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娅,快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米娅,快跑-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我就说:“哦,你就是那个考上QT的。”这小小地让我满足了一下虚荣心。
  接下来,QT开始跟它的假想敌争取我。它认为像我这样优秀的学生,一定也是其他公司争夺的目标。
  所以他们给我安排了“总部之旅”,让我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我对他们的企业文化倒没有什么太强烈的印象,倒是被他们迎接我的奢华架势吓了一跳:他们派了奔驰来机场接我,让我住全城最好的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楼层,请我在最贵的餐厅里吃鱼翅和鲍鱼。
  我跟晓含打电话汇报自己的*生活:早上在巨大的三角形浴缸里泡泡泡浴,还把边上插的玫瑰花上所有的花瓣都揪下来泡在水里。门铃响了,是我订的英式早餐。我裹着雪白的浴袍打开门,一个穿着笔挺制服的侍者推着小餐车进来向我问好。然后他不知道怎么摆弄了一下,小餐车就变成了可以靠在床边的迷你餐桌,铺着雪白齐整的桌布。然后他把吃的喝的一样一样从车里端到桌面上,为了保温,碟子上还盖着锃亮的盖子。接下来他帮我把盖子揭开,最后还变魔术般地掏出个插着黄色康乃馨的小花瓶放在桌上……
  我只是一个穷学生,在学校里吃小炒都只要半份,我见不得别人这么对我好。
  坐在回北京的飞机上,我胸中涨满了得意,我友好地对空姐微笑,和周围的人攀谈,努力符合我假想中的亲切矜持又有点骄傲的调调。我从来没有发现过得像个传说中的成功人士感觉是如此之棒。这个QT,简直对我有知遇之恩。
  回到北京以后,我对晓含说:“现在真的要面临两种选择了。”
  “哪两种选择?” 晓含好像不明白我的意思。
  “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再去考北京的外企,还是真的就进了QT。可是如果还要从头开始经历一次招聘的过程,想想都觉得挺耗人的。”
  “所以什么两种选择都是你自己瞎折腾的。我还不了解你?像你这么懒且这么虚荣的女人,最后肯定是直接进了QT。”
  晓含说得很对。虚荣是事实,懒是铁打的事实。
  不过晓含说如果换做是她,大概也没办法拒绝QT的诱惑:“你想啊,当一个人从成百上千的名牌高校毕业生中被选拔出来,并且突然遭遇荣华富贵之后,他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强者。并且他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觉得别的工作都不如这份工作更能给人成就感。”
  接下来,晓含又说了一件事,让我觉得所有的指针都指向了QT。她说:“其实《S报》一直想要我,我就是下不了决心去。既然你跟苏都在QT,能跟你们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也挺好的。”
  

都是西红柿炒鸡蛋惹的祸(1)
如果一件事情看上去完全不合乎逻辑,而所有的人都不表示惊讶,你一定要特别小心。千万闭上你的嘴巴,避免祸从口出——因为它背后必定有你不知道的内情。
  1
  第一次见苏,完全是场灾难。
  就算以最慈悲的标准来看,苏也不算是个美女。她个头小,微胖,皮肤很黑,说话很冲,如果你的反应慢半拍,她会不自觉表现出不耐烦。我相信如果不是晓含的托付,苏根本懒得理我。
  苏当时还带着其他几个老QT,一副让我拜山头的样子。他们开口便是公司的各种产品和最近的营销动作,满嘴跑英文词儿,我总感觉这有些做作,要刻意显得自己是外企的似的。也许是招聘过程的一帆风顺让我有些忘形,我努力在话题中找到自己能发言的机会,终于在说到女性购买心理方面,大大发挥了一把。
  我语速很快,也深谙抓住话筒就不要撒手的道理,说上一两个观点就要辅之以三个左右的例子和笑话。渐渐的,我觉得似乎也只有苏会以更快的语速迅速找到我话中的漏洞,攻击我例子与观点间的矛盾。说到最后,苏和我简直要吵起来了。其他人一边听着,一边默默地喝啤酒。
  “苏,我今天总算见到比你更能说的了。Mia不可小觑嘛,市场部是QT的龙头,Mia在这里一定大有前途。”苏掏钱买单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叫Kevin的项目经理说,也许我有点多心,我觉得他的口气似乎带着点挑拨。
  苏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我已经开始后悔自己跟个大学生辩论赛上的辩手一样滔滔不绝了,毕竟我还是个新人,言多必失,一开口便刹不住闸肯定算不上什么优点。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对晓含充满了歉意,对苏却一肚子脾气,我打算少跟她打交道。我心里也隐隐觉得,苏确实是不一般的聪明,只是她好像不大在意其他人,但那种骨子里的傲慢也让我有些莫名其妙的好感。“我可能还真是有点贱嗖嗖的势利眼呢。”我对自己说。
  后来苏告诉我,那天吃饭之后,她对我全无好感,恨恨地决定不再理我,就算是晓含的面子,她也顾不上了。“你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傻乎乎的,还挺像刚来QT的我。”苏补充了一句。
