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平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剑平天- 第2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生们已经开始编排起了他的出身,说他是上洞八仙之首的吕洞宾转世,出生时便天有异象,然后是从小开始的一系列故事。
  杨过记性极好,在酒楼中听了几遍便已记住,现在却是在尹治平面前给他学话模仿。
  尹治平听了这故事后。只是感叹编这故事的说书先生想象力真丰富,放到他前世那个世界。一准儿早已是成名的小说家了。其实对于这种对真实事件的曲解演变使其神话化,他倒也不难理解。古人识字率普遍不高,尤其是下层百姓,极少有识字的。想要传播记录下某件事情,只能靠口口相传。而口头相传,不比文字记载,传来传去,再加上一些个人的理解与感情倾性,不够就越传越失真,与真实事件相去越来越远。
  而且对于这种拯救了他们的英雄人物。百姓们总是不自觉地夸大其本领。越夸越大,到最后便使其神话化了。古代的许多神话故事,便是这么发展形成与流传下来的。
  其实百姓们也未必全都是愚昧无知,对说书先生所讲的故事全都信以为真。尹治平刺杀忽必烈的那日,襄阳城头也有不少帮助搬运物资、抬治伤员的民夫在城墙上助守。虽然他们也都没有看到尹治平刺杀忽必烈的具体详情,但尹治平施展轻功纵跃过护城河的那一幕还是有大部人看到。在他们眼里,这种武功也已是神乎其神了,但却没有话本故事里尹治平在百里之外就能飞剑取敌项上首级那么夸张,这完全是神仙手段了。
  不过。虽然不少百姓也未必把这话本故事当真,却也仍是很乐意去听。每听一回,也总是拍手叫好。一来是蒙古鞑子的主帅被杀这种解恨的事,可谓百听不厌;二来则是这个时代娱乐活动太少。说书先生既然讲的是大家所喜爱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自然是要听听捧个场。
  所谓市场决定需求,既然有人爱听。说书先生自然是怎么编排的众人爱听,就去怎么编排。原来的故事太短。讲的多了说书先生也怕客人们听厌,便开始以这个故事情节为主。扩充发展开来,编排起了尹治平的生平。
  ※※※
  自尹治平那日刺杀了忽必烈,蒙军大败从襄阳败退后,到现在已经是过去有大半个月的时间了。襄阳安抚使吕文德,在他的威胁要求下,所写的报捷奏章,早已发去了京师临安府。还有忽必烈的人头,也用石灰镇了让人一起带去临安,作为这场大功的实际物证,以免京中有人说他虚报。
  三天前,皇帝御笔批复的奏章终于已发了回来。同奏章一起而来的,还有皇帝的嘉奖圣旨与对襄阳守军的赏赐物资,金银丝帛御酒等等。圣旨中除了对吕文德与襄阳守军、地方政府在襄阳守城战事与大败蒙古上的嘉奖勉励外,还有对尹治平、郭靖所率领的武林人士组成的义军自发前来助守的大义表达了高度认可与赞赏。对襄阳的赏赐物资中,也有他们的一份儿。
  另外,圣旨中还要吕文德进京面圣,到时再对他进行叙功封赏。而皇帝对能在十万大军中刺杀了蒙军主帅忽必烈的尹治平也很是感兴趣,特别要求尹治平也随吕文德一起进京面圣,到时也另有封赏。
  尹治平独自一人,行李早已收拾妥当,现在就是等着吕文德那边处理完手上的一些事,并把他离开襄阳后的事情安排妥当后,便随他一起南下往临安面圣。不过知道自家师父要往临安面圣后,杨过却也是央着要跟上一起去长长见识。
  杨过要去,郭芙却也是央求父母要跟着一起去。虽然她口上说得是也想要跟去长长见识,但实际上却也是不想跟杨过分离。两人订下婚事后,虽然也是不免有时争争吵吵,时有口角,但杨过那般聪伶俐的人物,自然也是常能把郭芙逗得开心,治得服贴,让郭芙对他爱煞。
  郭靖与黄蓉受不了郭芙的烦扰央求,又想着有尹治平一路照料,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便点头答应了。杨过也替郭芙求了尹治平一回,尹治平虽然不大喜欢郭芙,但看在郭靖、黄蓉夫俩以及杨过的面子上,也点头应允了。不过尹治平却懒得照看郭芙,只交待杨过一路把郭芙看好,别给他生什么事,招惹麻烦。
  尹治平最想带着一起去临安的人,其实是李莫愁,只是他对于带上李莫愁,却没有什么能说得过去的理由与借口。尹治平私下与李莫愁商量后,也只有让李莫愁另作一路,单独前往临安,到时两人再在临安相见。
  只是李莫愁去临安之事却还不好明言示人,以免让有心之人联系起来。所以对外的借口是襄阳事了,她要回返终南山古墓去清修。在昨日便已向众人告辞,独自一人出了襄阳而去了。不过她离开襄阳不久,便立即乔装改扮,从北上转折返南下,先提前往临安而去了。
  尹治平此去临安,除了带上杨过与郭芙两人外,他当初与白玉蟾分派人手留在身边的十四名全真弟子,包括师弟李志常在内,也会随他一起同行南下。
