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女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代名女传- 第2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弱贫困的人。

  送张迎李、老友新客,她的生活看上去多姿多彩,热闹非凡;然而,在别人心目中,她究竟是一个飘若浮萍的烟花女子,以客人的身份,多是来去匆匆,少有深交者,所以马湘兰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寂寞难言的。细雨轻寒的暮春午后,庭院寂寂,花落遍地,客人一时绝了踪影。马湘兰独对满院残春,平日里压在心底的孤寂之情涌了上来,结成一阕“蝶恋花”:

  阵阵残花红作雨,人在高楼,绿水斜阳暮,新燕营巢导旧垒,湘烟剪破来时路,肠断萧郎纸上句!三月莺花,撩乱无心绪,默默此情谁共语?暗香飘向罗裙去!

  置身繁华之中,却独品落寞滋味,灯红酒绿的陪伴下,马湘春却绝少知心人儿;直到她二十四岁那年,认识了一位落魄才子——长洲秀才工稚登。相传王稚登四岁能作对,六岁善写擘窠大字,十岁能吟诗作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嘉靖末年游仕到京师,成为大学士袁炜的宾客。因当时袁炜得罪了掌权的宰辅徐阶,王稚登受连累而未能受到朝廷重用;心灰意冷地回到江南故乡后,放浪形骸,整日里流连于酒楼花巷。

  王稚登偶然来到“幽兰馆”,与马湘兰言谈之中,颇为投缘,深交之下,都叹相见太晚。于是,王稚登经常进出“幽兰馆”,与马湘兰煮酒欢谈,相携赏兰,十分惬意。

  一天,王稚登向湘兰求画,湘兰点头应允,当即挥手为他画了一幅她最拿手的一叶兰。这种一叶兰图,是马湘兰独创的一种画兰法,仅以一抹斜叶,托着一朵兰花,最能体现出兰花清幽空灵的气韵来。画上还题了一首七言绝句:

  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诗中描写了兰花的幽寂无依,其实是马湘兰在倾诉自己的心曲,并以试探的口吻,隐约表达了以身相许的心意。画毕一叶兰,马湘兰意犹未尽,又醮墨挥毫画了一副“断崖倒垂兰”,上面也题了诗:

  绝壁悬崖喷异香,垂液空惹路人忙;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因马湘兰是欢场中人,最怕王稚登把她看成是一个水性杨花,并无真情的女子,所以特地作了这副图,表明自己决非路柳墙花,而似悬崖绝壁上的孤兰,非凡夫俗子所能一睹芳泽。

  王稚登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当然明白马湘兰诗画中的情义,然而他却顾虑重重。他觉得自己三十七岁的人了,依然无位无职,前途茫茫,却壮志不灭,不知何时还要赴汤蹈火,拼搏一番,如此一来,便很难给马湘兰带来庇护和幸福。他深知湘兰是个明敏多情的女人,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甚至毁灭她,不如早早就不作什么承诺,交往起来还能轻松些。因此,王稚登故意装作不解诗中情怀,随意地收了画,客气地表示谢意。马湘兰只以为他是不愿意接受自己,暗自伤心不已。但她又无法忘却王稚登,于是两人仍象好朋友一样密切交往,再也没谈过嫁娶之事。

  不久后,京都大学士赵志皋举荐王稚登参加编修国史工作,王稚登以为幸运降临,意气风发地准备登舟北上,去奔前程。心里还盘算着:等到在京城有所发展后,再回来接马湘兰同享此生幸福。马湘兰心情复杂地为他设宴饯行,她既为王稚登的离别而伤悲,又为他的得意而欢喜,悲喜交加,不知所以。王稚登稍稍透露了一些将来要与她共荣的心意,但马湘兰限于上次的隐伤,没敢接口把事情挑明,只是暗暗在心中种下了希望。辞行席上,马湘兰百般叮嘱,依依不舍,并即席赋了一首“仲春道中送别”诗相赠:

  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

  溪路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依依;

  征帆俱与行人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春色有差迟。

  送走王稚登后,马湘兰竞然悄悄地闭门谢客,以期静待王郎仕途得意而归,自己也好相随左右,从此脱离这迎张送李的青楼生涯。独守寂寞,百无聊赖之际,马湘兰也曾想借酒消愁,举杯却慨然而叹:“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扈;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

  春去秋来,寒意渐浓,迟迟不见王郎的音讯,马湘兰却在“幽兰馆”中牵挂着他的冷暖,吟一首“秋闺曲”,聊寄情怀:

  芙蓉露冷月微微,小陪风清鸿雁飞;

  闻道玉门千万里,秋深何处寄寒衣。

  不料这次王稚登进京并不得意,因宰辅徐阶手下一批文人的排挤,他虽然参加了编史工作,却尽派给他一些打杂的事,他忍气吞声,日子很不好过。勉强撑到岁末,看到实在无什么前程可言,索性收拾行装,铩羽而归。

