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男女角色分配持肯定态度的观点有没有跨文化的相似性,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性?
  接下来的章节将为上述三个问题提供某种解答。不过,我们首先需要提出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理解各种“外来”文化的谚语?
  我们拥有很多共同的东西。我们属于人类,迄今为止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人类的基本欲求和需要,如衣食住行、人身安全、生儿育女等,都决定着,至少是部分决定着,我们、我们祖先以及我们同时代人的生活。男女不同的体型特征成为角色分配的基础,角色的分配在相关社会中被称为“文化传统”。大量谚语用或直白或隐喻的方式指称女性身体或身体部位、男女角色和两性关系等。由于谚语反映着人类的共同特性和共同经验,所以理解其他文化的谚语,哪怕是翻译过来的谚语,并不是什么难上加难的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材料搜集与问题研究(2)
具有启发意义的是,人们不用费多少脑筋就能理解那些来自闻所未闻的文化的谚语。笔者经常发现,生活在不同大陆上、年龄有别、背景和文化各异的听众能够迅速理解其他文化的谚语。之所以有这种惊人的跨文化理解力,其原因离不开这样一个事实,即谚语大多取材于人类共同的身体和性别经验。不过,由于某些谚语取材于特殊的地域和文化语境,所以在没有背景资料的情况下,理解起来难度就会加大。
  比较研究需要具有可比性的材料。“我们研究的地理空间越大,使用的分析单位就越小”(Moretti 2000:57;61),这是一条保持材料可比性的实际规律。'4'本课题的选材从女性作为“一类人”的主题出发,在此基础上搜集而来的谚语库特别适于跨文化比较研究。从事跨文化比较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东西,即在“活”的使用语境中,地方文化语境有可能使谚语获得一些增值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一些东西,比如通过本研究我们取得了对于人类性别模式观念的新洞见。
  简洁有力、容易记忆的谚语揭示了种种观察生活的方法。谚语富有音乐性,风格直接坦率,它们反映出文化的特殊性,同时它们也反映出我们这些男男女女的血肉之躯所享有的超越地域、超越历史的共性。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塑造成男人或女人。谚语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尺度,使我们了解到,在何种程度上我们个人或整个社会仍在继续吸收这些顽固的旧思想,以及我们和我们的祖先在世界观上有多大的出入。尽管地域有别,尽管历史在发展和变化,我们一直都在有意无意地受到谚语信息的影响。
  谚语中的不少想法不再像过去那样不言自明。这意味着,“传统”在变化,在工业社会尤其如此。变化主要让特权集团受益,但对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大多数人则影响不大。后者对何谓男、何谓女的问题通常有自己固定的看法。然而,这并不是说,社会特权集团没有潜移默化地接受旧思想和旧想法。当代事业型妇女若想找对象,恰恰因为事业成功而仍然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
  关于女人的谚语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解释,在世界范围内,性别差异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使男女之间的鸿沟不断加大,使得他们形同陌路,不愿分担公共生活职责和家务活。性别沟壑是以意义不大的身体差异为基础的,通过谚语的传授和说教,性别沟壑得以维系,现有等级得以强化,是什么巩固了女人的刻板形象,从而使传统分派给男女的生活角色合法化。这些规定还有不可逃避的另一面,即行为不符合规范的女人和男人同时受到其他女人和男人的羞辱。特权不会轻易让位,习惯于使唤别人干脏活的人不希望生活发生变化。17世纪法国作家塞维尼夫人(Madame de S vign )发现,“驯服下层人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必要之举”。或者,如一则德国谚语所言:“一个人铺床,另一个人坐享其成。”
  那些舒舒服服占据高位的人,很少主动提出要分担令人生厌的工作。一则卢旺达谚语透露出这样的埋怨之情:“无道之家支使你汲水拾柴。”意思是说,如果一个男人同意去做让人颜面尽失的“女人的事”,他就会沦为妻子的奴仆。如果一个女人不遵从其社会角色,她将受到社会的谴责。欧洲谚语里过去常有这样的抱怨,不守规矩的女人“穿着裤子”。
  所有针对男人的警训以及针对女人的严格规定都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害怕失去现有地位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如果女人真的恪守本分,遵从无休无止的清规戒律,保持温顺的态度,谚语岂不是完全多余了吗?