  此次南下临安,除了进京面圣之外,尹治平也会过去帮助白玉蟾负责全真教在南方的传道以及扩充道观之事。
  这原本就是他这次离开终南山,身上所负的两个重任之一。现在襄阳战事既然已了,目前来看,至少蒙古短期内再组织不出来一次对襄阳的大规模进攻。所以,他现在的重心便要转移到往南方传教,帮助白玉蟾扩充天台派原本的道观,并使两派的合并更进一步的加深。
  他之前威胁吕文德不得抢功,要把自己刺杀忽必烈的功劳如实写进报捷奏章之中,就是在为了这事提前筹划。以他这等颇具传奇性质的大功,他有八成把握能够引起当今皇帝的兴趣。如果能够引起皇帝的注意与兴趣,他自然也就进入了京城高官权贵们的视线,这对他的南下传道会很有帮助。
  现在看来,他所料不差,得到了他原本所预料的几个结果中最好的一个。不过按他原本所想,便是最不济的结果,也会对他的南下传道有着不小的帮助。现在的这个,自然是帮助更大。如果他面圣时能引得重帝对他更生兴趣,那他就可以借机走最上层路线。如果能够得到南宋官方的扶持与认可,那他在南方传教自然就大为方便容易许多了,也可以说是传教最快的方式。
  当然,一切是否能按他的所料与计划发展,就要看进京面圣他能有什么样的表现与争得什么样的机会了。
  若非如此,他对于吕文德抢不抢功也不怎么在意,反正他也不在简南宋朝廷的封赏。但他现在正要往南方传教,这个对于南宋的大功便不能这么一声不吭地被吕文德抢过去了。有这份儿大功为底,他就可以争取一个进入南宋朝廷决策层视线的机会。不过除此之外,他却也另有目的,但这就不便为外人道了。
  他的谋划很大,计划很长远,在未有十足的把握之前,他并不想过早的暴露自己的想法,使人看出来。这个计划的关键,正是要进入大宋官方高层的视线。眼下正好有这份儿大功垫底为进身之阶,他倒也不必再费尽心机地去另加思谋了。
  在襄阳又等了两日,吕文德那边终于安排好了他离开襄阳后的一应事务。这日上午,尹治平带着杨过、郭芙与李志常等全真弟子,随着吕文德进京面圣的队伍一起,在襄阳大小官员、守军将领,以及郭靖、黄蓉等人的相送下,一起登上了城中码头所停的一艘官船。然后沿水道从水门而出,驶入汉水,顺流而下行往长江,从水路前往临安。
  (本卷完)(未完待续。。)
  ps:  感谢灭天魔煞书友所投的月票。


第一章 初至临安 蟋蟀宰相

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从武汉的汉口汇入长江。由襄阳南下临安,自汉水而至长江,一路都是顺水而行,风向也好,船行甚快。尽管每ri都是昼行夜宿,仍是只用了五ri功夫便赶到了镇江。
  这一ri是中午到得镇江,到镇江后也并未曾多耽搁停留,从镇江转入沟通长江与钱塘江的江南运河,不过两个时辰左右,便已抵达了此时的南宋京城临安府,亦即杭州。
  其实大宋现在名义上的京城仍然是东京汴梁,临安只是行都,也称行在。取名为临安,也是“临时所安”之意。但这其实不过是面子上的遮掩功夫,汴梁早就流落异族之百余年了,先是金,现在又是蒙古。南宋君臣也喊了百余年收复故都的口号,可却一直从未实现。
  从绍兴八年,宋高宗赵构迁都杭州,并改名临安之后,虽然一直是做为行都存在,但实际上早已是现在南宋事实上的都城。而南迁之后,南宋君臣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便如驼鸟也似埋着头就想偏安一隅,少有真正有作为之入。
  不过,宋室南迁的好处,是给南方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与建设。尤其是现在的都城临安府,更是繁华异常,远比尹治平之前所见识过的这个时代的所有城市都更加繁华。
  北宋元丰年间,杭州入口包括周边属县在内,也不过就数十万入。到南宋初年,杭州入口仍然大至保持在这个水平。但从高宗南迁,临安建为行在之后,入口的数字便飞速上升,到现在为止,已有一百多万入。单是当年随高宗南迁的臣民便有十数万之多,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于常。
  一百多万入口的城市,放在尹治平前世的那个世界,实在不算什么。他前世那个世界,入口过百万的城市实在多得数不过来,便是一些繁华的县城,也有能过百万的。更别那种国际大都市了,入口早已是上千万数了。但放在这个时代,入口上百万的城市实在寥寥。单是这个入口基数,便可见其繁华与规模了。
  尹治平自穿越过来后,这次却也是第一次来临安。他三年前下山行走江湖那次,南下之后原本也曾有过打算要往临安一行的念头。但因与他大理不顺路,所以便放弃了。
  船从北水门直入临安城中,尹治平坐在自己舱房中,眼望着窗外,观望入城的河道岸上情景。但见河岸沿街便开设着不少商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