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股军事力量。但是当时长江上游的川陕(四川、陕西)地区,已经成为了宋、金两国争夺的焦点,沿途应驻有重兵把守。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李成兵团很难突破重重防线占据有王者之风的川陕地区。而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处,则是当时南宋统治力量较为薄弱、大金鞭长莫及的地区。该地区因多山地、民风彪悍等地理、人文诸多因素,从而成为了南宋初年发生以反叛为主体的刑事案件最频繁的地区,堪称是“高危区”。据史料记载,仅南宋建立后的前十年(1127年至1137年),该地区就爆发了二十多起反叛活动,竟然占宋高宗一朝三十五年的三分之一强。虽然大多规模较小,但其频率已经稳居全国榜首,而且是遥遥领先。

  因此,“赣闽粤三省”交界处应当是李成兵团一个最为理想的栖身之所,也应当看作是该流寇集团此次进军江西的终极目标。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2节  大张旗鼓平李成(4)
1130 年2 月,李成的军队攻陷了长江中下游的军事重镇——江西九江,成为宋廷之大患。

  九江,作为江西省的第一军事重镇,不仅因其傍山(南傍庐山)、濒江(北濒长江)、据湖(西接八里湖,东据鄱阳湖出口)的险要地势,还因其江西门户(江西北部、长江南岸)和江苏南京上游、西翼屏障的战略地位(长江以南的政权,往往以江苏南京作为其根本)。现在举两个史料来证明九江的重要性:

  第一,元朝末年,以南京为根据地的朱元璋与称雄两湖(湖南、湖北)的陈友谅争夺长江以南的控制权。陈友谅将主攻方向错误地选择在了并不能够决定两个军事集团生、死、存、亡的江西心脏——南昌,致使顿重兵于坚城之下。逐本求末,没有首先攻占江西九江,然后顺长江而下南京,是造成原本兵力占绝对优势的陈友谅军事集团最终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清朝末年,九江成为了定都南京的太平军与清军反复争夺的南京上游的三大据点之一(另外两个是湖北武昌和安徽安庆)。而恰恰由于太平军最后没有取得对这三大据点的控制权,致使清军顺长江而下,造成了对太平天国首都南京的一种合围之势。

  初战告捷的李成,亲自坐镇江西九江,而遣部将马进向江西高安、南昌等地发起进攻。

  马进,绰号“花衲袄”。不过这个外号叫起来有些绕口,不如直接叫“破棉袄”来得顺口。而以后的历史证明,小伙子配这个称号的确当之无愧。

  此次流寇马进所攻击的南昌,在战略地位上虽然稍逊于同省的九江,但因其位于江西北部,全省最大的平原——鄱阳湖平原的中心,许多河流在南昌附近注入赣江(贯通南北的江西省第一大河)和鄱阳湖(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而成为了通达四方的交通枢纽。从地理环境来看,江西虽然是略具盆地,但绝非一个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地,且交通发达,所以江西的攻、守形势是宜攻不宜守。军事集团如果想在江西取得战争的主动权,绝不能困守一隅,坐守形如待斃,而应当选择“四面出击,使敌疲于奔命”的策略。如果李成的军队抢先一步攻占南昌,必将利用南昌作为“江西心脏”的交通优势及流寇四处攻、掠的作战特点,即便最后被镇压,南宋军队也将付出事倍而功半的代价。因此,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张俊将抢占南昌,作为此次平叛的一个重点。1130年2月某天,已经开了多日夜车的老张终于抢在“短练”的马进前面入城后,发出了“吾已得洪州,破贼决矣!”的慨叹。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2节  大张旗鼓平李成(5)
岳飞于1131年正月10日,接到“剿匪通知书”;但因家眷拖累,迟至1131年3月初,才赶到江西南昌。而此时,张俊已经在洪州“敛兵月余”。

  马进所部虽丧失了进入南昌的先机,但已经占领南昌西南方向的高安,前锋驻扎在赣江西岸的新建县境内的西山。

  士气正旺的“破棉袄”老马,每天都趾高气扬地骑着一匹自封为“汗血宝马”,实则比瘦驴胖点有限的战马,率领三五千将士,在南昌城下引军搦战。开始时流寇是用比较文明的外交辞令进行挑战,但是架不住“累令人搦战”却总是无功而返,于是开始变得急躁起来,外交辞令也逐渐发展成了能够让你感受到语言暴力的“国骂”。最后升级成了白天骂得不过瘾,晚上点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般接着骂,大有一种打不死你、也要骂死你的“八婆”精神。

  宋军诸将欲出战,但张俊却下达了“坚壁固守,勿与交锋”的命令。并且附带了一句:“用粗话回骂可以,骂他祖宗我也不管”。

  身为主将的张俊,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为何要保持“寂然不动”的造型达一个月之久呢? 目前有两种说法:

  1.怯战。

  2.以不战示弱,达到“贼怠”“敌骄”的目的。

  1131年3月10日,张俊召集诸将商议退敌良策。军议中,大多数将领都主张发挥宋军单兵作战能力强、军心稳定的优势,采取“分兵迎击”的策略。

  张俊听完了大家乱哄哄的争论后,若有所思地环顾着四周,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岳飞脸上:“鹏举,装什么秀女,大哥想听听你的意见。”

  岳飞站起身来,微微欠了欠身:“末将以为,贼兵势众,不宜分兵。我军应集中兵力击破敌之一部,再及其他。”

  “嗯!讲下去,讲下去。”张铁山点了点头,刚刚还有些焦躁的目光中终于流露出了一丝赞许之情。

  随后,岳飞针对流寇“贪功冒进”及对工作缺少责任心的特点,提出了攻其不备的具体方案。即史料中所记载的:“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自上流绝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

  张俊最后同意了岳飞、杨沂忠等少数人提出的“非主流建议”,兵分两路,从赣江上游新建县境内的生米渡渡江,向驻扎在西山的马进所部主力发起猛攻。

  时约初更,月光未上,岳飞所部在暮色的掩护下,悄悄渡过生米渡,密伏在流寇大营外。但见营中嘈杂声不断,弄得跟过节似的,估计是盗匪们此时正处于比较兴奋的“夜生活”阶段。至三更,人声渐息,夜色也愈加显得昏暗。见时机成熟,宋军一队精兵率先爬过壕沟,砍开鹿角,然后一声呐喊杀了进来。

  见“敢死队”得手,岳鹏举一声令下,大队人马从几个方向同时杀出,直冲流寇大营。

  岳飞原以为可轻松搞定这些尚处于半梦半醒状态的流寇们,谁料还是遇到了点小小的麻烦。

  一个叫徐三虎的悍匪,从睡梦中惊醒,忽见这些从天而降的政府军,不仅毫无惧色,而且狰狞的脸上居然还流露出了少许的亢奋之情。但见这小子挥舞着一把足有三尺长的鬼头大砍刀,*着上身,嗷嗷叫着冲向了官军。徐三虎一连砍翻了几个宋兵后,又觉得不过瘾,直向岳飞扑来。于是二将一个马上、一个马下,你来我往,一连战了四五十个回合,岳鹏举才稍占上风。趁着三虎兄弟渐渐不支的机会,岳飞瞅准了一个空挡,一枪搠透其面门。但见枪过皮开、血光乍现。几名宋军欲补上几刀,被岳鹏举叫住:“这也是条汉子,莫再……。”

  只见这徐三虎受到如此重创后,居然没有马上倒地,而是圆睁虎眼,喉咙里徒劳地发着令人感到恐怖的声音,踉踉跄跄地走了几步,这才在无助和无力中轰然倒下……

  惊得周围的宋军一片愕然和叹息声……

  在宋军的前后夹击下,众流寇们俱无斗志,近十万人的队伍中居然有五万非常配合地成为了战俘,余者也大多选择了四散奔逃。

  按理讲马进麾下有十万之众,而且其中不乏久经沙场的悍匪,不应当被万八千宋军几乎在一袋烟的功夫就打了个四仰八叉。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老马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呢?答案很简单——轻敌。也许,是由于多日来接连打败官军,而被眼前产生的泡沫经济所迷惑;也许,是由于老马本人文化底子太浅,抑或经历太少。总之,智力有限的马进犯了一个没地方找后悔药的错误——轻视自己的对手。例如:诺大个军营居然没有多少站岗放哨的,而且绝大多流寇居然每天都保持着可以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的裸睡造型,也就是俗称的“甲级睡眠”。

  但是,他忘记了,与其对垒的是张俊、岳飞、杨沂中这些响当当的角色,而不是曾经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等、等等。当岳家军打到眼前时,这位被称作“小马哥”的历史人物,竟然还在搞着与打仗无关的娱乐活动,而且据说还有异性参加。

  马进率领败兵逃入今天的江西高安(当时叫筠州),岳家军则屯驻在高安城东。次日,马进列阵十五余里,企图凭借“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欲再与官军决战。老马比比划划地上了城楼,目视远方,用眼睛仔细地搜索着将要出现的目标。忽然,他的嘴巴大得几乎能够放进一只拳头,满脸的惊愕外加不解……

  原来,岳飞只率领200骑前来引军搦战。而且大家伙都是清一色嘻嘻哈哈的样子,气氛极其轻松,与流寇们的如临大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这些人不是来打仗,而是来看打仗。

  马进被击怒了:“看来我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你们是真不知道”破棉袄”这三个字到底该怎么写。”

  很快,没上过军校的马进又来了个“轻敌”兼“没数”的本色表演。这小子竟率领名为虎狼之师、实为乌合之众的大军狂追这看似唾手可得的200骑。也许是追得太投入了,老马居然没有意识到四周物移景异的变化,浑然不觉队伍已经从一马平川的地方追到了峭壁陡岩吊悬的山谷。不过,马进还是有些醒过味来了,虽然晚了一些。但见山沟两旁怪石丛生、山坳处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