  我很不习惯管自己的上司叫老板,苏奉晓含的指示给我做进公司前的全面辅导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苏堕落到一口一个老板需要引以为戒。但很快我就适应了,因为这里所有人都这么说话。直接上司叫老板,老板的上司叫大老板,大老板的上司我们这种小土豆能接触到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
  我假设的大施拳脚的日子还没开始,好运气似乎就结束了。最可怕的是,我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把自己的老板给彻底得罪了。
  我被分配到“美嘉饼干”品牌。老板叫Peter,美国人,三十五六岁,英俊得可以去拍电影。
  我一直觉得他有点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来是在QT的招聘宣传单上。后来我才知道,因为他的良好外形和气质,QT但凡有什么类似的宣传活动,通常都会找他当员工代表来拍照。
  Peter花了一个多小时跟我谈话。他是个挺体贴的人,因为担心我不习惯用英语交谈,他说话的时候明显放慢了语速。
  他先告诉我,已经安排了他手下一个叫Leon的资深项目经理做我的trainer,但Leon在出差,明天才能回来。
  接着他很认真地拿出一张纸,上面一条一条地写着自己的工作风格以及对我的期望,例如要准时完成项目什么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条写着:“如果你是一个明星,我也是一个明星。”意思是说如果我的工作表现出色,那他也会因为培养了我这么一个明星而受人称赞。

都是西红柿炒鸡蛋惹的祸(2)
下属的表现是评价上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非常典型的QT文化。听过了太多师兄师姐说起他们刚工作时被老板欺压的事,甚至有个已经有头有脸的师兄回北大做讲座,都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走进社会以后要学习“夹着尾巴做人”。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我被Peter希望把我培养成明星的愿望而感动了。
  谈完以后他给我介绍周围的同事。Peter分管两个品牌,其中“美嘉饼干”在中国还在试验销售阶段,只有Leon和我两个人。其他经理负责饮料系列,另外还有个叫Fion的女孩是我们这个大团队的秘书。
  Fion对我并不怎么友好,她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个遍的眼光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我跟Peter说英文的时候,有点结结巴巴的,Fion就在一旁毫不掩饰地笑。我有点窘,幸好Peter笑着为我解围:“Fion,你刚来的时候,英文还没Mia好呢。”
  总之呢,我对能遇上这么一个老板非常满意。如果说他有什么缺点,我觉得他大概有点英国男人式的沉闷和拘谨。比如本来公司对日常着装的要求是Smart Casual就可以了,但Peter永远都穿非常正式的西装,完全不像一个市场经理,倒像是在投行或律师事务所工作似的。
  2
  中午就出事了,而且是在为欢迎我而举办的午餐聚会上。
  QT市场部的规矩,有新人报道的当天,老板都会带着整个团队出去吃午饭。这是个挺有人情味的传统。
  Fion在公司附近某五星级酒店的粤菜馆定了房间。在去餐厅的路上,另外几个同事边走边互相调侃打趣。Fion当着大家的面嘲笑Victor的粉红衬衫没有品味,Peter听了也跟大家一起笑。而Victor却没有任何尴尬的表情,仿佛对这类玩笑司空见惯,他反过来讽刺Fion的新发型是个鸭蛋头。
  我喜欢这样的团队气氛,就好像大家在大学校园里一样地轻松平等——虽然这很快被证明是我的幼稚。
  大家在包间里坐下来。因为是吃粤菜,所以由广州人Victor负责点菜。
  他拿过菜单,还没打开就先大声点了第一个菜:“西红柿炒鸡蛋!”
  我非常吃惊,因为这是完全不合乎常理的事情。在这样一个五星级酒店的餐厅,没有人会第一个菜就点“西红柿炒鸡蛋”,我甚至都不认为菜单上有这么家常的菜。再说,Victor是个广州人,在团队中以“粤菜美食家”著称,他也没可能一上来就推荐这个非广州特色的玩意儿。
  我突然想起刚才Fion当着大家的面嘲笑Victor没有品位的事,于是我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没有品味”。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说,或者我潜意识里想表现一下我的幽默感。
  我的声音并不大,我认为只有坐在我旁边的两三个人听见了。Peter应该没听见,他正在跟另一个人说话。
  可是我旁边的Fion却哈哈大笑起来,她大声说:“你们听见Mia刚才在说什么吗?”然后扭头对我说:“你再说一遍给他们听。”
  我下意识地觉得Fion的举动里藏着可疑的恶意。但是全桌的人都在看着我,就连Peter也在微笑地等着我再说一遍,仿佛想知道他错过了什么有意思的笑话。
  这是一个险境。倘若是现在,我一定会撒个小谎对付过去。可是当时我这个小嫩瓜还不知道江湖险恶,我觉得事情被Fion搅和得除了我硬着头皮再说一遍之外就没有退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