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 第6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十三章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的目标(3)
第九节  领导才能魅力

  领导才能,顾名思义就是领导者在日常领导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干与能力。日常领导工作的基本内容一是为人,二是处事。为人就是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包括管自己的人,被自己管的人,与自己合作的人,以及作为自己服务对象的人。处事就是不仅要运筹帷幄,还要日理万机;不仅议大事、做决策,还要处理大量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领导者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表现出不同的领导才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工作局面。领导才干强的人忙而不乱、应付自如、工作高效,出成绩、出成果。而领导才干差的人虽心力交瘁却深感心有余力不足,工作效率不高,出不来成绩,拿不出成果,上级不满意,群众有怨气,自己垂头丧气。群众评价领导干部,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人品,二是才干。对只是人品好但才干差的领导干部,群众虽然评价他为好人,但是对他的才干能力却不敢恭维,无法对他寄予信任与厚望。只有才能没有人品的人,更加无法得到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群众需要的是既有人品又有才干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只有这样的领导干部才能得到群众衷心的拥护、爱戴和尊重。在一般情况下,人品不好的领导干部是很难进入领导干部队伍的。在选择领导干部时,无论是上级还是群众,都会把人品的标准作为第一标准,才能的标准作为第二标准。但在坚持人品第一标准的同时,也丝毫不能忽视才能的标准。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而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做一个好人。好人易做,而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却不可多得。德才兼备,是事业的需要,是领导岗位的需要,也是群众的要求。

  领导干部应努力具备和提高以下十个方面的才干能力:

  知人善任能力。毛泽东同志说:“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他把领导者的职责归纳为“出主意,用干部”,将领导的决策与用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毛泽东对于领导工作规律的概括是十分精辟的。能力再强的领导者,也不能包打天下,必须依靠一批配合默契、同心同德的合作者才行。刘邦出身低微,才思平常,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文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治国安邦不如萧何”。但他之所以能在群雄中脱颖而出取得天下,就是由于他会用人。领导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确定之后,关键就在于会不会用人,能不能用好人。因此,知人善任能力是领导干部最重要的领导才能。

  “知人”就是要会识人、会选人。这是善任的前提。首先,识人选人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一是要有正确的人才标准。无才无德是庸人,有德无才是好人,有才无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是贤人。看干部、识别人,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尤其要把“德”作为第一标准。二是要出以公心,不带个人感情色彩,不以个人好恶取人,不掺杂个人利益成分,坚持实事求是,公平正义。三是要坚持辩证识人,走出一系列认识误区,不以偏概全,不先入为主,不抱有成见,不求全责备,不偏听偏信,不只凭印象。其次,识人选人要坚持正确的方法。一是要从一个人的全部经历中去了解人,不要只了解一时一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从档案上看,看他的全部经历,了解他的全部历史。还可以通过与之曾经共事的人了解他的过去情况。二是依靠群众识人选人。一个人的眼光难免受到局限,认识也难免具有片面性。多听一听群众的意见,是避免主观认识局限性、片面性的最好途径。要相信大多数人的眼光。三是多看现实表现,用发展的眼光识别人。既要把历史表现同现实表现联系起来看,又要坚持以看现实表现为主。哪怕过去犯过错误的人,只要真正改正了错误,也要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四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考核评价系统,用数据说话,以政绩服人。对一个干部的评价,不能只凭印象,只凭个人感觉。应根据干部的工作实际情况、岗位特点,制定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客观、如实地反映干部的工作状态、工作绩效。这是保证正确识人、公平选人、科学用人的可靠机制。

  “善任”就是要会用人。一是要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乃用才之道首策。朱元璋曾经说过:“人之才智或有长于彼短于此者,若顾其短而摒其长,则天下之才难矣。”人各有长短,只有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好。与人类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相比,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包容,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全才。用才必须不拘一格,只要是有用的人才,就要打破地域、年龄、学历、亲疏等限制,大胆起用。二是要求才若渴,做到容人之短,用其所长。有容乃大,领导者不能妒贤嫉能,要容得下比自己强的人,要敢用比自己强的人。要容得下别人的短处,不求全责备。不仅如此,领导者还要善于容人之短,宁用有缺点的能人,也不用四平八稳的庸人。领导者在用人时只有具备“容人之短”的度量和“用人之长”的胆识,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长处与优势。领导者还要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能干的人才,只要多做事情,就难免犯错误。下属犯了错误,不能一棒子打死,要指出不足,促其改正。必要时领导者对下属所犯的错误还要主动揽过,给下属改过的机会,创造改过的条件。揽过并非无原则的包容,而是要分清是非,区别轻重。对于事关大局的重大过失,一定不能姑息迁就。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宽容大度的人总是使人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容人之过,还要容人改过,不要急于求成,强求别人“朝错夕改”。要允许别人对所犯错误有一个认识过程,纠正过程。三是要有爱才之情,敬才之心,励才之术。要把人用好,领导者必须懂得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珍惜人才。人才最希望、最渴望、最需要得到的是尊重,是信任。领导者对人才真心以待,给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人才则以“士为知己者死”回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把人用好,要求领导者还要掌握有效的激励方法。古人云:“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奖励是对贡献实实在在的肯定,有贡献就应该得到奖励。贡献大的多奖,贡献少的少奖,一般的不奖,差的该罚则罚,做到赏罚分明。

  组织协调能力。所谓组织协调能力,主要是指领导者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按照已确定的决策、目标、规划、意图并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有效的计划、方案,对人员进行合理妥善的组织分工,把需要的物力、财力统筹安排组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沟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及时克服和清除存在的各种障碍,保障目标计划顺利完成。

  组织协调能力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也是实施领导工作的必需条件。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负总责、负全责,但决不意味着一个人大包大揽,事必躬亲,而是要通过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综合协调,把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股绳,合力干好工作。领导者常常需要协调下属之间的关系,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以便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领导者也要协调好本人和下级、同事和上级的关系,协调好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这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管理学大师卡耐基说:“组织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协调,协调是一个首要的法则。”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干部能够用最高的效率、最优的质量实现工作目标。而组织能力差的干部,不仅效率低、质量差,甚至漏洞百出,无法实现工作目标的要求。大量实践表明,即使是在各有关方面包括下属全体成员都有积极性的条件下,如果领导者的组织协调工作没能及时跟上,整个工作也必然呈现出紊乱、低效的局面。相反,领导者的组织协调工作开展得准确、到位,就可以起到“黏合”、凝聚作用,就可以在同心协力、井然有序的和谐节奏中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不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的领导者,要想做出业绩是无法想象的。

  对组织协调能力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是否体现科学性。组织协调不是随意的单纯经验性行为,而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必须围绕工作目标和任务,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做好包括协调目标、任务分工、措施手段、效果评估等内容的组织协调预案,正确地分解工作目标,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二是是否体现严谨性。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妥善的组织分工,明确各自职责,把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各有关部门、个人,落实到具体环节,落实到具体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各尽其职。三是是否体现统筹性。要着眼全局,全面考虑,总体把握,统筹兼顾,把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安排,实施合理有效的组合,使之发挥出最大效能。四是是否体现协调性。组织协调关键在协调,最关键的是要“争取领导,协调各方”。 “争取领导”,就是要多请示、多汇报,引起上级关注,争取上级理解和支持,列上议程,定期研究,具体指导。“协调各方”,就是要准确及时地与有关各方进行信息沟通,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和保护各方积极性,消除群体内外的摩擦和“内耗”,达到团结共事、协同动作之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