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上帝那些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当上帝那些事儿-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火山灰可以一直环绕整个行星表面……

虽然早已看过了宇宙创生时那震撼人心的场景,但是比起那宏观上的恒星运行,近距离观看行星表面的火山喷发,显然更有一种细节上的冲击力。

“一直保持均匀数量的陨石撞击行星表面,直到将行星自转调整到早期地球的速度。”早期地球的自转速度非常之快,大约是2。5小时左右,这样的高速之下行星外形会趋向于扁平,赤道面上的地壳会因为离心力而变得更薄,略微的冲击就容易导致地壳破裂,然后导致大规模的火山喷发。

随着宛如瓢泼大雨一般的陨石砸落在新地球表面时,新地球的表面温度在迅速地上升,恐怖的熔岩流宛如红色的长龙一般在行星的表面蜿蜒流淌,而不少盆和裂谷的地形之中,则是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熔岩湖。

散发着高热的赤红色熔岩湖显得无比触目惊心,这完全就是一副末日的场景,四处飞溅的熔融状岩浆像是火雨一般到处洒落地表,落在地表之后也很少能够立刻凝固,大多还是融融状态,少数表面布满了小孔的火成岩则是能够漂浮在岩浆流的表面,随着岩浆的流动而漂动……因为我选择用来撞击地表的陨石都是固态的冰核陨石,冰陨石在遇到高温的岩浆流后,没有经历熔化的过程就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散发到了行星的大气之中。而一些被熔岩覆盖的冰陨石则是在岩浆下方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气泡,从岩浆表面升起,然后破碎,导致岩浆表面有时不时起起伏伏的岩浆炮爆裂而开。

熔岩的流动导致的结果是重元素开始朝着地心下沉,而质量较轻的元素则是漂浮在行星的表面之上。随着我陨石的持续撞击,新地球的自转速度也在不断地增加。当然,我并没有倾囊而出,让所有陨石瞬间砸落,那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行星的地壳彻底爆裂,地壳裂缝扩散到整个行星表面,最终会导致从地心喷射而出的岩浆产生的带动力产生的撕扯力把新地球撕裂成碎片。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采用了持续性撞击的方式,把撞击分成了十万次,每次撞击只有完全撞击时十万分之一的当量。而两次撞击之间的间隔是五百年,这样就使得地表岩浆足以获得一定的时间来冷却在胀裂处形成新的地壳,以便承受下一次的撞击。

这样让蒂兰圣雪重复操作了十万次后,新地球的自转速度终于逐渐加快到了我满意的地步,也就是现实中早期地球的自转。撞击持续了整整五千万年才结束,在撞击结束将近一千五百万年后,新地球表面的岩浆活动才逐渐停止,而新地球表面也早已是千疮百孔,其表面的陨石坑数量远远大于现实中月球表面,整一块地表就像是一张麻子脸。

“主人,新地球表面岩浆活动已经开始平稳下来了,虽然区域性的火山喷发还时有发生,但是行星整体温度正在下降,在未来的一千五百万年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火山活动都会停止。”蒂兰圣雪平静地望着光膜外那满目疮痍的新地球表面,道。“而且,由于主人你使用了大量的冰陨石对行星进行撞击,这些陨石留在新地球上给新地球带去了大量的水分,除去蒸发到宇宙中和渗透到地壳下的部分,剩下的水量也足以加速地表的降温。”

“杯水车薪罢了,呵呵。”我笑了笑,“现实中的地球表面就差不多有138亿亿吨的水,比起来,新地球靠冰陨石带去的水不到现实中地球的水量的三万分之一,再考虑到大量水分会蒸发,剩下的量不足以产生太大的影响。”

“是的。”蒂兰圣雪没有否认。“不过除了冰陨石带去的水之外,还有新地球自生的水。在撞击过程中,火山活动喷发的岩浆中平均含有百分之六的水蒸汽,这些水蒸气量大约有五亿亿吨,占了目前新地球表面水量的六成以上,其余的水分则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热能分离了易挥发的无机盐后产生。比例在三成左右。剩下的水来源则有普通陨石带来的冰粒、太阳风带来的氢氧原子结合等外在原因。”

我点点头:

“这样的水量,虽然还是只有现实地球十分之一不到,但也已经足够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大海洋了。接下来,呵呵,就该是孕育生命的时候了。真不知道,我的这颗星球上,会诞生出什么样的生命体来。还真是拭目以待呢。”

章十六 硫化物热液与大气参数

创造生命的过程比创造行星的过程要复杂太多太多,生命是复杂的元素组合之后的产物,其中的各种基本原子的组合方式多达数以亿万计,这比起单纯的恒星物质要复杂得多得多,我创造一颗恒星,只需要制造出氢氦元素,然后让其依靠自身引力产生压力造成核聚变就行了。但是创造生命,却是无比艰难,生命需要的条件达到了让人稍一思考就头痛的地步。宇宙射线、太阳风、一定频率和强度的闪电、海水酸碱度、温度变化率、海水的流动性、大气成分比例、有机物的浓度、无机盐的分布状态、地壳的稳定性……等等等等,创造出一个像脱氧核糖核酸这样地球生命所必要的分子结构,并且要保证这个分子结构存在时间足够久,需要对环境变量进行的微调次数大到恐怖。

