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企女白领的日记 作者:绝望沧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外企女白领的日记 作者:绝望沧海-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关于签名档
  专业一点的公司都会要求统一的签名档,你的名字、职位、电话、传真、邮件,可能还有公司的Logo或者网址。
  如何写邮件(2)
  你改了电话,只需要改签名档就可以了,经常找你的那几个人,你可以单独发邮件甚至短信通知,而绝对没必要群发。
  每个公司一般都有内部的通讯录,经常会翻新一下,你记住通知负责的人翻新就可以了。
  这里顺便再讲一讲给领导写邮件的要点不外乎几种:
  汇报工作
  总结自己干了些什么,做了多少和别人觉得你做了多少很多时候不能画等号,而很遗憾的现状是——评价一个人的performance(绩效)取决的是后者。邮件正文需要提纲挈领,如果你一定要把自己做的事情事无巨细,请在附件里写。要知道领导的时间远比你的宝贵。
  请求批示
  写清楚什么事,如果领导完全不知道的事,还需要补充背景资料,切忌自以为领导什么都知道。很重要的一条是不要自作聪明加上许多自己的分析,要知道领导不会比你笨,至少不要表现出来。更重要的一条是不要只提出问题不提出解决方案。这个需要一点技巧,汇报了一个问题,然后委婉地说自己的看法,最后的决定却是领导的。一个懂得解决问题的才是manager(领导),只会反映问题的不过是staff而已。
  当然前因后果实在太复杂的话,还是带上相关资料面对面汇报更节约时间。时刻记住当一封邮件需要的阅读时间超过十分钟,电话或者facetoface(面谈)会是更经济的选择。曾经遇到过一个特别擅长写邮件的女同事,洋洋洒洒每次前因后果一大堆,十分钟都看不完。她的邮件显然是任何一个人看到就会皱眉的。
  转发资料
  可能你作了什么报告,领导忽然需要调用,你发过去,最重要的就是写清楚主题。如果要谄媚一点,还可以打印好拿过去方便领导看。但电子版发过去更好。
  再次强调主题的重要性,我是很讨厌我的下属发东西给我不写主题,因为我所有文件都存档的,以后查找就是按主题搜索。领导的信息存储量更大,没有一个正确的主题是很不职业的。幸好现在Lotus有Edit功能了,总算可以把空白的主题自己改正。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是细节,却也可以是一个人良好的职业习惯。
  驾驭下属的艺术
  记得刚工作的前几年,刚开始做主管的时候,我只有一个下属和我同岁,剩下的都比我大。因为有些是合资企业的老员工,不夸张地说年龄大到做我奶奶都可以了。这样的一帮下属实在很头疼,加上刚开始做领导工作,我采取的是打成一片去和他们沟通,结果没什么效果,管理可谓一塌糊涂。而那份工作也很没劲,所以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离职了。
  专业上没什么可以提高的东西以后,潜心学习管理,结合实际经验,总算积累了些经验。
  一、树立威信
  年龄固然是个问题,但你怎么做可能更重要。帮下属做事融入他们以求打成一片已经是不合时宜的做法了。从最开始就必须要树立你领导的威信,指挥他做事。人都是有惰性的,慢慢地他就习惯了。你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会慢慢地养成听话的习惯。这点我已经练就得很纯熟,跑腿的小事随便唤人去干,一次叫不动绝对不能放弃,这次你让了一步,下次就没办法进一步。你是领导,他是下属,一定要记得彼此的身份。
  二、沟通
  有空的时候单独聊聊,毕竟你比他们见识要广,很多职业发展方向之类的大问题你完全可以给他们意见。这是培养下属信任你的好办法,也是帮助你了解下属的好途径,不论他对事业有没有追求,你都能通过沟通了解到他的需求,知道需求就知道如何激励他。
  三、保持距离
  千万不要以为大家是一个部门,关系好就可以无话不谈。永远不要忘记你是上级,他是下属。没有距离就没有空间感,就很难产生权威。引申地说,要跟自己同级别的人多交往,和下属打成一片对你的升迁毫无益处,跟领导打成一片又招人口水。
  四、培训下属
  不适用于自己能力欠缺的上司。一个能力强的领导根本不害怕下属更强悍,适当的培训只会使得你多一条臂膀。要知道真正能干的人你培训他与否跟他的升迁相比不过是时间问题。与其如此,不如好好use他几年。而有些人资质有限的,也不必浪费精神培训。
  你需要培训的是下属的工作能力,不是把你的所有倾囊相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一句古话,现在虽然没那么可怕,但防人之心始终要有一点,却又不可以太明显。
  五、部门团队建设
  我不是说要打造一个和谐的共同前进的团队,每个人都听你的,而是说要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果他们每个人都很团结对你来说也许是噩梦的开始。永远不要让你的下属过于团结,永远不要太信任其中的一个,必须要让他们彼此的力量互相牵制,你才能控制住局面。还有一点就是——培训或者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分开来。记住,你才是唯一的通才。他们作为下属如果自己本职工作都没做好却整天乐于学习他分外的事,是个危险的信号。