  王稚登回江南后,不愿再面对一片痴情的马湘兰,索性把家搬到了姑苏,以绝与马湘兰相守终生的念头。

  两人虽不能成为同林鸟,马湘兰却依然是一往情深,打听到王稚登失意而归,连忙赶到姑苏去安慰王稚登。也许是两人那种朋友似的相知太深,反而无法结为夫妻,王稚登定居苏州后,马湘兰每隔一段时日,总要到姑苏住上几天,与王稚登畅叙心曲,却始终没有发展到嫁娶那一步。不知情的人都不理解他们那种特殊关系,只当他们兄妹之类的亲戚,许多人还把马湘兰误认为姑苏人氏。

  岁月便在这种清淡如水的交往中流逝着,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三十余年。这三十年的日子,马湘兰除了偶尔去姑苏作客外,便是这样度过的“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

  年岁渐老,华颜日衰,门上宾客也愈来愈少,天天陪伴着马湘兰的是落寞和凄怆,正如她的一阕“鹊桥仙”词所记:

  深院飘梧,高楼挂月,漫道双星践约,人间离合意难期。空对景,静占灵鹊,还想停梭,此时相晤,可把别想诉却,瑶阶独立目微吟,睹瘦影凉风吹着。

  就这样,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却象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王稚登七十寿诞时,马湘兰抱病赶到姑苏,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宴会,宴会上,她重亮歌喉,为相恋三十余年的王郎高歌一曲,王稚登听得老泪纵横。在姑苏盘桓了两个月后,马湘兰返回金陵,已是心力交瘁,油残灯将熄。不久的一个午后,已有预感的马湘兰,仔细地沐浴更衣,然后端坐在“幽兰馆”的客厅中,悄悄地走完了她五十七岁的人生,临终前,她命仆人在她座椅四周,摆满了含幽吐芳的兰花。

  《中国历代名女》——名妓卷……侠妓王翠翘柔情除倭寇

  侠妓王翠翘柔情除倭寇

  从嘉靖三十一年开始,一些日本浪人从我国东西沿海一带登陆,与当地的黑道人物勾结起来,为非作歹,侵扰一方。他们先是偷鸡摸狗,继而打家劫舍,慢慢地胆子越来越大,甚至舞刀动枪,攻占城镇,搅得江苏、浙江、福建三省沿海地区鸡犬不宁,民不聊生。因日本浪人多矮短粗壮,所以老百姓愤称他们是“倭寇”;而那些与他们狼狈为奸的本地土匪,看上去外表与他们没有多大差别,所以也混同于倭寇之列。

  朝廷曾多次兴师动众驱剿倭寇,无奈他们凭着海陆交通便利的优势,声东击西,行踪飘忽,神山鬼没;害得声势浩大的官兵东追西捕,疲于奔命,效果却不佳。

  抗击倭寇是以兵勇为主,与妓女似乎扯不上关系,但当时的秦淮名妓王翠翘,却凭着自己的美色和柔情,以四两拨千斤之势,力挽危机,在驱除倭寇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人赞为“侠妓”。然而,这种艳质侠骨的女人,并没有因功得赏,反而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王翠翘祖籍是山东临淄,因父母早逝而流落街头,不幸被人贩子收留,辗转卖到金陵的妓院中,妓院鸨母见这个山东小丫头长得端正可爱,且又灵俐敏慧,便悉心调教,教她以歌舞琵琶、文字书画,使王翠翘成了个明艳而多才多艺的双料佳人。刚至及笄之年,鸨母便在秦淮河畔为她树起了艳帜,招徐四方客人。不久,王翠翘便以出众的姿容和才艺而艳名远播。这位山东大妞,虽然学会了温柔绵软的吴语吴歌,然而性情却仍留着山东人的那份直率和火爆。她不能象江浙美女那样对客人一味地曲意逢迎、阿谀奉承,为此竟得罪了不少位高权重的达官贵人和脑满肠肥的富商,不免影响了妓院的生意和收入,鸨母打躬作揖给客人赔了不少不是,自然对王翠翘产生了不满。

  当时,妓女最终的归宿多是被嫖客赎身娶为妾姬。秦淮河畔的名妓都以嫁给官家或文士为荣,若是被商贾之人量珠聘去,那可是窝囊透顶的结局。鸨母为了惩治王翠翘的不顺,硬是强迫她嫁给了一个年老的富商为妾。王翠翘先是顽强不从,后来却想出一条计策:先假装十分顺从地答应了婚事,待富商出钱为她赎了身,只等择吉日来迎娶的时机,带着她的贴心小婢绿珠,携首饰细软,偷偷溜出妓院,逃到了嘉兴。

  在嘉兴,她们租了一条船作为栖身之地,终日游荡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上。靠着翠翘历年来的一些积蓄,短时间内她们的生活尚不成问题,然而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王翠翘也曾想过重操旧技,但想到自己现在的身份是私奔的姬妾,若大张旗鼓地招宾待客,说不定金陵那边的富商闻迅前来追究,岂不又落罗网!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人委身相随,才能得到几分安全感。然而,一时之间,又到哪里求找一个可靠的人呢?王翠翘带着绿珠,天天徜徉于湖畔楼头,茫然无措。当地人很难猜透她们的身份,看翠翘装束华丽,举止不俗,象是携婢出游的富家千金;察她眉目间春情荡漾,又似烟花女子的神情。正因为她这种神秘莫测的形象,使得一般沾花惹草者还不敢随便接近。

  但终于还是有大胆寻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