比起创造宇宙时的宏观尺度上的调控,对于生命创造的细微指数的调控,更为严苛,某个量稍许的变动,就有可能导致生命无法产生。

当然,我可以通过直接对环境参数的改动来加快生命的诞生,比如说,我可以通过改动某个区域的海水分子运动速度参数来提升其温度,但是这种直接靠“神力”干涉的创造生命并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靠环境演化自然而然产生的生命,如果靠我的力量直接干涉,比如说提高海水温度等,就算能够短时间创造出生命,一旦我停止对环境的维持,生命也会死亡。我需要的是通过自然环境的自然演化,自然而然形成的与环境能够完整相容而不需要我用神力创造人工环境来维持的生命体。

而且,用蒂兰圣雪的话来说,如果我直接用神力维持生命环境,那么,那种生命永远不可能到达高层次,因为如果靠我的神力直接创造出了智能生命体,那么智能生命体创造的文明也有可能是以我的神力为基础发展文明,而不是靠对自然能力的利用,这样的文明恐怕会长期受到宗教主宰,很难靠探索自然来形成一个科学的文明体系。

生命的诞生说到底是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盐键,疏水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我只需要创造出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环境,然后保存这个参数值,之后再通过重复性地操作,不断重新模拟,就有可能合成出最原始的复制基因。

“蒂兰圣雪,分析目前大气和原始海洋的主要成分。”我掐着人中,缓缓道。

蒂兰圣雪迅速回答道:

“主人,由于新地球地壳内大量气体伴随着火山活动逸出地表,目前的原始大气成分主要是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汽、甲烷、氮、硫化氢和氨,以及少量的硝酸、氦气和双氧水,以及1。7%比值的氩气。二氧化碳比值为93。9%,氮气比例为3。67%,水蒸气比例为0。15%,一氧化碳为0。089%,其他微量元素比值都在0。05%以下。”

“呵呵,看来氮元素和氢元素的比例比现实中原始地球的大气稍微要高一些嘛。这对于形成生命倒是多少有点优势。”我参考着大脑中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比值,一边计算道。

“是的。原因是主人你带去的大量冰核陨石带去了大量的水蒸气。”蒂兰圣雪道。“此外,海洋的酸度比较高,原因是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氯酸和硫酸物质溶解在海洋之中提高了海洋的酸度。”

综合蒂兰圣雪的汇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不禁笑道:“原始海洋存在大量的硫化物,而且本身是缺氧状态,还真是不适合生命的存在呢。”我把光膜的坐标调整进入了海底下三公里处的底部,在这样的深度太阳光是照射不到的,但是光膜可以直接通过鉴定物质引力时空的微弱影响力来构建出能够供我肉眼辨认的图像,所以即便是在光线无法抵达的海底深处,光膜的内层也可以通过探测海底地形构造和各种沉积物的基本粒子分布结构,再通过这些基本粒子的结构来计算出在太阳光照射下其能够反射的全频段的光谱,最后投影出最适合我肉眼观察的二维图像来。

在大约三公里深的海底下,我看到了在海底地壳的断裂处与火山口中不断冒出了“黑烟囱”,这些黑烟囱直径从十厘米到数十米不等,而高度有的达到数十米,有的则高达数百米,这些黑色的烟囱非常类似于地表上火焰燃烧时产生的烟灰。这些柱状圆丘一般的黑烟囱在海洋上升对流影响下,缓缓地沿着海底裂缝往上冒出,并且在海洋中缓缓扩散开来,无数的黑烟囱在海底下并排冒出,乍一看,就像是一座由黑烟囱组成的海底森林。

“检测一下这些‘黑烟囱’的热量和成分。”我淡淡地道。

蒂兰圣雪道:“探测完毕。这些黑烟囱主要是由海底裂缝下富含着金属硫化物的高温热液在上升对流作用下造成的,平均温度在356摄氏度,从海底裂缝中喷出的硫化物热液,与周围海水混合后,很快产生沉淀变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和铜铁硫化物组成。这些海底硫化物堆积形成直立的柱状圆丘,称为“黑烟囱”。也就主人你所看到的景象了。”

“温度是大多数类型生命诞生的必要条件,达尔文本人说过,生命可能诞生于一摊热水,看来这黑烟囱倒是满足了海洋生命诞生的必要条件呢,呵。如果黑烟囱持续的时间足够久,诞生出某种能够靠吃硫化物维持生存的生命体也不稀奇。”

“是的,在这些黑烟囱之中,也含有并含有甲烷、氰根离子无机盐等物质成分。”蒂兰圣雪道。“但是对于生命诞生来说,仅仅是黑烟囱,还不能满足所有的条件。”

“知道,对于生命诞生来说,高强度的闪电和宇宙射线都是必不可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