  所谓品行
  2006…6…521:36:00
  所谓品行
  有网友送给我一句话“技巧比不过品行”。大意是说这么多的职场心得都是技巧,一个人的人格品行比这些技巧更重要。我不能说他完全错误,但是我亦不敢苟同。究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还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社会已经可以两方面都论证得滴水不漏。而我显然更倾向于后面这句的深层含义。
  就像前面曾经提及过的,一个人做了什么事和别人觉得他做了什么事,很多时候没有办法画上等号,说白了就是你做得很多很辛苦却很有可能没人看见。用“墨菲法则”来说,你一天八小时可能就玩了那么五分钟的游戏松弛一下,但是被领导注意到的极有可能也就是那五分钟。
  职场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我从来没认为技巧是一切,就好像金钱一样,技巧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巧是万万不能的。一个员工能从基层成长起来个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你有过硬的家庭社会背景,否则都是专业上很能干,为人处世上颇有功力才能有机会。机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取的。
  所谓品行,每天兢兢业业工作就叫品行优良吗?工作业绩=5分成绩+5分表现。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人如果不是运气过人那就只能叫做很天真。今时今日,技巧地把自己做的事表现出来才可以叫profession(专业)。
  认真工作、埋首工作、忘情工作,然后期冀领导良心发现给你应有的回报,如果走运得到了,自然觉得是自己deserve(应得),如果领导麻木不仁,这时就有了两种选择:继续在忍气吞声中认真工作并寻觅新的方向,或者卸下自己的工作热情开始怠工。如果能再次很走运地得到了offer(工作机会),那么又有了两种选择:很君子状临别不发恶声,挥别公司;或者图一时意气和痛快,把心里的抑郁和不痛快大大抒发后,挥马而去。请问这样的品行是否值得同情?
  你做过些什么,表现出来,并不是件羞耻的事,本就无愧于你的品行。做过了不说是中国式的含蓄内敛却match不了外企的文化。所谓结果为导向,怎么做的并不重要,关键是做成了什么样(whattheycareisjusttheresult)。
  书和理论我是真的没看过什么,《厚黑学》倒真的研究过一阵子,从老庄看到韩非子。
  工于心计又表现出来的人使人觉得不舒服。但自己在心里算计不形于色却没有什么不妥。善良在新时代的理解是不主动刻意地去害人,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在数银子已经不是善良,而是愚蠢。
  我还是相信人性本善,所谓恶的一面都是环境和际遇。生活中的坏人不是电视剧里那个样子,凡坏人必有值得同情之处,人不为己而已。谁不是德才优良?真有人头顶一个帽子“我会算计人”,何况这也并不等于德才不优良。
  可能我表达得有点偏颇,但我的意思一直是“就算要玩心计,至少你也要有这能力,纯粹地玩心计能成功的机会并不大,一个有能力的人再用用脑,才能更上层楼”。
  职业发展——技术还是管理?
  2006…6…68:45:00
  职业发展——技术还是管理?
  现在的管理者鲜有专业管理出身的,而管理上过于虚空的职业大多数都是学技术专业的人做到一定程度转去做管理。父母小时候教育我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做技术的人发展也有两个方向:潜心地研究技术到一定的境界,找个大公司的R&Dcenter(研发中心)或者是高校的科研机构待着。第二个方向就是做了几年技术然后转去做管理。很多的中层领导都是如此发展起来的,如果财务也算一门技术的话,那么作了这个转变的人也包括我自己。
  所以往哪个方向发展完全是自己的选择。
  技术和管理是两回事,一个优秀的销售员不代表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经理,毕竟两者的责任点截然不同。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有积极的效应。有一个案例,一个优秀的销售员,业绩突出被领导提拔成主管,按理说他的职能变成分配监督他人完成任务,可是他不会管理团队,本来的强项是做订单,现在却必须要埋首在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做的行政事务里,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案例里错的不是这个销售员,而是提拔他的领导,如果需要表彰他的业绩,只能用物质或精神的激励,而提拔却更改了他的工作范围,变成把一个优秀的人放错了位置,最终取得了消极的效应。
  如果没有技术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