泽东。   

  知道了,距离承认还有很远。毛泽东当时提出了一种与共产国际传统理论不同的理论,但还没有证实这一理论的实践,也还没有支持这一实践必不可少的实力。   

  后来有了实践了,也有了实力了,国际开始重视,也只是几次致电中共中央,要与毛泽东搞好团结,发挥他的作用和影响,仅此而已。   

  就如列宁在中国革命中首先看好的人物是孙中山而不是李大钊和陈独秀一样,斯大林在中国革命中首先看好的人物也是蒋介石而非毛泽东。   

  斯大林曾对蒋介石给以长久的信任。开始说蒋介石是国民党左派。1926年〃三·二○〃中山舰事件后,仅把对蒋介石的认识由〃左派〃调整为〃中派〃;蒋介石反苏反共面目已经十分明显了,也只承认其是〃中间偏右〃。最后大家都公认蒋介石是右派了,斯大林还说: 〃目前我们需要右派,右派中有能干的人,他们领导军队反对帝国主义。蒋介石也许并不同情革命,但是他在领导着军队,他除了反帝而外,不可能有其他作为〃。直至〃四·一二〃事变之前,还把一张有亲笔签名的相片寄给了蒋介石。   

  〃四·一二〃事变让斯大林看到了他以为蒋介石不可能有的〃其他作为〃,令斯大林伤透了心。   

  被蒋介石伤透心的斯大林,却对毛泽东抱有长久的怀疑。他以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仅是一些〃土地革命者〃;1944年6月,斯大林对美国特使哈里曼说:〃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吗?他们对共产主义来说就像人造黄油对黄油一样〃。   

  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还怀疑毛泽东是否会走南斯拉夫道路,成为中国的铁托。   

  直到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与美军直接作战,这种看法才开始改变。         

→虹→桥→书→吧→。  

第7节:岩浆(4)         

  此时离斯大林去世,只剩下不到三年。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认识,这是一张艰难的、连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也没有答好的问卷。   

  对毛泽东的选择不是共产国际的选择,而是历史的选择。   

  对蒋介石的选择也不是孙中山的选择,而且归根到底超出了鲍罗庭掌控之外,同样也是历史的选择。   

  毛泽东、蒋介石二人,心头皆有主义,手中皆有枪杆,历史选择他们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主义,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现代中国猛烈碰撞,用一场又一场生死拚杀演出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蒋介石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所向无敌。他通过辞职、下野、收买、驱逐、行刺、战争等等手段,使如此众多的对手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倒地。他赶走许崇智,软禁胡汉民,孤立唐生智,枪毙邓演达,刺杀汪精卫,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