  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强调,本书不关涉“现实”,因为谚语不反映“现实”。那些不胜枚举的小小文本反映出一种理想,同时也反映出对于背离理想的遗憾,而这种理想是某些人构想出来的,谚语捍卫的正是这些人的利益。谚语讨论的是谁的理想呢?人们相信,谚语作为一种大众文学体裁维护并遵守“传统”,但是却从未细究到底是谁的传统。本书并不反映女人过去和今天的“现实”,而是呈现一面神奇的镜子,主要映照出男人的利益、恐惧感以及世代相传的关于“理想女性”和“叛道女性”的观念,同时也折射出世代相传的关于“理想男性”和“叛道男性”的标准。谚语形象诙谐,对比新颖,因而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趣味性。不过,在某些方面,本书也可称是惊世骇俗,它展示了一种普遍的、代代相传的厌女情节,尤其是在有关妻子的谚语中,这些谚语以数百种语言为媒介,遍布世界各地。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材料搜集与问题研究(3)
在谚语之镜里我们将遭遇所有这一切——被规范的、被接受的、被摈弃的、被认可的、过去的以及现存的性别角色。这面镜子说明,时代和形象是变化的。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注意,由于那些活生生的思想遗产的存在,直到今天女人享有的自由仍然比男人少。
  

谚语及其影响
谨遵祖训。(选自《企鹅谚语词典》,出处不详)
  我们中间有谁能驾轻就熟地使用谚语?在西方世界里,今天的谚语比风靡一时的广告用语黯淡得多。但是,谚语时不时地会出现在会谈、广播电视或政治讲话中。西方读者或许认为,谚语已经从西方社会消失。但是《企鹅谚语词典》强调,谚语对西方社会的影响一直持续:“尽管谚语遭到摒弃,但谚语没有被歪曲。”(出处不详) 尽管谚语的重要性在21世纪书面文化的语境中呈衰退之势,但实际上谚语比人们想象的更广为人知。笔者在中国引用汉语谚语时,中国人证实他们知道大部分被援引的谚语。在非洲人们非常熟悉谚语,他们长着一双聆听谚语的“耳朵”。欧洲的谚语似乎仍然很活跃。针对本研究课题笔者最近参加了一个调查听众反应的广播节目,看看他们是否还记得任何关于女人的谚语。广播节目持续了一个钟头,播音室里的五部电话铃声不断,节目做完后笔者收到了一大堆附有关于女人谚语的信件。谚语这种文学体裁确实没有消亡。恰恰相反,想一想19世纪的一些重要谚语集在过去几十年里再版的次数,我们似乎可以说,人们对书面谚语的兴趣或许还在增加。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文化遗产(1)
长须的嘴不撒谎。 (本巴语)
  谚语的形成远远早于书面历史。数世纪以来,谚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有生命力的文学体裁主要靠口述传统得以传承。笔者搜集的谚语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来自各大洲多个文化群体。最早的书面谚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2550年。直到1963年,人们才在距巴格达西南150公里的地方发现苏美尔人刻写在泥板上的早期谚语,可这些谚语的口头历史一定更加久远。我们只能确定这些谚语成文的大致时间,但却无从了解在那之前早就使用过这些口头谚语的先人的历史。谚语一般都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很多时候我们对谚语的生成、历史、传播不得而知或知之甚少。一些书面文集中使用和收录谚语,这一事实表明,谚语被保存了下来并得以传播,先以口头形式,然后再以书面形式,先在某一地区,后在某一国家内传播,到今天在国际上流传越来越广泛。
  谚语的定义五花八门。较之俗语,谚语更广泛地适用于各种语境。谚语可以用来结束讨论,消除误会,掩饰无知或粉饰坏事。尽管现在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包罗万象的定义,使用者和听众仍能很快地识辨出谚语。可以说谚语是简短精炼的俗语,灵活地传达出公认的真理或受推崇的信仰。总的来说,各种定义都强调了谚语的以下四个特点:(1)简洁固定的艺术形式;(2)谚语的社会评议功能和保守功能;(3)谚语的权威性效力;(4)谚语起源的匿名性。
  谚语和俗语的起源很难查清楚。有时谚语似乎来源于圣书、重要的经书或文学名著。然而事实可能正好相反:那些圣书或经书的作者们随心所欲地盗用了口述传统。这就意味着,我们无从得知是谁发明了谚语,同时也无法弄清楚或大致确定谚语的真实历史。这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对谚语进行历史分类。有些谚语一定非常古老,而且直到现在仍在使用。另外一些谚语虽不再出现在其母语中(因为其母语已经消亡),但在别的语言里仍然具有生命力,例如,在拉丁语消亡了很多个世纪以后,一些拉丁语谚语还出现在欧洲各地的其他语言中。尽管某些相关材料一再强调,许多谚语直到今天仍然非常流行,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无法得知同一条谚语从前和现在的使用频率。
  不同文化中的谚语热情地涌现,被诩为一种严肃的文学体裁。非洲约鲁巴人说“谚语是言语之马”,意思是说,一旦对话失去方向,谚语可以用来挽回局面。请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